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慶
【摘? 要】 在信息化時代,信息技術、大數據技術、人工智能等先進技術手段的發展,為高校教學管理工作,提供了新的方向和路徑。計算機實驗室作為實驗教學和科學研究的主要陣地,在開展管理工作時,要順應時代的發展趨勢,采用信息化的管理模式,推動計算機實驗室的安全穩定運行。基于此,文章簡要分析了高校計算機實驗室信息化管理的重要性,針對管理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提出了一系列解決措施,旨在提高信息化技術在高校計算機實驗室管理工作中的應用質量和效率,以期為相關人員提供參考和借鑒。
【關鍵詞】 高校;計算機實驗室;信息化管理
信息化管理是指依托于現代化技術手段,對計算機實驗室的教學工作、學習活動以及系統設備等進行精細化的管理。這種管理手段打破了傳統以人工為主的管理模式,既能提高計算機實驗室內各種資源的綜合利用效率,又能強化管理效果,加快高校計算機實驗室的現代化建設步伐,為高校培養更多高水平復合型人才提供有力的支持。
一、高校計算機實驗室信息化管理的重要性
(一)提高管理質量
通過信息化管理模式,對高校計算機實驗室中的各種資源進行管理,不僅能在管理軟件中全面掌握設備的運行情況、維護情況、故障檢修情況,還能及時排查出軟件系統中潛在的風險隱患,并采取有針對性的措施解決隱患,避免因人為因素造成管理漏洞和疏忽,影響設備的正常運行。因此,信息化管理模式是高校提高計算機實驗室管理質量和運維工作執行效力最直接有效的措施。
(二)降低管理成本
在傳統的管理模式下,高校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以及財力,對計算機實驗室的軟硬件系統進行管理,在實際管理過程中,不僅要耗費很多時間和精力,還起不到良好的管理效果。而依托于信息化技術的新型管理模式,對人力資源的需求較少,并且能夠實現遠程管理,很多簡單的管理程序,信息化管理系統可自動完成操作,在減少人力成本的同時,還能夠實時關注軟硬件系統的運行狀態,以便及時發現問題并解決問題,進而將軟硬件系統的維護成本控制在最小范圍內。
(三)優化管理流程
在管理計算機實驗室的過程中,“流程”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若缺少規范化、精細化的管理流程,會引發一系列問題,如設備分配不明、借用程序不合理等。混亂的管理流程會增加設備的閑置時間,降低計算機實驗室的利用效率。而信息化管理模式有利于細化管理流程、規范管理程序,可以將計算機實驗室的使用、借用以及調配等信息完整且詳細地記錄到系統,為管理人員開展工作提供便利的同時,還能夠促進管理的規范化和流程化。
二、高校計算機實驗室信息化管理存在的問題
(一)管理機制不完善
高校在現代化發展進程中,加大了對軟硬件設施的投入力度,因此,計算機實驗室管理信息化建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管理質量和效率。但站在長遠的角度來看,部分高校未能對計算機實驗室信息化管理模式進行統籌設計,現行的信息化管理機制,還存在諸多不足,如管理流程不明、管理程序混亂等,給管理人員開展工作帶來了阻礙和干擾。在信息化管理過程中,由于缺乏完善管理機制的指導和引領,部分管理人員未能對管理程序進行定期更新和優化,導致各個管理環節銜接不足,現有的業務系統存在各自為營、互相孤立的情況,難以實現信息的高效共享,致使信息化管理成果難以充分體現到計算機實驗室中,給管理工作的進一步發展造成了不良影響。另外,很多高校的計算機實驗室信息化管理機制,都缺少登記制度,使實驗室的調配、使用等信息記錄不全,不利于后續管理工作的順利推進。
(二)軟件管理不科學
