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淑萍 劉軍勇 杜彩鳳 聶玉龍 任秀紅
(忻州師范學院體育系 山西忻州 034000)
“課程思政”這一概念于2014 年在《上海高校課程思政教育教學體系建設專項計劃》中首次出現[1]。2019 年3 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上指出,思政課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思政課作用不可替代,思政課教師隊伍責任重大。2020年9月,習近平總書記在湖南考察時強調,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注重更深層次地挖掘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并將其融入課程之中。同年,教育部為貫徹教育要具有科學性、學生要全面發展的理念,印發了《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該綱要指出,立德樹人是檢驗一切教育工作的根本標準,各類課程要與思政做到同向同行[2]。2022年10月16日,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是教育的根本問題。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應全面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3]。
時代要求大學課程具有傳授基本知識、培養基本能力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多重作用,思想政治教育是所有課程教學的一個重要目標,是“為誰育人,育什么樣的人”教育理念的體現[4]。在教學中要深度挖掘課程思政這門課程的特點,并結合這些特點設計具有思想引領、積極向上、激發激情的思想元素,將其融入教學。健美操運動具有廣泛性、普及性、綜合性,屬于大學體育必修課程。在健美操的教學中加入思政元素不僅完善了傳統的體育教學方法,而且貫徹了課程思想政治理念,引導新時代大學生形成陽光、靚麗、積極向上的學習態度。因此,教育者應深度挖掘健美操課程思想政治元素,將其融入健美操課程教學,在教學中貫穿“三全育人”的思想,促進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最終實現立德樹人的教育目標。
健身健美操運動包括有氧舞蹈、啦啦操、有氧踏板、街舞等。在練習中重復手臂動作和步伐,能夠使肌肉得到有效鍛煉和拉伸。只有遵從肌肉發力的順序,才能合理、優美、有力地完成單個動作。在進行組合動作的練習時,根據一定的節奏完成規定的動作,可由慢速到快速,逐漸提高鍛煉者的節奏和靈敏素質。將各個組合動作連在一起組成套路動作,配合有節奏的音樂進行整體鍛煉。由慢速到快速,由量多而慢,到量少而快,逐漸提高速度和耐力素質。健美操運動可以提高骨骼肌的力量、結締組織的柔韌性以及關節的穩定性。完成基本目標后,隨著力量、速度等素質的提高,男生可進行托舉練習,女生可進行柔韌練習。通過力量與柔韌的協同,達到健身美體的功效。
健美操項目陽光、健康、朝氣蓬勃。其因動感的旋律和鮮明的節奏而深受大學生喜愛。在進行健美操鍛煉過程中,應秉持健身、怡心、育德的教育理念,有目標、有計劃地引導學生參與健身,幫助提升學生的身體素質,以活潑豐富的教學內容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讓學生養成熱愛運動、終身運動的好習慣,在運動中收獲快樂。健美操運動中,音樂是靈魂,一曲有激情、有活力的音樂可以激發練習者的積極性。健美操項目具有音樂動感強、表現力強和觀賞性強的特點,符合當代青少年陽光、自信,敢于自我表現的年齡特征。
健美操項目以多人組合表演為主。多人配合能夠展現出健美操隊員的集體團隊精神,在造型上往往以托舉為主,充分展示了練習者之間的默契和協作。健美操運動崇尚健、力、美,提倡快樂、積極、健康、樂觀向上的健身生活方式。在健美操比賽的評分項中有一項為藝術分。藝術分的存在使健美操的成套動作表演更加生動多彩,也使健美操更具有觀賞性和魅力。表演者優雅的妝容、漂亮的服裝、矯健的身體形態以及動感優美的音樂、標準規范的動作、巧妙的編排設計、流暢的隊形變化帶給觀眾的不僅是視覺盛宴,更多的是心靈上的陶冶。
健美操以美代言,塑造學生的身體美、氣質美、心靈美,由內而外地培養學生對美的追求。學生通過健美操訓練,能夠體驗到力與美的結合,以激發對生活的熱愛。
2.1.1 健美體魄元素的融入
優秀健美操運動員的健美體型非常勻稱,符合健康的審美標準,教師可通過視頻和圖片等形式向學生展示優秀健美操運動員的健美體型,讓學生對自身體型形成較明確的改善方向;教授塑造健美體型的健美操動作,讓學生對自己的體型變化更具期待,更努力地進行健美操訓練;讓學生以優秀運動員為榜樣,不斷改善體型,達到健身美體效果,也激發其克服困難的勇氣。
