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麗卿
〔摘? ? 要〕? 在教學改革發展的背景下,多媒體技術已經成為現階段教學中教師經常使用的工具之一。多媒體技術的使用不僅在教師教學方式創新與觀念轉變中發揮了積極作用,也讓教學呈現出與時俱進的特點。小學語文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技術創新課堂教學活動。本文主要就小學語文教師應用多媒體技術構建高效課堂教學進行研究。
〔關鍵詞〕? 多媒體技術;高效課堂;構建
〔中圖分類號〕? G424? ? ? ? ? ? ? ?〔文獻標識碼〕? A? ? ? ? 〔文章編號〕? 1674-6317? (2023)? 10-0067-03
多媒體技術屬于新教學技術,小學語文教師運用這一技術創新課堂教學活動,首先要明確多媒體的使用方式與價值,才能避免使用質量不高、教學效果不理想問題的出現。其次,為讓教學呈現高質高效特點,小學語文教師還應重視體現學生主體地位,并在多媒體技術與小學語文教學的融合中,以學生為主體進行創新。這樣,既可以讓課堂教學與小學生成長特點相符,對小學語文高校課堂構建也有促進作用。
一、小學語文教學融合多媒體技術的重要性
(一)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使用多媒體技術,可以較好地轉變傳統教學方式,提升課堂對學生的吸引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多媒體是集數字、視頻、音頻、圖像、動畫等多種形式于一體的現代教學設備,能讓一些死板的文字內容變得生動形象,這與小學生認知事物的能力相符,可以極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比如,小學生喜歡看動畫片,教師在教學時,就可以將文字內容轉化成動畫片,讓學生通過觀看動畫的方式獲取語文知識,并在教師引導下,對新知識進行探究。這樣,既可以讓小學生在語文課堂上看到自己喜歡的事物,增加對語文學習的好感度,對優化課堂氛圍也有促進作用。所以,小學語文教師應用多媒體創新課堂教學活動時,要充分發揮多媒體輔助教學的積極作用,不斷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小學生語文綜合素質不斷提升。
(二)降低學生學習難度
使用多媒體教學后,學生學習語文的難度有明顯降低,這對學生更好地學習與理解語文知識有較好的促進作用。小學語文教師應用多媒體技術教學時,要以學生為中心,結合教學內容選擇合適的方式進行教學。比如,小學生喜歡觀看視頻、喜歡聽音樂等,教師在設計教學活動時,可以將語文知識轉化成視頻與音樂等,這樣能將有理解難度的知識變得具體化,對降低小學生語文知識理解難度有較好的促進作用。同時,語文教師為學生播放視頻或音頻后,學生也可以通過這兩種形式充分發揮想象力,對提升學生思維的活躍性也有較好的促進作用。
(三)促進互動教學
互動可以拉近師生關系,可以幫助教師更好地了解學生的學習需求,從而設計出具有針對性特點的課堂教學活動。在以往的教學中,教師受應試教育觀念影響,一直將提升學生考試成績作為主要教學目標,多數教師認為,學生只有掌握足夠多的語文知識,語文成績才可以不斷提升。所以,他們在教學中經常選擇主動傳授知識,并為了讓學生獲取更多知識,很少在課堂上與學生互動。這種教學方式雖然在提升學生成績與知識量增加等方面有一定優勢,但對學生綜合能力提升的作用并不明顯。多媒體技術的使用,可以較好地彌補教學不足,促使學生在課堂上主動地多說,讓課堂教學具有互動特點。比如,語文教師在講解閱讀內容時,可將閱讀內容制作成短視頻,借助學生視覺與聽覺的影響,讓其主動表達,這樣既可以促進生生、師生互動,對學生學習與探究能力的培養也有利。
二、借助多媒體技術構建小學語文高效課堂
小學語文教師利用多媒體技術創新教學活動時,要想辦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主動學習語文知識的同時構建高效課堂,這樣既對提高學生語文學習能力有促進作用,也可以促使課堂教學有效性不斷提升。
(一)結合學生生活進行高效教學
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中應用多媒體技術,應將教學內容先導入多媒體中,而后利用線上教學活動的開展,創新教學方式,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在導入知識的過程中,語文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中的網絡資源,豐富教學內容。由于網絡中的多數資源都與實際生活有關,所以教師可以選擇與小學生實際生活貼近的內容,借助融入學生生活實現高效教學。在教學活動設計中,教師應盡可能了解小學生生活中的共同與不同,據此選擇合適的網絡資源。這樣,學生在看到熟悉的生活問題或情境時,學習興趣會被激活,有利于高效教學目標的實現。
