高建麗
摘 要:隨著時代的發展和進步,對外交往日益頻繁,英語已經成為邁向世界的重要語言工具。故此,英語課程已經成為教育的重中之重。而英語是一門語言類學科,學習語言必先從語音開始。語音教學是掌握語言知識、獲得語言技能的基礎,它對于學生英語能力的發展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在初中英語課堂,進行有效的語音教學已經成為教師的核心任務。本文論述了初中英語語音教學的價值,探討了提升初中生語言能力的語音教學的策略,以供參考。
關鍵詞:初中英語;語音教學;語言能力
【中圖分類號】G633.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7-2539(2023)24-0194-03
語音是語言教學的關鍵基礎,在英語學科中,語音教學的效果對于學生的語言能力發展往往起到決定性作用。無論是聽說讀寫,還是日常的英語應用,都離不開準確的英語發音。新課程標準中指出:“初中英語教學應當了解語音在語言學習中的意義,能根據重音和語調的變化,理解和表達不同的意圖和態度。”由此可見,語音教學是初中英語教學的重中之重。初中階段正是學生深入掌握英語語言的關鍵時期,教師應當積極地強化語音教學,從多個方面引導學生學習語音、強化語音,以有效地提升英語語言能力。
英語語音教學包括發音知識、單音、字母、音標、語調、語流等多種內容,極其強調學生標準的英語發音,而好的發音能增強學生學習英語的信心,更重要的是能夯實學習英語和應用英語的基礎。對于初中學生來說,他們的語言能力發展正處于關鍵期,此時如果教師忽視語音教學,而只強調書面應試教育,不僅無法提升學生的英語綜合能力,更會影響學生的語用水平。所以,在初中階段開展語音教學是具有很重要價值的:首先,語音教學有利于夯實語言學習基礎。語音教學注重英語發音的教學,引導學生有效地掌握英語拼讀規則,幫助他們在發音的基礎上更好地記憶詞匯、理解詞匯,由此,學生在掌握這些基礎語言知識的前提下,就能全面地夯實學習能力,能更有效地提升英語語言水平。其次,語音教學有利于增強英語聽說能力。聽說能力是學好語言的重要基礎。而語音教學關聯學生的聽說能力,學生在學習發音、音標等基礎知識時,能更好地辨別所聽內容,也能科學地進行發音并與他人交流,由此不僅能提升學生學習的自信心,更讓他們樂于表達、樂于傾聽,能主動開口說英語,從而全面提升英語聽說水平。最后,語音教學有利于強化綜合應用技能。語音教學提升的不僅是學生的發音基礎、聽說能力,更重要的是能發展學生對英語語言整體的感知力,尤其在閱讀和寫作時,能更全面、更有效地應用語言,使學生能準確劃分句子,減除語言干擾,有效地提升讀寫能力,由此可見,語音教學能有效地強化學生的綜合語言能力,提升他們的應用技能。
語音教學是初中英語教學的重點內容,學生在學習時常常會因為基礎語音知識而產生畏難情緒,沒有良好的發音做基礎,學生在聽說讀寫等多方面學習都很吃力。故此,教師要充分理解語音教學的價值,探索符合學生需求的方式來激活課堂,以更好地落實語音教學,提升學生的語言能力。
(一)注重語音模仿,激活語言認知
在語言學習中,模仿是非常重要的一種學習方式。模仿行為可以從多角度、多感官上促進人類對語言的體驗,增強他們對語言的感知。故此,對于初中學生來說,在模仿中他們不僅能準確地了解發音,也能有效地掌握語言知識,提升語言表達能力。初中階段的學生思維尚不完全成熟,對事物的認知也處于摸索階段,由此在學習語言時,他們更習慣于模仿體驗。在良好的模仿能力下,他們往往會初步形成一定的行為習慣。這是語音教學的重要契機,教師要在教學中注重語音的模仿練習,在課堂上為學生提供更多的模仿機會,使學生能在感官的刺激和模仿練習中有效地激活語言認知,提升語言表達欲望。例如在人教版七年級上冊“Unit1 My names Gina.”一單元教學中,在教學到語音相關知識時,教師可以一方面嚴格要求自己,盡量用純正的發音來引導學生,讓學生能在耳濡目染中自覺地向標準讀音靠攏,另一方面,教師還可以將課文用標準錄音的形式播放出來,還可以提供一些簡短的英語詞匯朗讀、新聞朗讀等等,然后讓學生模仿跟讀。在模仿練習中,教師要注意糾正學生的發音,讓學生逐步掌握發音節奏和發音技巧等。譬如,在學習SectionB“Listen and repeat”環節時,由于這一環節主要內容是英文數字的朗讀,教師可以給出很多生活中的英文播報數字的錄音,如電話號碼、航班號播報、火車班次播報等,讓學生跟隨模仿,學習如何用英文播報一連串數字。在這種模仿的過程中,學生不僅能將阿拉伯數字與英文單詞結合起來理解,更能感受到英語發音中那種趣味的規律,如“four”“fourteen”“forty”等,經過語音模仿體會,學生就會逐漸增強語感,逐步了解英語發音,提升對英語的認知水平。
