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蕓

摘 要:企業在現代化的經營發展中,將面臨更加多元化的市場環境,也需要應對更加復雜多變的環境,企業若想持續發展,就必須提高自身管理效率,不斷增強市場核心競爭力。這就需要企業從強化內部管理入手,積極迎合業財融合發展理念,建立健全的預算管理體系,增進企業業務和財務之間的聯系,推進企業內部各類資源要素的全面整合、高效共享,發揮資源價值。對此,文章基于業財融合思維下的預算管理,分析了企業預算管理的現存問題,并在此基礎上,提出了基于業財融合下的預算管理優化對策,通過不斷優化預算管理考核體系、建立健全預算編制體系、全面實施動態化預算管理、積極提高預算管理全員參與度等措施,旨在推動企業預算管理工作的高質量落實,并更好地為企業價值創造而服務。
關鍵詞:業財融合思維;企業預算管理;現存問題;優化對策
隨著經濟全球化發展,現代企業發展將面臨更多的競爭和壓力。尤其是在當前業財融合發展理念的不斷深入下,企業必須從自身出發,將業財融合思維滲透到企業的各項工作中。預算管理作為企業管理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高質量的預算可以為企業的運營發展指明方向,同時也可以強化企業各類資源的合理配置,科學有效地預測企業的經營情況,對提升企業運營效率具有重要作用。雖然很多企業已經認識到了全面預算管理的重要性,但基于業財融合思維下的實踐,仍存在諸多問題有待解決。對此,本文深入分析了企業預算管理中的問題,并提出了行之有效的優化對策,以發揮業財融合思維引導性,切實提高預算管理成效,助力企業進一步經營發展。
一、業財融合思維下的預算管理
(一)以戰略目標為導向
企業在生產經營中制定的總體戰略目標,為企業的發展指明了方向,同時也明確了各階段的經營目標。面對日益復雜、多變的市場環境,企業實施全流程的預算管理顯得尤為重要,企業要以戰略目標為基本導向,保證預算管理更加科學合理,助力企業良性發展。比如,企業若是以輕資產運行為主,則需要在預算編制時關注與企業運營有關的相關指標,助力企業落實戰略部署,促進經營目標落實。
(二)促進企業價值創造
隨著市場經濟格局的不斷變化,企業也將面臨更加復雜的經營環境,為此,應提高內部資源的優化配置水平,減少無效資源消耗,從而助力企業更好地進行價值創造。基于業財融合下,企業開展全過程預算管理,可以更好地支持各項業務發展,強化經營成本控制。同時在科學的預測下,企業還可以了解資源消耗是否與價值活動創造相適應,以為企業尋找可以創造價值的機會,并逐步提高企業競爭力。
(三)強化業務驅動
企業現代化的經營發展,需要尋找合作對象,實現共同發展,以往獨立發展的模式已經無法適應市場需求。為此,企業應建立完善的價值鏈觀念,積極與上下游企業建立競合關系,在業財融合發展理念下,將預算管理融入價值鏈中。將企業業務流程作為主要發展路線,積極探索出預算管理在價值鏈中發揮的作用,逐步構建閉合圈,促進企業良性發展。比如,企業可以發揮PDCA循環模式的優勢,提高企業預算管理工作水平,保證預算管理工作的效率,進而推動各項業務的開展。
二、企業預算管理現存問題
縱觀大部分企業的預算管理工作實施情況,不難發現,仍存在諸多問題有待改善,如預算管理與業務流程不相適應、缺乏完善的預算考評與激勵體系、業務與價值鏈未能充分融合等,下文主要針對這些問題進行分析,以為后續優化對策的制定提供參考依據。
(一)預算管理與業務流程不相適應
從部分企業的預算管理實踐工作情況看,其在協調機制方面存在很大欠缺,以至于和企業業務流程出現了不相適應的情況。目前,多數企業在編制預算時,仍停留在紙質資料、Excel表格匯總上,這種工作方式很難保證其可以與業務部門的相關信息進行有效連接。雖然很多企業已經認識到了信息化建設的重要性,但從實際落實情況看,仍有大部分企業并未在預算模塊、業務模塊之間建立有效銜接,導致預算管理不了解企業業務發展情況,無法完全掌握財務指標,最終出現和業務相脫節的情況。部分企業未能實現集中化管理財務工作,其將財務工作劃分為企業的各職能部門、分(子)公司,這種模式直接影響了財務部門對企業內部資金的統一管控和安排,由于企業各職能部門的工作內容、方式不同,也極易產生信息孤島現象,這非常不利于企業的價值創造和發展。比如,項目投資企業開展預算管理工作,若財務部門不能統一管控權限,再加上各項目、各分(子)公司的預算編制與財務部門缺乏有效溝通,將直接影響企業的費用撥付、預算執行管控工作,導致預算編制沒有發揮實質性作用,也無法支持企業的戰略發展、業務拓展。
