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俊杰
【摘? 要】 隨著社會經濟的飛速發展,人們的生活質量得到質的飛躍,同時對建筑工程的質量提出了更高要求。傳統的建筑工程管理已經無法滿足當前社會對建筑房屋的質量與功能要求,因此建筑企業必須及時創新工程管理方法,促使建筑工程的整體質量達到相應標準。
【關鍵詞】 施工現場;建筑工程管理;成功因素
一、簡述建筑工程管理
(一)建筑工程管理的含義及重要性
建筑工程管理就是企業為了能夠在工期內完成施工任務,從中標之日到工程驗收的全部過程,均需圍繞施工現場及其管理展開的相關事務。眾所周知,工程施工前需具備明確的目標計劃,并在施工過程中實施強有力的管理辦法,以此調節各部門之間的協調關系。建筑工程管理對工程而言具有關鍵作用,它能夠保持權、責、利的平衡,對工作人員形成有效監督,確保建筑工程的整體質量。
(二)建筑工程管理的主要步驟
想要確保工程質量,必須做好工程管理,而管理質量則與實施步驟息息相關。建筑工程管理可分為三個階段:第一步是熟悉施工設計方案,了解建筑要求以及相關的工程規范資料;第二步是掌握施工組織設計以及相關技術經濟文件,包括工序、施工方法、技術措施、施工進度以及總平面布置圖等;第三步是深入施工現場進行勘察、了解與管理,施工管理切忌“紙上談兵”,管理人員必須深入現場,對各道工序進行詳細的了解與勘察,及時發現質量問題。在施工前期,管理部門應監督設計部做好總體平面圖的繪制,以此明確各施工環節的任務內容;在施工中期,管理部門應對施工場地、生活環境、施工產品等展開監督,同時對施工現場的潔凈程度進行評價,對未達標的場地,堅決予以重新施工;在施工后期,管理部門應對設備、建筑產品以及周邊環境進行認真考察,對設備損壞、產品質量不過關以及周邊環境雜亂、污染嚴重等問題,管理人員應及時出面進行整改,為產品驗收奠定良好的基礎。
二、施工現場建筑工程管理的關鍵成功因素
近些年來,我國國民經濟水平不斷提升,居民購買力隨之提高,房屋建筑的需求量持續增加。從行業發展現狀來看,不斷增長的建筑需求量為建筑行業帶來了機遇,同時建筑企業也需要面臨更加嚴峻的行業競爭,并接受民眾對建筑產品的質量考究。工程管理是保障建筑產品質量的有效途徑,因此,建筑企業必須充分重視建筑工程管理,并將科學合理的工程管理方案實施于施工現場,深入分析工程管理的影響因素,以此提升工程管理質量。
(一)建筑工程的施工現場環境
在建筑施工的過程中,施工方往往需要考慮諸多影響因素,例如通電、通水、施工現場的地理條件、氣候因素以及土壤成分等,只有提前做好這些影響因素的規劃管理工作,才能確保建筑工程能夠順利施工,保障工程的驗收質量。如果施工現場疏于管理,那么將對建筑工程造成嚴重的負面影響,比如施工耗水量增加,從而增加了對企業成本壓力;再如施工中產生的粉塵以及噪聲污染,均會對周邊居民造成極大的影響,不利于品牌形象的樹立。在施工現場實施有效管控后,建筑施工將具備更加良好的施工條件,同時能夠降低對現場周邊環境產生的影響。此外,合理運用水資源還可以為企業節省施工成本,提高經營效益,從而加快建筑企業實現降本增效以及可持續發展的步伐。
(二)建筑工程的施工設備
硬件設施是保證工程順利施工的前提條件,所以建筑企業在落實工程管理時必須重視對相關施工設備的監察與管理。近些年來,我國科技水平持續提高,為器械生產制造提供了堅實可靠的技術支撐,直接提高了建筑工程的施工效率。施工設備成為建筑工程施工的基礎,對相關施工設備的管理也成為整體施工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施工管理的過程中,管理人員必須將施工方案的機械化程度及其運作情況作為管理工作的主要依據,真正做到細致化、科學化管理。如果施工設備疏于管理,那么將會對工程起到較為嚴重的負面影響。施工設備是工程施工的基礎,其性能影響著工程的最終質量,同時也影響著建筑企業的經營效益。施工設備管理不合格是最為致命的管理問題,故而需要管理部門予以高度重視。
