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映紅

關鍵詞:體育游戲;初中體育;應用
游戲與課程教學的結合,不僅為教學添加了更多色彩,也為學生理解并吃透專業知識鋪平道路。初中體育內容專業度提升,在教學中善用游戲因素,學生更容易接受體育運動技能,實踐效果更好。由此可見,探討初中體育游戲的應用路徑具有現實意義。
1 初中體育游戲應用的原則
1.1 生本原則
游戲的應用要服務于體育教學。體育教學與“快樂教學”理念的融合,意味著體育課堂的有機度更高。學生在游戲氛圍中能夠較長時間處于高度興奮的狀態,體育學習效率更高。教師采用簡單的報數游戲,有意識地強化學生的注意力,為開展高頻率的游戲運動打好基礎。跑步游戲的開展,推動學生眼手結合,潛移默化地提升學生的協調性,使學生反應更加敏捷。與此同時,在游戲因素的襯托下,體育課堂精彩連連,強化了學生的創新意識,為學生的發展打好基礎。
1.2 增強學生的體驗感
學生情況各有不同。體育游戲的開展,應致力于強化學生的體驗感,為學生帶來更多的正面效能。教師從學生體驗的角度出發,擬定游戲方案,并準備場地、器材,為學生參與游戲鍛煉提供后備支撐。另一方面,體育游戲一般為多人活動,強調團隊在游戲中的作用。教師以團隊為單位設計游戲,拓展學生的參與空間。與此同時,在游戲中提供多種角色,為不同類型的學生找到游戲落腳點,使得學生有“主人翁”的感覺。裁判是諸多體育項目的核心組成部分,學生在體育游戲中也可以扮演裁判,從全新的視角看待體育項目,不僅能鞏固個人技能,而且能強化規則意識,有利于學生形成換位思考意識。
1.3 強化規則意識
教師要強調規則的重要意義,其提供的任何游戲方案,都必須有規則的支撐。以球類運動的游戲為例,教師要吃透球類運動規則,并建立屬于游戲的規則。在游戲開始前,教師必須強調規則。一旦學生的動作不符合規則,就必須立即重來,由此逐步強化學生的紀律意識。即便在體育游戲中,也要懂得尊重裁判,將規則作為游戲的準繩,推動公平競賽意識與游戲過程的融合。
1.4 形成競爭意識
“競爭”是體育運動的本質,游戲雖然不是正式的比賽,但是學生也需要憑借個人努力,以及與團隊成員的合作,方可獲得游戲的勝利。在盡力追求更好的游戲結果的同時,學生的競爭意識顯著加強,意識到“只有通過競爭才能獲得更好的成績”,并將這種精神貫穿到學習和生活之中,形成一種健康、上進的情緒。在競爭意識的支撐下,學生的自我效能也在逐步提升,對適應激烈的社會競爭有正面意義。
2 初中體育游戲運用方案
2.1 教學方法設計
以體育教學標準為切入點,對體育教學內容進行優化,例如,教師在固定的體育學時內獲得更優質的教學效果。在立定跳遠教學之前,安排跳躍類的游戲,逐步進入立定跳遠的主要教學內容。對于投擲球、耐力跑、排球墊球等項目的教學也是如此,將游戲作為教學的先導環節。換言之,就是將針對性的游戲作為課程的引子,為切入課程主題打好基礎。體育教學中可供調用的游戲因素有很多,可以保證體育課中的游戲因素不重合。應用游戲因素時,必須保證游戲與內容的高度對應,確保游戲真正起到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作用。
2.2 排球游戲設計
