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慧敏
摘要:小學中高年段可以說是小學教育的重要轉折時期,是學生由具體形象思維逐漸向抽象思維過渡的階段。他們學習數學的過程中已經開始接觸周長和面積以及分數等,這就需要我們為學生建立起數形結合思想,以此幫助學生學習更加復雜的數學知識。因此,這個時期學生數學思維將會逐漸形成,并且由以往的具象思維逐漸過渡到抽象思維。所以,作為一名小學數學教師,我們必須要立足于核心素養指導下,積極研究和分析數學作業中所存在的問題,并靈活地設計新穎的作業內容,通過多元化的作業形式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并將學生的核心素養能力不斷提升上去。
關鍵詞:小學數學? 中高年段? 作業設計
作為新時期下的一線從教者,我們通過有效作業幫助學生鞏固課堂所學知識,同時還能夠培養學生解決數學問題的能力。因此,我們必須要認識到作業的重要性,并立足于核心素養的背景下,遵循“雙減”政策所提出的新要求,針對當前小學中高段的特點設計作業內容,在增效提質的作業內容中還要能夠將學生的核心素養不斷提升上去。[1]
一、設計實踐性作業,培育學生的實踐創新素養
實踐性作業需要學生借助問題情境,將課堂所學知識靈活地應用其中,從而幫助學生利用課堂所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相關數學問題。并且通過實踐性作業還能夠促進學生創新和探究以及合作能力的有效提升,有效地落實了核心素養所提出的新要求。并且這樣的作業模式深受學生的喜愛。[2]比如,在教學《長方體和正方體表面積》這節數學內容的時候,我就為學生設計了實踐性作業。如一盒牛奶長為5厘米,寬是4厘米,高是9厘米。牛奶公司為了更方便分發牛奶,需要設計一種三連包的牛奶包裝盒。同學們,請你們以4人為一個小組完成這樣的任務,首先包裝一盒牛奶需要的包裝紙是多大呢?三連包的牛奶包裝盒有幾種包裝方法?哪種包裝方法最節約包裝紙?請畫出草圖并計算相關面積大小。這樣的作業內容與學生的實際生活息息相關,并且呈現出了一定的開放性,在學生不斷實踐和分工合作以及動手操作中,不但能夠培養學生的創造精神,同時還能夠提升學生的問題解決能力。[2]
二、作業內容趣味化,提升學科樂趣
在以往常規的小學數學作業設計中,有些教師只注重通過作業幫助學生理解和鞏固課堂所學知識,并沒有認識到作業內容趣味性的重要性。為了能夠改變這一現象,我們在設計作業內容的時候,必須要考慮當前學生心理特征和年齡特征,并增加作業內容的趣味性,這樣才能夠使學生全身心地參與進作業活動中,從而使學生積極探究數學問題,幫助他們認識到學習數學的魅力,以此培養學生的綜合素養。[3]比如,在教學《四則混合運算》這部分內容時,我們完全可以為學生設計游戲化作業。在完這節內容之后,我為學生布置了玩24點的作業,并鼓勵學生以小組為單位,每人手中拿一張牌。并通過手中牌所代表的數字展開四則混合運算,然后將其結果拼湊為24。引導學生記錄下能計算成24四則混合運算。通過這樣的趣味性活動不但能夠激發學生完成作業的興趣,同時還能夠在不斷探究中完成四則混合運算的靈活應用,以此幫助學生鞏固課堂所學知識,促進核心素養的形成。[3]
三、作業內容生活化,提升課程實用性
在小學數學作業設計活動中,我們需要將作業內容與學生實際生活有機結合到一起,以此拉近學生與數學之間的距離。[3]比如,在教學《折扣》這部分內容時,那我們完全可以結合學生的實際生活為學生靈活地設計相關的作業內容,如,今天有個超市在做活動,他們正在促銷兩種不同的牛奶,其中一款牛奶是16元一瓶,每購買5瓶則會或贈一瓶,而另一款牛奶是16元每瓶,但正在進行8折促銷,如果媽媽讓你去買20瓶牛奶,那你會選擇哪一款牛奶呢?這樣的作業內容非常貼合學生的實際生活,從而使學生能夠將自己帶入作業情境之中,并積極思考和猜想。以此培養學生數學思維,并將學生實際應用能力不斷提升上去。
結束語:
總之,作為一名新世紀下的小學數學從教者,我們必須要立足于核心素養背景下,幫助學生脫離題海戰術的束縛,借助靈活新穎的作業內容,調動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和積極性,以此達到鞏固學生課堂所學知識的效果,這樣才能夠將作業的作用和價值充分體現出來。
參考文獻:
[1]劉冰.小學中高年段“切入”式文本解讀的策略[J].教學與管理.2015,26(5):38-40.
[2]錢月圓,韋雪艷.中小學差錯管理氛圍與教師創新教學行為的關系研究[J].教學與管理.2017,25(12):21-24.
[3]吳成業.小學數學文本解讀的策略——以人教版2013版與2002版“小數的認識”對比解讀為例[J].教學與管理.2016,32(14):39-40.
《智能教育軟件在小學中低年段數學作業中的應用研究》2020年廣州市黃埔區教學規劃課題(編號:2020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