現階段,高校的計算機實驗室通常會采用一對一的配置模式,即一個座位配置一臺計算機設備,并且每臺計算機設備中的操作系統以及軟件系統的獨立性較強,以便于教學活動和科研活動的順利實施。由于計算機實驗室內部的硬件設備較多,需要管理人員投入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對硬件設備中的軟件系統進行清掃、殺毒以及升級等,還需要做好定期維護工作。這種以人工為主的管理模式,已經無法滿足計算機實驗室對高質量運行的需求,一旦軟件管理不到位,就會影響系統運行的流暢性和穩定性,干擾教學、科研活動的高效推進,導致人才培養效果不佳。
(三)硬件管理較分散
高校的辦學規模越大,計算機實驗室的數量就越多,并且分布在不同的場地、樓層以及校區中,在無形中加大了管理的難度,不利于集中化、統一化管理。同時,不同計算機實驗室內部的設備采購時間、品牌等,存在一定的差異性,品牌不同的計算機設備,所應用的網絡通傳系統也有所差別。以聯想和惠普的電腦為例,前者應用惠頓保護系統,后者應用增霸卡。同時,網絡同傳系統的同傳功能只適用于相同類型的計算設備,每個計算機實驗室只能內部同傳系統或者是軟件無法實現跨網段同傳,因此計算硬件設備的管理也無法進行跨機房管理,需要高校針對同類的計算機,設置一臺母機進行管理,這種管理模式不僅會浪費大量的資源,還會加大管理人員的任務量。
(四)計算機系統安全管理不足
安全管理是計算機實驗室信息化管理的重中之重,部分高校會在每個學期末,根據下個學期的任課信息,在開學前有針對性地安裝相應的軟件,將保護卡關閉后,就不再對軟件系統進行更新以及殺毒等操作。這種管理模式能夠在一定程度上保證計算機系統的安全性能,但是系統感染病毒概率較大。究其原因,一方面,很多病毒的隱蔽性較強,并且破壞力極大,容易隱藏在文件中不易察覺,隨著時間的推移,會給軟硬件系統造成嚴重的不良影響,干擾系統運行的流暢性以及安全性。另一方面,在開展教學工作時,任課教師和學生均需用到U盤,在反復拔插U盤的過程中,U盤中的病毒可能會擴散到電腦硬盤中,危及計算機系統的安全性和穩定性。并且,部分教學工作對計算機設備的需求較為特殊,需要設置開放性盤符,在無形中加大了病毒的感染概率。另外,若計算機系統本身具有較大漏洞,一旦感染病毒,完全根治的難度較大,最終導致計算機設備無法正常運行。
三、高校計算機實驗室信息化管理模式的建設策略
(一)建立健全管理機制
科學有效的信息化管理機制,能夠為管理人員開展工作提供堅實的制度保障,因此高校有必要結合計算機實驗室的實際情況,對現行的管理機制進行完善和優化,以提高信息化管理模式的有效性。在構建計算機實驗室信息化管理機制的過程中,可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其一,管理人員要從技術層面出發,對計算機實驗室中各種資源的使用壽命進行了解,通過對相關專業教學需求的分析,規劃設計調配使用計劃,嚴格控制設備的運轉時間,防止出現高負荷運轉的情況影響到軟硬件設施的安全性和穩定性,促使計算機實驗室的利用價值達到最大。同時在調配設備的過程中,要利用信息化管理軟件,對實驗室的使用信息、借用信息以及調配信息等,進行統一記錄和處理,根據相關數據,對調配使用計劃進行靈活調整。一方面,需要避免設備長時間高負荷運轉,另一方面,需要防止設備閑置時間過長,最大限度減少資源浪費。
其二,建立嚴格的監管機制。高校的計算機實驗室數量較多,并且較為分散,僅靠管理人員維護設備難度較大,因此要通過完善成熟的監管機制,對相關主體進行約束。為擴大監管范圍,提高監管工作的水平,可利用信息化技術以及監控設備等,搭建遠程監督管理系統,對教師和學生在計算機實驗室中的行為,展開動態化監管,一旦發現有人員存在盲目操作等不良現象要及時制止。通過這種方式,強化計算機實驗室運作的秩序性,促使各個主體自覺約束個人的行為,減少不良操作現象,進一步延長計算機實驗室的使用年限。
