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背景
小學時期是學生的生命觀形成和發展的重要階段,尤其是六年級學生,他們的獨立意識和自主意識逐漸增強,但在學習和生活中又缺乏克服困難的意志和毅力。本節課以“讓生命在奮斗中綻放光彩”為主題,通過一系列活動,幫助學生理解奮斗的意義,樹立奮斗的生命觀,以樂觀積極的生命態度與精神狀態迎接小升初考試。
教育目標
1.認知目標:認識到生命的意義在于奮斗。
2.情感目標:領悟奮斗對于生命的意義,樹立奮斗的生命觀,增強當前的學習內驅力。
3.行為目標:將奮斗的生命觀內化為自我認知并初步運用于實踐行動中。
活動準備
1.教師準備:搜集相關圖片、視頻等資料,制作主題課件。
2.學生準備:排練朗誦《竹石》《成功的花》,搜集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所取得的成就。
實施過程
環節一 知生命奮斗之美
主持人:小時候我們總愛問媽媽:我們是從哪里來的?生命是如此神奇,今天我們的主題班會就先從一棵竹子破巖的故事說起。請欣賞朗誦《竹石》。
學生朗誦《竹石》。
看完后交流:你對生命誕生成長有什么看法。
主持人:一棵出生在石頭縫中的竹子,要咬定青山才能立得住根,才能活下來。生命是如此不易。我們生而為人,不僅擁有生命,還擁有智慧的頭腦,更要提高生命的質量。那如何才能提高生命的質量呢?也許冰心的《成功的花》會帶給你一些啟示。
學生朗誦《成功的花》。
看完后交流:怎樣才能提高生命的質量。
【設計意圖】《竹石》和《成功的花》是學生熟悉的作品,用這兩首詩歌作為切入口,能讓學生快速進入情境?!吨袷穫戎刈寣W生明白生命來之不易,要提高生命的質量,《成功的花》則引導學生關注成功背后奮斗的過程,讓學生在配樂朗誦中感受生命因奮斗更美好,為下一個環節由自然界生命的奮斗遷移到關注自身生命質量做鋪墊。
環節二 喚生命奮斗之情
主持人:習爺爺說:“中華民族是具有偉大奮斗精神的人民!”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新征程上,有無數中華兒女堅守拼搏奮斗的光榮傳統,前赴后繼用奮斗使中國實現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請聽習爺爺對我們的敦敦教誨。(播放視頻《奮斗》)你還知道哪些新中國所取得的成就?
學生討論。
主持人:從自主研制出兩彈一星到北斗衛星系統、神舟載人航天,從南水北調、西電東送到雜交水稻,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國取得的成就之多不可勝數,成就之大舉世矚目,這一項項重大成就的背后是無數人的拼搏和奮斗。他們為什么奮斗?你還知道哪些人的奮斗故事?
學生討論。
主持人:我們無法延長生命的長度,卻能拓寬生命的寬度。奮斗就是拓寬生命寬度的方法。一個人只有奮斗才能綻放生命的光彩,一個國家只有奮斗才能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耙淮擞幸淮说氖姑?,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擔當”,作為新時代的少年,我們的使命擔當是什么?
學生討論。
主持人:為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斗是我們這一代人的使命和擔當,只有在奮斗中才能實現我們的人生價值,奮斗是青春的底色。
【設計意圖】以習總書記的話和新中國所取得的成就激發學生愛國之情,點燃學生對成功的向往,喚醒奮斗的責任感,激發潛在的奮斗熱情,讓學生明白奮斗不僅是個人的選擇,更是國家和時代賦予的使命。
環節三 悟生命奮斗之意
主持人:奮斗是使命,是擔當,但是奮斗之路并不平坦,而是充滿荊棘。人生之路就是奮斗之路。一生中我們會遇到很多困難,我們該怎樣對待這些困難呢?先來看看運動會上同學們班級接力賽的表現。
播放校運會班級接力賽的視頻,在三處暫停并采訪一位當事人。
主持人:小李同學,你接棒的時候我們班已經落后不少了,但是你力挽狂瀾,縮小了差距,是什么給你這樣的動力?請談談你的想法。
學生回答。
主持人:小張同學,你在奔跑的過程中跌倒了,后來我們還知道你膝蓋都磕破了,一定非常疼吧!但是當時你很快就爬起來繼續跑,甚至都沒有遲疑,你當時是怎么想的?
學生回答。
主持人:還有小潘同學,你接棒的時候我們班已經領先其他班級很多了,那為什么你還要這么努力地跑?
學生回答。
主持人:原來奮斗就是運動會上落后時奮起直追,遇挫時愈挫愈勇,領先時乘勝追擊!紅日初升,其道大光!少年的我們,已奔跑在奮斗之路上?,F在我們正處于小學畢業的關鍵時期,可是身邊卻有一些同學畏懼困難,不敢迎接挑戰。還有一些同學滿足于現狀,不追求進步,這些都是不敢奮斗的表現。現在請同學們對照行為自查表,看看自己存在哪些行為,想想又有哪些措施可以應對。
【設計意圖】校運會班級接力賽是學生參加過的活動,將其作為素材引入班會課,使學生更容易進入主題討論。用行為自查表幫助學生反思自己的行為,深入到對奮斗途徑的討論。
環節四 踐生命奮斗之行
主持人:面臨小升初的壓力,同學們有畏難的情緒也是很正常的,但是困難不是我們逃避的借口,而是奮斗的契機、成功的基石?,F在我們就一起來聊一聊自己在準備小升初考試中面臨的困難,大家一起來想想辦法。
請三位學生談困難,全班一起想解決辦法。
主持人:看來我們遇到的困難還真不少,但是集體的智慧也不容小覷,我們一起商量不就有對策了嗎?所以在奮斗過程中,我們遇到困難還可以求助他人。現在請同學們把自己遇到的困難寫下來,同桌商量對策。
同桌討論。
主持人:青春如朝日萌發,是一個人最寶貴的年華。此時不奮斗更待何時?我提議,我們全班簽訂“奮斗之約”,摒棄畏難逃避、得過且過的學習風氣,鼓足干勁一起朝著小升初考試,朝著更美好的未來奮斗!
全班簽訂“奮斗之約”。
主持人:奮斗是約定,更是行動!在接下來的時間里,我們將每周組織一次奮斗足跡評比活動,同學們來展一展學習碩果,評一評學習效果,比一比進步成果。
【設計意圖】該環節主要側重對學生奮斗途徑的指導及奮斗行為的落實。在承認學生差異性的基礎上,以學生遇到的困難為例,全班一起想對策,示范方法,引導學生找到切實可行的個性化解決辦法。簽奮斗之約,給予學生儀式感。踐奮斗之行,將奮斗落實到行動上。讓學生在行動中領悟生命的意義,以積極向上的生命態度和精神狀態迎接挑戰。
班主任總結:同學們,今天我們從一棵竹子的故事出發,欣賞了生命奮斗之美好,從祖國百年歷史中明白了奮斗是時代賦予我們的使命和擔當,從運動會的接力賽上領悟了奮斗的真諦,從梳理自己當前面臨的困難中找到了奮斗的方法。少年負壯氣,奮烈自有時!人生因奮斗而精彩,讓我們的生命在奮斗中綻放光彩!
許莎莎? ?江蘇省南京市清水亭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