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人體解剖生理學”是醫藥相關專業重要課程之一。人體解剖生理學主要包括人體解剖學和人體生理學兩部分內容,是研究正常人體形態結構和生命活動規律的科學。該課程內容多,且抽象難以理解,學生積極性普遍不高。針對以上在教學過程中出現的問題,積極探索適合該課程的教學模式,提高學生知識理解能力,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為培養新世紀人才開辟有效途徑。
關鍵詞:人體解剖生理學;教學問題;教學改革
Abstract:Human Anatomy and Physiology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courses for medicine-related majors.Human anatomy and physiology mainly includes two parts:human anatomy and human physiology.It is a science that studies the morphological structure of the normal human body and the regular patterns of life activities.The course has a lot of content,which are abstract and difficult to understand,and the enthusiasm of students is generally not high.In view of the above problems in the teaching process,actively explore the teaching mode suitable for the course,improve students' knowledge understanding ability,fully mobilize students' enthusiasm for learning,and open up an effective way for cultivating talents in the new century.
Keywords:human anatomy and physiology;teaching problems;teaching reform
一、概述
人體解剖生理學是高職高專醫藥類專業的一門重要的專業基礎課程,是學習和研究現代醫藥學的重要基礎。該課程知識面廣,內容多且抽象難以理解,記憶的內容也較多,對于學生來說很難,從而會讓學生產生挫敗感,不愿意去學,而在施教過程中老師也感到難教。由于人體解剖生理學課程學習難度較大,一些同學出現不同程度的焦慮心理,擔心學不好人體解剖生理學這門課程,這對學習這門課程是非常不利的,因此進行教學方式的改革來適應現代教學的需要意義重大。
二、“人體解剖生理學”教學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一)學時安排不合理
人體解剖生理學包含了解剖學和生理學兩部分內容,解剖學以描述正常人體器官為主,生理學是研究人體正常生命活動基本規律的科學[1]。解剖學是學習生理學的基礎,解剖學的知識掌握不好,對于生理學知識的學習會很困難,兩部分內容緊密聯系,相輔相成。這兩部分內容知識點廣,抽象且難以理解,需要足夠的時間去講解,而現實教學當中學時少,不利于學生對于知識的吸收與理解。另外有些專業是把人體解剖生理學和病原微生物課程合成一門基礎醫學概論課程,這不僅加重了學生學習的負擔,讓原本很難的課程難上加難,因此如何用有限的課堂時間講授好該課程,是授課老師急需重視的問題[2]。
(二)教學方法單一,教學內容順序不合理
在人體解剖生理學教學過程中,教師往往通過傳統的教學方法把一本教材的內容從頭講到尾,例如講授法、演示法等,只是“填鴨式”地把知識點灌輸給學生,從而大大降低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不利于教學質量的提高[3]。此外,筆者從整個教學過程中發現,如果按照教材章節的順序講解下去,并不利于學生對于知識點的前后串聯與理解。學生即便掌握了每個章節的知識點,也無法很好地把每個知識點前后串聯來分析解決問題,因此有必要調整章節順序,提高知識的關聯性和整體性,幫助學生掌握知識點之間的邏輯關系,運用所學知識去分析解決問題[4]。
(三)學生重視程度不高,學習方法不當
