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春燕
隴西縣思源實驗學校 (甘肅省隴西市 748100)
中學生物實驗教學的主要目的是幫助學生能夠在實驗學習的過程當中呈現生物水平的跨越式進步,因此,教師在帶領學生進行中學生物實驗學習的過程當中應該不斷探索豐富多元化的教學形式,以此來提升學生對生物學科的興趣,培養學生在具體操作生物實驗步驟的過程當中能夠更加靈活,最大程度上將學生的觀察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提升到新的層次。作為一名合格的優秀教師,在教學過程當中不應只將目光局限于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還應當在教學過程當中注重學生綜合素質能力的提升,讓學生能夠從心理上真正熱愛上生物實驗課程。因此中學生物實驗教學改革迫在眉睫。
在新課改形勢下,教師在教學過程當中應當勇于打破傳統僵化的灌輸式教學思維,學會善于利用各種教學方式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能夠以一種熱情的姿態投身于主動學習和實驗當中。傳統當中學生的被動式接受知識往往不利于學生深層次了解相關知識,反而會挫傷學生在實驗過程當中的主動性和創造性,讓學生不能夠充分發掘到生物實驗學習當中的樂趣,從而阻礙學生日后對于生物實驗學習的探究。因此教師通過多種教學方法的應用,將學生帶領進實驗的廣闊天地當中,只有讓學生主動去參與實驗,促進學生對于生物實驗的探究和領悟,才能幫助學生做到對相關知識的充分消化吸收。針對此種教學目的,教師在帶領學生進行生物實驗的過程當中,可以做如下改變。
在傳統的生物實驗過程當中,教師往往會擔任實驗總體的操控者。成然這種教學方式能夠對學生進行實驗的規范性,讓學生能夠系統化的了解生物實驗的各個進程和環節,幫助學生增進對相關知識的深入了解。雖然教師作為實驗的主力擁有表層的一些優點,但是在實驗過程當中教師卻忽視了學生的主體地位,不能夠促進學生對知識和實驗成果的深層次記憶,因此不能夠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針對于此,教師應當勇于將實驗主體轉換為學生本身,激勵學生在實驗之前能夠動手準備各項相關的材料。在進行一些演示實驗和探究實驗的過程當中,教師所要求學生對于實驗材料的準備,可以幫助學生更加細化的了解實驗原理的構成,也能夠加深學生對于實驗任務的認識。學生在準備材料的過程當中其實就已經完成了自己主體學習的角色轉換,不但能夠幫助教師在實驗過程當中對實驗方案進行科學化設計,還能夠做好實驗過程當中的數據記錄和結果分析。這種實驗角色的轉換能夠幫助教師解決實驗課程當中,學生手忙腳亂的弊端和問題,有利于增進實驗效果的快速提升,不但能夠培養學生的觀察和思考能力,還會讓學生在組織實驗能力上擁有更加快速的進步。
上文已經提到,在傳統的生物實驗教學過程當中,教師往往會習慣于對學生實施灌輸式教學,這樣非常容易挫傷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讓學生難以在學習過程當中感受到知識的遷移。面對這種情況,教師在教學之前就要對教育學到時間占比進行優化,通過對實驗課題的精心設計和規范來保證學生主動參與學習的積極性,促使教師在完成知識傳授之后能夠為學生留下積極思考和問題探究的空間和時間,讓學生能夠更加深入地進行探究性學習,從而做到最大程度上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創造性。作為一名優秀的教師,我們看待問題必須全面。應該看到我們在為學生提供更多學習空間的同時還可能會增大學生走神和開小差的幾率,因此,教師在給予學生足夠的探究空間的同時還應該善于利用教學方法來集中學生學習的注意力,幫助學生能夠維持自己的學習動力,讓學生能夠在主動探究學問的過程當中始終保持愉悅的心境,如此才能夠保持整體積極奮進的課堂氣氛。教師在具體教學的過程當中應該始終將提升學生的學習效果作為最終目標,因此在尊重學生學習主體地位的同時還要有意識地去鍛煉學生的動口、動手和動腦能力,給予學生時間和空間去將自己的才華和特長展示給其他同學,這樣不但會促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當中更富有動力,還會讓學生在生物實驗課程當中感覺到容易和輕松,如此才能夠為學生之后的生物實驗課程學習奠定下非常堅實良好的基礎。
