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海博
摘 要:在教學活動中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是我國教育領域和教學改革的核心要求之一,也是基礎教育的重要導向之一,教師在高中化學教學中不僅要授之以魚,更要授之以漁,培養學生的化學核心素養,從而提高學生的化學知識學習能力。基于此,本文以核心素養的培養為出發點,分析了在這一視域下如何有效開展高中階段的化學教學,以促進學生化學核心素養的養成,提高學生的化學水平,培養學生化學思維,促使學生在日后的學習中打下良好的基礎。
關鍵詞:核心素養;高中化學;教學;有效性
【中圖分類號】G633.8?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文章編號】2097-2539(2023)10-0140-03
縱觀國內外教育改革的發展,各國在教育體制變化的過程中都越來越重視核心素養的培養,以此為國家、社會和個人的發展提供優秀人才,因此,在高中階段的化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化學核心素養是意義重大的,也是未來化學教學的重要方向之一,但是從化學課堂教學現狀來看,部分教師并未充分領會核心素養的重要性,課堂教學效果并不理想,亟須采取相關措施推動化學教學的有效開展,并借此幫助學生養成優秀的化學素養。
1.核心素養與化學核心素養
(1)核心素養概述
在我國近年來的教育改革文件中,核心素養的培養被放在各科目教學的關鍵位置,并且被用來推動教學改革進程,落實立德樹人的教育目標,核心素養的定義為:基礎教育階段對學生進行認知思維方面的培養,并以此使學生具備適合其個體終身發展及國家、社會發展所需要的核心關鍵能力與優秀的、突出的個人品質。核心素養的關鍵點在于適應個體終身發展以及滿足國家、社會發展所需。
(2)化學核心素養概述
化學核心素養是核心素養在具體科目里的具體展現,學生在學習完化學知識之后,會形成或高或低的核心素養,當學生的核心素養較高的時候,學生可以主動利用學科知識去解決學習、生活之中遇到的問題,如借助食醋或者小蘇打去除水垢,而當學生的核心素養不足時,學生會在學習問題之中出現一些錯誤,對于化學科目的學習也處于消極、被動的狀態。
化學核心素養的形成需要化學知識的學習形成,良好的化學核心素養可以幫助學生從化學的角度認識和解決問題,化學素養的培養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是簡單的聽講和做題就能獲得的,需要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借助化學實驗、小組合作、理解記憶和學習反思等多種方式培養,以化學學科的學習為依托,也是學習主體在學習過程中自我提升的表現。高中階段的化學核心素養既包括專業性素養,也包括綜合性素養,專業性素養包括宏觀微觀結合、分類表征、變化守恒等等,綜合性素養包括創新思維、合作意識、實驗探究、綠色應用、熱愛自然、理論實踐相結合等。
2.高中化學教學現狀分析
(1)課堂授課單一,學生學習狀態不佳
高中階段的學科數目劇增,而且學習的知識量也劇增,以高一為例,學生面臨的學科數量達到九門,學生面臨著較大的學習壓力,教師的教學任務也很重,在這種高壓的教學環境下,“題海戰術”和“填鴨式”教學模式被大量應用到各科目的教學之中,化學科目也不例外。在當前的高中課堂上,部分教師在講解新的章節期間,往往讓學生跟著自己的教學節奏,給學生畫下相應的重點內容,讓學生進行背誦記憶,而后帶領學生刷題練習,學生對化學知識進行囫圇吞棗式的學習,并不能理解化學知識背后的理論,更無法對化學知識進行遷移應用,在這種情況下,除了少數思維較為靈活的學生之外,大多數學生的學習狀態都是較差的,學習的積極性也不高。與此同時,在部分教師的復習課上,不再帶領學生對知識進行整體性的重溫,而是丟給學生一些歷年考試的真題或者模擬題,讓學生反復刷題,這種“題海戰術”只追求做題的數量,而忽視了對錯題和經典例題的解析,導致做題的質量并不理想,很容易挫敗學生的興趣和積極性。這種僵化的課堂授課模式還導致師生之間的溝通交流變少,教師無法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和學習進度,無法針對學生的學習需求采取針對性的教學措施。
