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曉瑩
摘要:隨著世界對海洋工程設備需求的不斷增加,我國海洋工程行業的發展前景越來越好,尤其是近年來,我國在海洋工程發展領域不斷研發新技術,領先地位更加明顯。但是從整體來看,我國海洋工程市場在后續發展中還受到了一些客觀因素的影響,尤其是我國的整體技術體系還不夠完善,一些設備零件還依賴進口。本文主要研究海洋工程市場近年來的發展現狀和前景,對我國海洋工程市場面臨的發展問題進行了綜合研究,提出了幫助海洋工程市場更好地適應發展主旋律的優化措施,期待能為我國海洋工程行業的發展提供參考。
關鍵詞:海工市場;發展現狀;存在問題;主旋律
一、海工市場發展概述
海工市場包括海洋市場經濟、貿易往來、海洋工程等一系列內容,其運轉、流通等情況構成了現代海工市場的整體。近年來,國家相關資金的大力投入以及相關法律政策的引導,加上該領域專業人才的培養力度不斷加大,促使我國的海洋市場規模越來越大,海洋市場的發展速度越來越快,競爭力也越來越強。近年來,國家相關部門越來越注重對海洋資源的開發,同時也在不斷增加海洋技術探究類型,加快對海工市場的秩序規范。目前,我國的海洋工程裝備在技術水平上得到了大力提升,尤其是一些海洋裝備工程技術越來越成熟,由相關集團設計的海洋工程產品甚至領先世界水平,在推動海洋資源的合理開發利用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果。早在2011年,我國就能夠獨立研制并開發出半潛式鉆井平臺,并綜合運用該鉆井平臺進行勘探、鉆井和修井工作。該項技術也加快了鉆井平臺工作的效率提升,幫助工作人員進一步提升了工作質量。此外,該技術也標志著我國在海洋工程發展方面取得了世界領先地位。
目前,我國海洋工程的發展已經涉及各個領域及領域中的各個環節,如產品開發設計、配套產品的研究制造、總包制造等,海洋工程的發展速度也越來越快,還有一些地區正在加快實現海洋工程技術、海洋工程項目的轉型升級,進一步促進和帶動了現代海工市場秩序的穩定和海洋經濟的發展。但是關于核心技術方面的產品研究還有待提高,一些技術核心配套設備的設計還需要依賴國外企業。現在,國際上認可的海洋工程裝備設計大多由歐美發達國家壟斷,這也是我國在海洋工程裝備配套設備上的進口率高達70%以上的原因。此外,筆者對綜合資料的研究分析發現,有95%以上的關鍵設備依賴進口,嚴重缺少自主創新技術和專利設備,導致我國在海洋工程裝備方面的自主設計研發難度加大。不過,目前來看,我國的海洋工程企業已經認識到提升關鍵技術的重要意義,且國家對海洋工程的發展越來越重視,因此,我國海洋工程在關鍵設備上的技術研究也在加快進度。近年來,國家及政府部門對海洋工程事業的發展也投入了大量的資金。在諸多客觀因素的支持下,海洋工程也在不斷提升自身的產品設計和研發能力,令我國海洋工程事業的發展更可期。
二、海工市場發展現狀及問題
第一,平臺的自主設計能力不被認可。目前,在海洋工程市場中,歐美發達國家在設計方面處于絕對領先地位,韓國、新加坡等國家也具備一定的競爭優勢,我國在海洋工程方面的自主設計能力還有待提升。這些情況的出現主要是由于我國缺乏現代科學技術水平的支撐,缺少技術類人才和豐富的研究理論,難以激發工作人員的自我提升能力以及平臺的自主設計水平。此外,美國設計公司數量較多,荷蘭、韓國等一些發達國家的設計公司也比較著名。雖然目前我國在海洋工程事業的深水鉆井平臺領域也具備自身一定的自主設計能力,但中石油、中海油等一些大型石油公司對平臺的設計沒有統一的要求和標準,導致這些平臺的設計標準都是參考歐洲的標準制定的。相應地,當前我國海工市場的學術理論還比較匱乏,自主設計平臺一直未獲得國際市場認證,導致我國的平臺自主設計能力在設計領域沒有發言權和話語權,阻礙了我國平臺自主設計能力的提升和發展,致使我國的技術設計能力與世界先進水平之間的落差越來越大。
第二,我國在深海領域的核心技術受制于人。我國的海洋資源非常豐富,但由于我國目前的深海技術不足,對深海技術的研究和分析能力還有待提升,深海作業的裝備制造能力有限,尤其是深水浮式鉆井補償系統、耐高壓氣缸及密封技術、配合水下機器人作業技術以及一些高性能的大型拖纜機技術還有待完善。我國在這些深海領域核心技術的掌握和研究方面,還需要依賴國外,這就給我國的深海鉆井設備發展帶來了很大壓力,從而導致我國深海鉆采設備持續處于產業鏈底端,利潤較低,而較低的利潤又限制了海洋工程事業的研發和產品創新。
