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慧
摘 要:耕地數量和質量決定著糧食產量和數量,也決定著人類社會的永續發展。為守住耕地保護紅線、持續推進占補平衡,多項耕地保護監管機制連續出臺,但監管過程中難免紕漏,只有正確分析耕地保護監管機制建設下的耕地保護問題,針對性地提出對策建議,才能夠為增強耕地保護效果、推進自然資源管理效率奠定基礎。
關鍵詞:耕地保護;耕地保護監管;耕地紅線
我國人多地少是基本國情,加強保護耕地、保障糧食安全是民生基礎,也是發展的必然選擇。為有效防止耕地“非農化,非糧化”現象產生,我國一直將耕地保護作為一項基本國策,先后出臺相關耕地保護機制,從多個環節下手,加大耕地保護力度,積極提高耕地質量。完善耕地保護監管機制建立以及耕地保護監管過程中頑疾的消除,對于守好天下糧倉、保障糧食安全、實現耕地保護與民生保障的科學協調,不斷夯實大國根基均有著積極的意義。
1 耕地保護監管機制建設背景
隨著建設用地需求量增加,耕地后備資源明顯不足已經成為我國基本國情。耕地保護過程需要通過宏觀調控政策實施,在完善的法律、經濟、技術等手段輔助之下實現耕地可持續利用,并保證國家糧食安全。整個制度實施的目標在于嚴守耕地保護紅線,通過嚴格約束機制的推進確保耕地的占補平衡;監督鞭策土地管理部門在完成造地義務的履行的同時抓好耕地保護工作,在嚴保嚴管中遏制耕地“非農化”、防止“非糧化”;通過“長牙齒”硬監管措施的采取,實現耕地無序利用情況的管控約束。
2 耕地保護監管機制建設下的耕地保護問題分析
2.1 耕地保護意識有待提升
一方面,政府職能部門只注重“表面功夫”,能夠精準傳達各項監管制度的普及及命令,但主觀執行意識不強。甚至存有盲目追求經濟指標而放松產業用地約束,且有執法不嚴,監管不到位的現象;另一方面,大多數基層農民法制觀念較為淡薄,認為其作為耕地擁有者享有自主處置權,農業生產過程中大量化肥以及農藥的使用也會導致耕地自身肥力的下降,甚至污染周圍土地。
2.2 科學監管機制建設不足
其一,制度建設過于松散。耕地保護監管中很多監管機制只做到表面執行,未能及時根據時代發展需求及不同地方耕地資源實際利用以及建設情況進行跟進,缺乏針對有效性條款的約束。
其二,供需矛盾十分突出。城鎮化建設進程加快以及各項新產業新業態項目建設,不可避免會占用一定面積耕地,隨著非糧化、非農化發展趨勢占據主流,供需矛盾十分突出。
其三,法律法規約束不足。耕地保護法律法規的建設上僅僅停留在表面,缺乏征地用途、程序以及監督審核等方面法律規范以及專項條款的建設,且現有條款當中會有一定的漏洞存在,很多法律法規只適用于基本耕地保護,缺乏針對性和可操作性。
2.3 部門協同管理仍需磨合
自然資源、國土、農業農村及生態環境保護部門在土地保護過程中不同的管理職責,職責屬性不同導致其在工作銜接過程中出現紕漏,存在意見不統一、邊界不清晰、職責劃分不明確現象。
3 耕地保護監管機制建設下的耕地保護策略
3.1 加大宣傳力度,提升耕地保護意識
政府方面,保證政治站位及擔當意識和執行監管意識的提升,在不斷學習和實踐中樹立嚴格的耕地保護思想,主動完成耕地保護監管責任的承擔。結合地方耕地實際情況,通過考核指標體系建立推進耕地保護監管。
農民方面,結合發展實際深度運用新媒體和多媒體覆蓋優勢、結合線上線下宣傳模式,組織進行耕地保護策略、發展形勢及法律法規普及,保證基層群眾在組織培訓過程中接納培訓內容。
3.2 建立科學管理,夯實耕地保護基礎
①制度入手:綜合各地的發展實際,理清各地耕地使用以及保護的特征,通過針對性條款的建立進行全面性的約束。在實踐的過程中完成經驗的轉化,積極用戶管理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在合理的優化下統籌資源安全以及保障要素。
②供需入手:結合實際需求完成定性以及定量指標的建立,通過差別化供地政策的制定和實施,以保證用地結構優化過程的精準性。結合資源稟賦以及發展差異,積極構建國土空間用途管制新機制,構建“批、供、用”的監管處置機制。
③法律入手:針對性地提出各項依法用地以及違法用地管理條例,加強法律法規建設,形成源頭嚴防、過程嚴管、后果嚴懲的完善法律體系,保證完善法律法規體系的形成。
3.3 實施協同管理,有效推進責任落實
完成各地級政府職能部門耕地保護監管統籌能力的補充,在保證各部門各司其職明確自身職責以及監管義務的基礎上,完成統一目標的確立以及高效的溝通網絡的建立。將耕地保護監管過程中的責任落實到各部門和個人,保證其在耕地保護過程中能夠發揮自身引導能力。
耕地問題是民生的保障根本,綜合我國發展實際,耕地保護監管機制的建設具有全面且積極的意義,想要全面地推進耕地保護管機制的實施,還需從多方面入手,嚴守耕地紅線,守好天下糧倉,保障好糧食安全,實現耕地保護與民生保障的科學協調。
參考文獻
[1] 鄖文聚,湯懷志,桑玲玲,張超,李少帥.發展耕地保護思想 建設耕地資源強國[J].中國農業綜合開發,2022(12):4-6.
[2] 于法穩,代明慧,林珊.基于糧食安全底線思維的耕地保護:現狀、困境及對策[J].經濟縱橫,2022(12):9-16.
[3] 麥蘭芳.淺議耕地保護監管機制建設下的耕地保護問題分析及對策[J].農村經濟與科技,2022,33(10):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