(1)排球接力。設計排球接力游戲的目的在于掌握并鞏固排球墊球的技能,學生借助排球墊球,提升個人身體靈敏度,也能快速適應游戲狀態,激發個人的興奮點。游戲開始前,教師將學生劃分為多個五人小組,全部小組成員沿著賽場底線一字排開。教師發出信號后,每組站在排頭的學生雙手平舉,將球置于腕關節之上的位置,隨后持球前進。當學生經過球網后,繼續前進直到對面區域的底線位置。此時球已經交給下一名學生,該學生采用相同的方式持續前進。小組內全部學生最先完成持球前進任務的,則為比賽的獲勝方。學生在比賽過程中不能夾球,如果排球落地,必須撿回排球并重新持球前進。
在“排球接力”游戲開始之前,教師需要親身示范游戲方法,并提前說明游戲的獎懲方式。對于表現較差的小組,教師適當給予“懲戒”。例如,讓每組成績最差的學生做15 秒高抬腿跑運動。需要注意的是,“懲戒”的目的并不在于懲罰,而是激勵學生在體育游戲中追求更好的成績。學生必須認真理解游戲要求,確保游戲過程符合規則。
在完成游戲任務的基礎上,教師可以加入墊固定球、拋墊球、對墊球等活動。在墊固定球游戲中,教師讓學生兩人一組,分別扮演持球和擊球的角色,體會墊球階段的用力方式,由此強化個人協調用力能力。關于拋墊球游戲,仍然采用兩人小組,兩人間隔2 米左右。一名學生將球拋到同組成員腹前,讓同伴采用墊球方式將球墊回。在兩人對墊球游戲中,以正面墊球方式為首選。另外教師還可以組織自墊球比賽,為每個學生發一個球,讓學生自己確定墊球高度,以連續墊球次數最多的學生為勝者。
(2)抱球賽。教師將學生平均分為兩組,并分別站在兩邊的端線后。教師事先在端線附近準備兩個排球,當抱球游戲開始后,排頭的學生使用一只手帶著端線處的兩個排球,在最短時間內跑到另一邊的端線,并將兩個排球放在端線位置處。然后按原路線跑回,到達本方端線處,與下一名學生擊掌。與此同時,下一名學生按照原路線跑到對面端線,并將放置在對面端線處的兩個排球取回,最終放置在本方端線處。小組內其他學生依次進行同樣的動作,直到最后一名學生完成任務。借助“抱球賽”,能夠促進學生身體素質的協調發展。教師在游戲前要“約法三章”,一旦學生持球時將排球掉落,則必須撿回排球并退回到端線重新前進。
2.3 立定跳遠游戲設計
(1)二人雙足跳。該游戲強調學生的協同配合,學生在分組完成游戲的同時,也鍛煉了個人的身體爆發力。教師將學生分為四組,學學兩兩成組“雙足人”。教師宣布游戲開始后,“雙足人”采用側跳方式向目標前進,到達目標后按原路返回,最終回到起點位置,最先回到起點的小組為勝者。
(2)跑跳交替。教師借助“跑跳交替”游戲,逐步強化學生的反應力,使學生身體部位更加協調。教師在游戲前畫出起跑線,并在起跑線前面的適當位置畫三個圓圈,每個圓圈內放置一根跳繩。隨后教師將學生均分為三組,每組學生排隊站在起跑線之后,并面對每一個圓圈。教師開始游戲后,處于排頭位置的學生快速推進,進入圓圈后撿起里面的繩子,并連續做10 次跳繩動作。完成后按原路返回,到達起跑線后與第二名學生擊掌。在個人移動到隊尾的同時,第二名學生重復此前學生的動作,由此覆蓋到全部學生。全部學生最先完成任務的小組為比賽勝者。不難看出,這種游戲模式使得學生的思維更加敏捷,促進學生腦、手的結合。學生在游戲過程中,必須并足完成跳繩,跳繩完畢后,繩子不能出圈。兩名學生擊掌后才算交接,否則必須退回重來,由此強化學生的規則意識。
2.4 投擲球游戲設計
(1)沖過封鎖區。該游戲在球場中進行,教師事先準備若干個球,并將學生平均分為兩隊。教師將球發給其中一隊的每個學生后,將游戲所在的球場作為“封鎖區”,另一隊學生則分布在“封鎖區”之外。教師宣布游戲開始后,處于“封鎖區”之外的學生,通過“封鎖區”內的重重阻礙,最終到達“封鎖區”的另一端。“封鎖區”內的學生,在游戲中用球“攻擊”穿過“封鎖區”的另一隊學生。不難看出,學生若要成功沖過“封鎖區”,需要反應高度敏捷,動作足夠靈敏。隨后兩隊學生交換角色,并進行同樣的游戲步驟。雙方被擊中的學生數量各不相同,被擊中的學生少的隊伍是勝者。游戲中的投擲球不能越界,投擲球的目標必須限定在腰部以下,避免造成人身傷害。
