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媛
【摘要】閱讀教學是培養學生思維能力的主要途徑。在實施整本書閱讀教學的時候,教師要以思維能力為主,應用適宜的策略引導學生邊閱讀邊思考,使學生在擴充閱讀量的同時發展思維能力,提升閱讀效果。通過以初讀文本、精讀文本和表達文本為重點,具體介紹實施整本書閱讀教學培養學生英語思維能力的策略。
【關鍵詞】初中英語;整本書閱讀;思維能力;培養策略
《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22年版)》(以下簡稱英語課程標準)根據英語課程改革發展情況,提出了諸多新要求,力爭將傳統的知識傳授型教學轉變為語言交際應用型教學。眾所周知,語言交際應用是以豐富的語言儲備和較強的思維能力為基礎的。當語言儲備不足的時候,學生“無話可說”;當思維能力不強的時候,學生“有話說不出”。因此,實現英語教學的轉變,需要教師引導學生豐富語言儲備,鍛煉思維能力。閱讀是學生提升知識儲備,鍛煉思維能力的主要途徑。整本書閱讀是以整本書為基礎,引導學生進行大量閱讀的閱讀活動。通過參與整本書閱讀活動,學生能夠自然而然地擴大語言知識儲備量,提升語言能力。基于整本書閱讀的價值,教師要應用適宜的策略引導學生深度閱讀,使學生通過邊讀邊思考,加深對閱讀內容的理解,提高語言儲備效果,鍛煉思維能力,為發展學生的語言交際與應用能力打下堅實的基礎。初讀文本、精讀文本、表達文本是整本書閱讀中的三項重要活動。立足這三項活動,筆者應用不同的策略引導學生思維。下面以《小王子》一課為例談談實施整本數閱讀的具體策略:
一、課前,初讀文本
初讀文本是學生進行整本書閱讀的第一步,也是學生初步地整體認知文本內容的主要活動。主動思維是學生初步整體認知文本內容的關鍵。在缺乏主動思維的情況下,大部分學生盡管可以整體地閱讀文本,但是卻不知道文本講述了什么內容,不利于精讀文本環節的開展,也阻礙了思維發展。課前讓學生積極思維,自主閱讀整本書。閱讀任務,是學生初讀文本的驅動,也是學生主動思維的“工具”。因此,在實施整本書閱讀教學的時候,教師立足課前階段,根據文本內容提出具體任務,使學生有針對性地閱讀文本內容,尤其在閱讀的過程中引導學生主動思考,對文本內容建立整體認知,同時鍛煉其思維能力。
在實施《小王子》整本書閱讀教學的時候,我在課前階段向學生提出了如下任務:
Task 1:Read the text and summarize the main content of this article.
Task 2:Read the text and answer the questions based on the content of the text.
Question 1:Does the little prince really exist?If it does not exist,what does the little prince symbolize?
Question 2:Does the little prince’s planet really exist? If it does not exist, then what is it metaphorically?
Question 3:What does the baobab tree symbolize?