高中階段的學生已經初步具備獨立思考、反思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教師應該有意識地培養學生這些能力,而非為了短期內的成績采取“題海戰術”損害學生的學習興趣,簡而言之,單一的授課模式導致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受挫,起到了揠苗助長的負面作用,對于創新意識、化學思維等化學核心素養的培育都形成了一定的阻礙作用。
(2)教學拘泥于書本,脫離實踐操作
高中階段的化學教學中,理論知識的講解和學習固然重要,但是化學科目中理論知識的學習可以通過化學實驗獲得更直觀的理解,因此,如果借助化學實驗來輔助教學,可以有效提升學生的學習成績,同時可以為化學科目的授課提供教學素材,但是在實際的教學期間,化學實驗在分數之中的占比并不高,導致部分教師更加關注理論方面的教學,換言之,以分數為主要評價指標的評價體系導致部分教師容易忽視實驗教學的重要性,在教學過程中拘泥于課本知識而不對其進行延伸,這就導致學生對知識的理解不到位,而且理解效率較低。與此同時,部分教師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很少為學生演示具體的實驗操作,甚至由于實驗器材的缺乏而不得不放棄實驗教學環節,這些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相脫節的教學模式對學生核心素養的培育都是不利的。
(3)單一的評價標準不合理
迫于高考的升學壓力,部分教師都在教學過程中強調分數的重要性,而忽略了化學核心素養的培育,甚至錯誤地認為培育化學核心素養會浪費高中化學的授課時間,這一類觀點將學習成績的提高和化學素養直接的關系進行了本末倒置。從根本上來看,良好的化學素養是學生取得好成績的根本,而如果學生的化學素養較低,即便學生偶爾取得較高的考試成績,也會緊接著在隨后的考試中滑落。需要注意的是,在量化的評價指標下,學生的化學思維、創新精神、合作精神等主觀方面的因素被忽略,例如,在同一場考試之中,學生A和學生B都取得了80分的成績,而且錯了同一道選擇題,但是學生A是由于計算失誤導致丟分,而學生B則是因為解題思路混亂導致丟分,在這種情況下,分數就無法體現兩名學生之間的化學素養的差異。在日后的學習之中,當學生A的計算和解題更加嚴謹細致之后,其成績會明顯高于學生B,這就是化學思維的重要性。
此外,如果單純采取化學成績作為唯一的評價標準,就會忽略學生的學習態度,對一些成績暫時落后但是學習態度積極的學生造成挫敗感,不利于促進學生的個性化和全面化發展,更遑論化學核心素養的培育和提升了。
3.核心素養視角下有效開展化學教學的策略分析
(1)借助課堂導入環節,吸引學生參與課堂教學
在高中階段的教學活動之中,教師可以借助計算機技術和微課課件來設置一個課堂導入環節,通過課堂導入環節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引起學生興趣,避免直奔主題的教學方式。課堂導入環節雖然耗費三五分鐘,但是卻能夠在課堂開始階段就抓住學生注意力,使學生更快進入課堂授課的狀態。在高中課堂教學之中,學生在完成前一堂課的學習之后,會借助課下休息的十分鐘進行上節課內容的復盤、總結,或者放松思維,而對于這種情況,如果教師能夠合理設置課堂導入環節,就能夠使學生在本堂課開始的時候迅速調整思維,以此確保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教師借助多媒體設備和微課課件設置課堂導入環節還可以實現視聽一體化教學,例如,在學習有關甲烷的知識期間,教師可以播放瓦斯爆炸的視頻,這種能夠形成強烈視覺刺激的視頻能使學生更快轉換思維,集中注意力,在視頻結尾,會出現一個或者多個提問,如:“瓦斯氣體的有效成分是什么?瓦斯氣體為什么會產生爆炸?瓦斯氣體在什么條件下會產生爆炸?”在接下來的教學之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對課本進行自主探索,并且尋找問題答案,明白相關的知識,例如,瓦斯的有效成分是甲烷,其化學式是CH4,瓦斯爆炸的原因是瓦斯聚集和存在引爆火源,而瓦斯氣體的爆炸條件則是空間內存在充足的氧氣和高溫火源,且瓦斯濃度位于5%~16%之間,當瓦斯氣體濃度為9.5%的時候,爆炸最猛烈。通過課堂導入和問題可以使學生更快進入學習狀態,而在接下來的教學期間,教師還要讓學生熟悉掌握瓦斯爆炸的化學方程式為CH4+2O2=CO2+2H2O,需要注意的是,上述方程式也是甲烷完全燃燒的化學方程式,而當甲烷不完全燃燒的時候,化學方程式就成了2CH4+3O2=2CO+4H2O。由這一案例可以看出,教學導入環節的設置是有價值的,而且是完全可行的。
