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東剛
摘? 要:在“四史”學習教育中,江蘇師范大學Z學院研究生黨支部創設了“智慧青年思享匯”學習實踐平臺,帶領學生黨員交流思想感悟、分享實踐經驗、匯聚發展合力。黨支部創新設計學習方法,注重激發學生黨員學習內生動力,互動式、項目化學習增強了學生的學習獲得感。黨支部廣泛組織黨員開展志愿服務實踐,常態化理論學習和實踐鍛煉深度融合、互動共促,黨員“四史”學習入腦入心。
關鍵詞:研究生黨支部;“四史”學習;模式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1673-7164(2023)03-0017-04
中國共產黨一以貫之全面從嚴治黨,對黨員開展系列教育,教育黨員不忘初心、堅守理想信念,牢記為人民服務的宗旨。黨員教育要引導黨員學習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銘記黨的奮斗歷程,弘揚黨的優良傳統,傳承紅色基因,踐行共產黨人價值觀,激發愛國主義熱情[1]。學生黨支部應當加強思想政治引領,筑牢學生理想信念根基,引導學生刻苦學習、全面發展、健康成長[2]。黨支部要對照支部建設標準,對標歷史使命和政治責任,主動探索“四史”學習長效模式。江蘇師范大學Z學院研究生黨支部探索構建了“智慧青年思享匯”學習實踐平臺,學生黨員交流思想感悟、分享實踐經驗、匯聚發展合力,組織黨員多種形式開展“四史”學習,促進黨支部建設。
一、“四史”學習常態化是黨員教育的必然要求
(一)培養時代新人的應有之義
“培養什么人”是教育的根本問題,要積極探索符合學生黨員特點且行之有效的理論學習教育方法,引導教育學生開展“四史”學習,要以正確的黨史觀指引個人樹立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培養社會主義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四史”學習教育,不僅是歷史知識教育,更是政治教育,有利于提高學生政治素養和思想政治工作效能,強化黨員的政治意識和責任擔當。加強“四史”學習教育,是高校落實立德樹人教育使命的重要抓手,將其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深度融合,有利于引導大學生從歷史中汲取精神養分,在實踐中砥礪實干精神,在實干中錘煉使命擔當,對于新時代高校堅守初心使命、踐行立德樹人、加強守正創新具有重要意義[3]。
(二)賦能黨員理論學習的緊迫需求
在“四史”學習中,由于主客觀因素,學習的效果還需不斷提高。從主觀上看,有的學生黨員重視程度不夠,有的黨員投入精力不夠,有的黨支部、黨員學習碎片化,不夠深入、不成體系。從客觀上看,由于研究生黨支部專業組成比較復雜,學習任務重,空余時間比較少,統一組織“四史”學習教育方面有現實難度。研究生培養,導師是第一責任人,日常專業學習、科研任務由導師安排,導師對思想政治學習重要性的認識程度決定了導師思想政治引領作用能否充分發揮。黨支部組織的集體學習教育很難覆蓋全體黨員,黨支部在調動學生參與支部活動的積極性方面也有待提升,學生黨員實踐鍛煉比較匱乏,要幫助指導學生學,搭建平臺實踐,通過有效方法激發和培育學生“四史”學習的主動性。
(三)加強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徑
立德樹人要以德為先,能力為重。高校對研究生思政教育工作雖已進行很多探索與改進,并取得了一定實效,但目前的研究生教育體系中,對“品學兼優”“德才兼備”的人才培養還不夠側重“品”與“德”[4]。學生黨員的政治意識、思想表現不僅代表個人形象,更關系到普通學生對黨支部和黨員的看法和認知。研究生黨支部要選樹黨員典型,充分發揮學生身邊榜樣的示范引領作用,帶動其他同學向榜樣看齊,實現研究生群體的同頻共振,朋輩互促發展。在理論學習方面,黨支部要為學生搭建“四史”學習平臺,幫助學生全面掌握歷史發展脈絡,深刻理解蘊藏在“四史”中的精神寶藏。在“四史”學習中交流學習心得,碰撞思想,發揚“斗爭精神”,增強“斗爭本領”,激濁揚清,旗幟鮮明地和“新自由主義”“歷史虛無主義”等不良社會思潮作斗爭,引導青年“學黨史聽黨話跟黨走”,充分發揮黨支部的政治功能[5]。
