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強
摘 要:注意力是指學生能夠專注于學習過程,不受外部的影響。作為一名高中生物教師,一定要不斷地鉆研,從學生的發展角度出發,提高自己的教學能力、專業能力。高中生物課堂教學時,只有在注意力高度集中的情況下,學生才能做到仔細觀察、深刻理解、詳盡地記住教師所講的內容。本文將就高中生物課堂注意力提升策略加以探討,以便給高中生物教師提供參考。
關鍵詞:高中生物;課堂注意力;提升策略;應用研究
注意力指的是精神活動在特定的刺激下極大化集中,教師可以考慮挑選那些對目前的教學活動很重要的、有意義或者是學生感興趣的信息,能夠讓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更高。在教學中,注意力是一個很大的影響因素,當注意力集中時,學生可以更仔細地觀察事物,更好地記住知識,這樣才能達到有效的教學效果。在信息“大爆炸”的年代,多媒體技術飛速發展,學生的注意力常常比較分散,學生在課堂上的注意力不能集中的現象屢見不鮮。因此,教師明確了注意力是課堂教學最重要的教學資源,如何有效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是提高教學效率的重要因素。
一、進行充分課前準備,為注意力提升打下基礎
高中生物教師在課前做好充足的預習工作,可以有效地提升學生的學習效果,提高學生注意力集中的能力。充足的教學準備包括材料準備、心理準備和知識準備。“材料準備”是指學生在課堂上準備教材、試卷、練習冊等學習材料。“心理準備”是指學生在心理上準備好要去聽課,把注意力從其他事情轉移到課堂上。“知識準備”有兩種:一種是復習和鞏固已經掌握的知識,另一種是對新的知識進行預習。教師預先安排好家庭作業,使學生能夠在完成課后的練習,并預習新的知識。在進行教學前,學生必須對新課程的基本知識有一定的認識,而這種綜合性的教學活動要求高中生物教師提前預習教材、查閱教材,做好充分的教學準備。課前準備是學生自主學習的重要內容,是提高課堂上學生注意力的重要手段。
創造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是防止學生分心的一種有效的方法。在課堂上,學生的注意力影響調查研究發現,多數學生覺得課堂上的學習氛圍會對他們的注意力產生明顯的影響。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將課堂教學置于較為安靜的環境中,盡可能地消除與外界無關的刺激。教學場地布置簡單,教師著裝端莊,在課堂上循循善誘,為學生提供更多教育指導,促進生物學習中的正常學習節奏。
比如:在教學《細胞內的糖與脂》的課堂上,教師向學生展示了一幅豐盛的午餐圖片,并提出了一個問題:“豐盛的午餐對人體有何影響?”食物中含有豐富的糖類、蛋白質和脂肪,因此,糖類是主要的能量來源。同時,運用問題設疑法引入與學生生活密切相關的知識,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提高了課堂上的注意力。教師根據章節的內容,精心設計了多樣化的教學方法,并且能夠利用圖片和多媒體教育課件,讓學生能夠在更加有趣的教學氛圍內,對課堂上的學習內容更加感興趣,并且能更為專注地進行高中生物知識的攝入。
二、精心設計導入環節,優化課堂注意力生成
從注意力與課堂教學時間的關系可以看出,在上課之初,學生的心態是比較活躍的,教師可以利用這段時間,將學生的注意力從之前的課程或者其他事情轉移到新的課程中,讓他們認真觀察,加深印象,加深理解,這樣才能有效地提高教學效率。教師可以通過設疑、直觀、實例、預習和復習已有的知識等方式引入新課程,從而使學生的注意力集中到重要的知識點上。通過對學生的詢問和調查可以發現,直觀導入、實例導入、經驗導入等導入方法受到了廣大學生的歡迎,并依據腦部注意力偏好的規則進行課堂導入,從而達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因此,在高中生物課堂中的導入環節是一個非常關鍵的環節,有助于學生注意力的提升。
通過對教學導入過程的細致設計,可以引起學生的注意。研究發現,大多數學生認為,對生物學的興趣會影響到他們在生物學課程中的注意力,而這種興趣與導入環節息息相關。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找到與學生生活密切相關的生物學熱點問題,并將其融入課堂之中,從而激發學生的課堂學習興趣。教師適時關注社會熱點,把與生物相關的時事新聞融入課堂,比如:利用最新的生物學研究資訊,作為課堂的教學導入環節,使課堂更加有趣。利用有趣的知識導入可以讓學生在課堂上集中精力,開闊學生的視野,學生的注意力范圍越廣,注意力越集中,越能形成一個有機的整體。所以,吸引學生注意力的知識應該是有系統的。教學內容不系統,層次不明確,學生很容易走神[1]。