例如,在為學生講解《大青樹下的小學》時,首先,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播放校園生活。對于校園生活,每一名學生幾乎都有自己的想法,比如有時候學生在校園內會很開心,會很期待和同學一起的生活,但有時也會認為校園生活很無趣,不喜歡校園生活。這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為學生播放不同的校園生活情境,比如學生每天進入校園的情境、下課時玩耍的情境與上課時認真聽講的情境等。這些都是小學生每天在做卻從沒有關注的事。所以,當教師為學生播放他們在校園生活中的真實情境時,其心情會受到影響。其次,教學視頻播放后,教師可以主動與學生進行互動,引導其學習文章內容。比如,教師可以詢問學生觀看視頻后的感受,有否想過小學生活的不同,而后要求學生閱讀課文,尋找不同。這樣既可以使學生主動學習,尋找視頻中的校園生活與“大青樹下的小學”有什么不同,對培養學生自主學習意識、提升其學習能力等也有積極意義。最后,學生在教師不斷引導下順利完成學習任務后,教師還可以補充、擴展教學,進一步提升教學質量與效率,讓課堂教學呈現高質高效特點。
(二)豐富教學內容進行高效教學
小學生思維活躍,所以,小學語文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這一特點設計語文教學活動。如果只講解教材內的知識,很難滿足學生的需求。為此,教師在創新課堂活動時,可以主動擴展教學內容,讓學生有更多探究空間,這樣既可以讓課堂教學與學生成長需求相符,對提升教學質量與效率等也有利。語文教師可以教材內容為基礎,而后利用網絡資源豐富教學內容。在應用網絡教學資源時,可以通過多媒體技術進行展示,這樣既能吸引學生注意力,對實現語文教學高質高效也有利。
例如,在教學《一個豆莢里的五粒豆》時,教師首先可以在網絡中尋找與課文內容對應的短視頻,利用多媒體設備在課堂上播放,豐富教學內容。雖然學生看到短視頻后,可能不會思考短視頻內容的深層含義,但其有喜歡看動畫片、聽故事等特點,所以注意力會被完全吸引。而為了更好地教學,小學語文教師需主動引導學生學習新知識。比如,可以詢問學生是否已經記住這個故事,有沒有哪位學生愿意為教師講解視頻中的故事。教師要求學生講故事,可以鍛煉學生表達能力,而且學生在講解中遇到不會的漢字時,為了講好故事也會主動學習。最后,學生為教師講解《一個豆莢里的五粒豆》故事后,教師要在學生面前表現出很喜歡這個故事的樣子,并且表揚學生,表示自己還想聽其他故事。這樣,小學生為了滿足自己的被認同感,會主動尋找新故事,這對增加學生的文字積累量、提高其閱讀與表達能力等都有較好的作用。
(三)營造學習氛圍進行高效教學
小學生處于成長的關鍵期,有豐富的情感。語文課文雖然都是漢字,但教師可以將漢字轉化成有情感的視頻、音頻等,讓學生在看與聽的過程中,有不一樣的情感體驗。在創新教學活動時,教師可以根據教材內容制作能夠激發學生情感的課件,利用多媒體技術創設情境,為學生營造積極向上的學習氛圍,并引導學生主動學習新知識。這樣,既對學生的學習和成長有利,也可以使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呈現高效特點。
例如,在教學《鄉下人家》時,首先,語文教師可以詢問學生是否在鄉村生活過,有沒有發生或經歷過有趣的事情等。學生如果在鄉村生活過,就會主動分享自己的趣事給同學聽,這可以較好地激活學生想要了解和進入鄉村生活的好奇心。學生分享完成后,語文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為學生播放視頻。視頻內容可以是對文章內容的剪輯或縮減,教師還可以在其中加入一些音頻,以進一步激發學生對鄉村生活的向往,也可以讓學生對鄉村生活產生不一樣的情感。其次,在學生的情感被激活后,教師可以告知學生視頻內容出自哪里,而后鼓勵學生閱讀課文,嘗試在閱讀中“進入”鄉村美好的生活中。學生將自己的情感帶入閱讀中,想象自己如果生活在美麗鄉村后的情境,從而與作者共情,更好地理解作者想要表達的中心思想與情感。最后,小學語文教師可以為學生布置一個特別的作業。比如,讓學生收集有關鄉村生活的資料,具體內容可以由學生自己確定,如可以收集短視頻,也可以收集相關畫作,或者可以將人物帶入鄉村生活氛圍的音樂中。這樣設計作業,既可以讓學生根據自己的想法進行學習,使學生的視野得到擴展,知識積累量有所增加,也有利于提升語文教學質量和效率。
三、結語
總而言之,小學語文教師將高效課堂構建作為基礎,借助多媒體技術與課堂教學的有效融合,創新多樣化的教學活動,不斷提升學生對語文學習的期待,培養學生的語文學科素養與綜合能力,不僅可以進一步發揮語文學科的綜合育人價值,也有利于提升教學的有效性。
參考文獻
[1]彭柱美.有效利用多媒體技術打造小學語文高效課堂[J].軟件(教育現代化電子版),2017(5):188.
[2]高曉龍.“互聯網+”多媒體信息技術下小學語文高效課堂的構建[J].科普童話·新課堂(上),2022(12):57-59.
[3]王延明.高效課堂背景下多媒體技術與小學語文教學整合策略芻議[J].?百科論壇電子雜志,2020(7):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