人體解剖生理學課程內容繁雜,枯燥無味,缺乏吸引力,導致部分學生覺得只要最后考試達到及格分就行,因此對該課程的學習并不夠重視,這種學習態度非常不利于人體解剖生理學的學習[2]。此外,有些教師在教授這門課程時并不重視對該課程的復習,到期末的時候只是把所有的知識點籠統地過一遍,而學生采取死記硬背的方法去應付期末考試,考完之后所學的知識全都拋到了九霄云外,這樣的學習方法非常不利于應用型人才的培養。“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教師與其把復習重點籠統講一遍還不如教給學生合適的學習方法。作為大學生更應該掌握學習的方法,學會如何高效地學習,才能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中越走越遠[5]。
三、“人體解剖生理學”課程教學改革的措施
(一)合理安排授課學時
人體解剖生理學是現代醫藥的基礎理論之一,學習好該課程可以為后續專業課程的學習奠定基礎。人體解剖生理學課程由理論課和實訓課構成。根據不同專業的培養目標,合理刪減和增加教學內容,安排好課程學時,從而讓學生制訂合理的學習計劃,掌握好所學內容。例如藥學一些專業偏重于理論知識的講解,應適當增加理論學時,減少實訓學時;而臨床醫學專業則需要適當增加實訓學時,這和每個專業的培養目標是息息相關的。因此,需要緊緊圍繞每個專業的培養目標,遵循教學規律,合理分配授課學時,將課程體系向專業特色方面轉變,使學生更好地應用自己所學的知識。
(二)“慕課”“云課堂”等教學工具在人體解剖生理學中的應用
隨著現代信息化技術飛速發展,線上教學模式已然成為一種新興的教學模式。線上教學可以利用學生對互聯網的興趣來提高學生對學習的興趣。此外,線上教學不再受時間、地點的限制,學生可以充分利用課余時間進行自主學習。在此背景下,“慕課”“云課堂”等線上教學軟件應運而生[6]。
“云課堂”是筆者在教學過程中所用的一款教學軟件,這款軟件實現了教師和學生在課前、課上、課后的實時互動。在課前階段,教師可以根據每個章節的教學內容和教學目標收集不同的教學資源,比如視頻、動畫、習題等,在課前通過“云課堂”上傳到學生手機上,讓學生在課前進行有效的預習,提前把不懂的問題進行標注,能夠極大地提高學生在課堂上聽課的效率。上課之前教師可以通過“云課堂”進行簽到,從而記錄學生的出勤率。在課堂上,教師可以根據教學目標要求以及“云課堂”提供的課前預習數據,對學生出現的一些共同問題進行詳細講解。對于課堂上沒有理解的知識點,學生還可以通過回放再次學習,這也解決了學生學習中遇到的困難。課后可以通過教師在“云課堂”發布的相關練習和上課講的PPT等教學內容,進一步鞏固課堂上所學的內容。
此外,“云課堂”對于人體解剖生理學實訓課的學習也是非常有利的。在實驗課之前,筆者會提前在“云課堂”上發布實驗相關的視頻、課件等,讓學生們在空閑時間提前登入平臺進行實驗前的預習,這樣可以讓學生提前做到心中有數,等到真正上課的時候對所學知識不會感到陌生。此外,在實驗過程當中,可以將拍攝的實驗操作視頻制作成教學資源上傳到“云課堂”上,可以讓課堂上沒有學會的學生課后可以反復觀看學習,利于學生的有效學習[7]。這樣才能很好地在實驗教學中引導學生在實踐中發現知識、理解知識、掌握知識,激發學生學習熱情,提高學生的創新和探索能力。“慕課”“云課堂”等教學工具在人體解剖生理學中的應用,充分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學生從被動學習向主動學習轉化,從而能夠更好地學習好這門課程。
(三)優化教學方法,合理安排教學內容
傳統的教學方法已不能滿足學生對課堂的需求,在教學過程中改變傳統的教學方法,靈活采用多種教學方法,例如案例教學法、比較法、多媒體技術與傳統教學方法相結合等[8],針對學生不同的實際狀況,靈活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以提高教學質量。
解剖生理學是一門很貼近生活的課程,在教學過程中可以通過案例教學法,把生活中遇到的一些案例與所講的知識聯系起來。例如,通過臨床血液化驗單講解紅細胞、白細胞等對人體的生理作用;通過一氧化碳中毒的機制講解紅細胞的功能;通過河豚毒素中毒的機制講解動作電位發生的機制;通過胃潰瘍的發病原因和治療原則講解黏液和碳酸氫鹽對胃保護的作用;等等。將生活中常見的一些案例與書本上的知識串聯起來講解,讓學生覺得人體解剖生理學的知識不再是枯燥、乏味的,可以將所學的知識運用到生活中,這也大大提高了學生對人體解剖生理學學習的興趣,提高了課堂教學效果[2-3]。
比較法可以使書本上抽象難以理解的知識變得更加直觀,對于學生理解掌握知識起到了很大的幫助。例如,在講解血漿晶體滲透壓和血漿膠體滲透壓時就可以通過比較法(見下表),可以很直觀地讓學生掌握兩種滲透壓的組成與意義,便于學生的記憶。