例如:在《細胞器的分工與協作》課程學習中,教師利用影像或影像的視覺導入,讓學生了解細胞器的形態,并在初步了解后,了解其結構與功能。在講解《細胞的多樣性與一致性》這一節課的時候,學生會看到許多不同的細胞的圖片,在課堂導入環節,學生就能感受到生物學的趣味之處,教師利用最新的生物制藥新聞進行導入,并讓學生了解到細胞之間的相似與不同。教師通過直觀的方法將抽象的知識具象化,以彌補學生的知識和經驗的匱乏,從而促進了學生在消化和吸收后的應用。
三、豐富提問類型,讓學生在課堂上全神貫注
在高中生物課堂上,教師要在課堂上提出問題,以培養學生的自主探究思維,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培養他們的創新意識,并使他們能更好地融入課堂。教師提出的問題要有一定的難度,如果問題的難度太大,就會影響到學生對提問的理解和對知識的吸收。教師把困難問題分為若干個小問題,在從簡單到困難的引導下,使學生的注意力水平有了明顯的提升。教師在提出問題后,留出充足的時間讓學生進行深刻的反思,當有一個學生沒有完成的時候,請另外一個人來做補充。這樣的提問——解答,成為一個有趣的互動環節,在整個互動過程中,教師始終保持著良好的教學態度,使學生的注意力水平得到了提高。
比如:在《蛋白質是生物載體》的學習中,教師提出了一個關于蛋白質的問題:蛋白質具有許多作用,比如催化作用、免疫作用等。學生回答:這是由于蛋白質數量眾多,而在生物世界中,蛋白質的種類也是千差萬別。接下來,教師又提出了一個問題:蛋白質的種類為何如此之多?讓學生能夠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多元化解答。教師發現,分析式、應用式和理解式的問題更容易被學生所接受,為了使學生更好地了解學習目標和任務,引發學生的自覺注意力,并能更好地掌握所需的知識,教師在教學內容中,對具有較高難度的生物學知識進行提問拆解,以激發學生的間接興趣,使其在課堂上全神貫注,以問題作為高中生物課堂的引導線索,時刻保持有意識的注意力。
四、完善多媒體輔助教學,促使課堂注意力“具有后勁”
隨著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各種新的教學手段層出不窮,信息技術與課堂教學的深度融合,是當今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教學研究發現,從注意力與刺激水平的“倒U形曲線”中可以看出,在缺少刺激的情況下,學生的學習動機較弱,注意力較弱,在過度的刺激下,受試者會出現過度的焦慮,從而影響到邏輯思考,導致注意力水平下降,只有在適度的刺激下,學生的注意力才能保持最佳。因此,在高中生物課堂上,適當地使用多媒體材料,如多媒體、音頻、視頻等,能使學生的注意力得到合理地激發,并能有效提升學生的注意力[2]。
有意注意是一種學生在課堂上集中注意力,并且能夠把知識和注意力相對應的學習過程,教師利用多媒體教育資源激發學生對知識的后天性注意,不會過度耗費意志,而且能夠讓學生在輕松有效的課堂氛圍內完成本堂課的學習。例如:在進行深入學習單元總結的時候,教師會安排課后作業,這種課后作業就是一種有意注意的過程,而教師在進行作業評價和講解的時候,完善了多媒體輔助教學,使學生的注意力再次被激發,靈活運用了有意注意和無意注意之間的轉換,從而能夠借助課堂注意力的優勢,形成一種有效的生物學課堂注意力教學體系。
五、借助趣味游戲引發注意力,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
高中生物學知識很多,很多專業名詞和概念對學生來說都是陌生的,很容易混淆,而且這些名詞概念一旦混淆,就會給學生的閱讀和理解帶來很大的困擾。教師可以在課堂上利用生物學趣味游戲這種行之有效的教學方式引發學生的注意力。高中生們活潑好動,對競技類的游戲很有興趣,教師可以將學生分組,利用多媒體展示上一節課所學到的生物學名詞,并請學生進行名詞的講解,還可以通過提問、填空并進行趣味競賽。每個小組的正確答案都會得到相應的分數,這樣的競賽方式可以極大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他們的游戲熱情,使他們能夠真正地參與到學習中去。這樣既能測出學生的熟練程度,又能檢測出生物教學的成效[3]。