(2)重視實驗教學,引入生活知識
化學教學之中,實驗教學是非常重要的輔助手段之一,良好的實驗操作可以使教師以更少的時間和精力獲得更高的教學效果,并且加深學生的理解和記憶。為了保障教學效果,同時確保實驗教學的安全性,教師在完成課本理論方面的授課之后,需要親自動手進行實驗操作,從而讓學生具有更直觀的理解,例如,在學習“金屬的化學性質”這一章節內容時,部分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往往采用鈉作為化學實驗的樣品,對其化學性質進行分析,但是剛接觸這節課的學生可能會忽略鈉與水反應的激烈性,一旦將鈉塊投入水中,就會造成教學事故,因此,教師需要多次強調鈉的性質,同時親自動手操作進行演示,而后讓學生在確保安全的情況下進行實驗。在開展實驗之前,教師要將學生分為5~7人的小組,讓每個小組的成員對金屬鈉進行觀察,而后讓學生對金屬鈉進行切割實驗,感受金屬鈉的硬度和色澤,并且觀察切口的顏色變化,最后得出結論:金屬鈉較為活躍,容易與氧氣或者水發生反應,其具體的化學反應方程式為分別為2Na+2H2O=2Na++2OH-+H2↑、4Na+O2=2Na2O以及Na2O+H2O=2NaOH,由于金屬鈉較為活潑,既能夠與空氣反應生成氧化鈉,進而氧化鈉與空氣中的水蒸氣反應生成氫氧化鈉,因此,后面的方程式為兩個。此外,氫氧化鈉具有潮解性,吸收空氣之中的水分之后與二氧化碳可以反應生成碳酸鈉,其化學方程式為2NaOH+CO2=Na2CO3+H2O,教師借助一次化學實驗可以將知識點順理成章地串聯起來,既能夠讓學生善于觀察、善于思考,培育學生的化學核心素養,又能夠使教學效果更加突出。
高中階段的化學學習與生活也是密切相關的,許多化學知識小妙招都可以用來解決生活中的問題,因此,教師在講解化學知識的時候,可以摻入一些趣味性的生活知識,從而引起學生興趣,同時降低教學難度,提高教學的效果。例如,許多學生喜歡在吃飯的時候加一些辣椒,而借助牛奶和酸酸甜甜的水果就可以解辣,教師可以讓學生探討背后的原理,并且進行總結,讓學生在下節課的課堂導圖環節進行分享。此外,教師還可以對這類趣味性知識進行延伸,例如,“蔥辣鼻子蒜辣心,唯有辣椒辣兩頭”,而蒜的辣味和蔥的辣味在高溫烹飪之后就喪失了,只有辣椒的辣味還能夠保存,教師可以讓學生探討這背后的原理,從而培育學生勇于探究、自主探索的良好素養,并且建立生活化的思維,學會以聯系的觀點看待化學世界,能夠在生活之中將化學知識學以致用。
(3)推動合作學習,優化評價體系
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在化學方面的學習之中,合作學習是非常有必要的,教師可以按照學習成績和學習基礎將學生劃分為不同的小組,確保每個小組的成員的成績大致平衡,而后布置小組任務,讓學生在小組內部自行分配任務,而后通過合作探討和交流完成任務,需要注意的是,合作學習的同時也要讓學生養成獨立思考的習慣,因此,可以倡導每個小組內部成員先進行自主學習,而后再進行組內交流討論,共同提煉出知識點,既可以培育自主學習習慣和獨立思考意識,又可以提升學生的合作意識,共同推動學生化學核心素養的形成。在教學期間,教師要注重對學生進行全面、客觀評價,切忌傳統的唯分數論的評價方式,要關注學生的學習狀態和學習積極性,如果學生學習認真,要及時給予其肯定的評價。
4.結語
通過本文的論述可以看出,在當前教育事業改革和發展的背景下,教師要關注學生的化學核心素養的培育,更要在此視角下采取有效措施,克服傳統課堂教學的弊端,提高化學教學的效率,推動高中化學教學的有序發展,提升學生的化學素養,促進學生在化學學習方面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強義偉.基于學科核心素養的高中化學生活化教學研究[D].南充:西華師范大學,2021.
[2]張凱.在高中化學課堂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化學核心素養[J].求學,2021(19).
[3]陳瑞菊.基于核心素養的高中化學課堂教學內容探究[J].課程教育研究,2020(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