(三)建筑工程的施工人員
建筑工程的施工人員也就是人為因素,屬于主觀影響因素,對主觀影響,建筑企業應當竭盡全力去避免,有效規避主觀因素帶來的風險,降低主觀因素對工程整體的負面影響。如果施工人員的綜合素質過關,那么將會加快工程的施工效率,并保障工程驗收質量。在建筑工程管理的過程中,人為因素是最關鍵也是最易控制的一點。管理人員需明確人員管理的重要性,在實施管理的過程中應當按照工程相關要求,將人力資源進行有效部署,并監督其投入各施工環節中。假設施工人員的素質并未達標,則會對工程產生巨大的負面影響,不僅延誤工期,導致建筑質量降低,還會使施工人員自身的安全無法得到保障。在所有的影響因素中,人為因素是最容易控制的,也是對工程質量影響最大的,故而管理部門應予以高度重視,并側重于人力資源管理工作,切實保障各項施工質量。
(四)建筑工程的施工材料
施工材料作為客觀因素,其質量、功能、使用年限等必須符合建筑工程的主觀要求,而為了確保施工材料的質量,則需要管理部門付諸行動。在施工材料各項指標均滿足工程要求時,建筑工程的驗收質量以及施工人員的人身安全將會得到堅實有力的保障,有利于建筑企業提高經營效益,加快實現降本增效的腳步。如果施工材料在未達標的前提下投入使用,那么將會對工程產生極大的負面影響,導致工程質量以及人員安全無法保障,也不利于工程最終的驗收工作。針對施工材料,管理人員必須從材料的采購環節便開始嚴格的考察,對其型號、生產廠家、功能以及工序進行對接,一旦發現紕漏應當立即責令采購部門重新進行選購。
三、施工現場建筑工程管理的優化策略
在落實工程管理的過程中,存在諸多影響因素,對建筑工程管理而言,客觀因素必須滿足主觀要求,管理部門需要對主客觀因素進行嚴格的審查、監督與了解,做好資源部署工作。
(一)合理布置施工現場
合理布置施工現場就是對施工現場環境的保護、優化與改善,施工現場環境優化是工程管理中至關重要的一環,其目的是減少施工對周邊環境造成的負面影響,故而優化環境保護方案勢在必行。優化現場環境需要從三個方面入手,包括降低噪音、控制粉塵以及水資源的合理利用。噪音與粉塵均是工程施工時必不可少的負面影響,雖然無法做到徹底消除,但是管理部門仍應予以重點管理。針對噪聲污染,應合理安排施工時間,并引進并使用靜音設備,在施工現場加裝吸音設施;針對粉塵污染,應在現場周邊布置水霧噴頭,并覆蓋防護措施,并對施工現場進行定期清潔;針對水資源浪費問題,應嚴格落實水源管理,使用循環水或雨水,并減少工程用水量,采取低水耗的環保建材,降低沖洗頻率,最后則是合理的利用工程廢水,通過收集廢水進行凈化、過濾,從而形成可以循環使用的水源,以此減少工程本身對自來水的實際需求量。
(二)嚴格審查設備性能
截至目前,我國已經憑借雄厚的科研力量為建筑行業提供了很多新型施工設備,滿足了當前社會對房屋建筑的功能性要求以及質量要求,建筑企業則是借助這些施工設備切實提高了建筑的完工效率,在一定程度上保障房屋質量,維護了居民的人身財產安全。為了消除施工設備對工程質量的負面影響,建筑企業需要組織建立高素質的管理部門,為管理部門明確管理職能,劃分工作職責。對工程管理而言,設備監管是重要組成部分,管理人員應予以充分的重視,針對相關施工設備的性能、質量以及使用年限等多個方面進行嚴格的審查與管理,確保設備各項指標能夠達到工程應用標準。相關施工設備的保養與維護也是工程管理的關鍵內容,管理人員必須定期對設備的使用情況進行檢查,如果在運行過程中發現了設備零件損壞以及老化等問題,那必須及時上報,并實施停用搶修措施,徹底更換破損或老化的零部件,以此確保施工設備能繼續發揮其效用。
(三)提高人員專業素質