比如:通過“玩卡片競賽”的游戲方式來積攢學生的經驗,筆者也使用了卡片的方式來進行《減數分裂》的教學,其中包括:減數一次分裂中的同源染色體的分離、不同源染色體的自由結合、減數二次分裂時的著絲點的分裂,姊妹染色單體的分離等抽象過程的趣味游戲[4]。由于生物體中所包含的染色體也是相似的,很容易讓人混淆,學生也很難記住,教師可以讓學生小組準備兩張同源染色體的卡片,讓他們自己展示同源染色體、異源染色體、姐妹染色單體的行為,并且結合教師的提問進行“快問快答”,讓學生能夠在游戲中自己感受染色體的改變過程,從而提高對游戲中知識難點和重點的識記能力。
六、通過直觀教具深化理解,引發學生注意力
“寓教于樂”是我國基礎教育中提倡的一種教學方法,新課程倡導的是“自主性”,教師積極思考如何使學生能夠真正地自主學習,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這是一個很好的途徑,高中生物教師要使生物課堂活躍起來,必須改變傳統的教學方式,激發學生的好奇心。生物知識是非常抽象的,如果教師僅僅按照教材來教授,那么學生對生物知識的理解就會變得模糊,課堂上的氣氛一定是枯燥的。為了使生物課堂充滿活力,教師必須根據生物學的特性來選擇合適的教學方式[5]。在生物學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直觀的教具,使學生從感性的角度去認識生物學知識,由感性認識到理性,從而使他們更好地了解生物學的知識。教師可以利用實物、標本、掛圖等進行生物教學。通過應用多媒體技術,使生物課堂更具活躍性。這些直觀教具既包括教師制作的教學模型,也包括多媒體教育課件中的動畫模擬等,這些非常細致的教育能夠提升學生的課堂參與性,使課堂氛圍更加活躍,學生的注意力也更為專注,學生獲得了良好的精神狀態和注意力效果,從而能夠提高高中生物教學的質量[6]。
很多高中生物的知識比較難懂,比如:細胞的組成、生物體的生命活動等知識點都是非常抽象的,用眼睛是看不見的,要在學習的過程中去了解,就必須要有想象的能力,所以如何才能將知識轉化為有形的東西,如:在《免疫調控》知識的授課過程中,體液免疫系統中的許多免疫細胞都被設計出來,教師給學生提供了一些有趣的生物學卡片,讓學生能夠在學習的過程中利用這些不同的教具,得到更多新的啟示、直觀的感受和學習的樂趣,并能夠明白生物教具和生物學理論之間的關系。教師除了使用多媒體的動畫演示之外,教師還可以讓學生自己繪制有趣的教具模型進行示范教學。另外,高中生物教師還可以讓學生自行導演、制作道具、設定人物、展示體液免疫等步驟,教師把課堂讓給學生,讓學生進行自主演示,利用生動的教具來引發學生的注意力。由教師和其他觀看者做最后的總結和評判,很多學生都愿意參與這種演示方式,不僅能培養學生的團隊協作精神,還能讓學生愿意把自己所知道的知識向大家講述出來[7]。
結束語
學生在生物課堂上的注意力對其日常學習而言非常重要,教師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利用趣味性的教育方式、競技性的趣味活動、有趣的多媒體課件展示方式和更加形象化的教具演示等,讓學生的視覺注意力、聽覺注意力和綜合注意力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只有這樣,才能使學生的學習思路、學習視野更加開闊,學習效果更佳,學習注意力得到強化。因此,在生物教學中,利用學生注意力和記憶力的融合能力,達到更好的教育效果教學所需要做的,就是不斷地引發學生的建議,并且能夠進行更好的延續。
參考文獻
[1]林騰浩.高中生物課堂高中生關鍵能力的培養[C]//2021教育科學網絡研討會論文集(七),2021:278-280.
[2]王飛.信息化環境下的高中生物課堂教學研究[J].中小學電教,2021(12):43-44.
[3]徐青.有效教學在高中生物課堂中的實踐探析[J].知識窗(教師版),2021(11):124-125.
[4]楊燕.新高考背景下高中生物課堂情境教學策略探究[J].考試周刊,2021(95):130-132.
[5]何淑芬.淺析高中生物課堂上研究式學習模式的開展策略[J].好家長,2021(93):55-56.
[6]麻智春,尤劍.彰顯學科特質? 踐行立德樹人:讓核心素養在高中生物課堂中“落地生根”[J].教育理論與實踐,2020,40(14):59-61.
[7]黃廣慧.立足高中生物學課堂培育生命觀念[J].生物學教學,2021,4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