(2)打靶比賽。針對投擲球運動設計打靶比賽,能有效鍛煉學生的上肢力量,還能強化學生的競爭意識。教師在場地中畫一組平行線,后面的直線作為學生準備線,前面的直線作為投擲球的發力線,兩條直線間距不超過150 厘米。在發力線往前10 米處設置模擬標靶,為每一環設置一個分數,越靠內分數越高。教師將學生劃分為四組,每組學生全部站在準備線后。處于排頭的學生站在投擲線,并拿著一個沙包。每組選出一個隊長,統計本組的成績。教師宣布游戲開始后,排頭學生率先投擲,隊長記錄這名學生的成績。當教師發出“撿包”命令后,此前投擲的學生將沙包撿回,并交給組內下一個學生,自己退到隊尾。組內學生由此逐步完成游戲,將得分多的隊伍作為勝者。學生在投擲沙包時,不能越過發力線,否則成績無效。計算成績的基準是沙包落地點,如果沙包落在兩個環線中間,取較高的分數。
2.5 足球游戲設計
(1)熱身運動。熱身對學生起到關鍵的作用。通過熱身,學生的肌肉處于放松狀態,身體逐步協調,能避免運動損傷。教師推動游戲與熱身的融合,在熱身階段融合慢跑、體轉等動作,為熱身帶來更多游戲色彩。教師嘗試加入“鉆門洞”游戲,為足球教學增添趣味,還能強化學生的身體力量。學生在足球比賽中,可以學會如何腳步用力。在足球熱身中還可以加入“接球顛球”游戲,促進學生身體機能更加協調,也有助于在接球顛球中控制角度,將個人狀態調整到最佳。
(2)競技階段。足球競技與游戲的結合,不僅能為激烈的比賽帶來輕松的氛圍,也能為學生競技素養的提升打好基礎。教師在競技階段加入“接力游戲”,讓學生通過接力的方式,逐步鍛煉個人的下肢力量。教師可以采用“射門接力游戲”,將學生分為兩組,分別負責射門和守門。足球的替代物有很多,在游戲中可以使用沙包或者塑料瓶子作為足球。學生帶球來到球門之前,并借助足球技術,晃過守門員并將“足球”送入球門中,將球門中足球替代物的數量作為判斷勝者的依據。學生通過此類游戲,對足球技術有更深的領悟,也能提升個人射門精準度。
(3)訓練階段。足球固然很有魅力,但是開門見山的教學方式未必能讓學生適應。足球教學中涉及大量技能動作,單純講授這些技能,并不能體現足球的魅力。事實上,學生對足球的興趣在于足球比賽,這也為開展足球游戲創造了條件。在足球技能訓練中加入游戲,學生對純粹的足球技能興致更高。以足球傳球教學為例,教師可以設計“獵人打鴨”“傳球過圈”等游戲,為強化足球傳球技能提供有趣的載體,實現傳球教學中的“玩中學”效果。在足球運球練習中,引導學生通過運球方式,將足球送入對手防守的大門,通過攻守轉換的練習方式,鞏固學生的足球技能,增強團隊意識。即便是足球游戲中的“輸家”,對于剛剛結束的足球游戲也是興致勃勃。學生積極討論輸掉比賽的原因,找到個人技能中的不足,并力求在下次足球游戲中反敗為勝。與此同時,學生將足球游戲延伸到課外,自行組隊并進行足球比賽,有效突破場地因素限制,足球學習興趣更濃。
3 結語
游戲因素為體育教學提供了突破點,教師要有效地利用游戲因素,為體育教學方案帶來更多亮點。在推動師生互動的同時,強化學生的技能素養與規則意識,體現體育游戲的獨到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