二、“四史”學習要注重增強黨員學習獲得感
“四史”學習就是要讓全體黨員銘記黨的光輝奮斗歷程,謹記黨的歷史使命,增強作為黨員的光榮感、使命感和自豪感,在日常學習工作中自覺落實黨的要求。“四史”學習博大精深,黨支部要根據上級黨組織的統一要求,精選內容,精心組織黨員參加理論學習。理論學習要培養和激發黨員的內在學習渴望,從知不足、補短板到自覺學、有收獲,再到勤實踐、有提升。黨支部設計布置各類實踐任務,理論學習和實踐鍛煉齊頭并進,引導學生黨員做“四史”學習和實踐的領頭人,知行統一,提升黨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實效。
(一)激發內生動力,黨員“四史”學習更用心
2021年6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印發《關于在全社會開展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宣傳教育的通知》,要求在全社會廣泛開展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宣傳教育,普及黨史知識[6]。全體研究生都應該把“四史”學習作為提高品行修養、加強思想建設的日常必修課。深化“四史”學習要著重培育黨員學習自發先行、示范領學,黨建帶團建,在全體研究生中形成“四史”學習的良好氛圍。江蘇師范大學Z學院研究生黨支部“智慧青年思享匯”活動,學生黨員全覆蓋,開展互動式學習,提高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活動突出黨員的主體地位,黨員4—5人一組,擬定支部共學計劃和小組學習方案,每星期輪流組織一期學習展示。學習采取微黨課、詩朗誦、情景劇等形式進行,線下展示和線上直播結合。黨支部微黨課直播,入黨積極分子和普通同學同時加入項目學習,擴大了教育覆蓋面。小組組員合作完成指定學習內容,不僅學原文,也要談體會、問收獲,要求每一位黨員都認真準備,日常展示,學期總結,年終評優。黨支部組織開展了“誦讀紅色家書,講述英烈故事”“讀‘四史、守初心、擔使命”“讀改革開放史,繼往開來,邁向復興”等專題學習,開展了“知‘四史,識黨章——做新時期合格黨員”微黨課活動。主題展示、微黨課微視頻評比,增強了學生黨員的黨性意識,同時也發揮了學生的專業特長,提高了學生的溝通表達能力。黨員以小組形式開展理論學習,展示學習成果,互動點評交流,營造了良好的共學氛圍,黨員把理論學習作為常規工作和內心自覺。
(二)豐富學習內容,黨員“四史”學習更鮮活
年輕的學生黨員都是伴隨互聯網長大的,在“四史”學習中要“灌輸式”和“滴灌式”結合,線上線下“鍵對鍵”和“面對面”結合,思政課堂和課外實踐結合,兼具時代性和教育性,創設便捷的學習環境。常態化“四史”學習要探索創新黨員學習路徑,理論學習常學常新,要創設學習環境,對標“三全育人”要求,落細落實“十大”育人體系,將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春風化雨般滲透在研究生日常教育教學活動實踐中,增強黨員綜合素質和學習獲得感。Z學院研究生黨支部統籌設計學習內容,不斷拓展“智慧青年思享匯”理論和實踐活動陣地。黨支部運用徐州市豐富的紅色教育資源,組織黨員赴淮海戰役紀念塔、淮海戰役碾莊圩戰役紀念館,學習淮海戰役精神,到王杰烈士紀念館等紅色革命教育基地參觀學習。在革命烈士紀念碑前、在革命先輩戰斗過的地方開展實境黨課,黨員們情真意切、感同身受學歷史,傳承偉大的淮海戰役精神。