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姍
關鍵詞:課程思政;中醫藥院校;計算機通識課;應用策略
教育部于2022年7月25日印發《全面推進“大思政課”建設的工作方案》通知,提出要建強思政課課程群和優化思政課教材體系等,旨在進一步引領學生堅定“四個自信”,推動學生朝向“堪當民族復興重任的時代新人”這一目標發展。因此,高校要做好校內課程思政建設,不斷優化課程體系。而計算機通識課程作為通識教育的組成部分,是高校培養學生掌握信息化技術和基本技能的重要課程,對于提升學生綜合素質、動手能力與解決問題的能力等具有重要作用。中醫藥院校要培養新時代人才,必須利用好計算機通識課的育人功能,結合專業特點推進課程思政教學。基于此,本文就中醫藥院校如何在計算機通識課教學中有效開展課程思政展開了詳細探討。
1中醫藥院校計算機通識課教學落實課程思政亟待解決的問題
1.1教材沒有充分契合課程思政建設
目前,尚未建立完全契合課程思政建設需要的計算機通識課教學教材體系[1]。中醫藥院校面向不同專業所設置的計算機通識課并無較大差異,雖然中醫藥院?;谝虿氖┙痰冉虒W原則,向教師提出要結合專業特點創新教學方式,但是面向課程思政全面創新教學內容還有一定難度。一般情況下,教師都是圍繞大學生計算機基礎的相關教材展開專業教學,通過適當融人思政教育資源或挖掘教材中的思政資源,對學生進行思想、精神層面的教育與引導。也有一些教師對課程思政融人計算機通識課教學存在不重視的現象,堅持使用普通辦公軟件或一些滯后的網絡資源開展計算機通識課教學,沒有充分結合學生的專業特點與實際社會環境背景,這與培養新時代人才的要求不相符。
1.2教學方式簡單直接且傾向于專業技能掌握
中醫藥院校所開設的專業教育教學同樣是面向臨床,人才培養工作的設計與實施也圍繞臨床要求,基于此,一些教師對計算機通識課教學的目標設立集中在鍛煉學生掌握并熟練應用計算機技術這一層面。這種育人模式主導的教學工作雖然有利于提升學生的專業技能水平,但是難以實現課程思政的有效融人,并且無法充分發揮課程思政的育人價值,甚至有部分教師沒有把握好專業教學與課程思政教學之間的平衡,側重于學生的專業技能培養,以至于一些學生沒有正確認識到在計算機通識課中開展思政教育的必要性,當教師對學生進行思政教育時,學生整體配合度不高。尤其是一些“硬融人”的教學設計,教師選擇簡單直接的方式為學生開展思政教育,容易引起學生的厭煩、疲倦心理,不僅無法保證課程思政教學達到理想效果,還會間接對其他專業課程的思政教學產生一定的影響,不利于形成積極、濃厚的育人環境氛圍,以及實現學生養成高尚的道德情操與規范個人行為。
1.3教師專業能力強但思政教育能力稍顯不足
中醫藥院校中任教計算機通識課教學的教師主要有2種類型:一是主修計算機專業的教師,面向所有專業執教計算機通識課:二是主修醫學專業,同時具備較高的計算機專業素養,并且獲得相關教學資格的教師,如醫學影像等本身就是與計算機技術聯系較緊密的專業,面向一些對計算機技術要求不高的專業執教計算機通識課。但不論是哪一種類型的教師,都并非主修思政教育專業,所以,這就造成了一種“教師專業能力強但思政教育能力稍顯不足”局面[2]。一些中醫藥院校也意識到相關問題的影響,開展了教師培訓工作來提升教師的思政素養,以及思政教育教學能力,但是培訓中關于切實指導家庭教師實施課程思政教學的內容相對較少,以至于雖然教師個人思政素養水平有明顯提升,但是在教學實踐層面仍發力不足。
2中醫藥院校計算機通識課教學融入課程思政的思路分析
2.1旨在提高教師與學生的思政理論素養
中醫藥院校對計算機通識課教學融人課程思政,需要立足于“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所提出的育人要求,這也是保障計算機通識課發揮其課程思政價值的有效手段。從計算機通識課與課程思政的育人目的來看,二者之間的步調是相一致的,都指向實現培養出高素質復合型人才[3]。這就要求教師具備較高的綜合素質,否則當學生對計算機通識課教學中的課程思政內容產生疑問時,教師難以用科學、合理、專業的知識進行解答,會削弱教師與學生的思政學習信心,難以保障教師與學生思政素養的有效提升。因此,中醫藥院校要基于“立德樹人”,引導教師系統化認識課程思政與計算機通識課教學之間的關系。教師要保證對思政理論根植于心,有深刻、正確的見解,同時要堅持與時俱進原則和終身學習理念,不斷培養自身領會文件精神的能力,善于總結并創新有價值的思政內容傳播,帶領學生多維度解讀。
2.2以課程思政引領計算機通識課教學目標設計
教學目標的設計影響到課程教學的實施方向和重點確立,若將課程思政與專業教學目標設計進行有機聯系,則有利于教師和學生深入把握課程內容的核心。基于此,中醫藥院校要實現在計算機通識課教學中深度應用課程思政,達到理想的育人效果,需要把握計算機通識課教學課程思政的整體設計,因此,應當堅持以課程思政引領計算機通識課教學目標設計,避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對專業教學內容和思政教育內容產生混亂感。不僅如此,考慮到臨床工作對于中醫藥院校培養專業人才提出的訴求,教師應當在考慮專業特點的基礎上,完善計算機通識課的課程思政教學目標設計??傊?,教師要始終明確“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在這一框架中設計階段性教學目標,再根據專業教學特點完善課程教學設計[4]。
