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鳳明?堯勇
[摘要] 基于“三全育人”的理念,我們把“強心”作為立德樹人的根基工程,以職業心理素質作為心育目標,一體化構建中職生心理健康教育體系,使心育工作體系貫通德育體系、學科體系、教學體系和管理體系等,形成三全育人格局,有效助力中職生全面發展。
[關鍵詞] 三全育人;心理健康教育;中職生;職業心理素質
2019年,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見》明確指出,要堅持全員、全過程、全方位育人。三全育人的提出,對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意義重大,也為中職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帶來了新契機、新思路。
眾所周知,職校生源差、教育難度大。結合中職生人才培養方案,學校決定把“強心”作為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根基工程,我們遵循“明理念—夯基礎—建體系—拓格局—顯成效”的基本思路,一體化構建中職生心理健康教育體系,使心育工作體系貫通德育體系、學科體系、教學體系和管理體系,形成三全育人格局。
一、明理念,確立心育目標
2016年,“工匠精神”首次寫入政府工作報告。順應新時代對工匠精神的召喚,學校確立了“培養新時代合格工匠”的人才培養目標,并將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納入學校的總體發展規劃,在“三全育人”的理念引領下,鼓勵探索具有職業教育特色的心育路徑,構筑“心理育人”共同體,實施“強心”工程和培育心育品牌,全面提升中職生的職業心理素質。
二、夯基礎,搭建心育平臺
心理健康教育不僅是一門學科,更是一項關乎學生人格健全、健康成長以及從“學校人”到“職場人”有效銜接的系統工程,我們以“一個中心主導、兩支隊伍并進、四重機制保障”的方式夯實心育基礎的建設。
1.一個中心主導
學校成立以專職心理教師為核心、以兼職心理教師為骨干、以心理社團為主體的心理健康教育指導中心。心育中心直接隸屬于德育處,負責制定學期、學年的心育工作計劃,確保學校心育工作朝著專業化、系統化、規范化的方向發展。
2.兩支隊伍并進
黨建引領,學校黨總支書記帶頭成立學校心育工作領導小組,統籌心育中心團隊和德育團隊的工作,促使心育和德育深度融合,推進心育工作全面實施,營造良好的全員心育氛圍。
3.四重機制保障
(1)師資保障。學校成立專、兼結合的心理教師隊伍,在全體教師中推廣和覆蓋心理健康教育ABC證培訓,尤其注重提升專、兼職心理教師和德育骨干教師的心育能力。
(2)制度保障。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制定了詳細、齊全的工作制度及發展規劃,做到心育工作常態化、制度化、規范化。
(3)場地保障。建設心理健康教育指導中心,面積超過200平方米,心育功能室齊全,配備完善的軟硬件設施,明確相應的使用功能,面向師生全日開放。
(4)經費保障。學校每年投入充足的經費用于教師心理培訓、心理場室建設、學生心理活動開展,落實專職心理教師享受班主任待遇。
三、建體系,形成心育特色
圍繞“工匠精神”的內涵,結合學校的培養目標和企業的用人標準,挖掘職業心理素養的具體內容和目標,并在縱向不同學段和橫向同一學段不同專業有內容及深度的側重,使得心理育人更加落地、靈活、全面,切合廣大學生的需求,形成具有職業教育特色的“1234心育體系”。
1.一個目標
以提升中職生的“職業心理素質”為目標。職業心理素質是職業素質中最關鍵的一種,是指勞動者對從事的社會職業的認知、感知、記憶、想象、情感、意志、態度、個性特征等方面的素質。職業心理素質不僅包含了一般學生常見的心理素質,還涵蓋了職業教育特色化的“文化+技能”綜合人才所需的心理素質。
2.兩動模式
以“活動+行動”作為開展心育工作的模式。“活動”主要是校內開展的心理活動課程、心理專題活動、心育滲透活動等。“行動”主要通過與志愿者服務、職業體驗、崗位實踐等結合開展,在行動中不斷調整、鞏固、提升職業心理素質。
3.三方合力:以學校、家庭、企業為心育陣地
學校作為開展心育工作的主陣地,整合多方資源,與學生家庭和實習企業緊密聯系,“家—校—企”三方聯動形成合力,達成一致理念,在共育過程中進而催生了校企融合、家校共育的有效模式。
4.四大途徑
圍繞職業心理素質的內容,心育與德育過程、學科教學、技能教育和競賽活動等有機融合、貫穿滲透,通過開展常規性心育課程、專項性心育活動、滲透性心育活動、實踐性心育活動四個主途徑開展豐富多彩的心育活動,塑造學生積極的心理品質。
四、拓格局,創構心育生態
“1234 心育體系”形成以學校為主,學校、家庭、企業三位一體的心育工作網絡,全方位滲透心理育人理念。在此理念下,所有成員共同協作,心育工作格局不斷得以拓展延伸,逐漸呈現出良好的心育生態環境。
1.以心育優化校企融合新模式
為了更好地實現“校企雙主體育人”的目標,學校在校企合作項目中引入心育理念,改善校企合作的生態環境,從而催生了“企業專班”新模式。
(1)開辟“職業心理素質”崗位實踐基地
學校與專業對口企業共建“企業精英班”,在校內和企業場所開辟“職業心理素質”崗位實踐基地,同時作為專業技能實訓場所,專業老師、企業導師、心理老師共同開發崗位實踐課程,在實踐活動中提升學生的匠心品質。
