聶曉琳
【關鍵詞】當代流行音樂;文化功能;作用
現階段,我國科學技術得到了顯著發展,互聯網越來越普及,流行音樂的音樂領域也在不斷發展,它的發展和進步豐富了人們的生活。與此同時,社會競爭也日趨激烈,各種壓力顯著增大,而音樂便成為人們宣泄情緒的重要渠道。對此,各大傳播媒介便開始用多種多樣的方式和手段開展著流行音樂之間的競爭,流行音樂成為人們展現自我的重要平臺,甚至于已變成人們謀生的一種方式。在流行音樂發展中,其文化功能對人們的影響極為顯著。
一、流行音樂的涵義
西方社會是流行音樂的起源地,其在西方音樂中占據著極為重要的位置。流行音樂主要是從英文“popular music”翻譯而來的。流行音樂是一種大眾文化現象,在市場經濟和網絡技術、電腦的不斷發展下,流行音樂也得到了顯著發展。不斷豐富的社會產品及不斷提高的物質生活水平,有效增強了人們的消費意識。新形勢下,流行音樂已然成為廣大人民群眾精神娛樂的重要渠道。
現階段,流行音樂已經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中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流行音樂和其他大眾音樂文化共同促進下,日常生活具備了審美化的品格。流行音樂活躍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商業演唱、KTV中心、卡拉OK廳等在社會中隨處可見,在這些場所,人們可以宣泄情欲、釋放能量、表達感情,流行音樂如巨大的造夢工廠影響著人們的生活。總而言之,在經濟和效率并重的當下,密切聯系流行音樂和日常生活是現階段顯著文化現象。
二、流行音樂文化功能的作用
對國家來說,文化是其軟實力的體現,其在社會發展中發揮著重要促進作用,缺少文化,我們今天的社會就不會如此發達。對人類而言,文化和食物同等重要。不管我們有多豐富的物質生活,但若是缺少文化的滋養,其只會變成一個毫無內涵的人,其精神世界將會是一片荒蕪。若一個國家缺少文化,那么其只會停滯不前,死氣沉沉,自然也就不可能得到發展。而在文化中,藝術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文化的發展會提高藝術,同時藝術的提高也會為社會的進步奠定重要基礎,兩者相輔相成。流行音樂是新形勢下人們密切關注和喜愛的一種藝術,其具有廣泛的體驗度和參與度。因此,流行音樂會使人們的生活發生改變,從一定程度上而言也會對社會其他環節的發展造成影響。若是我們可以大力促進流行音樂發展,必定可以帶給社會積極影響。既然流行音樂是一種文化,那么我們就要保存和傳播好文化,必要的時候還應展開整改,將其中的糟粕去除,把其中的精華部分留下。同時也可以將我國的流行音樂發展到國外,對諸多優秀的流行音樂人才進行培養,充分發揮出流行音樂的文化符號的功能。
三、中國當代流行音樂文化功能
(一)藝術文化功能
1.教育功能
當前,學生們的學習任務日益加重,而學校、社會和家長也對學習極為重視,可以說學生面臨的競爭非常激烈。他們每天承擔著極大的學習任務,承受著較大的壓力,整個人的精神都處于高度緊張狀態,因此當前諸多學生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厭學心理,他們真的十分疲勞。同時,他們平時可以溝通宣泄的渠道并不多,可以談心的人也很少,有時和家長、同學、老師溝通并不能使自己的煩悶心理得到緩解,此時流行音樂便是宣泄情緒的有效途徑。他們可以借助唱歌宣泄出自己的情緒,在心情不好的時候聽一首流行音樂可以讓其情緒穩定下來。同時中國諸多流行歌曲中均具有教育功能,有時教師展開專門的政治教育效果并不明顯,但借助學生感興趣的流行音樂,就會在不知不覺中影響他們,幫助其將高尚的品德和良好的行為習慣養成。帶給學生聽覺上的享受,最關鍵的是凈化和提高其思想。
