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萍
【摘要】目的:本文旨在觀察帕金森病患者優化腦深部電刺激術(DBS)治療圍手術期護理方案的價值,分析此類患者可用的護理方案。方法:納入我院收治于2019年12月10日—2021年6月30日的74例帕金森病DBS治療患者為研究觀察對象,所有患者均行圍術期護理,觀察圍術期護理價值。結果:護理后,患者發生并發癥概率較低,護理滿意度較高。結論:圍手術期護理應用可以明顯改善帕金森病DBS治療患者的生活能力、緩解其病癥,預防并發癥,使得患者對護理服務更滿意,可推廣應用。
【關鍵詞】帕金森病;圍手術期;優化腦深部電刺激術;圍術期護理
Nursing experience of perioperative period of DBS in patients with Parkinsons disease
HUANG Ping
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Sun Yat-sen University, Guangzhou, Guangdong 510000, 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value of optimizing the perioperative nursing programs for patients with Parkinsons disease (PD) treated with deep brain stimulation (DBS), and analyze the available nursing programs for such patients.Methods: A total of 74 patients with Parkinsons disease treated with DBS in our hospital from December 10,2019 to June 30,2021 were includ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s. All patients received perioperative nursing,and the value of perioperative nursing was observed. Results: After nursing,the probability of complications was lower and the nursing satisfaction was higher. Conclusion: Perioperative nursing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living ability of patients with Parkinsons disease treated with DBS, relieve the disease, prevent complications, make patients more satisfied with nursing service, and can be popularized and applied.
【Key Words】Parkinsons disease; Perioperative period; Optimization of deep brain stimulation; Perioperative nursing
帕金森病(英文全稱Parkinsons disease,英文簡稱PD)是進展性神經系統退行性疾病的一種,此病發病患者群體以老年人為主,近年來我國此病的發病率有所升高[1]。針對PD患者可以采用腦深部電刺激(英文全稱deep brain stimulation,英文簡稱DBS)治療,該手段屬于神經外科新療法之一,在改善患者帕金森病病情上效果明確。給予PD患者DBS治療中,充分結合患者情況,予以患者圍手術期綜合護理干預,包括充分利用好防跌倒評分量表、患者心理焦慮量表綜合評估患者,輔助治療改善患者病情,進一步改善患者生活能力,提升患者生活品質。個性化護理干預模式圍繞患者開展護理服務,貼合患者實際護理需求,保證護理質量[2]。