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海花
〔摘? ? 要〕? ? 數學是考驗小學生思維能力的重要學科,數學學科知識的抽象性特點大大增加了學生的學習難度,尤其是“口授式”的授課模式會讓學生覺得數學學習非常枯燥,導致學習效率不高。而創新教學方式,在數學教學中融入游戲形式,可以實現“寓教于樂”的趣味性教學目標,促使小學生在學習抽象的數學知識中保持充足的興趣與熱情,大大降低學習難度,促進學生獨立自主性學習意識、習慣及相關能力的有效培養。因此,如何在數學教學中開展游戲化教學,讓數學課堂“好玩”起來,值得深入探討。
〔關鍵詞〕? ? 小學數學;游戲化教學;思維能力
〔中圖分類號〕? G424? ? ? ? ? ? ? ?〔文獻標識碼〕? A? ? ? ? 〔文章編號〕? 1674-6317? (2023)? 09-0115-03
數學知識的抽象及繁雜等特性常常超出小學生現有的思維能力和認知能力范疇,容易讓他們在學習中“碰壁”,進而產生厭學、注意力不集中等一系列學習問題。通過在教學中有機融合“游戲+”理念,基于趣味游戲活動方式導入數學知識,可以有效解決上述教學問題,保障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的效果。隨著教學體制的完善,游戲化的教學模式也得到了教師和家長的認可。數學游戲化教學的應用,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體,促使他們在參與數學學習的過程中更好地對數學知識加以吸收。將游戲融入小學數學教學,不僅提高了學生的課堂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也使數學教學模式得到豐富,讓數學學習更具趣味性,為增強學生良好的數學學習主動性和數學思維能力奠定了基礎。
一、游戲化教學模式
游戲是陪伴學生成長的一種活動,其多樣性、有趣性的特點使游戲深深地參與學生的日常生活中。隨著社會的發展和時代的進步,游戲的模式也變得不斷豐富。在教育中引入游戲已經成為家長和教師均非常認可的一種授課模式。而游戲化教學模式則是利用游戲的方式及手段開展課堂授課,讓學生在玩游戲的同時感受到學習數學知識的樂趣,游戲化教學方式突出了學生在整個趣味游戲活動中的主體地位。通俗地說,游戲化教學實際上就是在課堂教學中融入趣味游戲活動,可以將學生從以往被動聽課逐步向主動學習、探索等方向轉化,能夠很好地調動他們主動學習的積極性,提高其學習效果。特別是相對于以往的授課模式,這種模式也有助于學生思維能力的發展以及核心素養的提高,保障其在趣味游戲活動中高效地理解數學知識。
二、小學數學游戲化教學的價值
隨著新課標的落實,學校的教育目標已經從傳授知識、提高分數變成了培養學生思維創新能力,游戲化教學模式在此背景下得到了廣泛關注。小學數學游戲化教學有效地改善了數學本身的抽象性和學生學習數學的枯燥乏味,充分利用學生對游戲的好奇心。游戲導入教學可以起到“激趣”“引思”與“啟智”等眾多教學功能,也有利于拉近數學學科知識與學生之間的距離。與此同時,游戲活動下的數學知識傳授可以構建良好的學習氛圍及情境,讓學生在學習中體會到數學的魅力,對數學學習更加積極主動。學習數學最重要的是學習數學思維和方法,構建知識體系,游戲化教學可以直觀地做到這一點。小學生較為活潑,缺少學習自主性和自制力,數學本身的抽象性更會使學生產生不愿學習的心理。在小學數學中引入游戲化教學,可以成功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此外,該教學模式可以使學生與數學之間的關系更加密切,較之傳統的教學模式,其提高了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動手能力,對培養學生自主分析數學問題的能力有促進作用,并且可以助力學生自學素養以及創新性思維能力的提升。
三、小學數學課堂游戲化教學實踐
(一)競賽游戲,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將趣味競賽游戲活動融入數學知識授課實踐,有利于滿足小學生愛玩好動以及好奇心和好勝心強等天性,可以在無形中調動他們主動學習與探索的意識。比如,在教學“20以內加減法”這部分知識時,教師可以融入趣味游戲競賽方式導入,將學生平均分為多個小組,以小組形式開展游戲教學。教師通過提問“20-13的答案是?16-9的答案是?”等類似問題,讓小組成員輪流答題,答對可為小組贏得一分。教師可以提問:“小明同學一共有17個蘋果,給了妹妹八個,還剩幾個蘋果?”開始搶答后,由各小組成員舉手搶答。知識競賽和搶答賽結束后,教師為各小組計算分數,得分最高的小組獲勝。競賽的游戲教學模式讓學生更好地掌握了退位減法的合理運用,也鍛煉了學生的計算能力,他們積極主動地參加比賽,為小組贏得榮譽。整個趣味游戲教學方式也營造了一種積極主動又輕松愉悅的學習氛圍,讓學生在良好的學習氛圍中更好地掌握數學知識。相較于傳統的教學模式,學生成了課堂的主體,從被動接受變成主動學習和思考。
(二)謎語游戲,鍛煉學生思維能力