(二)缺乏完善的預算考評與激勵體系
很多企業將目光集中在經濟效益方面,未能正確認識到預算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以至于缺乏完善的預算考核機制,這種情況會給企業財務部門推進預算管理工作帶來阻礙,同時也會影響員工參與的積極性,最終導致預算管理工作流于形式。還有部分企業在選定預算考核對象時,只局限在財務部門,未能鼓勵其他部門參與其中,這不僅影響預算考評的公正、公平,也降低了企業全員參與的積極性。除此之外,很多企業在設置預算管理考核指標時,缺乏合理性,并未對企業的業務拓展起到促進作用,主要是因為預算指標設置未能與企業戰略目標充分融合,對業務拓展情況缺乏了解,只有利潤類考核指標,會直接影響企業預算管理的成效。由于忽視了安全生產類指標、融資類指標等,也直接影響了企業預算指標的科學合理性,造成員工重視度不足。
(三)業務與價值鏈未能充分融合
現代企業的經營發展要建立價值鏈,并與其他企業建立戰略合作關系,才能獲得長久的發展動力。但多數企業在業務方面并未與價值鏈結合,預算管理未能進行全面統籌,僅僅在事前預測、事后控制,忽視了事中的全面跟蹤與管控導致實際工作與預算目標出現了偏差,若是未能采取有效措施進行解決,將直接影響整體預算管理工作質量。因此,基于價值鏈視角下預算管理工作的事實,就必須不斷拓寬視野,深入分析總結企業價值鏈中各環節的重點內容,以保證企業經營情況、商業模式處于管控范圍內。此外,也要深入了解同行業競爭產品的變化情況。但絕大多數企業未能在預算管理工作中,匯總、調查、研究市場環境、行業動態等情況,造成企業業務未能與價值鏈相互連接,這種情況直接弱化了預算管理工作的進一步實施。
三、基于業財融合下的企業預算管理優化對策
在現代企業的經營發展觀念下,企業管理若想向現代化方向發展,必然會遇到更多復雜環境和挑戰,這也使得預算管理工作作用愈發明顯,因此,積極引入業財融合思維,有助于推進企業的業務拓展、促進戰略發展目標落實。針對此,企業應當立足自身實際,找出預算管理問題和缺陷,并制定具體優化對策,全面推進企業內部管理的高效實施,幫助企業創造更大價值。
(一)建立健全預算編制體系
企業在實施預算管理的工作過程中,首要任務就是建立健全預算編制體系,在此過程中,可以引入業財融合思維,在企業內部全面推進編制工作。在具體實踐中,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實施。
第一,明確并細化目標。企業在預算編制過程中,必須從企業的實際經營情況、業務拓展等方面出發,明確制定企業的生產經營總目標,比如“三年目標”“五年目標”。而后在目標分解時,應充分發揮分(子)公司的職能作用,下達具體的預算目標,保證預算目標能細化到企業的各環節中。
第二,草案編制。各職能部門、分(子)公司接收到預算目標后,要組織人員進行年度預算的分析和研究,要綜合考量市場環境、競爭壓力、業務開拓等,再進行草案的編制,并及時反饋給企業管理層。在整個過程中,企業要建立統一、明確的編制標準、規則,保證內部預算管理工作實施的規范性、統一性。
第三,編報預算。企業的預算管理中心收到各職能部門、分(子)公司反饋的預算草案后,要做進一步的修正、調整。在此基礎上,要進行預算匯總,企業各職能部門應結合新的預算目標進行預算編制,并匯總至企業預算管理部門,最終由管理層統一審核、下達。
(二)不斷優化預算管理考核體系
