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勇軍
關鍵詞:初中班主任;班級管理;心理健康教育
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同樣重要,它們都是決定學生進行健康生活、健康學習的主要因素。心理健康是人在生活學習中產生的一種心理情況,因人而異,是一個人內心情緒投射到現實的一種表達。任何人的心理健康是有標準的,健康的心理可以帶給學生積極樂觀的態度,而不健康的心理會使學生產生消極情緒,從而影響正常學習。所以,要正確教育學生、引導學生,就需要班主任針對學生的問題進行心理健康建設,更好地教育和管理學生。
在很多情況下,教師與學生之間都會產生一種隱形的距離隔板,老師和學生所處的地位不同、高度不同,多少會產生一些畏懼心理,從而不敢把自己內心的想法告訴老師,這對于學生的學習和生活中是很不正確的。教師要在和學生建立和平關系的基礎上,讓學生自發的、主動地袒露自己的心聲,增進師生距離。讓學生對老師有話可說、有話敢說,這種輕松愉快的相處方式也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內容[1]。
班主任在管理班級事務時要做到能與學生處在一個相同的位置,心平氣和地談論內心話。班主任不能呈現高高在上的態度,面對學生,要學會關愛、體貼學生,這對于學生的學習生活是很重要的。對此,班主任可以設定心理課,讓學生們大膽地袒露自己的心聲,課上,讓學生們全部離開教師,教師一個一個地讓學生進來,一對一地談論心事,這些事可以是學生關系之間的,可以是生活方面的,也可以是家庭方面的。班主任要做學生在學校中最信任的人。每個人都要深刻了解和開導,之后將每個學生的問題記錄到筆記本上進行一一解決。
通過輕松、愉快的對話可以建立和諧平等的師生關系,降低學生與教師之間的距離感。教師也可以時刻關注學生的內心想法,從而更好地幫助學生、教導學生。師生之間的真誠交流可以增加學生對自我的肯定,也會讓學生更加信任老師,愿意把自己的內心想法告訴老師,以此達到心理健康和學習進步的雙豐收。
學生的學習和成長離不開家長和教師的共同努力,教育學生從來不是孤軍奮戰。家庭教育是學生接受最早的教育,也是最影響學生的教育。所以單靠學校的教育,是遠遠不夠的。給學生創造健康和諧的成長環境是班主任和家長都要重視的[2]。
學生的學習和發展與學校和家庭密切相關,缺一不可。在教學管理過程中,班主任可以定期舉行家長會,讓家長密切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況,也讓家長定期與學生互相談話,讓雙方之間都能了解對方的心情和感受,在和諧的家庭關系中成長。班主任也要加強和家長之間的聯系,報備學生的學習狀態、生活狀態,從而更好地處理學生的心理健康建設。
通過家庭學校的共同努力,共同關注學生的心理健康,能使學生健康地學習和生活。家校共建更有利于學生優良習慣的形成,只有家校攜手、共同前行、彼此信任、相互支持,才可以讓學生身心得到更全面的發展。
初中學生的團結合作也是非常需要注重培養的一項品質,通過團結合作讓學生們更快地融入集體、融入社會。團隊之間和諧的關系也是建設學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內容。在團結合作的過程中,學生能為整個團隊著想而逐漸約束自己,作為班主任,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能力也是非常重要的[3]。
在初中學習階段,團隊的合作很重要,班主任要針對這一問題制定合理的班級管理措施。教師可以將學生們進行結組,將學生們平均分成四組,四組同學就是一個集體,在學習方面、衛生方面、個人問題方面都要積極協作、積極配合。學習上進行小組比拼,平時課上態度,平時成績和期末成績都計入學習小組分數內,一學期一評比,讓學生們在合作的前提下競爭,增進小組內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團結性。衛生方面也是一樣執行,在學生的生活和學習中都創造和諧的合作環境。
通過學生的合作學習可以增進學生之前的關系,大家都朝著一個目標去努力,也可以調動學生各方面的積極性,提高集體的凝聚力。通過這個方式不僅可以讓學生更好地學習,同時也可以結交很多好朋友,增加學生的學習興趣。
總之,心理健康教育是學生全面發展的重要內容,因為這不僅是新時代的要求,更是新課堂的要求。班主任要挖掘學生的積極心理,降低學生的消極情緒,增加學生對課堂的興趣滿意度,增進師生距離,提升學生的團結協作能力,讓學生做到全面發展,從而在更大程度上讓學生在心理健康的前提下提升學習成績。
參考文獻:
[1]孫衍宏.心理健康教育在班級管理中的滲透[C]//中國國際科技促進會國際院士聯合體工作委員會.2023年現代化教育國際研究學會論文集(一).[出版者不詳],2023:484-486.
[2]謝飛.如何優化初中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工作[C]//廊坊市應用經濟學會.對接京津——擴展思維 基礎教育論文集.[出版者不詳],2022:1538-1541.
[3]王士俊.初中班級管理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J].新課程,2022(30):220-221.
(作者單位:江蘇省如皋市搬經鎮搬經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