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通過綜述我國獼猴桃育種、種植分布、病蟲害種類及其防治,以及農藥登記及市場中獼猴桃農藥殘留情況,分析了我國獼猴桃進出口貿易及其整體產業發展現狀。從種業、種植、產品鏈延伸、貿易等各個方面,對比了我國獼猴桃產業與其他國家獼猴桃產業的生產標準化、運營品牌化、產業集群化發展情況,并提出了相關建議,以供參考。
關鍵詞 獼猴桃;產業現狀;病蟲害種類
中圖分類號:F326.13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095–3305(2023)03–0019-03
0 引言
獼猴桃屬于被子植物門、雙子葉植物綱、原始花被亞綱、側膜胎座、目山茶亞目、獼猴桃科、多年生植物種類的水果,獼猴桃科全球4屬,分別為獼猴桃屬、藤山柳屬、水東哥屬、毒藥樹屬,共370余種。其中,以獼猴桃屬的經濟價值最大,主要以富含維生素C及其甜酸適口和特異的風味見著[1]。我國是獼猴桃的起源地,有著豐富的獼猴桃種質資源,也是獼猴桃世界第一生產和消費大國。近年來,在“一帶一路”倡議的推動下,我國獼猴桃進出口貿易迎來新的發展機遇。我國獼猴桃產業在高速發展的同時,也出現了盲目擴張導致的生產風險增加、低端產品同質化競爭以及病蟲害防治的用藥不規范等問題[2]。因此,全面了解國內外獼猴桃產業現狀,有助于我國獼猴桃產業的標準化、規范化和國際化。
1 獼猴桃的種類與資源分布
全世界獼猴桃屬植物共54種,主要分布在寒溫帶至赤道附近海拔150~2 300 m的區域,主要產地為意大利、新西蘭等,還分布在尼泊爾、錫金、越南、馬來西亞、智利、希臘、西伯利亞東部等地區。我國是獼猴桃的優勢主產區,有52個種,自然分布范圍十分廣泛。除青海、寧夏、新疆、內蒙古外,其他各地區均有獼猴桃資源分布,且主要集中在25°N~30°N的秦嶺以南、橫斷山脈以東及珠江以北地帶,此區域內越往南,分類群越多、越復雜,其中斑果組、糙毛組和星毛組都集中在此區域,凈果組的分布區延伸至東北地區[3]。
2 我國獼猴桃產業現狀的分析
2.1 產業發展起步較晚
從獼猴桃產業發展史看,我國食用獼猴桃的歷史悠久,但產業發展起步較晚。獼猴桃的栽培歷史可追溯至2 000多年前的《詩經》:“隰有萇楚,猗儺其枝,夭之沃沃,樂子之無知。隰有萇楚,猗儺其華,夭之沃沃,樂子之無家。隰有萇楚,猗儺其實,夭之沃沃,樂子之無室”,這里的“萇楚”指的便是獼猴桃[4]。唐代陳藏器著的《本草拾遺》記載“獼猴桃味咸溫無毒,可供藥用,主治骨節風、癱瘓不遂、常年白發、痔病等等,皮可造紙”,講述了獼猴的桃醫用及工業價值[5-6]。20世紀初,獼猴桃種植從中國傳到新西蘭,新西蘭在20世紀40年代至50年代通過品種選育,使獼猴桃成為農業商品,并出口到美國和英國[7]。
2.2 國際較為認可的品種缺乏
從產量和種植上看,我國獼猴桃種植面積和產量占比均為世界第一,栽種和選育品種豐富,但國際較為認可的品種缺乏。2000—2019年,我國獼猴桃產量從近90萬t增長至近240萬t,種植面積為2 400 km2,占全球的72%,產量占全球獼猴桃產量的55%,形成了陜西、四川、貴州、湖南、河南和湖北五大種植地和五大優勢產區[8-9]。一是陜西秦嶺北麓山區,二是四川大巴山南麓山區及龍門山區,三是湖南省西部和湖北省西南部武陵山區,四是貴州苗嶺烏蒙山區,五是河南的伏牛山、桐柏山等大別山區。五大優勢產區占全國獼猴桃總規模的82.3%。栽種品種由新西蘭引進的“海沃德”向自主選育的“金魁”“紅陽”“秦美”“貴長”過渡。近年來,除上述品種之外,還有“米良1號”“紅陽紅”“臍紅”“東紅”“黃金果”“金艷”“沁香”等這些優質品種得到了種植和推廣。
