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懋華
摘要: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我國的現代發展理念也在不斷變化。當前,生態環境受到破壞,資源能源壓力過大,對國家、地區的可持續發展都有影響。而綠色制造是我國可持續發展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能有效降低污染,緩解能源壓力的科學制造方式。因此,在這種背景下,需要通過構建科學的綠色制造體系,將綠色發展理念融入我國各行各業,以此來促進我國制造行業現代化。本文通過對當前綠色制造體系建設現狀進行分析,提出科學的綠色制造體系建設策略,并對其未來發展進行展望,旨在促進我國社會經濟和制造行業可持續發展。
關鍵詞:綠色制造;體系建設;歷程;現狀;展望
綠色制造是工業可持續發展、現代化的重要保障。當前,我國已經按照工業發展以及環境保護需求構建了科學的綠色制造體系,在生態環境保護以及能源資源節約方面也展現出了初步成效。但是當前的綠色制造體系仍然不完善,對我國制造行業的現代化發展也沒有起到進一步的推動作用。因此,需要通過明確制造體系建設目的、完善綠色制造體系建設流程,將綠色制造體系與社會經濟發展統一起來,同時需要利用綠色消費理念推廣、綠色制造動態管理等工作促進綠色制造體系建設,保障可持續發展戰略有效落實。
一、我國綠色制造體系建設的歷程
經濟改革之后,工業迅速發展以及城市化建設活動對生態環境造成的消極影響也在逐步加大,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的矛盾問題逐步進入社會大眾的視野之內。西方發達國家對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的重視程度也在不斷加深,可持續發展模式逐步成為全球國家展開經濟建設的目標發展模式。
2015年,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中提出必須牢固樹立并切實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和共享的五大發展理念,系統地明確了綠色發展理念、綠色發展目標以及綠色發展路徑等內容,為綠色制造體系建設提供了科學支撐。
目前,工業是能源資源消耗以及環境污染排放的主要行業。因此,需要通過建設完善的綠色制造體系,以保障工業在環境保護以及能源節約中起到一定作用。我國正通過現代化技術以及綠色發展理念,對我國工業制造行業進行轉型升級,以此來降低工業制造的污染排放以及能源消耗,有效保障綠色制造模式全面推廣,為我國可持續發展戰略的落實作出貢獻。
二、我國綠色制造體系建設現狀
(一)管理體系建設有待強化
管理體系建設的不完善是影響當前我國綠色制造體系建設的關鍵因素。綠色制造體系建設需要科學的管理體系進行統籌與規劃,但是在當前綠色制造體系建設過程中,各行業、各區域甚至各個企業內部都缺乏有效的統一管理。經過調查(見表1),很多政府相關部門以及企業管理者對綠色制造體系的了解不充分,無法根據相關發展要求構建科學的管理體系。因此,我國很多工業企業綠色發展意識不強,企業對綠色制造體系建設的重要性認識不夠,國家在資金方面和環保政策方面支持力度不大,從而導致綠色制造體系建設緩慢,阻礙了我國社會經濟綠色發展。
(二)可再生能源利用比例偏低
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是當前綠色制造體系建設的關鍵內容。可再生能源的應用能夠有效降低傳統能源的應用比例,從而有效降低污染和能源消耗,促進綠色制造模式應用。但是在當前的工業制造過程中,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比例較低,因為不完善的能源技術以及應用成本等問題的限制,可再生能源利用率仍然遠遠無法滿足工業制造綠色發展的需求,這進一步導致綠色制造體系建設難以持續開展下去。
(三)綠色制造體系支撐標準缺失
綠色制造體系支撐標準的缺失也是當前綠色制造體系建設受阻的影響因素之一。在綠色制造體系的建設過程中,支撐標準是明確綠色制造體系建設規范的關鍵。但是在我國工業發展過程中,綠色制造體系支撐標準缺失,導致綠色制造體系的建設進展緩慢,這對我國工業現代化發展也產生了消極的影響。
(四)綠色產業鏈亟待加強
綠色產業鏈的完善是保障綠色制造體系建設的關鍵,是促進綠色發展以及綠色制造理念能夠有效落實的關鍵。工業生產的最終目的是銷售經營,只有通過完善綠色制造產業鏈,提升綠色產品在市場發展中的競爭力,才能夠促進工業企業展開企業制造體系的升級轉型,從而以市場發展帶動綠色制造體系的建設。但是因為綠色制造技術發展不成熟以及綠色產品制造成本等問題,我國的綠色產業鏈仍然無法滿足市場發展,導致綠色制造體系的建設難以開展。
(五)配套體制機制需要補充完善
配套體制機制的完善是保障綠色制造體系建設的關鍵。綠色制造體系的建設需要政府引導,科學的配套體制機制是保障工業綠色生產能夠滿足市場發展、企業經營以及生態環境保護需要的關鍵。在當前我國工業生產過程中,政府相關政策體系能夠提升工業制造企業展開綠色生產的積極性,能夠有效利用市場調控促進綠色產品產業鏈形成,通過補貼政策促進綠色制造技術發展。但是我國相關政策以及配套機制體制建設仍然不完善,各地區間政策以及建設缺乏充分的統籌規劃,導致綠色制造體系建設無法獲得相關支持,阻礙了工業制造可持續發展。