(二)創設語音情境,豐富語言體驗
語音學習是為語言能力服務的,但是語音知識涉及發音、音標、語調等多種理論性知識,如果教師教學時只注重講解,很容易使課堂沉悶枯燥,缺乏趣味性。而初中學生身心發展迅速,有一定的自主意識,渴望自由且有挑戰的學習活動,這種沉悶的講解式教學很難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更無法引導學生深入體驗語言。由此,教師就要借助多媒體等信息技術,積極地利用信息化資源,豐富課堂教學情境,讓學生能在真實且生動的情境中體驗語音知識,感受形象化的、直觀的語音內容,這樣就能不斷豐富學生的語言體驗,讓他們積極主動地開展語音學習,嘗試語言表達。以七年級上冊“Unit6 Do you like bananas?”教學為例,這一單元以食物為主題,在語音教學部分,主要側重元音字母及其組合的發音以及部分輔音字母及其組合的發音,如a字母的發音詞匯:salad, banana;ai、ay、al、aw、ts和ds等的發音等。在學習時,如果直白地進行講解,學生很容易混淆,尤其是ts和ds的發音,還包括s字母的一般發音和濁化,所以教師此時應當創設語音情境,利用真實直觀的情境引導學生來體會和領悟。比如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等設備,將s字母一般發音的詞匯展示出來,并編詞成句,如“There are some maps on the cups, beside the desks.”并配備一定的背景音樂,使句子朗朗上口,并在s字母出現的位置加以強調顯示。這樣學生在朗讀和觀察時就能從聽覺、視覺等多方面感受s發音的特點。隨后教師還可以引入s發音需要濁化的單詞,并強調顯示s及其前方的字母,這樣學生也能直觀領悟和理解。通過這種情境解讀,學生能深刻地體驗到英語語言的趣味性,由此就會對英語發音產生興趣,更積極主動地去探索英語語音知識。
(三)融入語音規律,夯實語言基礎
英語教學中涉及很多語言知識,長久以來,教師都更注重詞匯、短語、句型的教學,而忽視了語音教學,由此學生在語音方面了解甚少。但是對于初中學生來說,挖掘語音規律,掌握語音基礎是學習英語的關鍵條件。只有正確地掌握語音規律,了解語音與詞匯之間的關系,就能舉一反三,更好地拓展詞匯積累,在聽說讀寫方面獲得有效提升。英語有專門的發音規律和朗讀技巧,在教學時,教師要同時融入語音規律,引導學生探索發音的特點和可能存在的規律,借助自主探索和總結,有效地推動學生及時掌握語音規律,正確地實現標準發音,從而夯實語言基礎。以七年級上冊“Unit7 How much are these socks?”教學為例,這一單元主要學習衣服類詞匯和數字類詞匯,在拼讀環節,學生要掌握從10-30及以上的數字發音方法。對于學生來說,較大的數字在英語中單詞較長,閱讀困難,他們容易產生畏難情緒。此時教師可以融入語音規律,引導學生一起探索語音發音規律和特點,這樣就能讓學生更好地掌握單詞發音,提升學習信心。比如針對thirteen, fourteen, sixteen等表示10-20以內的數字單詞,教師專門引導學生朗讀,此時學生很容易發現,除了ten, eleven, twelve外,其余都有teen這個后綴,同時也能發現“ee”組合發的是/i:/的音。教師據此可以鼓勵學生進行相應總結,挖掘出更多包含ee組合的單詞及其發音,這樣學生能順利掌握相關的英語詞匯發音規律,進一步了解“ee”字母組合的發音特點。然后教師還可以拓展延伸,讓學生探索ee組合的其他發音可能。這種以規律為目標的語音教學,很容易幫助學生深入理解英語發音特點,能有效地提升學生對單詞發音的記憶水平,能實現輕松朗讀和靈活表達。
(四)強調因材施教,發展學習能力