在中學生物實驗課程改革的各個環節當中,增加師生之間的交流和溝通也是實驗課程需要改變的方向之一。教師在生物實驗課程開展之前應當與學生進行全面的溝通和交流,通過師生之間的信息互換來確定學生的學習狀況和接受能力,根據學生個體的差異性和成績的水平層次來確定適宜的實驗課程,從而制定出更符合學生個體差異性的實驗環節。要想班級內部的每個學生都能夠在原有實驗水平基礎之上獲得提升,教師在制定教學規劃的過程當中就應該顧及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需求和學習方式。只有能夠利用由簡到繁的實驗形式和難度水平來促進學生的整體提升,各個層次的學生才能夠站在自身原有水平的基礎之上進行生物實驗課程的深入學習。除教師與學生主動進行溝通和交流之外,教師還應當鼓勵師生在面對問題的時候積極提出自己的觀點。面對學生提出的問題和建議,教師應該采取一種包容的心態去面對??梢允紫炔扇』ハ嘤懻摵徒涣鞯姆绞阶寣W生之間進行相互評價,進而教師可以在學生討論的基礎之上作出總結。如果學生能夠提出具有建設性的意見,教師應當及時根據學生的建議改進教學過程。相反,如果學生提出的問題不符合常理,教師也應該學會站在學生的角度之上與學生進行深入溝通,在表揚學生勇于提出問題的同時糾正學生的錯誤思維,讓學生能夠更加正確地認識生物實驗的整體過程。在整體教學環節當中,師生之間的交流和溝通往往能夠充分的解決一些疑難問題。教師對學生的表揚和贊美往往會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讓學生在具體的學習過程當中能夠利用自身的創造性思維去嘗試深入探究各類問題,幫助學生大步跨越學習障礙。
中學階段的學生們往往處于青春最活躍的時期,因而常常會因為各種生活雜事在課堂上走神。教師在利用多種教學方式集中學生學習注意力的同時還應該及時提高學困生的學習成績,讓學困生能夠在教師的輔導當中及時追趕上其他同學的腳步,避免學困生的知識斷層不斷加深。學困生在中學生物實驗課程當中所面臨的最大問題就是知識斷層,在學習過程當中對于某些問題的忽略和實驗過程的不熟悉都會導致這些學生在系統化學習生物實驗課程的過程當中出現知識鏈條的斷裂,從而導致這些學生在深入學習的過程中越來越吃力。在課余時間,教師要積極與學科生進行溝通,努力通過作業和測驗的形式來判斷學困生的知識斷層集中點,以求能夠通過對學困生的輔導來幫助他們克服難題,進而追趕上整個班級的腳步。在幫助學困生補齊短板的同時,教師還應該及時對學困生提出批評教育,在建立學生求知欲的過程同時要求學生嚴于律己如此,才能夠端正學生的學習態度,促使學困生不斷邁向優等生的行列。
伴隨著經濟的繁榮,科學技術水平也在不斷提高,各種信息化產品的更新迭代速度更是讓人為之驚訝。同時,科學技術也為教育提供了更好的平臺,在中學生物實驗課程當中應該利用多媒體技術與實驗教學的融合來提升教學效率,在為學生營造更加積極奮進的學習氛圍的同時,為學生的學習提供便利,讓學生在多媒體技術聲與色的幫助之下,完善自己對生物實驗學習的深層次認識。
經過調研可以發現,雖然一部分實驗已經完成,但是學生對于實驗原理的理解仍然不夠深刻。這主要是由于學生沒有對實驗過程和實驗準備材料進行充分的預習,導致學生在突然面對實驗過程的時候不能夠快速促進知識消化吸收。因此,教師在進行實驗之前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為學生展示相關實驗原理,通過多媒體技術豐富的音色效果促使學生能夠提前對實驗進程進行熟悉,幫助學生深層次理解相關實驗知識。在具體實驗教學過程當中,由于時間的限制,教師不能夠為學生進行每一個實驗步驟的充分講解。此時教師就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為學生進行實驗操作的詳細解釋,讓學生在對多媒體畫面反復地觀看當中加強對于復雜操作的認識,避免學生因為短時記憶而迅速遺忘重點步驟。最后,部分實驗由于過于復雜而不方便教師為學生進行親身示范,因此多媒體便能夠幫助師生共同參與進多媒體對實驗的演示當中來,學生可以通過教師對于教學錄像的播放來增強對于實驗過程的了解,幫助自身在對專家的操作和解說的觀看基礎上充分掌握相關生物知識。