第三,專業人才緊缺,影響了海洋工程事業的發展。人才隊伍是影響海洋工程事業發展的關鍵因素,當前我國在自升式鉆井平臺與半潛式鉆井平臺的設計方面,都需要依靠國外公司,而具體的設計工作則主要由國內的研究所完成。由于我國缺乏海洋工程事業的專業人才,圖紙完善率不高,設計所需時間較長,甚至還會出現返工頻率較高的現象。此外,由于深水鉆井平臺工作對工作人員的綜合素質和技術能力要求非常大,如果缺少專業人才,就會嚴重影響海洋工程事業的運轉效率,甚至阻礙海洋工程的施工現狀,還會給前期投資帶來過多的壓力,不利于整個海洋工程事業發展。
第四,投資模式不夠成熟,導致海洋工程事業風險過大。我國的海洋工程裝備制造業與國外的相關企業相比,還存在投資模式不成熟的問題。當前,雖然我國海洋工程的發展速度正在逐漸加快,但是我國境內對于海洋工程事業的投資模式、投資方法和投資力度還有待完善和加大,相關部門也缺乏有效的投資經驗的支持,進一步阻礙了投資模式的轉型和升級。由于投資模式不夠成熟,我國的海洋工程在發展中面臨著很大的風險。目前,我國很多海洋工程都是船東在沒有租約的情況下開始的,面臨著巨大的棄單風險和金融風險。國外的海洋工程事業,國家會給予相關的政策支持和經濟補貼,而我國卻缺失了這些保障,這也是導致我國海洋工程投資模式不成熟的重要原因之一。
三、海工市場該如何適應未來主旋律
(一)支持創新驅動,實施產業創新發展工程
支持創新驅動,實施產業創新發展工程,需要從兩方面考慮,分別是加強我國海洋工程自身的設計能力,不斷加快攻克深海領域的核心技術工作。從目前國內外海洋工程事業的發展前景來說,沒有先進的技術力量和研發力量,就沒有廣闊的市場,要想實現海洋工程的經濟效益目標,國家就不能僅僅依靠海洋工程事業獲取經濟利益。
一方面,我國海洋工程事業需要多渠道提升自身的設計能力。首先,相關部門要不斷鼓勵我國大型海洋工程裝備企業收購或控股一些全球知名的海工設計公司,保證海洋工程事業擁有先進的設計能力,提升自身的競爭優勢。其次,相關部門要鼓勵境外知名的海工企業或設計公司在我國境內開辦合資機構,將優秀的國際設計公司引進國內,帶動國內海洋工程設計水平提高。同時,相關部門要鼓勵國內優秀的技術人才學習設計理念和新設計方式。最后,相關部門還要引導和組織設計行業的大型骨干企業開展聯合研究,共同制定海洋工程設計標準。
另一方面,相關部門要不斷加快攻克深海領域的核心技術。首先,相關部門要繼續加快半潛式鉆井臺的研究與發展,加快推進現代化、多樣化技術類型的探究與升級,同時還要不斷完善技術類型的研究,攻克深海領域的技術難題。其次,相關部門要提前對鉆井船領域進行科學、合理的戰略部署。管理者應集中技術優勢,不斷攻克鉆井船領域的技術難題,綜合增強我國技術競爭優勢。最后,相關部門要不斷突破關鍵系統及一些配套部件上的技術難題,不斷鼓勵龍頭海工裝備企業進行重點技術的突破和研究。同時,相關部門還要鼓勵海工裝備企業加快研發高技術含量的關鍵部件,加快對定位系統、水下機器人等關鍵系統的應用和推廣。
(二)以需求為牽引,形成產業聯盟
我國的海洋工程事業應面向國內外兩個發展市場,實現供給和輸出的融合。海洋工程事業要不斷發揮和重視企業的市場主體作用,重視市場在海洋工程事業發展中的戰略地位。相關部門應加快了解不同崗位人員的需求,關注海洋工程事業的發展現狀與前景,結合具體的情況不斷調整與更新產業發展戰略目標,及時推進并更新產業聯盟。同時,相關部門要不斷關注并研究施工建設、設備制造及安裝能力方面的質量,鼓勵并推動海洋工程產業結構優化升級。此外,我國海洋工程事業還要鼓勵船用設備配套企業積極展開關鍵設備元件的制造和研發,彌補我國技術水平上的不足。要想實現產業結構的創新升級,海洋工程事業還必須以需求為導向,通過推動科研機構、高校與專業技術公司的技術合作,促進產業、學識、研究和運用的密切結合,帶動產業結構升級和調整,并形成產業聯盟。
(三)加強國際合作,引進專業人才
在人才型社會和知識型社會,要想加快國際化合作,應積極引進專業的技術人才。