基于此,本文研究以2019年12月10日—2021年6月30日我院收治74例帕金森病患者DBS治療患者為研究觀察對象,分析此類患者護理中采用圍手術期護理干預方案的價值,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于2019年12月10日—2021年6月30日我院收治的74例帕金森病DBS治療患者為研究觀察對象,所有患者予以圍手術期護理干預。患者分布情況,男46例,女28例,年齡42~71歲,平均年齡(62.44+2.39)歲,病程5~9年,平均病程(6.03+0.51)年,靜止性震顫52例,運動遲緩8例,肌強直8例,姿勢步態障礙6例。納入標準:①患者臨床表現為雙側肢體或者單側肢體不自動震顫、肢體僵硬、行動遲緩等,符合帕金森臨床診斷標準;②口服藥物治療不耐受,經過帕金森運動量表評分符合DBS手術指征;③手術靶點均為丘腦底核,術后1 min通過程控開機調整合適參數進行持續電刺激;④年齡18周歲以上者。排除標準:①臨床資料不全者;②合并嚴重癌癥者;③手術禁忌證;④合并嚴重認知障礙者。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行圍術期護理干預。
1.2.1 術前綜合護理 護理小組評估患者實際情況,結合跌倒評分量表,制定患者個性化護理干預方案。①安全護理。護理小組通過跌倒評分評估患者出現跌倒等安全風險情況,向患者及家屬進行安全宣教,囑咐患者家屬陪伴,加強夜間巡視,并夜間使用床護欄加強保護。護理人員叮囑患者家屬做好患者保護與管理工作,一旦發現患者出現異常就第一時間進行報告。②用藥管理。患者在術前做沖擊試驗前后的藥物種類、數量,作為護理人員應該充分熟悉,沖擊試驗前一晚不能服藥,對患者做到充分的提醒和監督,同時做好解釋工作。③心理疏導。護理人員與患者建立良好的關系,同患者積極交流,利用短視頻、宣傳手冊等向患者講解DBS治療的價值、注意事項等。手術前護理小組邀請成功案例現身說法,與患者交流溝通。定期舉行“知帕抗帕”等活動,及時解答患者提出的疑問。術前及時解答患者提出的疑問,給予患者鼓勵與安撫,并告知患者術前注意事項等。手術前護理人員加強病房巡查,觀察記錄患者詳細信息,包括姓名、年齡、既往史等,評估患者心理狀態,告知患者手術治療的必要性,將手術治療的意義告知患者。④術前準備。護理人員結合醫生輔助患者完成各項相關檢查,指導患者有效咳痰、正確深呼吸,做好術前用藥、術區備皮等護理干預。術前告知患者家屬準備患者換洗內衣,并適當沐浴、清洗等。
1.2.2 術中綜合護理干預 術中護理除常規護理干預措施外,護理人員做好手術室環境控制等。術中護理人員積極配合醫生,按照醫生要求提供醫療器械,密切配合術者,觀察患者心率、血壓、呼吸等生命體征變化情況,當患者出現異常時第一時間報告給術者。護理人員配合醫生完成相關器材的消毒,并在消毒時使用消毒液體經過加熱處理。整個護理過程,嚴格參照相關無菌操作規范進行。
1.2.3 術后護理干預 術后告知患者及家屬手術結果,指導患者家屬控制患者飲食,按照醫囑指導患者用藥,待患者用藥后觀察患者病情改善情況,預防藥物不良反應。整個用藥過程中,護理人員按照醫囑,并在所用藥物使用之前三查九對,確保藥物使用正確。一些特殊藥物,如抗菌藥物使用中,嚴格記錄患者藥物使用頻率、天數、劑量等,合理用藥。術后制定患者個性化術后護理干預方案,從以下方面采取全面護理服務:①并發癥護理。護理人員觀察患者瞳孔、神志等恢復情況,術后陪同患者進行頭部CT檢查,監測患者手術切口情況,針對患者定期翻身、拍背等。告知患者盡可能做好切口保護,保持切口包扎材料干爽,避免磕碰切口等。觀察患者電極變化情況,避免電極出現移位情況。②用藥護理。術后抗炎、補液治療時,注意控制靜脈輸液速度;患者能進食后注意及時口服抗帕金森藥物如美多芭等,以減輕戒斷反應[3];告知家屬不能隨意停藥、擅自換藥,自行減藥,藥在餐前或者前后1h,避免影響食物中蛋白質的吸收[4]。③康復訓練。護理小組在患者病情允許下,鼓勵患者早期下床適度活動,并在運動上讓家屬陪同,做好患者安全防護等。④出院指導。告知患者及家屬等通知來院程控開機,保持電話的通暢性,開機治療后在醫囑指導下適當減藥、停藥。出院后適度運動,避免頸部大幅度扭動等。
1.2.4 護理監督 護理小組組長對護理工作進行監督,統籌護理工作開展,對護理人員護理工作進行統計,記錄護理人員表現,包括優秀表現、不良表現、錯誤、失誤等。積極引入循環管理理念對帕金森患者DBS治療圍術期護理工作進行管理,每月總結護理工作存在的不足,后總結經驗,查閱相關文獻與資料,制定護理質量提升方案,并將制定的質量提升方案應用于實際護理工作中。制定的質量提升方案應用后,每月總結效果,再次分析存在的不足,制定新的解決方案,持續性提升護理質量。