在具體進行實驗的過程當中,每一位教師都深知實驗過程不可能完全順利,總會出現一些細枝末節的小問題。因此在實驗結束之后,多媒體還能夠發揮其余熱,幫助學生對實驗過程中出現的問題進行集中解決,以求能夠通過相應的訓練來突破學生的知識盲區,讓學生能夠加強對于負責實驗步驟的深層次記憶。針對學生在實驗過程當中所出現的弊病,教師可以在為學生講解正確操作步驟的同時讓學生觀看多媒體當中的專家實驗錄像,更加直觀和形象地為學生展示最為規范的實驗步驟,幫助學生理解一些高難度和高技巧的實驗過程。針對實驗當中所產生的各類問題,教師可以將這些問題集中制作成PPT 來為大家進行演示,通過當堂提問的方式來加強學生對于問題的溝通和交流,以求能夠幫助學生加強對問題的解決意識,幫助學生在下次避免此類問題的發生。
例如,教師在帶領學生對“植物細胞的有絲分裂”進行實驗和觀察的過程當中,可以在實驗之前首先為學生播放相關于細胞有絲分裂的幻燈片,幫助學生對于細胞有絲分裂的步驟產生一個初步的清晰認知。中學階段的學生對于適當的認知尚不全面,因此幻燈片的演示會激發學生對細胞分裂實驗的探索欲望,促使學生明白有生命的東西身上所發生的奇妙的細胞分裂過程,讓學生對于細胞的基本活動擁有更加充分清晰的認識。在實驗完成之后,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來展示學生在實驗過程當中所出現的問題,激勵學生通過彼此之間的深入交流來促使學生主動解決一些疑難問題,加強學生對于細胞的各種特性認識。同時教師還應該激勵學生對疑難問題進行積極提問,只有能夠及時解決學生的疑問,才能夠幫助學生深化對生物實驗的認識。這些問題的提出也可以幫助學生檢驗學生對于實驗知識的掌握情況,方便教師與學生共同進步。
中學生物教師在實驗過程當中不但應該做到細化實驗步驟,還應該注意在實驗過程當中潛移默化地提升學生的綜合實驗能力,讓學生的探究意識和思維能力在跟隨自己做實驗的過程中慢慢得到提高。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當中不應該死板的按照課本內容進行教學,而是應該結合學生的學習狀況開拓新型的教學方式,讓學生的思維和想象能夠在自己的教學過程當中得到開拓,幫助學生發展和成長。理論教學與生物實驗教學兩者具有十分強烈的差別,因此教師在帶領學生進行生物實驗的同時還要兼顧學生自主創新能力的培養,要結合學生的知識接受能力進行實驗方案設計以求能夠給學生探究學問的空間最大化,激發學生的學習能力。例如,教師在帶領學生學習有關酶的催化生實驗過程當中,教師就可以突破課本內容的限制,利用小組合作的方式來讓學生進行實驗項目的開展,激勵學生在小組成員的互助之中完成對成熟的梨中所含有成分的檢測。學生之間存在很大的差異,每個人思維的不同會導致實驗方法有所出入,但這同時也能夠幫助學生增進彼此的溝通和交流,以求在討論當中制作出最佳的實驗方案,最大限度激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在學生完成相關實驗之后,教師要及時對優秀的小組進行表揚,以求能夠利用優秀小組為其他小組進行示范,鼓勵學生不斷制定出具有鮮明的實驗方案,以求最大化實現實驗效果。
生物實驗課堂需要嚴謹認真并存,因此教師在帶領學生進行生物實驗的過程當中一定要注意紀律的把關,同時還要學會利用多元豐富的教學方法來提升學生學習生物實驗的興趣。中學生物實驗課程的改革需要教師不斷突破傳統教化的思維,只有最大限度地將課堂的主題還給學生才能夠幫助學生深化生物的知識記憶,讓學生能夠對每個實驗環節擁有更加深層次的了解。教師一定要加強自身與學生的溝通和交流,只有及時了解學生的想法,才能夠促進整體實驗過程的圓滿成功,幫助學生做好實驗課堂的管理,增強學生學習過程當中的核心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