國際化合作可分為三個階段。首先,相關部門要深入開展國際化合作,鼓勵商業銀行、保險公司等金融機構加強對船舶制造業方面的金融業務和產品創新研究,引導一些優惠性金融政策向船舶制造業傾斜,通過金融增強海洋工程事業的國際市場競爭力。其次,支持具有戰略重點的企業實現跨國并購。跨國并購可以引導國內外企業在研發、制造方面開展合作,還能帶動資本、服務、技術和產品之間的合作,相關部門可以鼓勵跨國并購,進一步吸收國際上的優秀資源,推動國內外海洋工程事業合作,有效推進企業技術水平升級,還可以鼓勵現有的工程技術人才,加快學習與豐富自身的知識水平與經驗。最后,相關部門還要進一步提升海洋工程事業對外開放的水平和能力。要統一對內外資本企業進行優惠政策的傾斜,不斷完善國外海洋工程企業的安全審查和管理制度,避免海洋工程風險。同時,相關部門要鼓勵引進資金、技術和人才,全方位帶動海洋工程事業國際化合作。相關部門還可以與高等院校合作,聘請專家、技術人員到高等院校開展項目研究和合作,鼓勵并引導更多的高校學生和教師參與到海洋工程事業的發展中來。
引進國外優秀的技術人才,幫助我國海洋工程事業建立專業的人才隊伍,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結合當前我國海洋工程事業的發展情況,專業技術人才匱乏是導致海洋工程事業面臨技術缺失的主要原因。因此,相關部門要加強對優秀技術人才的引進,采取現代化的薪酬制度與激勵機制,進一步帶動國內工作人員技術能力的培養,了解不同工作人員的真實需求和個性化需求,以精神激勵、物質激勵、工作激勵相結合的方式,進一步加快海洋工程設備方面的技術研究。
(四)加強政策引導,完善產業結構
加強對海洋工程事業方面的金融政策引導和支持,不斷完善海洋工程事業的產業結構,也是幫助海洋工程事業更好地適應未來主旋律的重要舉措。
首先,相關部門要進一步加大對海洋工程事業的政策支持力度,讓海洋工程事業的融資渠道更加多元化,降低前期融資成本,幫助其解決資金上的困難。政府部門還應加快立法約束,例如,政府部門應加快立法,加強法律約束,進一步整合現有的經濟資源,不斷規范海洋工程事業發展。其次,國家及政府部門要不斷規范海洋工程事業的財政補貼制度,適當給予政策性傾斜和優惠,促進海洋工程事業發展,從而為我國海洋工程技術競爭力的提升貢獻力量。最后,要適當降低海洋工程企業的綜合稅費,幫助海洋工程企業降低稅費負擔和壓力,打開海洋工程事業的發展前景,鼓勵海洋工程事業發展,從而推動海洋工程事業的產業結構優化升級,更好地投入到海洋工程技術的研究工作中。
四、結束語
綜上而言,我國目前的海洋工程市場已經取得了不錯的發展,同時也擁著積極的發展前景。但是就目前海洋工程市場的發展現狀及存在的現實問題來說,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海洋工程技術的研發還不夠完善,技術力量也有待提高。同時,我國海洋工程市場也面臨著平臺的自主設計能力不被認可,深海領域的核心技術受制于人,缺乏專業人才以及投資模式不成熟的情況,導致海洋工程事業風險過大。本文通過研究和分析,闡述了支持創新驅動、實施產業創新發展工程的重要性,并提出相關部門以需求為牽引,形成產業聯盟;加強國際合作,引進專業人才;加強政策引導,完善產業結構等優化措施,希望能夠有助于我國海洋工程事業內部結構的調整、升級,從而更好地適應未來發展。
參考文獻:
[1]李應曉,張晶,張高尉,李金富,劉賢權.海工裝備制造企業數字化轉型探究[J].船舶物資與市場,2022,30(01):85-87.
[2]楊雨,劉寧寧,孫佳樂,于靜雨. 海洋工程裝備制造產業網絡分析與演化博弈研究[D].鎮江:江蘇科技大學,2021.
[3].海工市場寒意難消復蘇仍需時日[J].珠江水運,2021(04):36.
[4]杜亮,孫寧寧,劉子涵,寧偉.海工市場如何把握未來主旋律[J].中國船檢,2021(02):68-71.
[5]張輝,袁浩銘,李夏青.需求低位改善,全球海工市場處于恢復期——2019年前三季度全球海工市場簡評[J].船舶物資與市場,2019(11):11-16.
[6]趙博,方慶林,包明涵,于靜.海工市場供需平衡需要“組合拳”——專訪VesselsValue亞洲總部(新加坡)總經理Charlie Hockless[J].中國船檢,2019(05):36-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