黨支部組織黨員開展愛國主義影片觀影活動,觀看了《我和我的祖國》《跨過鴨綠江》等影片,結合影片背景資料開展觀后感交流,讓理論學習貼近青年黨員生活。黨支部注重在建黨節、建軍節、國慶節等重要時間節點以及新生報到、畢業生離校等環節組織黨員開展黨日活動和志愿服務,讓黨員教育更有儀式感,動員黨員活躍在學生管理服務一線,不斷提高黨員的思想覺悟,樹立黨員的模范形象。為了加強黨建信息化建設,開展精細化黨員培養和過程管理,黨支部自主研發了“黨員成長管理平臺”,督促學生黨員把學習活動記錄下來,黨員自主將學習教育情況在系統平臺記錄展示,強化了學生的政治身份意識,時時提醒,對標學習。
(三)志愿服務實踐,黨員“四史”學習更接地氣
學以致用,“四史”學習要精心組織黨員參與實踐,在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過程中,升華理論學習效果。Z學院研究生黨支部重點打造“智慧青年思享匯”志愿服務系列活動,學生黨員響應中小學“雙減”政策,投身學校課后志愿服務實踐,支部黨員對接三所中小學常態化開展社團指導和科普課程志愿服務。對接屬地團區委,對留守兒童開展長期結對幫扶。“四史”學習結合目標導向實踐,增強了學生學習獲得感:一是回應了社會關切,黨員志愿者助力解決學校延時服務,體現了黨員服務社會的責任擔當;二是志愿服務越來越成為社會流行風尚,學生參與熱情高,學生黨員帶頭奉獻,提高了綜合素質;三是黨員為中小學開展服務,提高了有志從教的黨員的授課技能;四是通過志愿服務,實現黨員自我認同和自我價值的提升。學生黨員受教育,先鋒模范作用進一步凸顯,形成“我是黨員我先上”的行動自覺。黨支部給黨員指派任務,鍛煉黨員擔當意識,樹立黨員和黨組織的良好形象。理論學習的自覺要轉化為日常的表率行動,學院黨委還選拔研究生黨員擔任本科生學風督導、班級學導、就業信息員等,鍛煉了學生黨員隊伍,加強了黨支部建設。在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初期,以黨支部湖北籍學生黨員為主成立的學校留校研究生臨時班集體,積極參加學校疫情防控志愿服務,組織在校研究生開展了科研、心理等豐富多彩的活動,發揮了很好的榜樣示范作用。
三、“四史”學習提高研究生黨支部建設水平
2022年3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印發了《關于推動黨史學習教育常態化長效化的意見》,要求鞏固黨史學習教育成果,推動黨史學習教育常態化長效化[7]。江蘇省在高校先后開展了《新時代江蘇高校黨支部建設“提質增效”三年行動計劃(2019—2021年)》《新時代江蘇高校三級黨組織“強基創優”建設計劃(2021—2025年)》。黨支部是最基層的黨組織,是黨建工作的基礎,也是黨員教育管理的“最后一公里”。全面從嚴治黨,建設“學習型”黨支部,以黨的先進理論武裝黨員頭腦,指導實踐,是支部建設的重要內容。Z學院研究生黨支部嚴格貫徹落實相關要求,在實踐中不斷提高黨支部建設水平,突出黨支部的政治屬性,提高黨支部履責能力,充分發揮了黨支部的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
(一)理論學習項目化推進,研究式凝練,形成黨建有效抓手
Z學院研究生黨支部以項目化開展“四史”學習,學習教育抓得更實,內涵更加豐富。黨支部書記課題獲江蘇省高校哲學社會科學研究思政專題立項,《智慧青年思享匯》項目獲學校研究生教育管理特色項目重點項目立項,《理工科研究生黨員“四史”學習教育路徑研究》獲學校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課題重點項目立項,《“四史”宣傳教育融入大學生志愿服務路徑研究》項目獲得學校“四史”學習專項課題重點項目立項。項目化開展,階段化檢查推進工作,黨支部“四史”學習不斷深入,黨員理論水平不斷提高。