三、我國綠色制造體系建設未來展望
(一)強化管理體系建設
通過強化相關體系建設,能夠促進綠色制造體系建設更加規范,從而保障生態環境保護以及能源節約的落實。綠色制造管理體系建設過程中,首先需要明確各個參與主體的建設責任,從而保障管理體系建設工作穩步推進。第一,政府在管理體系建設過程中需要發揮引導作用,利用相關政治制度規范管理體系建設,明確綠色制造方式在當前社會經濟以及行業發展中的重要作用,從而保障綠色制造體系建設能夠順利開展。第二,工業制造企業需要承擔相應的社會責任,在經營發展過程中為環境保護以及生態建設積極作出貢獻,通過行業內部制定科學的綠色制造標準,促進綠色制造管理體系不斷完善。最后,社會公眾需要通過消費習慣的改變,促進綠色產業鏈形成,綠色制造管理體系逐步完善以及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
(二)完善綠色制造標準體系
通過完善綠色制造標準體系,能夠有效促進我國綠色制造體系發展。國家以及行業需要根據當前社會發展需求、企業經營需求以及技術能力,制定科學的綠色制造標準體系,將綠色產品的制造標準進行明確規定,從而保障綠色產品的質量能夠滿足消費者需求,促進綠色產業鏈形成。綠色制造標準體系是綠色制造產品規范化、標準化的關鍵,只有將綠色制造產品的質量逐步提高,才能夠促進綠色產品在市場中的推廣,讓制造企業在承擔社會責任的同時有效保障自身經營效益,推動綠色制造體系建設穩步發展。
(三)加大可再生能源推廣力度
可再生能源在綠色經濟發展過程中是降低能源污染的關鍵。可再生能源不僅有無限制利用的特性,能源污染相對傳統能源也較低,能夠有效減少工業生產過程中的生態環境破壞,保障可持續發展戰略落實。因此,需要通過加大可再生能源的推廣力度,促進可再生能源應用理念的推廣,從而實現可再生能源的廣泛利用,推動我國綠色制造體系建設穩步開展。
可再生能源應用的推廣需要政府進行科學引導。首先,政府需要通過加強宣傳工作,讓人民群眾了解可再生資源對生態環境的保護作用,并通過綠色發展講座,讓人民群眾明確綠色經濟、綠色制造對社會發展的重要作用。其次,政府需要通過相關政策支持,降低可再生能源的應用成本,促進相關制造企業加大對可再生能源的使用力度和綠色制造體系不斷完善。最后,在可再生能源應用過程中,需要提升技術水平,降低可再生能源的應用成本,有效促進可再生能源的廣泛推廣,推動生態環境保護以及能源節約的發展以及可持續發展戰略的落實。
(四)完善體制機制
綠色制造相關體制機制的完善是保障綠色制造體系建設的關鍵。因此,我國需要充分完善相關體制機制,以此來滿足我國社會經濟發展需求以及可持續發展戰略的落實需求。體制機制的完善可以通過借鑒外國先進經驗來展開,如可通過現代化制造體制機制建設,為綠色制造體系的應用提供科學保障,避免綠色制造體系應用不規范等問題的產生等。
體制機制建設需要在我國社會經濟發展狀況、生態環境發展狀況以及制造行業企業經營需求的明確下進行。綠色制造相關體制機制的建設需要與行業生產經營規范相結合,從而保障我國社會經濟綠色發展。
(五)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政策扶持是保障制造企業進行綠色制造技術應用的關鍵。在綠色制造過程中,通過優惠政策促進企業經營效益的提升,能夠大幅度吸引企業展開綠色制造技術的應用。因此,政府需要提升對綠色制造技術應用以及綠色產品經營銷售的支持力度,從而保障制造企業發展,促進綠色制造體系建設。此外,政府在綠色制造體系發展過程中,還可以加大對綠色制造技術研究的扶持,以此來有效促進綠色制造技術的應用以及發展,推動綠色制造技術的不斷進步,降低綠色制造成本,推動可持續發展戰略落實落細。
四、結語
我國社會經濟的發展已經步入轉型的關鍵階段,綠色制造體系的建設是保障生態環境發展以及可持續發展戰略落實的重要保障。因此,在綠色制造體系的建設過程中,各個參與主體需要明確自身責任,共同促進綠色制造理念、可再生能源以及綠色制造技術的應用,保障我國現代化制造穩步發展。對此,政府要加強綠色制造理念的推廣,提升政策優惠力度,促進相關體制機制不斷完善,在綠色體系建設過程中發揮領導作用。
參考文獻:
[1]鐘文蔚,郭立瑋,袁海,陳順權.以“材料化學工程”理念構建“基于膜過程的中藥綠色制造工程理論、技術體系”的探索[J].中草藥,2020,51(14):3609-3616.
[2]鐘文蔚,李紹平,郭立瑋,陳順權,袁海,駱玉鳳.“面向中藥綠色制造的特種膜技術與專屬裝備”的研究策略與實踐——20余年中藥膜科技研究與應用的回顧、反思與展望[J].膜科學與技術,2020,40(01):360-366.
[3]郭立瑋,邢衛紅,朱華旭,高從堦,唐志書,丁菲,楊積衡,孫靜,李博.中藥膜技術的“綠色制造”特征、國家戰略需求及其關鍵科學問題與應對策略[J].中草藥,2017,48(16):3267-3279.
[4]石金明,王園,彭增起,惠騰,張雅瑋,王復龍,李君珂,崔保威,郭秀云.基于綠色制造技術的烤鴨品質特性與安全性研究[J].食品科學,2014,35(23):274-2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