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民間傳說融于文化創意產品設計中,提高了產品文化內涵與藝術審美價值;同時文化創意產品也使民間傳說更好的活在當下,傳承與延續下去。本文基于優秀傳統文化傳承與發展的視角,針對山西省晉城市民間傳說的生存、發展與保護所面臨嚴峻形勢的問題,以民間傳說與現代文化創意產品融合為主體,通過對民間傳說特色文化價值分析、關鍵元素形象采集與符號化提取,結合現代市場需求,從視覺造型、色彩、產品載體使用材料與表達形式等方面進行創新設計方法研究。試圖讓更多的人體會到優秀傳統文化的價值與藝術魅力,找到一條利于民間傳說傳承與發展的視覺傳播之路。
【關鍵詞】晉城;民間傳說;文化創意產品;設計方法;視覺化
【中圖分類號】TB47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4198(2023)23—172—03
晉城市位于山西省東南部,是一座具有悠久歷史文化,古老而又年輕的城市。隨著全球化趨勢的日益增強,隨著“視覺圖像”代替“語言文字”時代的到來,優秀傳統文化日益出現生存、保護與發展困難的問題。面對通過語言傳承與發展,具有民族精神與文化價值的晉城市民間傳說來說,找到與時代相融合的傳承保護方式,使其重回當下,成為真正的活態文化,是刻不容緩需要解決的關鍵問題所在。本文以此為切入點,探討了如何對抽象化的民間傳說元素進行提取,視覺符號化設計,并從視覺造型、色彩、文創產品載體使用材料與表達形式等方面進行創新設計方法的研究,將晉城民間傳說與現代文化創意產品相結合,尋找適合當地特色文化的文創產品最佳設計法則,研究民間傳說與現代設計相結合的最佳方案。
一、晉城民間傳說與文化創意產品設計
(一)晉城民間傳說的概念與現狀
魯迅先生這樣講過:歷史是歷史學家的,傳說是人民的。晉城民間傳說由人民群眾創造,大多數通過語言相傳于群眾當中,它是人民的藝術,表現著勞動人民的生活實景與美好愿望,代表著每個時代的地方群眾的審美價值與文化價值,是晉城人民活著的歷史文化,具有寶貴的藝術研究價值。晉城文化歷史悠久,源遠流長,民間傳說種類與數量更是精彩繁多,例如:神話傳說——“女媧補天”“鐵拐李的傳說”等;人物傳說——“孔子回車的故事”“畢閣老傳說(系列傳說)”;史事傳說——“長平大戰”;地方傳說:“玨山吐月的故事”“九女仙臺的故事”等等。
晉城市針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顯著的成績。其中部分民間傳說,例如:“白馬拖韁傳說”“玉泰來的傳說”“女蝸補天神話”“孔子回車故事”等已被列為“山西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雖然有地方政策的保護,但面對數量繁多的民間傳說來說,能夠被列入國家級保護的項目數量與實際存在的數量之間具有較大的差異。加之,晉城民間傳說大多以口耳相傳的傳承方式為依托,傳承者與聽眾的數量逐漸減少,現存的講述者也多為老年人,隨著時間的推移與流逝,記憶中的民間傳說也將逐漸消失。由此看來,晉城民間傳說如何在時代的語言下重新煥發生機,成為迫在眉睫的問題。
(二)晉城民間傳說與文化創意產品的關系
對于晉城來說,每一個民間傳說都是當地人民特色民俗風情的體現,包含著豐富的人物形象、時間、地點、事件、文化與精神內涵,是具有文化與社會價值的,每個故事的主角都體現著中化民族的傳統美德,是中華民族傳統價值觀念的具體體現,可以為文化創意產品帶來無數的靈感來源,利于避免市場同質化現象的產生。例如:“玨山吐月”系列傳說,具有豐富民間色彩,透露出廣大人民熱愛自然、崇尚美好的思想感情,也表達出了以月亮為審美對象的浪漫情懷,極具文化價值、娛樂價值、教育價值等。將民間傳說的文化與精神內涵植入設計中,能夠打造具有市場競爭優勢與不可替代的文化創意產品。
具有鮮明地域特色、民族文化內涵的優秀文化創意產品,能夠促進消費者對當地優秀傳統文化的認同感,激發對中華傳統美德的熱愛與自豪,使晉城民間傳說重新煥發生機,起到保護與傳承的作用,同時也能帶動地方文化與經濟產業的發展。所以晉城民間傳說與文化創意產品是相輔相成的關系,民間傳說提供靈感與地域特色文化元素,文化創意產品傳播、保護、推動民間傳說地發展。
(三)晉城民間傳說文化創意產品設計難點分析