1.3 觀察指標
觀察患者護理后并發癥、護理滿意度情況。并發癥:護理后,統計患者出現電極移位、傷口感染等并發癥情況,并發癥發生率=并發癥/74×100%。護理滿意度:出院2周進行回訪,由患者依據自身感受對護理服務評價,評分范圍0~100分之間,根據分數不同將護理滿意情況分為非常滿意、基本滿意、不滿意三個等級,標準分別為95分及以上;70~94分;69分及以下。
74例患者護理后,患者并發癥發生率為2.70%(2/74),包括傷口感染1例、電極移位1例。74例患者護理滿意度為98.65%,其中非常滿意31例(41.89%)、基本滿意42例(56.76%)、不滿意1例(1.35%)。
PD為退行性神經疾病,發病后可累及患者中樞神經及周圍神經,患者可出現明顯的運動癥狀、精神障礙、睡眠障礙等,導致患者的生活質量明顯下降。臨床上針對此病患者可以予以DBS治療,該種方式可以通過立體定位方法,對患者特定腦內靶點植入刺激電極,之后通過高頻電刺激,改變核團興奮性,控制癲癇發作,改善PD患者臨床癥狀。
出于改善患者生活質量、預防并發癥等考量,可在患者DBS治療圍手術期予以護理干預。以往常規圍手術期護理干預可以起到一定效果,但此種方式護理干預對患者個體關注度還不夠高,導致護理干預效果依舊有限。圍手術期的個性化護理干預模式,充分結合患者實際情況,對當前現有術前、術中、術后護理上,進一步豐富護理干預措施,持續性提升護理質量,提高患者生活能力、預防并發癥[5]。本次研究觀察我院收治的帕金森病患者DBS治療患者74例,護理后并發癥發生率較低,護理滿意度較高,提示針對PD患者予以圍手術期護理優勢明顯。(1)預防并發癥。圍手術期護理干預,從術前、術中、術后給予患者綜合全面的護理服務,針對患者并發癥給予專項護理干預。術后護理人員觀察患者恢復情況,陪同患者進行頭部CT檢查,監測患者切口情況,并出院后避免頸部大幅度扭動等,預防患者出現電極移位、傷口感染、穿刺口出血等并發癥情況。患者護理后并發癥發生率為2.70%,說明此種護理干預方式可以預防并發癥。(2)改善患者癥狀。成立個性化護理小組、個性化術前護理干預、術中綜合護理干預、個性化術后護理干預等,給予患者全面的個性化護理服務,配合DBS治療,確保患者治療效果,患者護理后護理滿意度明顯提高[6]。(3)提高生活能力、提高生活質量。給予患者DBS治療圍手術期護理,通過全面的護理服務,使得患者癥狀緩解,心情愉悅,改善患者生活質量。護理中,康復訓練、心理干預等,可以幫助患者恢復,提高生活能力,助力患者生活質量提升[7]。本研究選取樣本量較小,未深入分析圍術期護理干預模式優化策略,下次研究擴大樣本量,深入分析圍術期護理干預方案優化措施,提高帕金森病DBS治療圍術期護理服務質量。
綜上,在帕金森病DBS治療患者采用圍手術期護理后,患者出現并發癥的概率較低,心情愉悅對護理服務更滿意。圍術期護理干預措施操作容易,不受地域、設備等限制,可以在各大醫院廣泛推廣,助力護理事業的發展。
參考文獻
[1] 曹方引,向菊芳,唐大軒,等.基于析因設計的佛手散防治帕金森病作用機制探討[J].中草藥,2020,51(6):1559-1566.
[2] 張文穎,牛煥江,朱先理,等.雙側丘腦底核腦深部電刺激術對帕金森病患者睡眠及其他非運動癥狀的治療效果分析[J].中華神經醫學雜志,2020,19(9):952-957.
[3] 李菊花,任興珍.腦深部電刺激術治療帕金森患者的圍手術期[J].護士進修雜志,2013,28(2):150-151.
[4] 陳莉.腦深部電刺激術治療帕金森病患者的護理[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9,6(11):120.
[5] 陳瑞,郭婷婷,何承.帕金森病患者DBS治療的圍手術期個性化護理[J].河南大學學報(醫學版),2021, 40(4):287-289.
[6] 趙曉飛,茅偉青,趙素寒.帕金森病患者在腦深部電刺激術中體驗的質性研究[J].中西醫結合護理(中英文),2021,7(4):193-195.
[7] 王萍,趙磊,王天龍,等.帕金森病患者腦深部電極植入術的圍術期麻醉管理[J].臨床麻醉學雜志, 2021,37(1):106-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