(2)開設“企業導師進校園”的企業課堂
每學期開設10次企業專班小課堂和2次年級企業大課堂。實行“雙導師”教學,企業導師擔任主講,學校教師或班主任擔任助教。校企雙方抱著將教學內容項目化、教學團隊“雙師化”、教學場景“公司化”、教學環境“職業化”的決心,實現心育與產業、課程內容與崗位標準的三層對接。
2.以心育拓展家校共育新思路
很多家長對孩子讀職業學校缺乏認同感,我們以“家校心育”為橋梁,拓展家校共建的新思路。
(1)家庭賬戶積分制,家校共建制度化
在學生入學后,德育處、班主任通過家長會、家委會達成“育人先育心,成才先成人”的共識。以學校為主導,推行“家長賬戶積分制”,即每個學生對應建立一個“家庭賬戶”。家長每次參加學校的家校共建活動都能獲得相應的積分,積分既作為評選“優秀家長”的參考,也可以轉換為學生的德育加分或成長加分。以新穎的形式吸引了家長的興趣,轉化為對孩子的支持和對職教的認可。
(2)學校搭臺+家長上臺,家校活動多樣化
一方面,學校搭臺,心育團隊主導。通過開發多樣化、接地氣的家校活動,培養家長導師,如家長沙龍、專題家長會、親子體驗活動、家長開放日、優秀家庭教育案例、家庭咨詢與輔導等。
另一方面,整合家長資源,讓家長登臺開講。由家長導師牽頭,開展育兒經驗交流會;開設家長志愿者課堂,根據學情選擇學生喜歡參與的形式和內容,家長志愿者帶領學生參加活動。
3.以心育搭建立體育人新模型
(1)心育校本課程是支撐點
心育團隊先開發了系列化校本心育活動課程,繼而開發教材,納入學校課程體系推廣實踐。
基于不同學段學生的心理發展特點和學情,心理活動課程采取多形式、分階段開展,線上線下相結合。高一年級以活動體驗的形式每周開設;高二年級以團體輔導和活動體驗的形式定期開設;高三年級以講座、微課和團輔的形式靈活開設。
(2)心育多元活動是發散點
學科教育全方位滲透心理育人理念,引領實現學科的情感、價值觀目標,起到潤物細無聲的效果。專業課程結合職業就業、創新創業、工匠楷模、勞動模范等,發揮職業心理教育內容上的密切作用,讓學生盡情參與、體驗,獲得成長。
(3)義工服務行動是著力點
學校是佛山市優秀義工組織,在黨建引領下,以“黨支部—團委—專業部—班級”為單位,組建義工服務隊,將義工服務活動納入心育實踐性行動中,提升活動的吸引力,讓中職生走出校門,了解社會,增強社會參與性,在服務實踐中提升職業心理素質。
五、顯成效,綻放心育華彩
學校通過建設心理健康教育體系,形成三全育人格局,將心育滲透到學校工作的方方面面,有效促進了學生從“學校人”向“職業人”的角色轉換,顯著地提升了中職生的職業心理素質,讓他們在不同層面綻放華彩。
1.塑造職業心理品質,培育一批未來工匠
(1)學生的心理素質有所提升
根據每學期學生的自評和心理測評顯示,學生心理素質逐年有所提高。學生自發成立社團和開展多彩活動,校園職業經理人實現自主管理,義工服務隊參與社會志愿活動,學子們在課堂上展現自信。這群曾被貼上“差生”標簽的中職生在精神面貌、文明禮儀、職業素養、課堂表現等各層面,展示出獨特的風采。
(2)學生的職場表現獲企業認可
企業專班創新辦學效果明顯。每學年企業反饋顯示,學生的主動擔當、樂群敬業、創新精神、吃苦耐勞等職業心理素質非常突出。大批實習生被評為企業的“優秀員工”,主動與學校簽約成為共建單位的企業逐年增多,為學生未來的就業提供了更多、更好的選擇。
2.綻放心理育人華彩,發揮一方示范引領
(1)學生專業競賽大放異彩
心理育人的理念貫徹在專業教學活動和訓練過程中,充分融入工匠精神、職業素養、勞動精神等,有效提高學生的比賽心理素質。在各級各類技能比賽中,我校學生競賽成績逐年攀升,不斷創新,為中職生樹立了成長的榜樣。他們用行動證明,中職生也有人生出彩的機會。
(2)職教高考成績獨樹一幟
2022年新《職業教育法》中明確職業教育的類型定位,中職學校要堅持“兩條腿”走路——升學與就業并重。通過問卷、訪談等調查方式,我校將近99%的學生均有升學愿望,但大多數人缺乏參加高職高考的信心。在全員心育的實施下,學科老師在傳授知識和技能的同時,更加重視引導學生重塑自信,樹立積極心態。在實踐中心育團隊專門研究職教考生心理,多措并舉為高三學子注入“心”動力,讓學生有效掌握和運用調整心態的方法。近年來,我校的職教高考成績屢創佳績,位于本省前列,成為省內外同類學校“取經”之地。
習近平在全國教育大會上指出:“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加快推進教育現代化、建設教育強國、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未來我們將緊跟時代繼續完善體系構建。第一,借助互聯網+平臺,將心育做廣;第二,加大科研力度,將心育做深;第三,整合優勢資源,將心育做細。通過三種途徑讓心育體系更加契合“三全育人”的時代要求,取得與時俱進的育人效果,有效地孕育學生成長,助力學校發展。
[參考文獻]
[1]黨寧.論“三全”育人視野下中國特色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體系的建構[J].教育現代化,2020(27).
[2]萬冬華等.“三全育人”背景下高職院校心理育人工作探析[J].教學與研究,2021(03).
龍鳳明? ?廣東省佛山市順德區梁銶琚職業技術學校。
堯 勇? ?廣東省佛山市順德區梁銶琚職業技術學校黨委書記,校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