這些任務為學生指明了自讀方向。而3個問題的提出,使得學生的閱讀更具有針對性,便于學生邊讀邊思考,主動地進行閱讀思考,并在思維作用下,初步認知文本內容。此外,不少學生在帶著任務和問題閱讀文本的時候會受到自身因素的影響,遇到一些閱讀障礙,可通過解決這些閱讀障礙,為進行精讀做好準備。同時,提出問題的過程是學生思維的結晶,而解決問題是學生發展思維的過程。所以,如此利用閱讀任務引導學生初讀文本,便于學生主動思維、鍛煉思維、有效提升思維能力。
二、課中,精讀文本
精讀文本是整本書閱讀活動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也是學生深入理解文本內容的關鍵。精讀文本價值的實現,離不開學生的主動思維。課中階段是引導學生精讀的關鍵階段。所以,在課中階段教師要應用適宜的策略創設精讀活動,引導學生思維,使他們在理解文本內容的同時,潛移默化地發展思維能力。
1.創設情境活動,進行頭腦風暴。頭腦風暴是學生進行主動思維的具體表現,也是學生發展思維能力的主要途徑。英語課程標準指出,情境是學生閱讀英語文本的基礎,建議教師在閱讀課堂上創設教學情境。基于此,在課堂上實施整本書閱讀教學的時候,我會根據文本內容,創設情境活動,引發學生主動思維,使他們進行頭腦風暴,鍛煉其思維能力。
例如,在實施《小王子》整本書閱讀活動的時候,我利用多媒體課件播放了英文版的《小王子》朗讀動畫視頻。該視頻主要介紹了《小王子》這個故事的背景。在參與課堂教學之前,學生初讀了文本內容,對文本建立了整體認知,了解了故事背景。所以在體驗情境的過程中,學生會主動思維,遷移閱讀經驗,進行頭腦風暴,再次了解故事背景。
在學生觀看動畫視頻后,教師提出問題:“What is the story background of The Little Prince?”在問題的帶動下,學生利用頭腦風暴結果,組建語言,踴躍表達。有學生提到:“Saint-Exupery witnessed the defeat of the French Air Force.He came to America.During his stay in America,his contact with his mother was almost completely blocked.So,he chose a child’s perspective of seeing the world,and told stories to adults with children’s innocence,curiosity and desire to know more about the world.”教師對此進行贊賞,并完善故事背景內容,促使學生豐富認知,為深入探究文本內容打好基礎。
2.創設合作活動,進行英語思維。合作學習是英語課程標準中提出的學習方式。合作學習,是學生通過語言交流碰撞思維,建立統一認知,發展思維能力的活動。整本書閱讀對學生的閱讀能力有著較高的要求。大部分初中生的英語閱讀能力不強,在進行整本書閱讀的時候出現了諸多的問題,影響整本書閱讀實施效果。針對此情況,我根據閱讀需要創設合作活動,驅動學生調動思維深入探究文本內容,順其自然地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
在實施《小王子》初讀活動的時候,我在任務二中提出了三個問題。這三個問題正是學生在閱讀活動中需要完成的閱讀任務。所以,我在課堂上,以這三個問題為切入點引導學生通過小組合作精讀文本。針對問題一,我先提出問題:“Where did the pilot crash?”此時學生會細讀文本,從文本中找到墜機地點:撒哈拉沙漠。據此,我利用課件呈現撒哈拉沙漠的真實場景,引導學生在小組中討論撒哈拉沙漠的氣候情況。討論的過程正是學生碰撞思維和表達語言的過程,便于學生鍛煉思維和表達能力。通過討論,學生了解到撒哈拉沙漠的氣候很惡劣。對此,我繼續引導學生合作討論:“What did the little prince do when he arrived in the Sahara Desert?”由此引導學生邊閱讀邊思考,就思考內容進行討論。通過碰撞思維,大部分學生了解了小王子在撒哈拉沙漠的狀況:撒哈拉沙漠常年高溫,小王子卻看不出一點感到饑渴的樣子。對此,飛行員覺得小王子很神秘。基于此,我設置題目,引導學生猜測詞匯含義,如“Now I stared at this sudden apparitionwith my eyes fairly starting out of my head in astonishmen…”通過開展這樣的閱讀活動,學生不僅理解了閱讀內容,還切實地鍛煉了思維,便于發展思維能力。
三、課后,表達文本
表達文本內容,是學生基于文本理解情況進行的思維活動。語言表達離不開學生的思維。學生通過積極思維,可以有話可說、將話說好,順其自然地鍛煉語言表達能力,同時加深對文本內容的理解。課后,是學生表達文本的重要階段。對此,我立足課后階段,應用多樣的方式引導學生表達文本。
1.讀寫結合,表達文本。書面表達是學生表達文本的方式之一。眾所周知,閱讀是學生“輸入”語言的方式,寫作是學生“輸出”語言的方式。在“輸入”“輸出”語言的過程中,思維起著重要作用。學生在主動思維的作用下,可以內化“輸入”的語言,從而自覺“輸出”,由此增強語言認知,強化語言能力,同時提升思維水平。對此,在課后階段我立足閱讀、寫作以及思維間的關系,組織讀寫結合活動,促使學生積極思維,表達文本。
比如,在《小王子》整本書閱讀活動的參與過程中,學生通過解決一個個問題理解了故事內容。基于學生的閱讀理解情況,我布置了如下讀寫結合任務:“Are there baobab trees growing on your planet?How did you do it?Write a short essay to share your method.”通過設計這樣的任務,驅動著學生應用“猴面包樹意義”的認知情況積極地進行想象,并結合自身實際情況書寫文章。有學生寫道:The baobab tree seems harmless,but in the end it erodes the whole planet.The same is true of desire,which will turn us into strangers to ourselves.For example, I didn’t play with my mobile phone at first,and I felt it hurt my eyes.But,unable to resist the temptation,I started playing with my mobile phone.There are many temptations in mobile phones,such as small videos, news and so on. Under these temptations, I spend more and more time using my mobile phone. Now,I don’t even want to study. I’ll use my study time to play with my mobile phone first.