2.認識功能
人們通過流行音樂加深對生活的認識、感受人的情感,同時也借此認識到流行音樂創造者的世界觀、創作方法、審美觀點、審美傾向。一般音樂藝術是借助暗示、模擬、象征、抽象概括的手法間接地把現實體現出來,所以音樂的認識功能通常都不強。比如理解古典交響樂一定離不開專業知識,這就需要欣賞者具有一定的音樂知識才可以將其理解到。有人分別用“有準備的音樂”和“無準備的音樂”比喻嚴肅的、古典的音樂和流行音樂。當結合音樂和其他藝術的時候,便會加強認識功能。
流行音樂這種藝術形式主要為歌曲演唱,其歌詞通俗易懂,感情體驗直接單純,其音樂藝術具體形象,從而讓聽眾獲得準確、生動的印象。一些流行歌曲甚至直接反映了現實生活,如歌曲《父親寫的散文詩》采用了書信交流創作手法,增加了與欣賞者的交流距離。流行音樂作品也同樣具有審美的多樣性和不確定性,如一些搖滾樂作品上也存在這種現象。但更多的流行音樂均具有十分明確的語義,感性指向清楚。所以作為一種“無準備的音樂”,和其他音樂藝術相比,流行音樂的認識功能受眾的接受程度更強,這也是流行音樂具有龐大受眾群體的重要因素之一。流行音樂的認識功能和其他音樂形式相比,最大的不同也在認識和掌握流行音樂形態表現上得以體現。流行音樂圈中有諸多沒有接受專業學習,而借助自主學習成才的流行音樂歌手,而這種現象在嚴肅、古典音樂的創作中并不常見。
3.審美功能
流行音樂本身便是一種美,首先人們從聽覺上可以體驗到一種美,其借助聲音為人們創設了一個美麗的世界,人們可以置身于這個世界中充分展現自己。同時其會用情感打動人,震撼聽眾的心靈,使聽眾的心靈體驗到美,精神上的美的體驗會顯著改變人們的生活狀態。一個人就算生活十分貧困,但若是精神層面和內心世界十分充實,則即使身處條件不好,他也十分幸福快樂。流行音樂可以豐富人們的精神世界。當精神世界豐富了,就會用思想引領行動。流行音樂的美還在其緊密結合時尚上得以體現,有了流行音樂便會出現流行音樂的藝術家,他們通常對自身形象十分重視,對面容和衣服著裝有很高的要求,其很容易引領時尚潮流。同時這些也受到了年輕人的歡迎,帶給了人們視覺上美的享受。
(二)社會文化功能
1.消遣功能
通俗易懂是當代流行音樂的顯著特點之一,逐漸成為人們緩解工作、生活壓力的有效途徑。同時在數字音樂的不斷發展下,人們迅速提高了選擇流行音樂的范圍與廣度。以前人們只是單純欣賞文化,表現得十分被動,但當前慢慢轉換成文化的主動創造者或參與者,身份的變化也增加了選擇的可能性。當代的流行音樂自然借助了其自身的消遣功能,逐漸成為人們緩解疲勞和心理壓力的重要措施,同時借助此方式也使人們的業余生活得到了充實,讓人們在消費的過程中也能體驗到樂趣。
2.消費功能
流行音樂的出現推動了諸多產業的發展,有很多人將其作為一種謀生手段。首先,流行音樂歌手及創造者們,他們竭盡全力發揮自身力量促進流行音樂的發展,創造出了大量優秀的流行音樂作品,理所當然地應給予其一定的回報,同時整個社會應加大知識產權的保護力度,對這些原創者的權益進行保護,提高流行音樂優秀人才的社會地位。其次,其促進了一些音像設備的發展,讓更多的人有機會創業就業。文化消費基于流行音樂得以出現,這也從另一個角度證實了人們當前的生活水平已顯著提高,也增多了人們的精神層面的消費,這也充分促進了社會的進步。
3.體制外低成本教育功能
這種文化功能即社會各階層借可以助流行音樂獲得相關音樂技能和知識,進而使體制中的音樂教育得到彌補。立足于相關調查可知,很多接受調查的音樂專業大學生覺得,通過和流行音樂相接觸,自己可以獲得一些音樂知識。若是不考慮獲得多少音樂知識,而只將“是否獲得”當作標準,“獲得過,很多”和“獲得過,但不多”兩個百分比的總和為91.2%。換言之,流行音樂因為自身具有的體制外的成本音樂教育功能,可以使體制內音樂教育的缺陷得到一定彌補。