通過實地調查發現,晉城民間傳說文化創意產品數量較少,但具有不同年齡段的市場需求,研究民間傳說與文化創意產品相結的優化方案,能夠用藝術的形式使優秀傳統文化煥發一種新的生機。
晉城民間傳說文化創意產品設計面臨著以下倆大難題。因為民間傳說發源于民間,流傳于民間,故事內容人物形象沒有固定的記載,具有很大的模糊性,隨著歲月的變遷故事版本逐漸變多,針對不同類型的文化創意產品來說,設計師如何能夠精準選取最具民俗特色文化的版本,尋找出合適的故事情結作為靈感來源;又如何將這些無形的傳民間傳說表性元素進行提取與視覺化設計,使“無形的故事”轉變為“具象文化創意產品”,能夠符合當代消費者的審美需求,使傳統元素與時俱進,讓消費者更加直觀的感受到文化信息地傳遞,建立用戶與產品的情感紐帶。對此,下文將從設計的視角入手,進行具體的方法分析。
二、晉城民間傳說的文化創意產品設計方法研究
隨著科技的發展,新媒體的推廣,我們進入了“視覺圖像”時代,各種信息、語言、文字均以符合現代人審美與認知思維的形式存在著,人們的生活模式由“文字語言”轉變為“視覺語言”,這樣的時代,選擇視覺化的設計方式傳承與發展晉城民間傳說是必要的選擇。設計既能保留民間傳說原汁原味的文化精華,又能滿足時代、市場與消費者需求的民間傳說文化創意產品是符合歷史與人民的選擇。
(一)定位符合設計需求的故事情節
晉城民間傳由于口耳相傳的方式進行傳播,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隨著講述者與傾聽者數量的增加,演變出了不同的傳說版本。設計師首先需要利用文獻、書籍、實地調查等方式搜集與對比找尋最具有時代性、真實性、主題積極向上的、展現地方特色的傳說版本。其次,民間傳說一般由時間、地點、人物、故事情節、主題組成,最精華的部分在于故事情節,但并不是所有的故事情節都適合于文化創意產品的應用,為了避免同質化現象的出現,盡量選取具有地域特色人物形象與元素,能夠展現主題,激發用戶聯想與產生情感紐帶的故事情節進行視覺化的設計。
(二)民間傳說元素形象采集與視覺設計方法
民間傳說最主要的部分就在于故事情節,通過前期選擇適合的故事情節之后就需要將“抽象的元素”視覺轉化為“具象的設計”。下面將從“主要人物”“場景元素”“色彩”等方面展開晉城民間傳說文化創意產品設計方法研究。
在主體人物形象塑造方面,主要通過人物形象的塑造表達民間傳說的中心主旨。為了更好的體現民間傳說故事的主旨中心,就需要了解主體人物所在的時代背景、生活環境、職業、社會地位等,在有了一定的了解之后,從人物形象的外形和性格倆方面進行采集與創造是視覺化設計的關鍵之處。人物形象“外形”可從“性別”“年紀”“服飾造型”“佩戴工具”等進行相關形象采集,其中“服飾”與“佩戴工具”可以根據人物設定的需要進行搭配,也可借助地方民俗特色的生產生活物品與人物進行結合,豐富形象。同時,設計師可以參照生活中的相似人物形象為基礎,進行選擇與重新組合,創造出一個個性鮮明又具有地方民族特色的人物形象。“人物性格”可以通過人物的面部五官的表情與動作進行塑造。例如:陽城縣“愚公移山”的故事。北山愚公,通過“年近九十”“頭發花白”“農戶人家穿著”“手持鑿山工具”等關鍵詞來進行人物外形提取,動作可選取鑿山的動作,面部配合用力的五官造型。這樣提取出的“愚公”形象,符合故事原貌,體現了古代勞動人民不怕困難、敢于斗爭、堅持不懈的精神。主題人物造型提取后,可以根據產品材料、面積、與用途需要歸納提煉、夸張變形等方法進行視覺化設計。
針對民間傳說“場景”的采集與設計。如果故事中提及明確地理位置,可通過查閱資料與實際調查后,對該地域面貌或特色建筑進行形象采集。如果在需要展示場景畫面的需求下,故事中未明確提及相關地域特征,設計師可以通過故事存在的時代背景,選取當地特色標志性建筑作為場景進行形象采集,也可增添一些地方特色民間工藝制作畫面的在其中,增添地域性特色。通過繪圖軟件的使用,對標志性建筑的外輪廓或文化元素進行提取與視覺化設計,使其更好的適用于不同用途的文創產品中去。例如:“白馬拖韁”的民間傳說,現已被列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保護項目”。
