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濤
摘要:近年來,隨著建筑市場競爭的日益加劇,建筑行業利潤空間越來越窄。如何在激烈的市場競爭大環境下,從價值鏈視角重新審視與定位施工企業成本管理,以精益的成本管控舉措優化利潤空間,成為當前建筑企業高層與項目基層管理者重點關注的課題。基于此,本文對價值鏈視角下施工企業精益成本控制的必要性、現存不足及改進思路展開探究,以供參考。
關鍵詞:價值鏈;施工企業;精益管理;成本控制
DOI:10.12433/zgkjtz.20233430
隨著建筑市場“低價中標”“0利潤中標”等招投標模式的盛行,建筑施工企業也面臨著更激烈的市場競爭。為提升建筑施工企業利潤空間,不少企業都逐漸摒棄了粗放型的成本管控模式,積極探索基于價值鏈視角的精益成本管控。鑒于建筑行業的固有特性,如何從價值鏈角度重新審視成本管控,創新成本管理預算控制機制及管控思路,成為施工企業項目成本管控亟需重點關注的課題。
一、價值鏈視角下企業精益成本控制的必要性
隨著“碳達峰”與“碳中和”目標的提出以及城市區域化發展戰略的推進,建筑施工企業以高質量發展為導向,在積極探尋企業轉型發展路徑和利潤提升的增量空間,針對建筑施工行業各項資源耗費量繁多,且受政策影響較大的特點,加強對成本的控制并從價值鏈視角進行精益成本管理成為必要。
第一,規避傳統成本控制弊端。當前,建筑施工企業普遍存在成本管理的戰略性不足,不能依據業主單位和內部成本核算的變化及時調整成本。同時,傳統成本管理主要放在成本控制上,對精益成本全面管理與控制不足,對項目基層期間費用及資金等無法進行實時控制。而精益成本控制能夠消除非增值作業,減少不必要的資源浪費,最終實現低成本、高收益目標。因此,在當前利潤空間越來越小的情況下,從基于價值鏈的視角對施工企業成本進行精益管控成為必要。
第二,構建現代成本管控體系。首先,基于價值鏈的精益成本控制,從戰略角度對施工企業成本進行規劃與謀劃,摒棄傳統成本管控理念,并依據當前競爭環境構建精益成本管控體系。其次,基于價值鏈的精益成本控制,更加注重企業內部價值鏈成本信息,并從供應商、業主方及分包方等價值鏈獲取成本信息,落實成本管控工作。另外,價值鏈視角下的成本管控,能有效增強企業成本管控效果,確保資金合理投入,進而為施工企業拓寬利潤空間。
二、價值鏈視角下施工企業成本控制存在的不足
(一)成本精益管理意識不夠
受當前市場開發經營和集團目標考核的影響,不少施工企業將過多的精力投入到施工產值及合同額上,為了完成集團考核指標,普遍忽視了對項目成本的精益管控。同時,在成本管控理念上缺乏精益管控意識和統籌規劃,一味追求完成年度短期考核指標,從長期戰略角度來看成本管理落實不到位,也沒有從價值鏈的角度進行項目成本分析,且存在重業務輕成本管控現象,導致精益成本管控有待加強。
(二)成本管控措施落實不到位
項目成本管控是一項系統且完整的管理活動,從當前集團的成本管控調研看,普遍都重視生產經營和采購環節的成本管控,對其他環節的成本管控措施落實不夠或缺乏保障措施。還有部分施工企業成本管理的范圍不夠全面,沒有明確各個環節成本管理的目標或舉措,也沒有從價值鏈的角度落實各環節精益成本管理措施。
(三)成本信息系統運用不足
結合目前集團成本控制的調查報告,普遍重視成本管理環節的核算與事后管理的結果,而對事前項目成本預測普遍偏差較大,事中成本控制和分析也不夠重視,尚未從搭建項目管理信息系統平臺的角度推進。雖然集團所屬有企業建立了項目管理信息系統,但對外部市場信息及競爭對手等信息無法從項目管理平臺獲取,也無法依據外部市場環境變化及自身生產經營實際及時進行方案優化與調整,導致施工企業成本管理精益化成效不夠明顯。
三、價值鏈視角下施工企業精益成本控制思路
(一)構建精益管理體系,做好施工企業價值鏈分析
從施工企業角度看,價值鏈是從項目規劃設計到維護的全過程,也包括與外部合作單位互聯的全過程,通過分析施工企業內部價值鏈、外部縱向與橫向價值鏈的價值,并將精益成本管理與價值鏈進行有效契合,以實現全價值鏈成本控制,實現降本增效的目標,施工企業價值鏈體系如圖1所示。
1.內部價值鏈分析