多媒體技術與傳統教學方法相結合的教學方法,可以使人體解剖生理學原本復雜抽象的知識通過多媒體技術以圖像、動畫、文字等形式展示出來,便于學生對于知識的理解記憶,也提高了學生對于學習的積極性。同時,教師不能一直只用多媒體上課,在遇到重難點講解時,需要板書在黑板上,這樣才能便于學生加深重難知識點的印象,提高課堂學習效率[8]。
對于人體解剖生理學的講解,不能照著書本的內容從頭講到尾,應合理安排教學內容,適當調整章節順序。例如,呼吸、消化、泌尿等系統都涉及神經系統的調控,而神經系統在教材當中排得比較靠后,這不利于學生對于神經系統對于呼吸、消化、泌尿等系統調控的理解,因此可以提前完成對于神經系統的講解。另外,對于不同的專業也可以對教學內容進行刪減與補充。例如,對于藥學專業而言,可以去除一些醫學上的內容,比如心電圖、心音等[3],增加一些藥學相關的基礎知識。
(四)提高學生對該課程的重視度,調整學習方法
剛接觸人體解剖生理學這門課程時,學生對這門課程的認識程度不夠,不能引起學生的高度重視。因此在上這門課程之前,教師應聯系專業的特性講述人體解剖生理學對本專業的重要性。在講解緒論的時候,可以把書本上的知識和生活聯系起來,讓學生意識到人體解剖生理學這門課程不僅對自己以后的工作具有重要的作用,而且跟自己的生活也息息相關。學生只有對該課程足夠重視,才能激發他們想要學好這門課程的欲望,才能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教師不僅僅要給學生講授知識,還要教會他們學習的方法。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不僅可以減輕學業上的負擔,還可以極大地提高學習興趣,明顯改善學習成績,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首先,要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在上課之前學生可以先自學一下要學習的內容,把不懂的內容標注出來,這樣可以提高上課的效率。其次,學生一定要重視課堂時間,老師會在課堂上講解重難點知識,學生一定要緊跟老師的節奏,才能掌握好相關知識。最后,復習也尤為重要,根據遺忘曲線,我們知道學完知識如果不及時地去復習鞏固,很容易遺忘之前所學的知識。此外,學生所學課程也比較多,復習的知識也相對較多,如果等到最后期末的時候再去復習,這對學生來說無疑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最后取得的成績也不理想,會使學生喪失學習動力。因此及時復習是至關重要的。與此同時,還得教會學生在記憶知識時不能死記硬背,而是理解了再去記憶,這樣才能真正地掌握知識。
結語
綜上所述,在合理安排學時、“慕課”“云課堂”等教學工具的應用、優化教學方法、合理安排教學內容、調整學習方法等方面進行改革,對于提高學生對人體解剖生理學這門課程的重視程度,培養學生的學習主動性,調動學習積極性具有重要意義。今后我們會不斷努力,不斷去探索教學內容方法改革,促進教學改革質量不斷提升。
參考文獻:
[1]王艷紅,李冰,范燕茹,等.基于虛擬仿真技術的“人體解剖生理學”教學改革初探[J].科技與創新,2021(9):2.
[2]賈立敏,徐玉東,孔建,等.藥學專業人體解剖生理學教學改革初探[J].山西醫科大學學報:基礎醫學教育版,2010,12(5):3.
[3]多種教學方法在高職《人體解剖生理學》教學中的應用實踐[J].山西農經,2016(4):1.
[4]李潔,周慶頌,周斌.“3+1”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下藥物制劑專業的人體解剖生理學教學思考[J].現代醫藥衛生,2020,36(6):3.
[5]朱丹.關于《人體解剖生理學》教學改革的一些看法和教學體會[J].科技信息,2008(11):1.
[6]齊黎麗,謝慧.基于在線開放課程的混合式教學模式教學評價[J].黑河學院學報,2021,12(6):2.
[7]李永格,張士鋒,楊坦.專科醫學院校人體解剖生理學實驗教學改革的探索[J].中國中醫藥現代遠程教育,2021,19(21):181-182.
[8]肖明松,王松,楊維來,等.《人體解剖生理學》課程教學改革探索——以藥物制劑專業為例[J].安徽科技學院學報,2016,30(2):4.
作者簡介:丁婷玉(1993—?),女,漢族,江蘇鹽城人,碩士,助教,研究方向:基礎醫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