一般來說,健美操運動員大多身高中等,體重較輕。這種體型不僅能給人感官美的享受,而且有助于運動員的自我發展。在表演過程中,體重較輕的運動員可以很好地控制自身,使自己的動作更加自由[5]。換言之,較輕的身體重量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降低難度系數,從而使動作能夠更好地完成[6]。因此,就體型而言,與普通人相比,優秀健美操運動員有明顯的肌肉輪廓,四肢長、關節小。這種身材可以帶來美的視覺享受,整體感覺會更加輕盈優雅。
2.1.2 美學元素之姿態美的融入
當代大學生愛好舞蹈,追求美觀、雅致的形體造型,講究姿態禮儀。健美操不僅具有強身健體的功能,而且具有豐富的審美價值。通過健美操的鍛煉,學生可以塑造身體美,提升審美能力和音樂鑒賞能力。通過對學習健美操的學生進行美育,可以進一步加深學生對美的理解。
健美操可以使學生更好地鍛煉身心,同時能夠間接幫助學生提高審美能力和修養[7]。在教師的講解過程中,學生可以主觀感受到美的存在,理解美的真諦,受到精神上的啟發,從而升華為精神上的愉悅。通過健美操的學習,學生可以更好地體驗內心的快樂,減輕學習壓力,熱愛生活,在更好的環境中成長和完善自己,更好地理解美學的價值和意義。
2.2.1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元素的融入
當今社會公平正義是各政府、機構、單位的必然之舉。目前,已經有一套完整的健美操比賽規則,裁判員也需要經過層層選拔,他們并不會因為種族、膚色而改變評分標準,而會將公平、公正貫徹到底。
在教學中融入民主、平等、公正、法治等價值觀,符合時代要求。教師點評時應以鼓勵、表揚為主,將批評化為對學生的激勵。組間進行評價時注重評價標準一致,選出公認的優秀隊伍。在健美操運動體能訓練教學計劃的準備部分、基本部分中,各組學生要為其他組的表演打分、評價。讓學生能夠平等、公正地對待他人,同時得到他人公正的評價。
2.2.2 紅色歌曲元素的融入
健美操運動是在音樂的伴奏下進行的一項運動,需要鮮明的節奏感和律動感。音樂是健美操運動的靈魂,一曲好的音樂可以使練習者振奮精神,激發個人魅力。健美操音樂,可以選擇節奏鮮明、富有動感的紅色歌曲進行伴奏。紅色歌曲一般為經典歌詞,曲調優美,是傳統文化和革命精神的載體。紅色歌曲通過歌曲的曲調、節奏、歌詞來體現革命信仰,鼓舞斗志。因此,在健美操教學中,教師可將此類歌曲作為本節課的伴奏音樂,讓學生在這樣的背景音樂伴下進行健美操技術動作的練習,追憶革命前輩為了讓后輩過上幸福生活而拋頭顱灑熱血的革命精神,激勵學生奮發向上,珍惜當下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從而彰顯愛國情懷。可以選擇與之相關的音樂進行伴奏,如《我的祖國》《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萬泉河水清又清》《紅星照我去戰斗》等紅色歌曲。在這樣的紅色音樂伴奏下練習健美操動作,使學生從紅色音樂中汲取精神力量,心靈受到感化和教育,更好地展現自我,提高健美操動作質量。
2.3.1 創新動作編排理念的思政元素
一套好的健美操動作取決于成套動作的巧妙編排。健美操動作編排是指在動感的健美操音樂伴奏下,以健美操的基本步法和手臂動作為主,設計出符合健美操規則要求的一系列優美、有節奏的動作。在健美操表演中,要想把編排者設計動作的理念詮釋出來,這就需要出眾的表演藝術。
高校健美操成套動作的創編可以從練習者特點、成套動作的設計主題理念去考慮。如在團體項目中把男性練習者的陽剛之美與女性的柔美相結合,以這樣的思路去編排動作,以此來提高健美操的表演藝術得分。可以通過設計故事情節、選配巧妙的音樂、突出英雄人物事跡、突出紅色的革命歷程、展現新時代的風貌等方式設計動作。練習者在練習動作時身臨其境,其內心感悟可通過肢體動作與超強的表現力展示出來。
在健美操動作創編藝術上除了運用健美操的基本動作之外,還可以加入一些第二風格動作,如羌族肩鈴舞、藏族舞蹈、民間舞蹈等。運用肢體語言將愛國情懷、不畏艱苦、勇于拼搏的精神傳遞給觀眾。
2.3.2 突出健美操服裝設計理念的思政元素
健美操服飾的設計,可以選取獨具中國特色的元素作為設計的一部分,如國旗、牡丹、中國紅、京劇等。將健美操的表演貫穿于以愛國為主題的情景劇、音樂劇之中。
健美操服飾的設計是表現力的一大體現。選擇中國傳統元素融入服飾中,可以讓學生更多地知悉中華文化,更加熱愛中華優秀的傳統文化。中國傳統元素種類繁多、復雜多樣,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結晶。在健美操服飾的設計上可以把傳統的圖案融入其中,以此來弘揚中華傳統文化,傳承民族精神。
將課程思政理念深入高校健美操教學中,通過日積月累的努力,潛移默化促進學生思想進步,改變學生思考問題的方式,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圍繞健美操運動健身健美、富有時代特征和律動感、超強的表演藝術3 個特點提取出健美操的課程思政元素:健美體魄、美學元素之姿態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紅色歌曲、富有愛國情景的編排理念、彰顯民族特色的服裝設計。將這些元素有機融入健美操教學中,使當代大學生在感受健美操運動魅力的同時,能夠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達到育體、育心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