如此讀寫結合,不僅使學生在寫作中加深了對閱讀內容的理解,還使他們能遷移閱讀所得,積極寫作,鍛煉了思維能力,有利于提高學生思維水平。
2.扮演角色,表達文本。扮演角色,是學生表達文本的重要方式,是一項具有趣味性、創造性的活動。在扮演角色的過程中,學生會遷移閱讀認知,積極思維,用生動的語言、動作等塑造人物形象并展現故事場景,由此增強對閱讀文本的認知,同時提升思維能力、文本表達能力等。因此,在實施整本書閱讀教學的時候,我依據學生的學習情況組織角色扮演活動,促使學生扮演角色,并在此過程中積極思維,踴躍表達文本。
比如,在進行整本書閱讀時大部分學生經歷“整體—細節—整體”這一過程,不斷地認知故事內容,了解了發生在小王子身上的事情,認識了不同的人物,體會了他們的性格特征等,尤其建構了積極情感。于是,我要求學生小組合作,利用課余時間搜集英文版《小王子》的電影臺詞,或自主創編臺詞。在此要求的作用下,學生發揮自主性,積極思維,遷移已有閱讀認知,或搜集,或編創臺詞。之后,學生利用空閑時間,小組成員通力合作,反復誦讀,將每一句臺詞熟稔于心。同時,學生也因此加深對故事內容的理解。
在學生做好準備后,教師通過組織角色扮演活動,鼓勵他們輪流上臺表演。在表演之際,學生真正地將自己當作主人公,動情地說出每一句臺詞,生成具體場景,如:“Once upon a time,there was a little prince who lived on a planet about the size of his body.He hoped to have a friend…”還如:“Humans don’t have time to know things anymore.They always go to the shops to buy things now.However,there is no shop selling friendship,so human beings have no real friends.If you don’t need a friend,tame me!”在此期間,我認真傾聽,及時發現學生的語言表達問題,提出解決建議。在我的引導幫助下,學生認真思維,自覺地糾正語用錯誤,增強語用水平。
綜上所述,有效地實施整本書閱讀教學便于培養學生英語思維能力。所以在實施初中英語整本書閱讀教學的時候,教師可以培養思維能力為重點,以文本內容為基礎,利用多元策略引導學生進行初讀、精讀、讀寫結合等活動,使其主動調動思維,理解文本內容,發展思維能力,進而提高整本書閱讀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任雪.指向思維品質提升的初中英語整本書閱讀教學—以The Masked Cleaning Ladies of Om為例[J].英語教師,2021(19).
[2]徐卉,朱加鳳.初中英語名著整本書閱讀實施原則及策略[J].英語畫刊(高中版),2021(14).
[3]張倩.整體教學觀理念下初中英語整本書閱讀教學實施初探[J].中學生英語,2020(24).
[4]呂敏敏.初中英語整本書閱讀的實踐探索[J].教學月刊:中學版(教學參考),2020(10).
[5]付秀華.基于核心素養的初中英語“整本書閱讀教學”[J].教育實踐與研究:中學版(B),2020(2).
(基金項目:本文系海南省教育科學規劃課題“初中英語‘整本書閱讀策略’對學生思維能力培養的研究”的研究成果,課題編號:QJH2020100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