小學生處于活潑好奇的階段,其對新事物的好奇心與猜謎游戲十分契合,在數學教學中開展猜謎游戲,對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有一定幫助作用。猜謎游戲較適用于課前導入階段,教師可將教學內容與猜謎游戲相結合,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的思維能力得到鍛煉。
例如在教學《年,月,日》知識點時,教師可在課前推出謎語,讓學生的學習熱情和好奇心被激活,對問題答案的求知欲,促使他們自覺地學習數學知識,鍛煉了數學思維能力。猜謎游戲的加入,使學生在學習知識點前明確本節課的知識點和問題,更有目的和有針對性地聽講、學習,提高了數學學習效率。游戲的加入拉近了學生與數學之間的距離,激活了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和自主性。教師在出謎題的過程中,也可對學生的學習情況有一定了解,從而有針對性地開展教學,利用猜謎游戲將學生引入課堂學習,讓學生帶著問題思考和學習本節課知識,提高了數學教學效率。利用猜謎游戲對課程進行前期導入,使學生的學習熱情高漲,尤其是可以有效地突出小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有利于其自主學習及探索數學知識,并借助在自主玩耍中運用思維求解問題,鍛煉其自學能力以及各種高階思維能力,這是傳統的講授式授課模式無法做到的。
(三)互動游戲,提高學生合作能力
教師在小學數學教學中,也要注重對學生的合作能力進行培養,引入互動游戲是提高學生合作能力的方法之一。
例如,在教學《100以內的加減法》時,教師可以將班內學生帶到一個空曠安全的環境中,并對他們進行1~50以內的編號,由教師喊出100以內的一個數字。例如教師說60,學生則各自尋找自己的伙伴相加得60。學生在游戲過程中懂得了合作的意義和方式,也明白了100以內加減法的知識點和靈活計算方法。互動式游戲的加入,活躍了教學氛圍,也增進了學生之間的感情,提高了學生的合作學習能力和快速計算能力。相較于傳統的教學環境使學生處在緊張狀態、對數學學習產生心理負擔,游戲的引入則使學生從緊張的氣氛中擺脫出來,學習數學的興趣和熱情在輕松愉悅的游戲課堂氛圍中得到激活,數學的抽象性和枯燥性也被游戲沖淡。將游戲化教學融入數學課堂,使得學生以輕松的心態積極地參與學習。互動游戲的合理應用,拉近了學生與學生之間的距離,也拉近了學生與教師的距離,讓學生明白合作是成功的關鍵;讓他們知道,在1~50中單獨拿出一個數是不可能合成60的,只有合作才能組成60這個數字,只有合作才能成功。將互動游戲融入小學教學課堂,在提高數學教學效率的同時,也提高了學生的合作能力和數學思維探究能力。
(四)闖關游戲,培養學生學習能力
小學數學游戲化教學中的闖關游戲,是根據學生的求知欲和好勝心等心理特點策劃出來的。闖關游戲以不同等級的游戲關卡做引導,較為適用于學生學習后的課后鞏固知識。教師將課后習題制作成不同難易程度的關卡,引導學生進行闖關游戲。教師在設置闖關關卡時也應設置相應的獎勵和鼓勵措施,例如,在學生通過某一關卡時,應跳出“你真棒!”“你真聰明,繼續努力哦!”等鼓勵語氣,激勵學生闖過更多的關卡實現掌握知識的目的。若學生沒有通過這一關卡,則跳出“沒關系,下次加油!”“不要灰心,你是最棒的!”等打氣的話語,讓學生不要喪失信心,更好地完成闖關。闖關游戲可以幫助教師更好地了解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程度:成功表示學生已經對所學知識實現了理解和掌握,教師可以針對這部分學生提供更高難度的題目或者為他們引入新的知識;闖關失敗代表著學生對當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仍需加強,對這部分學生應加強知識鞏固。教師對學生所學知識理解掌握程度的知悉,可以有針對性地為學生講解新的知識。闖關游戲在課后習題中的應用,對學生自主學習和學習積極性有促進作用,闖關成功也使學生的自信心和心理滿足感得到提升,從而對數學學習更加期待。闖關游戲對學生鞏固所學數學知識、培養其自主學習能力十分重要。
總之,小學數學游戲化教學是現代教學理念的產物,已經得到越來越多家長與教師的認可與接受,相應的教學模式、具體的實施方案、流程及注意事項等也逐漸趨于成熟。游戲化教學模式可以使繁雜、抽象的數學知識學習過程變得有趣起來,學生可以在充滿學習激情的情況下主動探索和深度學習復雜的數學知識,助力他們的自學能力、創造能力等得到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康貝貝.淺談如何在小學數學課程中開展游戲化教學[J].讀與寫,2022(3):160-162.
[2]張學琴.寓教于樂的小學數學游戲化教學[J].讀與寫,2022(10):169-171.
[3]浦秋楠.多趣味,方出彩:小學數學游戲化教學策略探究[J].課堂內外(小學教研),2021(4):83-84.
[4]馬秀玲.快樂童年,高效發展:芻議游戲化教學方式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意義與方式[J].新課程,2022(13):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