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龍輝 祁飄揚 王躍躍
摘? 要:隨著時代的發展,人民對健康的要求越來越高,因此,我們對公共事業管理工作應加以關注。特別是當下公共問題頻繁出現,新時代的公共事業工作備受矚目,必須有高質量的管理人員參與其中,要培養一支經驗豐富、在公共事業領域獨樹一幟的隊伍。通過對人才培養工作的重視,滿足時代發展的要求。
關鍵詞:公共事業管理專業;人才;培養
引言
公共事業管理作為跨學科、綜合性、交叉性和應用性的理論和實踐領域,在中國經過40多年的重建和發展歷程,成為一門獨立的、影響力日益增強的學科。隨著大數據、“互聯網+”、人工智能帶來的新一輪全球科技革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對我國公共事業管理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提出了新要求,公共事業管理專業的人才培養應直面我國新文科建設的新場景、新實踐、新趨勢和新問題。
1公共事業管理專業人才的重要性
公共事業管理是指從事維護公共事業的基本工作,它是與人民群眾福利、民生和經濟發展積極相關的學科。在市場經濟和國家功能轉型的背景下,我國經濟和社會都處在一個新的轉軌期,社會需要大量的公共事業人員。所以,在該階段要發展公共事業管理,培育優秀人才。公共事業管理在我國教育中處于發展階段,由于自身特點,其教育理念還不成熟,教育方式也不盡合理。在當今世界經濟一體化、信息化時代,對公共事業的經營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加強對公共事業管理人員的培訓是當務之急。
2公共事業管理專業學生公共價值觀培養的主要目標
公共價值觀是對客觀存在的公共價值的反映和建構。在我國現階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共識和理想,樂善好施的愛國主義情懷和勇于創新的時代精神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基本內容,要使之成為學生的共同信仰、價值理想和價值標準。為樹立學生服務大眾的人文主義情懷和公共行政的價值精神,進一步樹立正確的社會主義人生觀和價值觀,就要探究培養學生公共價值理念的有效途徑、方法和措施,通過對人才培養目標、課程設置、教學內容、課堂教學、實踐教學的反思、重構和知識體系更新,做到多維度、多途徑和多種方式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公共價值觀。
3公共事業管理專業人才培養對策和創新策略
3.1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職業認知
大學生的心理素質和正確的學習心態是很關鍵的。在此階段,應培養大學生對職業發展的科學認識。我們可以從大學生的職業生涯規劃開始,這一內容的設置,將直接影響到他們的未來。新時代,高校應著重對學生學習習慣和職業技能的培養。高校的職業規劃課程應幫助學生全面了解相關學科,樹立對其專業的正確認知。另外,為了改善教學質量,還需要在教學方法上進行改革,進一步優化專業教學工作,做好專業課程的設置。要構建一套完備的教學大綱,甚至可以在每個年級都設置職業生涯規劃課程。教師還可以把學生,分為幾個小組進行教學,由專業教師授課,從而對每個學生的興趣和專長進行持續的追蹤和引導。
3.2借力專業優化和課程提質,提升學生公共價值理念
信息時代、知識經濟和經濟全球化帶來的變化,對公共事業管理學科發展產生深遠的影響,如果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未能顯現時代的烙印和學科發展的軌跡,培養出來的學生將難以適應變化的環境和符合時代的要求。根據教育部新文科建設要求,我們將新理論、新技術和新實踐不斷融入專業建設,以專業優化和課程提質為目標,從重構課程設置、革新教學內容、創新教學方式等方面有意識地強化價值引領,做到“潤物細無聲”的培養學生正確的公共價值觀。
3.3改進和補充公共事業管理專業教學體系
在公共事業管理專業課程設置的基礎上,需要設置更為全面的教學體系,以使高校的建設方式與時代需求相一致,不斷地進行體系內容的創新。公共事業教育是一項高層次的實踐性專業,需要將大學生綜合素養提升作為關鍵。我國公共事業管理除了要學習好政治經濟學和馬克思主義哲學外,還有公共事業管理、社會學和其他多學科的管理,這些都是為了提高學生的管理、組織等技能。
3.4全面發展不平衡,需加強學生綜合素養培養
人才培養要注重提高學生綜合素養,了解學生已具備的能力,依據問題導向進行教育教學,以達到最優的教育效果。學生核心競爭力是其綜合素質的集中體現,綜合素質是人文精神、科學素養與創新能力的統一。可以認為,學生核心競爭力是以個人專長為核心的知識、能力、素質等方面的綜合體。調查結果顯示,學生發現與解決問題能力、科研能力、組織協調能力較差,而用人單位需要學生運用管理學、經濟學等知識來解決工作中的問題,為用人單位創造價值,同時也需要具備組織活動能力及應變能力。其中,發現與解決問題能力是指在學習中學會多方思考,敢于提出問題、發現問題,從細微處入手解決問題;科研能力是指一個人在其所從事的專業中,通過科學的思維和適當的方法對未知領域進行科學探索的能力,是一個人專業知識深度和廣度的綜合體現;組織協調能力是指根據工作任務,對資源進行分配,同時控制、激勵和協調群體活動過程,使之相互融合,從而實現目標的能力。
3.5充分發揮課堂主陣地作用,踐行公共價值觀
學生公共價值觀的形成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需要從人才培養的多個環節進行教導和指引,需要師者和學生共同不懈的努力。課堂學習是學生獲取有關公共價值觀的信息和知識的主要途徑,本專業任課教師充分發揮課堂教學的價值引領作用,在教學過程中明確各章節、每節課的價值目標,從學科、專業性質出發,在教與學共同體模式下構建“浸潤式”課堂教學,有效幫助學生公共價值觀的養成。
4結束語
公共事業工作發展迅速,從事相關工作的人員數量日益增多,該領域的研究也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各個學校必須對公共事業學科的教學進行改革,以適應新形勢,不斷改進我國公共事業管理專業人才教育培養模式,為我國公共事業管理人才的發展作出貢獻。
參考文獻:
[1]洪柳.創新創業教育改革背景下廣西高校公共事業管理專業人才培養現狀研究[J].世界教育信息,2018,31(06):29-35.
[2]蒲青.公共事業管理專業人才培養創新模式探析[J].邊疆經濟與文化,2010(05):99-102.
[3]楊運姣,羅超群.獨立學院公共事業管理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創新研究[J].濰坊教育學院學報,2010,23(02):5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