2.3 國際競爭力不強
從出口和進口消費上看,我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獼猴桃進口市場,國際獼猴桃市場占比較低,產品附加值和國際競爭力不強。全世界獼猴桃出口總額達31.7億美元。自2016年出口獼猴桃價值25億美元以來,這一數字增長了27.8%。5個最大的獼猴桃出口國(新西蘭、意大利、希臘、智利、比利時)出售的獼猴桃占全球獼猴桃出口總值的88.8%。中國的出口額在所有獼猴桃出口國中排第12位,僅為1 980萬美元。中國是獼猴桃的主要進口國。2009—2019年,我國獼猴桃行業進口量總體呈上升趨勢。2018年,我國獼猴桃進口量為11.33萬t,與上年基本持平;2019年行業進口量為12.91萬t,同比增長13.95%,進口額為4.36億美元。新西蘭、智利、意大利、希臘、法國5個國家的獼猴桃進口量占我國進口總量的99%以上,說明我國獼猴桃出口量相對較少,但總體穩步增長。2010—2019年,2018年獼猴桃出口為0.65萬t,同比增長51.19%;2019年,產品出口0.89萬t,同比增長36.24%。隨著經濟全球化的不斷發展,獼猴桃國際市場競爭日益激烈。2019年,獼猴桃出口金額達到1 330.65萬美元,同比增長35.67%。我國獼猴桃出口額總體呈現上升趨勢,但占全球比例較低。我國獼猴桃出口國以俄羅斯、印度尼西亞、蒙古、馬來西亞等為主,占我國出口總量的84.2%,我國獼猴桃國際市場占有率由2000年的0.03%上升至2018年的0.33%,年平均增長率為0.17%,但占有率仍然遠低于新西蘭的40.19%和意大利的25.33%。
2.4 獼猴桃市場后優勢超空間較大
從主要的獼猴桃供應國的發展來看,國際獼猴桃市場被新西蘭等國家占有。獼猴桃產業發展較早的新西蘭建立了較為完善的獼猴桃工業體系,我國與國際市場相比后發趕超空間較大。盡管我國是獼猴桃生產大國,但我國的商業獼猴桃起步較晚,產業規劃缺乏統一完善的高層次產業規劃。目前,我國的獼猴桃產業規劃主要有2種:第一種是四川省蒼溪縣獼猴桃產業,采用“貧困戶+專合社+基地+公司”的模式發展產業,合作社社員以貧困戶為主,社員以承包土地作價入股,貧困戶股本由村集體掌握分配,形成的集體經濟收入按4∶3∶3的模式分紅;第二種是貴州省修文縣獼猴桃產業,該縣培育了多家精深加工企業,從事獼猴桃深加工產品的研發和市場銷售,構建了政府支持“三農”融資及多層級多元化農業擔保體系,建立三級電商服務中心,開設電商、微商店鋪,實施“五統一”模式拓展銷售市場,在全國各地建立銷售點和體驗店,形成了較為完善的營銷體系。
新西蘭獼猴桃的商業起源于20世紀60年代,當時已具備出口級標準和推廣業務。但隨著新西蘭獼猴桃產能過剩,為使種植者和獼猴桃種植公司之間達成更為廣泛的一致性,新西蘭修訂了獼猴桃進出口管理條例,成立應對生物安全和操作的獼猴桃藤健康組織(KVH),保證全球供應鏈決策的行業供應組(ISG)。新西蘭是世界上最大的獼猴桃銷售國,向59個國家銷售獼猴桃,占全球總銷量的30%,并在全球21個國家設有辦事處[10]。
2.5 人均獼猴桃消費偏低
