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蘭蘭
摘要:在新課改中,初中體育課程的教學要求產生了極大的變化,更加注重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體育教師要立足于本班學生的實際身體情況,把本班學生的體育素養能力發揮到最大,使他們對初中體育學習的積極性更進一步,促使他們身體健康地發展,實現初中體育課堂的高效發展。
關鍵詞:初中體育? ?教學? ?學生
為了進一步使中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體育教師要從實際的教學經驗中出發,制訂科學合理的教學方針,保障學生們的身體機能,讓他們健康地成長,使他們通過體育的學習,鍛煉自身頑強的精神,促進初中體育課堂高效發展。
一、初中體育教學的現狀
目前,初中體育教學積極響應新課改要求,進一步完善了體育教學內容,創新了教學形式,取得了顯著成效。但是仍有部分教師抱著“穩中求勝”的教學心態,授課過程中仍然采取灌輸式教學方式,即直接傳授給學生體育知識、技巧、注意事項等,然后要求學生單一地模仿訓練。這樣的教學方式讓學生在課堂上猶如被動的機器人,學生在運動的過程中難以釋放自己的天性,也難以感受運動的快樂,在課堂上表現出來的熱情和參與積極性偏低,學習效益不佳。教學內容對體育教學的實效性、學生的運動興趣等有直接的影響。然而,有的教師在課堂上傳授給學生的基本都是體育知識以及運動技巧等,很少進行拓展延伸。例如,在籃球教學中,教師主要給學生講解籃球的運球、控球、投籃等動作技巧,很少做其他方面的分析,內容單調,這也是一些初中生不喜歡上體育課的原因。為了提升體育教學質量,響應體育新改革的要求,體育教師要從發展的眼光去教學,激發學生對體育課程的學習欲望,有利于提升初中體育課堂的高效發展。
二、初中體育教學創新路徑的策略
(一)提升教師的教學觀念。傳統的教學方式不利于學生的發展,因此,體育教師要學會改進以往的教育教學方式,使得自身的教學理念更進一步地發展,新穎的教育觀念是更多地注重學生的身心發展與綜合素養的培養,讓學生們成為課堂學習的主體,引導本班的學生積極地參與其中,使他們在體育課堂上良好地發揮,有利于初中生體育鍛煉積極性的健康發展。
(二)培養學生學習興趣。興趣是學習路上最好的老師,它可以推進學生主動學習。所以在上課前,體育教師應當與學生主動溝通,了解學生的興趣,在教學中,針對學生的興趣進行教學,讓學生在興趣的驅動下進行學習,如可以為本班學生組建團隊式的比賽,讓他們從中深刻地感受到體育精神的無限魅力,并且引導學生參與到課堂實踐學習之中,在尊重每一位學生個性發展的情況下促其發展,有利于促進學生體育素養的養成。
三、多媒體技術在體育理論知識學習中的滲透
初中體育教學離不開知識理論的教學,學生唯有明白了每一個動作的原理后,才能夠準確地將教師示范的動作內化為自身的行為。體育教師可以先借助多媒體技術的形式向學生們進行展示人體的基本構造,以及傳授他們相應的生理學與營養學的知識,讓他們明白初中體育理論知識也很重要。比如,在向學生們展示排球運動的視頻時,讓學生認真進行觀看,讓學生明確哪些動作可以鍛煉人體哪些部位的肌肉,讓他們以后在打排球的時候認真地體會。[1]
四、創設情境,激發學生對體能練習的興趣
在初中體育教學中,體育教師要結合相應的情境來教學,促進中學生體能素質的發展,讓他們具備一定的斗志與進取心,使他們在實際的體育運動中得到發展,要讓學生在課堂上保持較好的學習狀態。
例如,在教學“田徑運動”這一課時,體育教師可以采用分小組的模式進行,以積分制的形式讓他們積極地參與其中,營造一個“勇者大沖關”的游戲,讓學生在競爭中體會運動精神,激發他們學習體育的興趣。如在給學生講解基本的運動技巧、比賽規則和注意事項后要求學生上場比賽,再根據學生在比賽過程中暴露出來的問題對學生的薄弱環節進行鞏固。這樣的教學方式既能促使學生有效理解并掌握體育知識和技能,還能培養學生熱愛體育的情感以及良好的專項運動能力如競賽能力、鍛煉能力等,有利于落實新課改目標。[2]
總而言之,初中體育教學的創新路徑是為了契合教學目標和要求。體育教師要立足于學生的發展進行科學合理的教育教學,讓他們的身體素質更進一步地發展,讓他們對體育課堂充滿積極的興趣,同時在具體的學習之中,要積極地倡導與鼓勵學生在學習和鍛煉的過程中積極思考,大膽嘗試。初中體育教師必須革新教育理念,創新教學方法,優化教學內容,完善教學評價,在增強學生身體素質的同時促進學生身心健康成長,為學生未來更好地適應社會、充分實現自我價值打好基礎。
參考文獻:
[1]傅暉.初中體育大課間活動的現狀及改善策略——以杭州市文海實驗學校自主選擇“多樣化、趣味化”大課間模式為例[J].文化創新比較研究,2017,1(34):85-87.
[2]楊琬若,楊駿,黃順明.基于初中學業水平考試改革對提升體育教學質量的思考[J].體育科技文獻通報,2017,25(12):118-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