(二)理論學習和勤勉實踐結合,良性互動耦合,形成黨建品牌效應
Z學院研究生黨支部組織“智慧青年思享匯”系列活動,學生黨員受教育,提高了政治覺悟,增長本領才干,支部黨建工作邁上新臺階。黨支部“四史”學習走心走深走實,黨員個人將學業發展融于黨支部和學院的發展中,很好地實現了雙贏效果。黨支部的各項活動黨員都能積極參與。近兩年來,黨支部先后在學校組織的研究生“四史”知識競賽活動中獲得團體二等獎,在“學生黨員主題教育活動紅色歌曲合唱比賽”中獲得二等獎,“智慧青年思享匯”主題活動獲得學校學生黨員主題教育活動“優秀組織獎”,研究生黨支部獲評學校“先進基層黨組織”,學院研究生教育工作榮獲學校“研究生思政創新獎”,研究生黨建和思政工作逐漸形成了品牌效應。
(三)建好黨支部班子,典型示范,促進黨員全面成長
學院黨委在黨支部的建設實踐中注意到,學生黨支部支委配備尤為重要,研究生黨支部由學生擔任黨支部書記,但學生黨齡較短,閱歷和精力有限,黨建工作經驗不足,缺少對支部工作和黨員教育的長遠思考和謀劃。針對這一問題,學院配備了有豐富黨建工作經驗的教師黨員擔任黨支部“第一書記”,指導學生黨支部工作。“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學院黨委指導支部選優配強黨支部班子,重點培養選拔政治素養過硬,學習成績優、科研水平高、群眾基礎好、工作能力強的學生擔任研究生黨支部書記。學院近三屆研究生黨支部書記均由學生擔任,得益于黨支部工作鍛煉,三位支部書記碩士研究生畢業后,一人攻讀博士學位,兩人在高校擔任輔導員,都在工作崗位上繼續開展思政工作。近三年,黨支部有四名黨員先后獲得校“十佳學術之星”“十佳實踐之星”稱號,多人考取博士繼續深造。
四、結語
組織黨員開展理論學習和教育實踐是黨支部的基本任務之一,研究生黨支部組織黨員開展“四史”學習,學習“四史”中蘊藏的寶貴精神力量,以實踐鍛煉深化和鞏固學習成果,不斷激發學生黨員內生動力,將學習成果應用于實踐中,形成了學習和實踐良好互動共促模式,讓“四史”學習教育入腦入心,更具實效性。
參考文獻:
[1] 人民網. 中國共產黨黨員教育管理工作條例[EB/OL]. (2019-05-22)[2021-11-10]. http://politics.people.com.cn/n1/2019/0522/ c1001-31096500.html.
[2] 共產黨員網. 中國共產黨普通高等學校基層組織工作條例[EB/OL]. (2021-05-22)[2021-12-11]. https://www.12371.cn/2021/ 04/22/ARTI1619087467469356.shtml.
[3] 劉迪,李中華. “四史”學習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路徑研究[J].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21(05):90-93.
[4] 張啟錢,王愛偉. 導學思政與研究生黨支部建設的融合模式研究[J]. 學位與研究生教育,2021(06):37-42.
[5] 米麗艷,邢菁. 新時代高校學生黨支部政治功能提升的四個維度[J]. 中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1(04):142-145.
[6] 中共中央辦公廳. 關于在全社會開展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宣傳教育的通知[N]. 人民日報,2021-05- 26(01).
[7] 中共中央辦公廳. 關于推動黨史學習教育常態化長效化的意見[N]. 光明日報,2022-03-22(01).
(薦稿人:李沖,江蘇師范大學副教授)
(責任編輯:陳華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