2.3著重把握動手能力與道德情操的同步培養
中醫藥院校培養的專業人才未來主要流向醫療工作領域,并作用到居民醫療生活保障層面。而臨床工作強調“醫德”“仁愛之心”,要求醫護人員需要具備較高的職業道德素養。尤其是在中醫藥相關專業的教學內容中,本身就蘊含深厚的民族人文精神,包括中醫藥專業理論中也明確主張“兼濟天下”“醫者仁心”等思想,對應到當代臨床工作中,實現學生對計算機技術、信息化技術的應用能力,保證臨床工作的嚴謹性,以及培養學生形成高尚的道德情操和一定的思想高度,保證學生在臨床工作中的個人規范,都是教師通過計算機通識課開展課程思政教學應當把握的重點。例如,關于“計算機網絡基礎”這一章節的課程思政教學設計,教師可以從通信網絡的發展歷程上升到艱苦奮斗的創新精神,對學生進行思政教育,再上升到學生的專業技能教學鍛煉其動手操作能力。
3課程思政在中醫藥院校計算機通識課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3.1基于“互聯網+"創新計算機通識課教材
中醫藥院校所設置的專業中,雖然也有諸如“中西醫結合”等需要重點學習計算機技術的專業,但是該類專業占比較少。況且,當下中醫藥專業在臨床工作中對于計算機技術的應用集中在“智慧醫療”辦公系統應用等方面,所以用人環境沒有對于計算機通識課教學教材提出要明確的創新要求。但是,從“立德樹人”根本任務與行業持續發展需要的角度來看,創新計算機通識課教學教材還是有必要的。因此,建議中醫藥院校聯合其他院校一起設計基于“互聯網+”的新形態教材,依托慕課、超星學習通等線上教學平臺建立一流課程群,創新編排計算機通識課教學教材,基于專業特點設置分類分級教學并堅持案貫穿例教學,從而實現提升教師與學生的思政理論素養。例如,教師基于行業前沿理論、技術研究,或者結合行業相關資訊創編新的教材,參考電子雜志的形式每月更新計算機通識課教學教材,讓學生及時了解行業動態,教師再利用問題導向引導學生從道德素養、思政的角度審視相關事件,從而提升學生的思想認知與覺悟。
3.2開展課程競賽思政,提升學生動手能力與道德情操
臨床工作需要學生具備一定的思維能力以及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實踐動手能力,并且對于一些臨床診斷類工作來說,學生還需要靈活應用所學知識和嚴謹判斷。例如,當中醫師需要結合醫學影像報告診斷患者真實病情時,不僅要正確判斷影像圖片內容與各項指標顯示,還需要中醫師在“智慧醫療”辦公系統上輸入處方表及各項參數,非常考驗中醫師的專業知識儲備與信息化技術應用能力。所以,中醫藥院校要向教師強調計算機通識課教學開展課程思政,要實現對學生的“專業”和“素質素養”兩手抓。因此,建議教師開展課程競賽思政,利用任務引導學生深入探索計算機專業知識,確保學生在實踐過程中深化理解課程內容的核心[5]。例如,設計“現代醫療技術的發展歷程與其中醫者仁心的具體體現”主題任務,要求學生以小組合作的形式自主設計多媒體作品,并且團隊成員都需要參與演講展示和小組答辯。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從“歷史事件一當代事件”的演變,選擇多媒體展示內容,按照“案例一思政(精神內涵)一感悟”的形式設計主題線路與演講稿,讓學生通過自主創設的作品傳播“正能量”。
3.3開展教師培訓,保障課程思政教學落實
中醫藥院校對教師進行培訓,從而提升其思政素養和課程思政教學能力。一方面,中醫藥院校要加強對教師的管理與評價考核,不斷充實教師的思政理論知識,保證教師與時俱進,革新對時代精神和相關文件的認知。同時,中醫藥院??梢曰谄渌盒5某晒Π咐?,結合本校辦學特點和資源結構,革新計算機通識課教學融人課程思政的教學實施方案,邀請專家對教師進行關于課程思政教學設計、優化實施的專業培訓,幫助教師掌握開展課程思政的各類方法、手段。另一方面,中醫藥院校要帶領教師挖掘課程思政教學資源,并以教師學習為實驗對象,由教師團隊共同設計契合專業特點的計算機通識課的思政教學方案,讓其他專業教師充當學生,進行第一輪課程思政教學模擬,主創教師團隊結合教學與學習效果完善計算機通識課的思政教學設計。然后,邀請高年級學生進行第二輪模擬,確保計算機通識課的課程思政教學具備實踐性和可操作性。
4結束語
中醫藥院校開展課程思政需要保證教師把握“立德樹人”的核心。教師在計算機通識課教學中開展課程思政,則需要實現對學生的專業應用能力和思政素養“兩手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