針對建筑施工企業的業務特點,內部價值鏈是設計、采購、施工、交付、維護等各環節有機關聯的“價值鏈”,具體內容如下:第一,設計環節。這是施工企業在中標后內部價值鏈成本管理的首要環節,包括對所承攬的工程項目進行成本規劃與設計,也是做好后續各個環節成本控制的基礎。第二,采購環節。在當前集團推行集中采購的情況下,由采購部門在集團集采平臺或電子商城進行集中采購活動,該環節精益成本管理的核心是保持各項物資材料的零庫存,降低庫存管理成本。第三,施工環節。該環節主要是施工企業及項目部對整個工程項目人、機、料等成本的管控,也是價值鏈視角下落實精益成本管理的核心與關鍵環節。第四,交付環節。項目竣工驗收后,選擇合理的交付方式,并分析交付風險,降低交付環節成本,提升交付效率。第五,維護環節。在施工單位將項目交付給業主單位后,要對建設項目進行一定的維養、改造以及安全隱患排查,確保項目履約品質,提升客戶滿意度,并分析廢料與滯料利用價值,提高資源利用率。
2.橫向價值鏈分析
從建筑施工企業角度看,可通過了解競爭對手的實際情況,對同類項目的施工成本及利潤情況進行摸底,積極借鑒競爭對手成本管理及項目管理先進經驗,補足自身短板,進而實現全價值鏈成本的精益管理與項目價值最大化。
3.縱向價值鏈分析
縱向價值鏈是施工企業與上游供應商及下游分包商所構成的價值鏈。對上游供應商施工單位要明確供應商的準入標準,在集團集采平臺采用招標的方式規范采購,在確保材料質量或品牌的情況下,盡可能地選用低價中標的方式降低施工項目成本。對下游分包商施工單位要策劃好利潤空間,在確保工程質量符合驗收標準的情況下降低成本,同時結合下游分包商的利潤空間,調動其與施工企業項目合作的積極性。
(二)強化精益戰略思維,構建價值鏈預算控制機制
1.強化管控戰略思維
建筑企業要在內部樹立全員價值鏈精益成本管控理念,增強成本管控的戰略意識,將戰略成本管控和價值鏈精益成本管控落實到項目管理的全過程,并從戰略發展的角度積極開展精益成本管理,強化企業內部各環節的整體協同能力,對各項管理流程進行調整和優化,注重各項制度的建立與執行,降低各項成本支出。
2.構建預算控制機制
針對建筑企業施工項目分散的特性,要注重建立財務預算管控機制,科學預測項目成本,針對成本變動與預測存在較大的誤差,要及時分析成本誤差的動因,采取有針對性的成本控制措施,同時預測施工企業全價值鏈的成本,建立成本預算管控制度機制,確保成本預算與實際核算的準確性。
3.強化項目成本核算
在成本核算時,重點關注對建造合同收入的動態管理,與業主單位簽訂規范且具有法律效力的合同,做好合同收入預算編制,對施工項目變更做好簽證,并做好簽證成本預算與控制,突出核算的及時性和準確性,并依據材料市場價格等做好合同總成本的管理,真正實現成本的精益化管理。
(三)完善精益管理舉措,加強內部價值鏈成本管理
做好施工企業全價值鏈的精益成本管理是成本管控的關鍵環節,施工企業要在構建內部成本管控體系的基礎上,重點從施工企業內部價值鏈著手,明確內部價值鏈各個環節的成本管控舉措,從以下環節進行推進:
1.注重設計環節精益成本管控
首先,充分運用BIM技術對項目進行標準化設計,依托精細化設計和人機協同的優勢,對設計環節進行專業化指導,以便及時發現與解決設計存在的問題,使建設項目在質量、安全、進度、成本等方面得到提升,為項目精益成本管理提供支撐。其次,對施工項目的成本進行策劃,積極發揮施工技術優勢,充分融合施工成熟經驗與設計,避免出現設計、施工“兩張皮”現象,并從縮短工期和節約成本的建設目標出發,在集團內部設計院專業技能水平有限的情況下積極與外部專業性較強的設計資源合作,確保實現降本增效的目標。最后,積極應用EPC或EPC+F等項目設計理念,將傳統成本控制點、降本創收點前置到設計環節,并以全價值鏈的精益成本控制為中心,以采購的經濟性、技術的合理性為基礎,優化設計內容,實現設計環節的降本增效。
2.注重采購環節精益成本管控
首先,明確供應商的準入標準,對一些長期合作且信用較高的要積極推薦至集團優秀供應商庫。對各項物資及設備采購優先在集團集采平臺進行,對于大宗物資或日常辦公物資要統一在集團電子商城進行集中采購,并按照“按需采購、減少擠壓”的原則及“零庫存”目標,盡可能地降低庫存成本。其次,注重對物資的集約化管理,對一些重點區域項目,在有效利用集采平臺或電子商城的基礎上,建立屬地物資信息系統,提高集采或規模采購的物資質量,在保障價格優勢的基礎上,盡量降低集團整體采購成本。
