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玉卓 代夢婷




摘?要:“大眾創新,萬眾創業”實施八年多,帶動了科技創新的發展,創新創業形式多樣,也催生創新創業教育的迅猛發展。隨后教育部提出高校課程思政改革的背景下,“雙創”政策推動高校創新創業教育的發展,如何在創新創業教育過程中課程思政嵌入路徑探究越發重要。本文主要通過分析我國創新創業教育課程思政嵌入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尋找問題存在的痛點并提出探索性解決方案,以求加快推進創新創業教育過程中課程思政的嵌入路徑。
關鍵詞:創新創業教育;課程思政;嵌入路徑
中圖分類號:F24?????文獻標識碼: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3.10.039
0?前言
自2015年來,高校響應教育部的教育改革號召,紛紛開始創辦創新創業學院,開設創新創業課程,鼓勵學生參加各類創新創業大賽,將創新創業教育融入到教學活動中。2020年教育部提出全面深化課程思政改革,相關部門逐步探索從思政課程到課程思政的轉變渠道。進一步推進創新創業課程與課程思政的融合,探索創新創業教育過程中課程思政嵌入實施路徑具有重要的理論與現實意義。
1?創新創業教育過程中課程思政嵌入現狀及存在問題分析
1.1?創新創業教育現狀
1.1.1?“雙創”政策助力高校創新創業教育蓬勃發展
自2014年李克強總理提出“大眾創新,萬眾創業”以來,國家逐步落實了“雙創”政策,政府營造了良好的創新創業環境,出臺一系列相關政策支持創新創業教育發展。教育部針對高等學校92個本科專業制定了教學質量的國家標準,明確各專業類的創新創業教育目標和課程要求,并將課程思政改革融入到創新創業教育中,制定了相關的工作指南;政府部門落實創新創業保障政策,激勵大學生愛創業、會創業、敢創業,積極營造創新創業氛圍;教育部、科協等部門牽頭舉辦創新創業大賽,為學生提供創新創業平臺,在實踐中檢驗創新創業教育質量。
1.1.2?高校創新創業教育形式迭代創新
據統計,2021年全國高校累計開設創新創業教育課程3萬多門,在2019年的基礎上增加了3000余門,其中上線的創新創業慕課有1.1萬多門,全年累計增加的創新創業專門教材近4千余種。教育部依托國家一流課程建設了“雙萬”計劃,推出了156門國家級一流雙創課程。此外,各高校努力加強創新創業課程師資隊伍的建設,創新創業教育專職教師由2019年的2.8萬人增加到了3.5萬人,兼職導師也由9.3萬人增加到了13.9萬余人。并建設了19個高校雙創示范基地及200所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師范高校,校內創新創業實踐平臺達1.3萬個。
1.1.3?創新創業教育成果依托各類競賽實踐活動展現
截至2020年,教育部及相關部門牽頭舉辦的創新創業比賽多達20余種,其中包括中國“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創青春”全國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挑戰杯”中國大學生創業大賽等競賽類型。自2015年以來,“互聯網+”大賽參賽規模和人數屢創新高。
1.2?創新創業教育過程中課程思政嵌入路徑現存問題
1.2.1?創新創業教育與課程思政融合較生硬
我國正處于思政課程向課程思政轉變階段,缺乏對創新創業教育中思政元素的挖掘,尚未完成構建創新創業教育與思政教育的協同教育體系。教材方面,通過調查2017-2021年的60本創新創業類教材發現,現有教材中主要將創新創業內容分為理論基礎、實務基礎、實踐基礎三大板塊內容,內容上缺乏專業領域創新,且創新創業類教材中思政內容占比較低,只有20%的書籍描述創新創業精神、11.6%的書籍描述創新創業素質,其篇幅也較為短小;教學方面,以往的創新創業類課程教學目的、教學內容與思政脫節,課程考核也以項目計劃書的撰寫和項目路演為主,缺乏對思政元素的解讀與運用。
1.2.2?注重思政教育嵌入的創新創業師資隊伍力量薄弱
創新創業教育是綜合性教育課程,對教師的教學能力、實踐能力要求相對較高。近年來,各高校不斷加強校企合作,聘請了不少國內外優秀的企業家作為指導教師,外聘教師雖然擁有豐富的創新創業實踐經驗,但理論知識傳授、思政元素的解讀能力有待開發;另外高校創新創業課程授課方式多為教材解讀、案例教學、情景分析,此類教育方式主要針對過去典型案例進行教學分析,缺乏對當下創業環境的分析、相關政策的解讀以及創新創業經驗傳授,學生的創新教育相對滯后。