從消費量來看,我國人均獼猴桃消費偏低,市場發展空間較大。2019年,中國(220萬t)仍是世界上最大的獼猴桃消費國,占總量的52%。中國的獼猴桃消費量比第二大消費國意大利(33.7萬t)高出7倍,排名第三的是伊朗(17.7萬t),占4.1%。2007—2019年,中國獼猴桃的消費量年均增長5.3%。其他國家的平均年增長率如下:意大利(每年增長8.7%)、伊朗(每年增長4.2%)。人均獼猴桃消費量最高的國家是希臘(人均14 kg),其次是意大利(人均5.66 kg)、智利(人均4.45 kg)和西班牙(人均3 kg),而世界人均獼猴桃消費約為人均0.55 kg。我國的獼猴桃消費量遠低于世界人均估算消費量,獼猴桃市場后勁十足。
2.6 標準體系缺乏
從產業標準來看,新西蘭、歐盟和美國等標準體系、各類標準的制定數量遠高于我國,且比我國嚴。新西蘭依據獼猴桃的大小、味道、果肉顏色和外觀制定了產品質量標準。美國農業部制定了獼猴桃分級和包裝的法規,對獼猴桃的檢驗檢疫做了嚴格的規定[11]。歐盟擁有獼猴桃數量最多、種類最全的農藥最大殘留限量(有506項)[12]。而我國的獼猴桃標準絕大部分都是地方標準,行業標準和國家標準屈指可數,即將實施的獼猴桃質量分級標準與國際有較大的差距,農藥的最大殘留限量僅46項。
3 獼猴桃主要病蟲害與用藥存在的問題
獼猴桃中主要病蟲害無合法有效防治用藥,農藥使用不規范,殘留隱患較為嚴重,影響了獼猴桃的等級和質量,成為我國獼猴桃在國際貿易中的壁壘。我國獼猴桃在生長期間會遭受23種病害和18種蟲害的侵害,但登記用于獼猴桃的農藥僅18種,殺蟲劑主要用于防治夜蛾、紅蜘蛛、葉蟬和蚜蟲,殺菌劑主要防治潰瘍病、花腐病、褐斑病、灰霉病、炭疽病、葉斑病、軟腐病、葉斑病,黑斑病、褐斑病和根結線蟲病。
近10年的獼猴桃殘留約有75種農藥,按農藥結構特性共分為有機磷、有機氯、大環內酯和其他類(表1)。按防治對象可分為39種殺蟲劑、30種殺菌劑、3種殺螨劑、2種植物生長調節劑和1除草劑。
我國登記的殺蟲劑和殺菌劑無法完全防止危害嚴重的病蟲害發生,生產者超范圍使用農藥現象比較嚴重,在獼猴桃產品中檢出了多種農藥的殘留(表2)。農藥超范圍使用不僅降低了獼猴桃質量安全,還使出口貿易受阻。
3 建議和對策
3.1 獼猴桃產業相關建議
根據省情和國情,加強對現有栽培品種和新選育品種開展系統區域試驗及適種區評價,以提高產量和質量為目的,確定最佳適宜區。依據不同種類獼猴桃的品質,對種植區進行分級,推出具有省級特色的網絡和代表,成立有跨國特色的國家級獼猴桃國有企業,構建自主獼猴桃品牌及戰略,統籌全國各省獼猴桃的“產—購—銷”活動,引導技術、人才、資本等要素向優勢區聚集,形成以企業為中心聯合高校的技術研發體系,包括獼猴桃新品種的選育,帶有抗性獼猴桃、獼猴桃保鮮和病蟲害防治的新技術、新方案。擴大獼猴桃市場和消費面,加快具有中國特色獼猴桃食品及衍生食品的研發,逐步完善獼猴桃的供應鏈和制度,使我國獼猴桃能更好地走出國門。
3.2 獼猴桃標準相關建議
盡管我國是獼猴桃大國,但我國的獼猴桃標準十分稀缺,起步較晚,這是我國獼猴桃國際市場占有率和競爭力弱的主要原因。立足本國和各類高品質獼猴桃,制定符合現有我國獼猴桃生產實際和產業發展要求的標準,使獼猴桃產業標準化。包括各類獼猴桃生產、種植和果園標準、采收檢測標準、品質分級標準、加工操作標準、物流標準、檢驗檢疫標準,病蟲害防控和農藥使用標準與限量,及其認證和產地溯源標準,使獼猴桃產業有“標”可依,提高獼猴桃的質量。
參考文獻
[1] 中國科學院中國植物志編輯委員會.中國植物志[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4.