3.注重施工環節精益成本管控
首先,施工前制定精細化的施工計劃,明確各個工序具體時間節點和工作內容,做好人機料等資源的優化配置。其次,優化供應鏈管理,對各項工程物資的入庫、領用等進行精益管控,充分利用周轉物資,提高周轉頻次,降低物資成本,合理處理滯料,減少物料庫存成本與資金占用,提高供應鏈的效率和穩定性。再次,基于精益成本控制理念,優化施工各工序,采用更高效、經濟的工藝技術,提高施工質量與效率,降低施工環節成本。最后,采用勞務隊伍招標制,按要求進行驗工計價與結算,避免不必要的勞務成本支出。
4.注重交付環節精益成本管控
竣工交付前,確保所有工作都符合驗收標準,避免交付環節出現交付質量不達標、交付數量有差異、交付時間不準確等問題,有效控制因交付信息不對稱而造成的成本增加。另外,依據項目工程款支付情況及業主單位的需求合理選擇交付時間與方式,采用DBB與CMR的交付方式,盡量壓縮交付各階段不必要的成本支出,降低交付環節的成本。
5.注重維護環節精益成本管控
在維護環節施工單位要根據項目建設情況及質量等制定詳細的維護方案,對一些廢棄物做好集中環保處理。對于已完工的項目,要及時督促業主辦理竣工結算,對各項應收賬款要加大清收力度,提高項目資金回籠速度,盡可能地降低違規或違約金額外成本。
(四)加強信息技術應用,優化外部價值鏈成本管理
第一,優化外部縱向價值鏈。在管控外部價值鏈成本時,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積極打通各項平臺接口壁壘,對各項信息進行共享互通,統籌整合上游資源,依托信息技術構建穩固的經濟共同體。對于下游分包商,應在堅持長期合作共贏的基礎上,對分包工程項目利潤雙方要互有空間,合理選擇是低價中標方式還是C1或C2等招標方式,從施工企業角度確保成本最低的情況下項目質量達到驗收標準。
第二,拓展外部橫向價值鏈。積極借鑒先進企業成本管控模式,壓實成本管控主體責任,加強各環節成本動態糾偏,做好竣工成本核算,進而實現企業成本的精益控制。另外,對于市場信息要積極與同行業進行合作交流,充分整合社會優質資源,發揮聯合效應、疊加效應,降低企業獨立研發或建設的成本,實現合作共贏。
四、結語
總而言之,要想從價值鏈視角下推進精益成本管理,施工企業高層與項目基層管理者要積極構建全價值鏈成本管控的戰略,針對價值鏈全過程有針對性地制定、落實各項精益成本管控舉措,并依據市場環境變化動態調整成本管控思路,以此建立基于價值鏈視角的精益成本管控優勢,擴大企業利潤空間,更好地將集團打造成為我國建筑企業的排頭兵。
參考文獻:
[1]嚴雙艷.基于價值鏈理論的中小企業精益成本管理研究[J].商業經濟,2020(06):93-96.
[2]張琳.企業成本精益化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優化策略探討[J].企業改革與管理,2022(23):124-126.
[3]楊帆.基于價值鏈視角的建筑施工企業精益成本管理研究[J].會計之友,2022(10):148-154.
[4]林彥.價值鏈視角下建筑施工企業項目成本管理研究[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2023(01):106-108.
[5]高春.價值鏈理論下建筑施工企業成本管理優化策略[J].北方經貿,2021(07):145-147.
[6]許沐乾.價值鏈視角下建筑施工企業成本控制研究[J].投資與合作,2021(04):129-130.
[7]黨偉麗.價值鏈理論視角下的建筑施工企業成本管理分析[J].商訊,2021(28):76-78.
[8]劉穎文.基于價值鏈的S施工企業成本控制優化研究[D].重慶:重慶工商大學,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