1.2.3?高校創新創業教育過程中課程思政嵌入路徑尚未建立
通過對我國66所高校創新創業平臺進行分析,經過調查發現目前各高校正在加強創新創業平臺建設,部分平臺并未完成完整的課程思政元素融合體現工作,通過統計各平臺已有功能數據發現,57%~68%的高校創新創業平臺設置了新聞資訊、學習教育、競賽活動以及政策法律4種功能;36%的高校對創新創業故事、團隊成果進行了展示;26%的高校為學生提供了創新創業服務;但只有9%的高校創建了包含思政內容的創新創業資料庫,另外只有3%的高校為學生建立了與思政指導老師的在線聯系。
2?創新創業教育過程中課程思政嵌入實施路徑探究
2.1?加強頂層設計,搭建創新創業教育過程中課程思政嵌入路徑
在課程思政背景下,創新創業教育不僅要做到“育才”,更應注重“育人”。創新創業課程的頂層設計至關重要,教學目標、教材編輯、教學方案要進一步加強思政元素的滲透力度。高校應根據教育部制定專業課教學質量國家標準進行目標設計,對學生創新創業基礎知識、專業創新能力、創新創業思政方向、創新創業實戰能力進行考核;以創新創業學院為首組織各教研室完成教材的撰寫,提升創新創業課程思政的深度和廣度,實現思政元素的全方位注入。
2.2?雙導師制推進同時,加強師資力量的課程思政培訓
在教學方向,完善創新創業課雙導師制度,校內導師側重理論知識輸出,在傳授創新創業基礎知識的同時,找尋思政元素融合點,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思想觀念和政治素養;企業導師側重于創新創業環境分析、相關政策解讀和創新創業技能運用,帶領學生進行創新創業實訓,將學到的知識和技能應用到創新創業實踐中,進一步加深學生對思政元素的認識。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采用多種教學方式,激發學生的創新創業興趣,幫助學生了解相關專業及行業領域的國家戰略、法律法規和相關政策,引導學生深入了解社會實踐、關注現實問題;加強創新創業項目落地跟蹤,保證創新創業教育的延續性;注重創新創業文化和企業家精神的培育。
2.3?充分發揮平臺功能,拓寬創新創業教育過程中課程思政嵌入實施路徑
高校創新創業平臺的搭建是為了更好的服務學生,推進項目的落地實施。針對功能“有名無實”的問題,校方應組織創新創業教育研究者完成功能內容填充;將教育實踐資料分類歸納,課程設置采用線上線下相結合,及時推送課程信息,讓學生能在平臺中獲取知識,從而加強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的延續性;定期推送團隊成果和創新創業故事,激發學生創新創業熱情,更好地完成創新創業教育的課程思政改革;平臺可以設置線上解答或者預約咨詢功能,保證學生能線上咨詢老師創新創業相關問題;各類高校應共同建立優質的同類院校資源共享機制,加快高校創新創業平臺之間的交流與合作。
3?結語
在“雙創”政策的推動下,高校應加快完成創新創業教育的課程思政改革,不斷完善創新創業實踐平臺功能,整合相關資源,選聘課程教師,加強創新創業教育與思政教育之間的融合,為國家培養出優秀的企業家、開拓新業務的技術創新人才以及具有創新能力的人才隊伍。
參考文獻
[1]國務院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深化高等學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的實施意見[EB/OL].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5-05/13/content_9740.htm,20150513.
[2]教育部.對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第1199號建議的答復[EB/OL].http://www.moe.gov.cn/jyb_xxgk/xxgk_jyta/jyta_gaojiaosi/202011/t20201110_499198.html,20200930.
[3]盧珂.課程思政融入背景下高校創新創業類課程教學體系研究[J].教育現代化,2021,3(25):141144.
[4]李欣欣.課程思政與高校創新創業教育融合路徑探究[J].教育觀察,2021,3(9):3537.
[5]賀書品.創新創業教育中課程思政實施的方法與路徑[J].創新創業,2021,(5):147149.
[6]燕衛亮.“創新創業實訓”與課程思政融入的分析研究[J].機電教育創新,2021,(3):147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