[2] 莊慧千,周普國,張峰祖,等.獼猴桃農藥登記和殘留現狀及應對措施研究[J].農藥科學與管理,2021,42(2):11-18
[3] 孫雷明,方金豹.我國獼猴桃種質資源的保存與研究利用[J].植物遺傳資源學報,2020,21(6):1483-1493.
[4] 崔致學.中國獼猴桃[M].濟南:山東科學技術出版社,1993.
[5] 黃宏文.獼猴桃馴化改良百年啟示及天然居群遺傳漸滲的基因發掘[J].植物學報,2009,44(2):127-142.
[6] 徐小彪,張秋明.中國獼猴桃種質資源的研究與利用[J].植物學通報,2003(6): 648-655.
[7] Ward C, Courtney D. Kiwifruit: taking its place in the global fruit bowl[J]. Advances in Food and Nutrition Research, 2013(68): 1-14.
[8] 云果產業大腦.2021年中國獼猴桃產業研究報告[EB/OL]. [2021-12-15].https://www.gaoyuanyunguo.com/home/article/detail.html?id=8786
[9] 何鵬,劉強,郭耀輝.我國獼猴桃市場與產業調查分析報告[J].農產品市場, 2021(21):46-48.
[10] Nzkgi. The Kiwifruit Book 2021 [M]. Nzkgi: New Zealand Kiwifruit Growers, 2021.
[11] Animal and Plant Health Inspection Service, USDA. Importation of Kiwi from Chile Into the United States[EB/OL]. [2015-09-17].https://www. federalregister. gov/documents/2015/09/17/2015-23383/importation-of-kiwi-from-chile-into-the-united-states
[12] European Commission.EU Pesticides Database[EB/OL]. [2022-08-18]. https://ec.europa.eu/food/plants/pesticides/eu-pesticides-database_en
責任編輯:黃艷飛
Present Situation, Existing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Kiwi Fruit Industry in China
Pang Hong-Yu et al(Guizhou Agricultural Products Quality and Safety Supervision and Testing Center, Guiyang, Guizhou 550001)
Abstract By summarizing the breeding, planting distribution, disease and pest types and control, pesticide registration and pesticide residues of kiwi fruit in the market in China, the import and export trade of kiwi fruit in China and its overall industrial development status were analyzed. From the aspects of seed industry, planting, product chain extension and trade, compared the production standardization, operation branding and industrial cluster development of China’s kiwi industry with other countries’ kiwi industry, and put forward relevant suggestions and countermeasures for reference.
Key words Kiwi fruit; Industry status; Diseases and pests
基金項目 黔質量發展項目“貴州獼猴桃農藥殘留風險評估研究”([2021]23號)。
作者簡介 龐宏宇(1981—),男,貴州貴陽人,高級農藝師,主要從事農產品質量安全檢驗檢測研究。*通信作者:蔡滔(1969—),男,貴州貴陽人,高級農業經濟師,主要從事農產品質量安全研究,E-mail:927221925@qq.com。
收稿日期 2023-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