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目的:重點探究標準化護理在消化內鏡室護理質量管理過程中的應用效果。方法:隨機選取我院近一年時間接收的消化內鏡診療患者80例作為研究對象,按照護理模式的不同對其分成對照組和觀察組,針對對照組實施常規護理,針對觀察組實施標準化護理,然后比較兩組患者的護理質量和醫院感染發生率。結果:觀察組患者的護理質量評分和醫院感染發生率要顯著優于對照組,P值小于0.05。結論:在消化內鏡室護理質量管理過程中通過標準化管理模式有序推進,這樣可以呈現出良好的護理質量和護理成效,為醫院感染的有效防控和護理質量評分的提升提供必要支持。因此這種標準化護理管理模式在臨床實踐中具備推行的價值。
關鍵詞:標準化管理,消化內鏡室,護理質量,應用效果
DOI編碼:10.3969/j.issn.1002-5944.2023.12.068
針對消化內科疾病患者進行診療的過程中,有效進行消化內鏡診療模式,這是十分關鍵的手段,也是金標準,通過消化內鏡的有效操作,這樣可以針對各類腫瘤或者消化系統疾病進行及早診斷,為臨床治療提供必要支持。因此,在早期的診療過程中對消化內科疾病患者的各類病理診斷和確診有著十分重要的推動作用,在臨床治療過程中有良好的應用價值。需要高度關注消化內鏡室的護理質量管控工作,使消化內鏡室的護理效果取得更加明顯的成效,這對于患者的治療有著關鍵作用,防控可能出現的醫院感染等相關問題。需要更有效做好相對應的護理質量管控,在消化內鏡室的護理工作中體現出應有的風險和醫院感染控制效果,進而為患者護理質量的提升提供必要支持?;诖?,在本次研究中重點探討標準化護理在消化內鏡室護理質量管控中的應用效果。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在本次研究中涉及8 0例患者,為我們醫院在2021年1月到2022年2月這個階段接收的消化內鏡診療患者,在患者中包括男性42例,女性38例,年齡范圍在45歲至76歲之間,平均年齡是62.35歲。在具體研究環節結合護理模式的不同對其分成對照組和觀察組,兩組各有患者30例,比較兩組患者的基礎資料,未發現統計學差異,P值大于0.05,具備可比性[1]。
1.2 方法
針對對照組實施常規護理,針對觀察組有效實施標準化護理,在具體操作環節注重做好以下幾方面工作:
首先,著重針對標準化護理小組進行有效構建,在標準化護理過程中就想體現出良好的護理質量,管控效果需要在標準化護理小組建設方面有效加強,要確保標準化護理小組組長得到有效選拔,使其具備應有的資歷和專業技能,在經驗方面也足夠豐富有良好的專業技能和實踐能力,同時也要通過標準化護理小組的有效推進對于患者的各類臨床資料和動態指標進行有效分析和整合利用。也要更有效召開相對應的座談會,在明確各方面人員職責和任務要求的基礎之上進行各類指標和數據的分析調整,要結合具體情況,在標準化護理過程中制定出合理的護理方案和相關流程,結合標準化護理的具體要求,對小組成員進行有效培訓和優化。對于消化內鏡的具體應用方法和注意事項進行有效講解和明確認知,確保相關人員更充分的掌握相關理論知識,具備應有的實踐技能,要更有效地做好考核,對于具體工作內容和新聞任務進行充分明確,確保相關護理人員可以在標準化護理小組的綜合作用之下,在明確自身的職責并做好分工的基礎之上進行也有效配合,協同推進。在具體工作任務的匹配方面要做好考核,結合具體情況做好有效分配,進而體現出應有的考核效果[2]。
其次,對于消化內鏡室護理標準和流程要有效明確,實現標準化操作。對于消化內鏡室的環境和器材等都要進行有效控制,做好檢查結果的分析和有效管控,護理小組要定期做好消化內鏡室的環境護理和有效檢查,對于消化內鏡室的各項指標參數都要進行嚴格細致的管控,做好清除做好消毒殺菌和打掃,使其保持在持續穩定的運行狀態,確保各項設施設備足夠完好,符合相對應的運營要求和相關標準,進而在標準化護理和操作的過程中進一步體現出現有的規范性和持續質量改進效果。在消化內鏡室的檢查過程中,要確保各項指標參數符合具體要求,確保消化內鏡室的溫度濕度能夠保持在適宜的范圍之內,要有良好的通風條件,進而使患者在診療過程中可以有更加良好的環境支持和檢查氛圍,為診療精準度的提升提供基本支持。
最后要著重針對不良反應進行嚴格的標準化管理。在護理人員的標準化管理過程中,對于患者可能出現的不良反應或者不適癥狀,都要進行嚴格管控和標準化護理干預,要充分貫徹落實預防為主的基本原則,使各類不良反應的預防工作可以落到實處,同時也要針對可能產生的不良反應進行深入分析,使患者有相對應的心理準備,對于嘔吐惡心等各類不良反應和相關癥狀都要進行有效管控,及時有效的做好準備,并且在第一時間進行有效消除,要確保異物能夠得到及時有效的清理,并對患者進行相對應的心理安慰,在心理護理和健康教育等方面要有效加強協同推進,進而按照標準化操作模式對護理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各類不良反應或者風險因素進行有效控制和處理。也要確保各類問題能夠得到及時有效的消除,要針對相關記錄進行及時反饋,然后通過討論分析進一步明確相對應的結果,使其各類不良反應能夠得到及時消除,在制定標準化解決方案的基礎之上,使各類風險或者不確定性因素得到有效控制,進而為患者整體復制護理質量評分的有效提高提供必要保障[3]。
