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立洋
摘要:在初中語文教學中,閱讀占據著重要的地位,學生閱讀水平反映了其綜合素養,可是傳統單一的語文閱讀教學模式不利于學生閱讀整體思維及閱讀興趣的提升。初中語文教師要準確認識主題閱讀教學的價值,發揮自身引導、組織作用,做好主題閱讀教學指導。本文對提升初中語文主題閱讀教學有效性的對策展開了研究。
關鍵詞:初中語文 主題閱讀 有效性
引言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中明確指出:“語文教學要加強對學生閱讀興趣的培養,不斷擴大學生閱讀量來增加學生知識面,提倡少做練習題,多讀書、讀好書。”傳統模式下的單篇閱讀具有閱讀方式單一、閱讀量不足等問題,所以在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也因此而產生了主題閱讀,其有助于學生閱讀興趣的提升,也能增加學生的閱讀量,提高學生的閱讀水平,是十分有效的一種閱讀方式。而為了確保初中語文主題閱讀教學的有效性,筆者就此提出了如下建議。
一、更新教學理念,明確主題閱讀教學方向
語文閱讀是以學生綜合發展為目標而展開的一項教學活動,而語文是一項工具性與人文性統一的課程。要想保障初中語文主題閱讀教學的有效性,教師在教學實踐中要更新閱讀教學理念,準確認識主題閱讀的教學價值,并且對主題閱讀教學方向進行明確,以此來有序推進主題閱讀教學的開展。[1]在主題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為學生傳授一些實用性的閱讀策略,并且注重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真正參與到主題閱讀及思考之中,這樣才能深化學生對主題的理解與感悟,使學生在主題閱讀教學中得到成長與提升,優化初中語文主題閱讀教學。
二、合理選擇閱讀主題,尊重學生主體地位
在開展初中語文主題閱讀教學活動時,教師要基于閱讀文本來為學生合理挑選閱讀主題,而且在設計和選擇主題時盡可能尊重學生主體地位,因為學生對閱讀主題是否有興趣會直接影響學生對于閱讀文本的興趣,同時會對學生參與主題閱讀的積極性及學習狀態帶來影響。為此,教師在初中語文主題閱讀教學實踐中一定要為學生合理選擇閱讀主題,結合初中生的身心發展特點以及單元主題來為學生合理選擇。在明確主題之后,以學生為主體來引導學生對閱讀主題文本進行閱讀及對比思考,借此來進一步提升閱讀教學效果。以《春》為例,這篇文章是與學生實際生活緊密相關的閱讀文本,屬于寫景文本,教師在主題閱讀教學過程中可以將這一單元文本聯系在一起來開展主題閱讀,即將《濟南的冬天》《秋天》作為主題閱讀文本來引導學生閱讀,之后再讓學生對比分析不同文本的寫作手法,這樣學生的主體地位自然能夠在主題閱讀中得到凸顯,并且真正提升主題閱讀教學的有效性。
三、注重課堂討論,深化學生主題閱讀理解及感悟
要想提升初中語文主題閱讀教學有效性,教師在閱讀教學實踐在還需要注重課堂討論,即要求學生圍繞閱讀主題來展開深入討論或者是合作探究,借此來進一步深化學生對于主題閱讀文本的理解及感悟,最終使學生把握閱讀主題思想及內涵,提升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效果。為此,教師在初中語文主題閱讀教學過程中一定要意識到學生小組合作討論的重要性,在明確閱讀主題之后結合班級學生個體差異來合理分組,然后為各個小組布置主題閱讀及討論任務,這樣學生就能在主題討論與思考中更好地把握閱讀主題,進一步深化學生對于閱讀文本的理解及感知。還是以《春》《濟南的冬天》《秋天》主題閱讀教學為例,教師在教學中即可先進行合理的小組劃分,然后要求各個小組就這幾個閱讀文本相似之處及不同之處進行分析,同時分析相同主題文章的不同表達方式,這樣學生就能在主題閱讀過程中形成較為深刻的把握及寫作技巧理解,真正提升初中語文主題閱讀教學有效性,同時為學生語文綜合素質的提升提供良好保障。
四、注重評價革新,評價方式多樣化
教師評價能夠更為及時且有效地反饋學生的學習狀態,也能讓學生更好地了解自身學習情況,并且基于此來及時調整自己的學習狀態,從而促進學生學習及成長??墒莻鹘y模式下的初中語文閱讀教學評價方式較為單一,無法對學生進行客觀且全面的評價,不利于學生閱讀興趣的提升。[2]為了改變這一現象,教師在初中語文主題閱讀教學過程中需要更新評價方式,在主題閱讀過程中綜合考慮學生各方面實際情況,關注學生的主題閱讀過程,對其進行客觀且全面的評價,這樣就能有效引發學生思考,進一步提升初中語文主題閱讀教學效果。
結語
綜上所述,初中語文主題閱讀教學是對閱讀形式的創新,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認識世界,同時讓學生在語文課堂獲得良好的審美體驗。身為語文教師,要在閱讀課上準確認識主題閱讀教學的價值,發揮出自身引導、組織作用,做好主題閱讀教學指導,通過合理的主題選擇、主題討論來引導學生深入閱讀文本,展開閱讀及思考,從而真正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真正優化初中語文閱讀教學。
參考文獻:
[1]段瓊.初中語文主題閱讀教學有效性探究[J].黑河教育,2022(4):6-7.
[2]王俊.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策略的有效性探究[J].明日風,2017(9):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