色彩能夠影響人的心理變化,賦予了物體人性化、情感化、文化內涵的特征,代表地方民族的審美特征。在晉城民間傳說文化創意產品的色彩提取與創新的方法可以從以下幾點入手。首先,對故事中原有用色進行提取。例如:“精衛填海”中鳥的特征用色,“花腦袋”“白嘴殼”“紅爪子”,對這種已存在的顏色進行提取。其次,優秀傳統文化與現代設計相融合的關鍵,是需要找到倆者表達的共同點,利用色彩的象征意義充分展現民間傳說的寓意性。例如:紅色代表著吉祥喜慶、熱情活潑之意;藍色代表著忠誠、純潔、和平安定之意等。也可使用提煉出的地方民間藝術配色原理進行應用,例如:紅色與黑色、藍色相配;紅色與金黃色相配,凸顯出喜氣洋洋,勞動人民熱愛生活、追求生活的精神。在色彩使用上,需要重點考慮色彩元素的是否符合民間傳說的文化內涵和現代審美的需求,不僅要分析色彩的組合形式,也要考慮色彩構成的視覺效果。
(三)多元化的表達方式與傳播途徑
科技的快速發展,互聯網與視覺媒體的飛速進步,給視覺化設計帶來了巨大的幫助,針對民間傳說的發揚與傳承來說,使用多元化的表達方式與不用材料可以使文化創意產品煥發新的生命力,適合市場的需求。在傳播媒介方式上可以選擇二維與三維相結合的方式,由于民間故事是敘述性的表達,設計師可以使用“聽故事”“看故事”“講故事”的方法做到產品與消費者情感的關聯。例如:盲盒產品中加入“民間傳說”卡片;文創產品表面附二維碼,掃描后跳轉到已錄制好相關的“民間故事”講述環節等方式。也可利用民間傳說的主要人進行“IP”設計,與品牌限量合作,或者是量身定制動畫,打造“英雄人物”形象,利用周邊以及衍生品的文化創意產品進行傳播。也可與晉城民間傳統工藝、材料相結合進行創新設計。從多元化的角度滿足消費者的需求,使優秀傳統文化得到更好的傳播。
三、設計原則
(一)表現地域民俗文化
民間傳說最大的價值是“文化與認識價值”,需要傳承其最具特色的地域民族文化。設計師通過對地域文化、特色藝術元素的調查收集,在人物、場景、色彩的元素采集與塑造時,需要尊重與還原地方民俗文化特色,從而保留原汁原味民間傳說的文化傳承效果,經得起時間的考驗。
(二)傳統與現代的融合
基于晉城民間傳說的文化創意產品設計,是將傳統的口頭文化借助設計的方式實現圖像化的轉變,是優秀傳統文化與現代化設計的融合。因此,設計時需要結合當今時代的發展與人們的審美需求,注意“古今結合”,找到傳文化藝術與文創設計的平衡點,挖掘二者結合的可能性,達到“古為今用,古今結合”,用藝術設計的方式讓民間傳說煥發新的生機。
四、結語
人類的認知、思維隨著時代與社會的發展而改變,面對“視覺圖像”時代的到來,人們對文化的認識、理解與接受均離不開視覺形象的表達。為了保護與傳承晉城優秀傳統文化,為了讓優秀的民間傳說深入人心,符合“視覺圖像”時代消費者的審美需求。探究適合晉城民間傳說的文化創意產品設計方法與材料工藝的創新研究,能夠更好的向消費者傳遞晉城民俗文化、了解當地特色風俗人情,能夠為優秀傳統文化與現代設計的結合探尋新思路,讓優秀傳統文化源源不斷流淌在時代的長河中。
參考文獻:
[1]孔慶祥,李小貓.玨山故事傳說[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10.
[2]王娟.民俗學概論[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3.
[3]劉錫誠.民間傳說及其保護問題[J].西北民族研究,2008(4).
[4]劉潤民.山西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M].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2017.
[5]鄒建軍.創意文化產業:區域地理、科技優勢與地方傳說——創意文化產業發展的幾個問題[J].武漢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0(3).
[6]趙一鳴,姜曉微.民間傳說視覺化傳承與創新性應用研究[J].設計,2022(15).
[7]鄒曉蘭.湘西民族民間故事動漫化研究[D].北京:北京印刷學院,2019.
基金項目:本文系山西科技學院科研基金項目《晉城民俗文創設計的視覺形象創新研究》(項目編號:XKY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