1.3 觀察標準
對比兩組研究對象的護理質量評分以及醫院感染發生率等相關情況。
1.4 統計學分析
對比兩組研究對象的各類數據,然后應用SPSS26.0軟件進行分析和處理,用卡方檢驗,用P值小于0.05代表相關數據的對比有統計學差異。
2 結 果
觀察組患者的護理質量評分以及醫院感染發生率分別為96.35分和0,要顯著優于對照組的84.29分和10%,P值小于0.05。由此可看出,對于消化內鏡室護理質量管理工作而言,充分融入標準化護理管理模式,在臨床實踐中進一步充分落實,可以體現出應用的護理成效,使護理質量得到根本上的提升。
3 討 論
在消化內鏡診療過程中,做好護理質量的有效管控,對消化內鏡室進行嚴格細致的護理管理這是關鍵所在,也是必然要求。在整體的護理質量管理過程中,要進一步充分落實標準化護理管理模式,通過更為健全完善的管理流程和管理標準,使整體護理管理工作可以體現出更為安全高效的效果,同時也要體現出規范性和可行性,要貫徹落實以患者為中心的基本原則,使得患者得到更高質量的人性化護理干預服務,在標準化規范化的護理制度護理機制的作用之下,使整體的護理效果得到顯著提升[4]。
在整體的護理操作過程中,要通過標準化護理流程護理小組的有效明確,使小組人員可以具備應有的崗位適應能力和專業技能,這樣才能更充分體現出應有的標準化管理效果,同時也要著重做好小組成員的培訓考核和標準化護理工作的推動,在標準化護理小組的綜合作用之下使各項操作切實可行,這樣才能體現出良好的護理效能。
除此之外,在標準化管理制度的推進過程中也要體現出應有的價值,使標準化護理流程、護理制度更切實可行,進而在護理人員全面系統掌握各項護理要點和操作技能的基礎之上體現標準化護理管理的綜合水平。同時,護理人員要充分提升自身的責任意識和使命意識,在臨床護理工作中要進一步強化整體護理質量和醫療效果,通過標準化護理流程的有效操作,體現更科學精準的護理管理效能和相關標準,體現出針對性和可行性,在高效穩定的護理操作背景之下體現出標準化護理的綜合成效,這對于整體消化內鏡室護理質量的提升有著關鍵作用[5]。
要在內鏡檢查流程方面進行有效規范和充分完善,確保內鏡檢查過程中患者可能存在的焦慮抑郁等負面心理情緒得到有效消除,在標準化護理過程中使其積極配合;護理人員對其進行心理輔導和健康教育,進而通過科室主管護師的牽頭作用,體現標準化護理小組的綜合效能[6]。同時,小組成員也要對相關護理標準化護理流程和相關解決方案進行充分明確,進而確保護理工作更切實可行,這樣才能在有效落實消化內鏡室護理標準和相關流程的基礎之上,有效體現出應有的檢查效果。
例如,在針對息肉的消化道手術護理操作工作中,要進一步體現出標準化流程的應用,分析應用過程中的問題,使相關方面密切配合,在明確相關標準進行標準化操作的過程中,體現出應有的消化內鏡檢查和治療效果[7]。與此同時,也要進一步有效確?;颊吆图覍倬邆鋺械闹橥鈾?,在征得患者和家屬同意的情況下進行嚴格檢查和治療,在標準化健康宣導和標準化用語方面進行有效加強,從而體現出應有的標準化護理效能,以此從根本上提升消化室內鏡室護理質量,為患者的護理質量評分提升提供保障支持。
4 結 論
由上文探究可以切實看出,對于消化內鏡室護理質量管理工作而言,在具體操作過程中進一步有效落實標準化護理干預模式,有效做好患者不良反應以及各項指標的標準化管理,嚴格按照相關操作流程順利推進各項內容,這樣可以有效提升消化內鏡室護理質量,使患者的護理質量評分有效提高,減少不良反應或者醫院感染等相關問題。因此,這種標準化護理干預模式具備臨床推行的價值和必要。
參考文獻
李慧.標準化護理在消化內鏡室護理質量管理中的應用價值體會[J].中國農村衛生,2018(22):46.
張榮,王次萍,賀紅.運用PDCA循環對心血管內科住院患者進行健康教育的效果觀察[J].國際醫藥衛生導報,2005(24):113-114.
劉麗萍.量化管理在內鏡室護理管理中的應用[J].護理研究(下旬版),2006,20(6):536-537.
喻曉芬,袁瓊.數據挖掘技術及其在內鏡中心護理管理中的應用[J].護理研究,2007(13):1193-1196.
陶愛玲,陶二麗.內鏡流程管理規范化與術中護理質量改進效果分析[J].護士進修雜志,2009,24(6):503-505.
張嬋,諸葛海鴻.內鏡中心工作流程和安全管理探討[J].護理研究,2010,24(6):531-532.
黃艷,鄭秋霞,黃真碧.完善標準化管理體系 提高臨床護理質量[J].中醫藥管理雜志,2010,18(9):839-840.
作者簡介
梁虹,大專,主管護師,研究方向為內科護理。
(責任編輯:劉憲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