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冬梅
摘要:新高考方案的推進帶動了我國教育改革事業的發展,為奮斗在高考一線的教育工作者們帶來了不小的挑戰,教師們不僅要更新自身的教學觀念,還要積極創新課堂教學方式和方法,以更好地應對新高考制度提出的教學新要求。同時,以高質、高效的教學課堂來促進學生學科思維發展和綜合能力的提升。本文以新高考背景下的高中數學教學為例,在立足其教學現狀的基礎上,深入分析并探討了高中數學教學方法的創新策略,以期能夠進一步推動我國高中數學教學改革的順利開展。
關鍵詞:新高考? 高中數學? 教學方法? 創新策略
引言
新高考方案的推出對高中數學課堂的教學任務和目標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想跟得上時代發展的腳步,高中數學教師就需要對教學觀念和方法進行合理的改革與創新,積極解決數學教學過程中出現的各類問題,并在凸顯學生的主體地位的基礎上,加強對學生數學思維、學習能力、綜合素養的培養,讓學生能夠更好地適應新高考、教學新形勢。
一、新高考背景下高中數學教學方法創新的意義
數學作為一門綜合性較強的學科,不僅需要學生具備較強的邏輯思維能力,對知識的吸收轉化與運用能力也十分關鍵。高中階段的數學課程抽象性、邏輯性等特點愈加明顯,教學難度和學習難度都有了很大的提升,需要教師具備良好的專業素養和教學能力。而在新高考的背景下,為了緊跟時代的發展風向、把握好新時期高中數學教學的脈搏,教師需要整合教育新形勢對教師的“教”及學生的“學”提出了更新、更高要求,對以往的教學模式和手段進行合理的創新,[1]以科學、高效、多樣的新型教學方法來開展數學教學,不僅能夠彌補傳統、老舊教學形式的不足,還可以打破師生之間的交流壁壘,指引學生自發對數學知識進行深層次的挖掘與探究,從而能夠在優化課堂教學質量與效率的同時,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對學生的數學綜合能力及素養進行全面的培養與提升。
二、新高考背景下高中數學教學方法的創新策略
(一)深挖教材內容
課本教材作為知識的重要載體,是教師設計教學內容和方案最基礎的依據,現行的高中數學課本教材,由諸多學者根據新課標的要求合力編撰,經過了反復的斟酌與推敲,所選入的內容涉及面非常廣,且前后連貫、自成一個體系,高中數學教師在依據新高考政策來創新教學策略的時候,首先要做的就是認真研讀課本教材,深入挖掘和提煉其中的重難知識點,教師只有充分理解并掌握了教材上的內容及用意,才能采取更合適的教學方式和手段,對其進行深入淺出的講解,以此來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同時促進學生數學思維的形成。[2]
(二)創新教學模式
首先,根據新高考政策的要求,高中數學教學應該以培養學生數學思維、傳授學生學習方法、提升學生學習能力為主,對此,教師可以通過設置一些具有一定探究價值的教學問題或活動,來對學生的數學思維進行正向引領。在此過程中,教師還可以通過對學生的科學分層和分組,確保每個學生都能夠在小組學習中發揮自己的長處,在獨立思考與合作探究中共同完成對數學知識的挖掘與學習。
其次,升至高中階段,數學教學難度又有了明顯的提升,對學生的邏輯思維、抽象思維都是極大的考驗,針對這一點,在順應新高考政策的高中數學教學中,教師可以從學生感興趣的角度出發來創設多樣化的教學情境,在寓教于樂中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加強學生的學習效果,同時彌補學生在思維方面的不足,實現學生數學綜合能力及素養的培養與提升。信息技術飛速發展已經成為了教育教學的重要輔助手段,高中數學教師可以從這一角度出發,將網絡信息技術、設備的優勢與傳統的高中數學課堂相融合,借助多媒體強大的信息傳遞功能,以圖片、動畫或視頻等多種形式對抽象的數學知識進行直觀的呈現。
例如,在講解“直線與圓的位置關系”這一章節時,為了彌補學生在空間想象力方面的不足,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抽象的“位置關系”概念,教師可以通過動畫的方式來創設一個“太陽初升”的教學情境,引導學生自主觀察動畫中“太陽”與“海平面”的關系,并結合本章節的教學內容,通過獨立思考與合作交流,來分析和探索“圓與直線的位置關系”,進一步促進學生對數學學習方法的掌握以及自身數學思維的形成。[3]
結語
綜上所述,應新高考政策的具體要求,高中數學教學需要教師在生本理念下進行更深層次的挖掘與探索,著重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學習能力、綜合素養。在此過程中,教師首先要研讀教材、把握教學重難點,其次就是要整合現代化互聯網技術的教學優勢,對教學模式和方法進行合理創新,進一步拓寬課堂的教學路徑,推動新時期高中數學教學改革的深入推進。
參考文獻:
[1]謝秉強.新高考背景下高中數學教學方法探究[J].高考,2021(17):5-6.
[2]潘峰.新高考背景下高中數學教學方法的創新研究[J].新教育,2021(14):12-13.
[3]王庭元.新高考背景下高中數學有效教學方法分析[J].中學課程輔導(教師教育),2021(07):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