4.社會“安全閥”功能
如今,人們生活水平與質量得到了明顯的提升,低層次的心理需求也普遍得到了滿足,社會利益格局發生了變化,在此形勢下,社會心理復雜性越來越強,掌握難度較大,同時不同社會階層的特性和自身的不穩定性和模糊性也表現了出來。社會收入差距越來越大,經濟地位和社會地位不斷變化,導致諸多人遇到了心理平衡危機。受這種社會心理的影響,人們普遍存在相對剝奪感和挫折感。在我國青年社會生活“邊緣性”特征的影響下,這種情況在青年亞文化中表現得特別明顯。這些覺得自身受到社會挫折的青年對某種文化上認同感需求十分強烈,因此社會主流文化完全可以撫慰廣大青年的精神。廣大青年選擇適應其心理需要的文化樣式,同時也在這種文化樣式中探尋歸屬感和認同感,這種心理需求便會選擇具有青少年亞文化屬性的流行音樂。借助消費適應心理需求的流行音樂,可以有效釋放廣大青少年煩躁、激進、消極的不良心理,使對立、不安、緊張的情緒得到減緩,以確保心理上的平衡性。搖滾樂中這種現象表現得尤為突出,比如歌迷在搖滾樂演唱會上的多種“瘋狂”舉動。對廣大青少年來說,這種“瘋狂”舉動成為宣泄不滿情緒、釋放生活壓力和對立的重要方式。
所以,搖滾樂的思想文化內涵和音樂特點可以提供給青年一種解脫困惑和宣泄情緒的機會,于是其便發揮著整合、控制與協調的社會機制作用。除了搖滾樂具有釋放情緒的功能,其還有呼喚真情、表現友誼的流行歌曲,如《老爸》《朋友》等,也慰藉了因為道德規范作用的消解、因為社會失范導致的人際關系缺少真情的不良社會心理,從而將使不良心理得到有效疏導,確保了社會秩序穩定性的功能充分發揮出來。
5.交際功能
現階段,信息交流極為發達,這種信息交流渠道十分豐富,但其中,人際交流占據著極為重要的位置。除了信息交流,人們也需要適當的情感交流,而流行音樂因為其自身具備很強的參與性、娛樂性及通俗性等文化特征,已成為人際交往中的重要方式之一。尤其流行音樂軟件的發展,顯著增強了流行音樂的交際功能。借助流行音樂交流情感,人們的心理距離變得更近,不僅身心愉悅、審美得到了提高,同時人際關系也得到了顯著改善。
6.文化標志功能
當代流行音樂的文化標志功能主要有兩點:首先,文化身份標志功能。借助研究流行音樂的受眾群體可知,最主要的受眾群體為青少年,主要體現在現階段諸多的流行音樂的主題均為“成長”。青少年在和這些流行音樂相接觸的時候,會影響其價值觀、世界觀及行為方法,同時借助外化方式進行表達,如收集多種風格的流行音樂作品,同時和其他喜歡此音樂的人組建歌迷交流會;因為喜愛一些流行歌手,而對此歌手的行為方式、服裝打扮、言談舉止等進行模仿。從上述可以發現,流行音樂對青少年的影響已具有一定文化身份標志的功能。其次,文化時代標志功能。流行音樂具有非主流、商業性和科技性的意識形態,由此我們將此結論獲得:現階段,我們已由農業社會向工業社會發展,同時已經全面進入商品經濟,我們的意識形態也更自由、民主。
四、結語
隨著時代的進步,人們的審美變得更加多樣化,由此也不斷創新和改變了流行歌曲的形態和創造性,基于現代化的錄音技術,各種新形勢的流行歌曲體裁利用各種大眾傳媒方式,獲得了人們的一致喜愛。但是,不管是音樂制作技術的發展,或演唱技巧是否復雜,作為音樂最本真的一部分,流行音樂應是所有流行歌曲人在創作過程極為關鍵的組成部分,流行音樂作為一種文化載體,應高度重視其具有的現實意義,在未來發展中,借助各個方面的努力和發展,中國流行歌曲必定會借助自身特有的文化內涵以及魅力在世界樂壇中散發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