其三,構建完善系統的門禁管理體系。根據部分高校計算機實驗室管理現狀可知,在每學期末都會出現門禁撤銷不及時的情況,很多教師在沒有教學需求的情況下,依然擁有門禁并隨意出入計算機實驗室,給實驗室的安全埋下了諸多風險隱患。因此,高校要以信息化技術為依托,制訂門禁管理機制,全面貫徹落實審批授權制度,根據信息化系統中顯示的任課教師信息,對門禁授權進行有針對性的管理,當任課教師沒有教學需求時就要撤銷其門禁授權。針對個別對計算機實驗室有臨時借用需求的任課教師,要求其登記并上交臨時借用卡,當臨時借用結束后,要立即注銷借用權限。通過有序化的門禁管理模式,可以為計算機實驗室的安全性以及可靠性,奠定堅實的基礎。
(二)優化軟件管理程序
在管理軟件系統的過程中,要根據學院《計算機實驗教學中心管理規范》等制度條例,對現行的管理程序進行優化。在實際管理過程中,管理人員需要通過信息化管理系統,對應用軟件的運行狀態進行動態化追蹤,做好軟件的殺毒以及系統的升級工作,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及時發現問題并解決問題。
同時,管理人員還需要做好母機的升級和優化。信息化管理模式指的是選擇一臺母機,并將教學活動以及科學研究等過程中需要用到的軟件和系統,安裝到母機中,實現對計算機實驗室的綜合控制。因此,管理人員還要定期對母機進行維護,利用注冊表編輯器等功能,對教學系統以及軟件展開全方位的控制,約束操作者的行為,嚴禁任何人員對系統軟件的設置進行隨意修改或者添加,避免給病毒入侵留下漏洞。另外,還要對C驅動器進行隱藏設置,即系統只要退出就不保存,利用這種管理模式,促進計算機系統運行質量和效率。
(三)搭建硬件管理平臺
在新時期,各種先進的信息化管理技術層出不窮,其中虛擬桌面云技術,在高校計算機實驗室管理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這種管理技術效率較高,并且安全性能強,能夠使管理人員獲得良好的桌面交付體驗感。現階段,應用效果較強的虛擬桌面云技術主要有兩種,一種是VDI,即Virtual Deskt Infrastructure,該技術的工作原理為,前端為專用PC(瘦客戶機),而后端的服務器負責數據計算以及處理任務。另一種是IDV,即Intelligent Desktop Virtualization,該技術主要是基于本地緩存功能,實現單臺服務器的集中化、統一化管控,前端是獨立相分離的計算機(臺式機)。通過對高校計算機實驗室的調查研究可知,大部分高校都在應用臺式機,因此在選用虛擬桌面云技術過程中,要優先使用IDV。將這種技術引進到計算機實驗室管理中,管理人員利用終端設備就能夠實現對虛擬化服務器的有效管控,還能夠在虛擬化的桌面客戶端中,設置相應的系統鏡像。
(四)加強系統安全維護
計算機實驗室的安全問題始終是管理工作的重難點環節,在管理軟件系統以及硬件設施的過程中,一旦計算機感染上病毒就面臨無法根治的情況。對此,管理人員需要提高軟硬件設施安全維護的重視程度。在具體實踐中,可以利用虛擬化桌面技術,該技術能夠讓計算機系統在每次啟動后,都擁有一個相對干凈的操作系統,有助于提高系統的安全性能。并且這種技術還能夠滿足用戶多元化的操作需求,如自主還原或者啟動還原等,都能夠有效抵御病毒的入侵,降低故障發生的概率。除此之外,管理人員還要定期升級安全保護系統,提高系統的防御能力,為應用軟件中各種數據、文件的安全性,提供可靠的保障。
四、結語
綜上所述,高校計算機實驗室信息化管理工作,是一項長期且復雜的工作,是高校保證資產安全的關鍵環節,對教學工作、人才培養以及院校的發展起著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建設信息化管理模式的過程中,要從高校實際需求出發,加強對信息化技術、大數據技術以及云桌面等技術的應用,助推高校計算機實驗室的高質量、高效率管理成為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