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金香
摘要:隨著新課改的深入推進,新課標的提出,開展高中化學教學工作過程中需要考慮更加多元化的教學問題,學生們的學習思維有限,而思維又是影響學生學習質量的關鍵因素。所以化學教師需要圍繞學生的思維展開深入探究,盡量用比較有效的教學方法促進學生創新能力的發展,幫助學生感受到學習的樂趣,真正實現高效率的化學教學。希望接下來分享的教學策略可以給更多化學教師提供教學方面的幫助。
關鍵詞:新課標? 高中化學? 創新能力? 培養策略
前言:
新課標提醒著教師們必須轉變以往的教學策略,積極分析在日常教學中總結出來的教學經驗,研究更加合理的教學策略?;瘜W學科是一門比較考驗學生綜合思維的學科,教學工作開展過程中,教師需要給學生講解多方面的問題。為了更好地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教師應該利用新課標指出的創新教學方向,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希望本文分享的教學策略能夠開闊教師思路,優化當下的高中化學教學工作。
一、細化教學任務,明確學習目標
學習任務應該盡可能的細致,學習目標應該逐漸走向精確。只有這樣,才能夠讓學生的學習思維逐漸豐滿起來,也只有這樣,才能夠讓學生深入探究化學知識,產生一些創新思考的能力。根據筆者在實踐過程中總結出來的教學經驗,平時組織化學教學工作,教師可以盡量的將每一節課的知識都拆分成細小的學習目標,給學生設定細致化的學習任務。這樣才可以梳理學生思路,幫助學生感知學習的樂趣,進而引導學生產生更加完善的化學思維。
例如:教學《氯及其化合物》這節課的時候,由于本節課的細小知識點比較多,所以教師會盡量將本節課的內容拆分開來進行講解,比如本節課第一個教學任務,就是讓學生了解氯氣的性質,教師會先讓學生自己閱讀教材,了解教材中對氯氣性質的描述,然后引導學生表達自己對這部分知識的認知。通過這樣的方式感知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然后教師進行講解,就更容易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同樣的教師會將本小節的實驗內容拆分成三個部分,讓學生分階段學習,等到實驗探究結束,再來引領學生學習氯離子的檢驗相關實驗,保證每次教學完一部分知識,都學生深入理解,幫助學生奠定堅實的知識基礎,然后發展學生多方面的能力,也能夠在很大程度上促進學生創新思維的發展與提升。
二、創新實驗教學,鼓勵自主動手
新課標下,在高中化學課堂中開展實驗教學是非常重要的教學任務之一。[1]高質量的化學實驗教學活動能夠提升學生們的學習興趣,也可以培養學生多方面的能力。尤其是在組織實驗教學的過程中,讓學生們通過自主動手研究實驗過程,能夠讓學生產生很多創新感悟,也可以也在一定程度上促進學生創新思維發展。
例如:教學“鐵及其化合物的性質”這部分知識的時候,教師會將該實驗的操作步驟都給學生講解清楚,先從理論層面帶領學生了解一下該實驗的操作步驟,然后給學生播放一段微課視頻,讓學生看一看專業人士是如何操作該實驗的。接下來,教師就會給學生自主參與實驗探究的空間,教師把實驗材料發放下去,讓學生們自主研究該實驗到底應該如何進行,這樣的教學方法可以培養學生的探究精神。而由于該實驗框架之下包含多方面的實驗,除了探究鐵單質的還原性,還要研究鐵鹽的氧化性,亞鐵鹽的氧化性和還原性等等。教師可以圍繞一個鐵單質的還原性展開深入分析,剩下的實驗就讓學生們進行自主分析,這樣可以發展學生的實驗素養,提升學生的創新精神。
三、提倡合作討論,培育創新思維
創新思維的產生不在于短暫的教學,而在于長期的引導。很多學生在研究高中階段的化學知識時,習慣了跟隨教師的教學節奏,學習化學、研究化學問題,但忽略了對自身能力的培養與提升。這種情況一定會導致部分學生缺乏良好的創新思維。為了更好地滿足學生們的學習需要,提升化學教學的有效性,培育學生群體創新思維,教師可以考慮在教學過程中重點采用合作討論教學法,讓學生在共同學習的過程中產生更多創意化的化學思考。[2]
例如:教學“元素周期律”這部分內容的時候,由于元素周期律具有比較鮮明的邏輯特點,學生在學習完前面一些元素的特性之后,學生完全可以憑借自主學習研究之后的知識。這種情況下,教師會讓學生合作討論,盡量完整的研究之后的每一個元素。高中階段,學生們的化學思維可能比較薄弱,學習過程中難免要遇到一些問題,合作學習就可以幫助學生單獨解決這些問題,逐步提升學生們的化學學科核心素養,也能夠培育學生群體的化學創新思維。
總結:
高中生面臨高考壓力,在化學學習中更重視知識和技能的掌握,但卻忽視了創新能力的發展與提高,這不利于素質教育的踐行和深入開展。高中化學教學不僅要充分認識學科特點,還要培養學生的化學知識運用能力與創新能力,促使學生更好地發展。創設趣味性的教學情境、加強知識與實際生活之間的聯系,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參考文獻:
[1]任亞軍.高中化學教學中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策略[J].中學課程輔導,2022(29):72-74.
[2]楊麗君.小議高中化學教學中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策略[J].高考,2022(22):93-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