施工人員是建筑施工的前提,也是工程管理的基礎。作為建筑施工的重要資源,管理部門應針對施工人員的綜合素質進行嚴格審核,抑或是在施工人員的招收環節提高技術考核門檻,對施工人員的各項專業能力進行嚴格審查。人為因素是建筑工程質量的主要影響因素之一,故而人力資源管理也隨之成為工程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管理部門應高度重視人力資源管理。為了能夠確保施工人員專業素質的提升,建筑企業必須做好落實工作,結合當前社會的發展節奏,實行校企合作發展戰略,同時引進專業的精英人才,加強企業內部培訓,以此切實提升施工人員的專業能力。為了充分調動工人的工作積極性,企業可以結合工況建立獎懲機制,予以表現優秀的員工一定的物質獎勵,對表現較差的員工,應當給以相應的懲罰。
(四)全面管理施工材料
按照客觀發展模式分析可知,建筑工程的質量除了受主觀因素影響之外,還存在客觀影響因素,例如施工材料以及施工環境等。施工材料始終是確保工程質量的重要條件,是落實工程管理的關鍵環節。對建筑工程而言,施工材料就是工程項目的靈魂,從建筑成本而言,施工材料占很大一部分。因此,不論是從工程質量還是企業效益等方面,管理部門均應側重于施工材料的管理工作。施工材料對工程質量的影響是巨大的、直觀的,管理部門在材料管理上應做到面面俱到、全面管理,嚴格審核施工材料的質量、性價比、生產廠家、安全系數等各項指標,對部分未達標產品應予以堅決杜絕的態度,堅持使用質量合格、安全系數達標的施工材料。管理人員應時刻保持清廉、公正、透明、公開的工作態度,切忌貪污受賄,切莫“撿了芝麻丟了西瓜”。管理人員應將消費者的人身財產安全放在首位,以防房屋建筑在使用過程中因為材料問題發生意外風險。此外,使用未達標的施工材料也會導致工程的驗收不通過,從而影響建筑企業的整體效益與業界口碑,不利于集團發展。基于此,管理部門應全面管理施工材料,嚴格驗收材料質量。
(五)加強管理制度建設
在實施工程管理的過程中,管理人員需要依靠相對完善的管理制度,由此可見,管理制度對工程管理而言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管理部門必須結合工程要求以及其他相關標準做好制度建設工作。隨著時代的發展,社會對建筑房屋的總體需求量不斷增加,建筑企業的生產安全問題成為各界廣泛關注的熱議話題。從行業角度分析,企業的生產安全形象招牌,是衡量企業實力的標準。現階段,建筑企業管理部門應將如何保障工程生產安全作為管理制度建設的首要前提。在建設工程管理制度的過程中,管理人員應將建設單位安全管理以及勘察、監理等問題作為主要的設計方向。
為了確保工程管理制度的建設質量,建筑企業應當首先明確工程管理要求及其相應的質量標準,其次確定科學合理的管理內容以及方法,并將其落實到具體的施工步驟當中;建筑企業還可落實個人責任制,將施工責任落實到具體個人身上,履行其實際職能,明確工人自身的工作內容;最后就是創新工程管理模式,結合行業現狀,建筑企業必須在實施管理的過程中嘗試融入如精細化管理模式,同時針對管理內容進行細化,將具體內容布置到具體施工環節。
四、結語
綜上所述,施工管理是確保建筑工程質量的重要工作,同時也是加快工程驗收的關鍵環節。在落實工程管理的過程中,管理部門首先需要明確影響因素的客觀性和主觀性,針對其不同特性制訂合理且高效的管理方案,確保管理工作的科學合理,以此大幅提高建筑工程的管理效率。在工程管理中存在諸多影響因素,例如現場因素、設備因素、人為因素以及材料和環境因素,管理部門應當結合因素類型制訂相應有效的解決措施。
文章對建筑工程管理的影響因素及其解決措施展開一系列探究,以期對我國建筑工程管理水平的提升起到一定的借鑒作用,希望祖國的建筑行業實現高效與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