企業在開展預算管理工作時,依托科學合理的預算考核體系,有助于促進預算管理目標的實現,也能更好地激勵企業全員參與到預算管理工作中。因此,企業要立足自身情況,合理設計預算指標,確保各部門、各崗位工作人員可以積極參與到預算管理工作中,從而推進工作任務的落實,同時也可以更好地提高預算約束力。除此之外,企業要在預算編制體系的基礎上,合理設置預算指標,在這一過程中要充分考慮企業所屬行業、自身經營特點等情況,提高預算指標設定的合理性、科學性,以滿足企業需求。還要保證預算指標服務于企業的戰略目標,更好地推進企業業務發展。例如,為了更好提高經營發展水平,企業應當制定總體戰略目標,而后進一步細化、分解目標,從而提高財務指標、業務指標的合理性,需要注意的是,企業類型不同,預算指標設置也會存在一定差異,例如,若是商貿服務類企業,在設置財務指標時,應側重成本控制、銷售凈利率、凈資產回報率等,對于業務指標的設置,則主要集中在資金使用計劃及時率、客戶忠誠度、有效客戶增長率、收入結構、市場占有率等方面。
總的來說,預算管理指標的設定必須符合企業的業務發展需求,以促使財務預算工作可以更好地服務業務發展。在此基礎上,績效評估體系的構建顯得尤為重要,企業應當發揮評估評價作用,動態化地跟蹤、管控企業各部門、各崗位的預算執行工作,通過定期考核的方式,強化企業全員的預算目標執行力,進而增強預算執行剛性。
(三)全面實施動態化預算管理
企業不僅要關注預算管理工作的事前制定,事后分析和總結,還應對預算管理執行過程提高關注,促使預算管理形成動態化的管控。依照制定的預算管理目標,并在各部門、各崗位工作中不斷滲透預算工作,促使企業全員參與到預算管理工作中,確保績效考核作用得以有效發揮,更好地約束、管控員工行為,強化其對預算管理的正確理解,提高認知,進而更好地落實到實踐工作中。財務部門作為企業實施預算管理工作的牽頭部門,在實踐中要積極鼓勵各崗位員工參與其中,共同助力開展精細化的預算管理工作,保證預算管理工作可以與企業的總體戰略目標相互融合,在完成小目標的同時,逐步完成大目標,并最終落實企業的戰略目標。而對于業務部門而言,其在積極拓展市場的過程中,企業應從資源入手,隨時跟進業務拓展需求,幫助企業更好地創造價值,穩定、長久、健康發展。例如,機械制造企業,可以根據企業的戰略目標、業務拓展情況,來合理購置所需生產設備。在此過程中,預算管理部門應當加強預算編制,綜合考量企業各個部門所需設備情況,對設備價格、生產效率、價值效益等情況進行市場調研,實施綜合評價,編制設備的采購預算,并在實際落實過程中進行全過程的管控,保證設備采購質量,滿足企業生產需求。
(四)積極提高全員預算管理參與度
業財融合理念下的預算管理,需要企業的全員參與、共同落實,才能提高預算管理工作實效性,助力企業良性發展。對此,企業要結合預算管理工作目標,將工作責任具體化,明確各崗位人員職權,進而有效落實預算工作。與此同時,在預算管理執行監督的過程中,要采取動態化方式,全程跟蹤各部門預算指標的完成情況,并根據反饋情況找出原因,采取有效措施解決。由于業財融合思維下的預算管理工作,對工作人員的綜合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所以,企業必須加強人員培訓,制定系統化、全面化的培訓體系,以切實提高財務人員的專業能力,確保企業全員熟知業務流程,進而積極參與到企業的經營決策中,切實發揮預算管理工作效用,推進企業長久發展。
結束語
總而言之,在企業預算管理工作中引入業財融合思維,對企業進一步細化戰略目標,構建財務與業務的工作協調機制具有重要作用。通過本文的相關分析不難發現,企業的預算管理還存在諸多問題,必須積極發揮業財融合思維引導性,構建更加科學的預算編制體系,不斷優化預算工作管理,以切實增強企業的綜合實力。
參考文獻:
[1]王彩霞.基于業財融合的中小型外貿企業全面預算管理問題及對策探討[J].質量與市場,2023,12(05):136-138.
[2]何麗麗.業財融合背景下施工企業全面預算管理優化的應用探討——以G公司為例[J].財經界,2023,34(06):144-146.
[3]張敏敏.業財融合視角下建筑施工企業的全面預算管理優化[J].財會學習,2023,14(01):144-146.
[作者單位:維達紙業(中國)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