英語雖然是每個學生都必須學習的知識,但每個學生在語言學習上有不同的天賦和能力,尤其是在語音學習上,不同的學生會表現出不同的語言感知水平。據此,如果教師一味地一刀切式地教學,很容易讓能力欠缺的學生失去學習語音的興趣,久而久之就會大大影響整體學習效果。而語音教學更加傾向于專業性的語言知識,對于學生來說有較大難度,所以教師在教學時更加應當強調因材施教,依據學生的不同特點和能力需求,進行語音教學安排,使學生從不同層面感知英語發音、語調等,循序漸進地掌握發音規則,從而有效地提升學生的語言學習能力。以七年級下冊“Unit 5 Why do you like pandas?”教學為例,本單元以動物為主題,引導學生掌握相應詞匯,并能有效掌握語句中的停頓。對于能力較弱的學生來說,他們在掌握與s有關的發音內容時就已經較為吃力,在語句的停頓的學習上就顯得更加困難,而有的學生不僅能很好地區別s字母在單詞中的不同發音,也能迅速找到語句上的停頓特點,據此,教師在教學時就不能一概而論,而是應當靈活地依據學生的特點來進行教學。比如對于學習能力較弱的學生,教師可以安排一些簡單的發音知識和簡短的停頓范例,讓他們在朗讀和模仿中不斷地強化語感,而對于能力強的學生,教師則可以鼓勵學生拓展學習,自己去總結停頓和發音規律,并去驗證這樣的規律在其他詞匯和語篇中是否也適用。通過這種個性化的引導,學生的能力發展就能循序漸進,不阻礙、不脫節,能更好地契合學生的需求,從而不斷提升學生自身的學習能力。
(五)搭建展示平臺,提升語用能力
語音教學是為語言能力發展做鋪墊的,其最終目標是提升學生的英語語言能力,而學習語言需要有良好的語言運用環境做支撐,需要有語用的契機和平臺。尤其對于初中學生來說,書面和口頭學習語音知識,必須要通過實踐將理論轉化為能力,如此才能落實語言技能,促進英語能力的發展。同時,初中階段的學生有著一定的語言表達需求,渴望在集體中展示自我、表現自我,得到認可和鼓勵。據此,教師可以積極地為學生搭建英語展示平臺,創建良好的交流環境,讓學生能在輕松、自由的氛圍中更好地展示語言、運用語言,從而全面提升語用能力,實現語音教學的價值。以七年級下冊“Unit 8 Is there a post office near here?”教學為例,本單元重點學習/th/ /ch/ /j/ /f/ /ph/等輔音字母及其組合的發音規律。其中涉及很多有關方位、位置和方向的詞匯和短語,為了讓學生更好地掌握其中的知識,并在應用中逐步提升語言能力,教師可以搭建展示平臺,積極開展英語交流活動,以學生熟悉的一個地點或區域為對象,引導學生用自己的話來介紹位置和方向,還可以組織英語演講比賽,讓學生納入自己所學知識,并注重演講時的發音、語調、重讀音節等等,使學生在實際使用中逐步提升,感悟語音知識。此外,教師還可以定期組織英語話劇表演,讓學生以課本為依托,選取與課本主題相關的劇本內容,由學生扮演,使他們在小小的舞臺上充分自由地表達,在快樂趣味的氛圍中更好地鍛煉語用能力,不斷提升對語音知識的掌握水平,強化語言應用技巧。這些豐富多彩的展示平臺為學生提供了自主表達的契機,他們會主動去表達、去思考,從而達成學習目標。
英語是一門語言類學科,而語言學習的基礎必然離不開發音、語調等語音教學。在傳統的英語教學中,教師更注重書面用語,忽視口頭有聲的語言能力培養,致使學生只能掌握“啞巴英語”,完全無法靈活地在生活中應用英語。所以,有效的語音教學能打破這樣的桎梏,讓學生從發音開始,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英語語用規律,提升對英語學習的自信,使學生在真實的表達和傾聽中提升對英語的學習動力。因此,在課堂上,教師要注重語音模仿訓練,用發音激活學生對英語的認知,還要創設語音使用情境,使學生充分感受英語,豐富語言體驗,同時也應當融入語音音標規律等基礎知識,幫助學生牢固掌握語言基礎,此外,注重因材施教,真正能從學生的個性特點出發,發展良好的學習能力,最終,還應當搭建語用展示平臺,讓學生能充分展示自己的語用能力,練習自己的語音技能。在豐富多彩的語音教學過程中,學生的語言能力能夠更好地發展和提升,有效地實現英語綜合素養。
[1]郭茂珍.初中英語語音教學的困境及解決措施研究[J].校園英語,2021(20).
[2]楊光瓊.初中英語語音教學的意義與建議[J].課程教材教學研究,2021(06).
[3]袁新紅.基于多元教學模式下的初中英語語音教學策略[J].天天愛科學,2022(06).
[4]秦琳.在初中英語教學中開展有效語音教學的實踐[J].華夏教師,202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