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宏娟
摘? 要:高中生職業生涯規劃選修課落實于高中教育,一方面可以提高學生在高一選擇考試科目時的科學性和合理性,另外一方面也可以讓學生對自身的高中學習生涯有更好的規劃和調整,進而幫助高中生進入理想的大學,從事自己喜歡的職業,在這樣的情況下開設高中生職業生涯規劃選修課是十分必要的,文章將目光集中于甘肅省白銀市靖遠縣,高中生職業規劃選修課的實踐,分析了在邊遠地區如何有效地開設高中生職業生涯規劃選修課,提高高中生職業生涯規劃選修課的教育實際效益。
關鍵詞:邊遠地區;職業生涯規劃教育;邊遠地區;實踐研究
新高考背景下教育的形式和教育考核的標準發生了轉變,在這樣的情況下邊遠地區的高中生職業生涯規劃課的有效落實十分重要,一方面可以從教育階段上讓學生的主觀意識得到一定提升,對自身的未來發展方向有清晰的了解,另外一方面,也可以結合地方經濟和社會文化發展情況幫助學生建立完善的職業生涯思想和意識,助益區域發展和經濟建設。但是就目前來看,在高中階段引入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的實際效益與預期目標仍舊存在著較大的差距,需要做出進一步的優化和創新,相關學校和教師可以從以下幾點著手提高高中生職業生涯規劃選修課教育的實際效益。
一、明確目標任務,增強責任感和使命感
課程教育的目標和任務是課程教學的主線,貫穿于課程教學的始終,為了更好地提高高中生職業生涯規劃指導課程的實際效益,首先需要對目標任務做出進一步的規劃和明確,高中生職業生涯規劃指導課程的建設目的是通過教育的展開,讓學生學會正視自我,客觀地認知自我,認知職業,明確未來的發展方向,了解學業和職業之間的內在邏輯,進而在此基礎上有針對性地展開學習,步入理想的大學,從事喜歡的職業,將教育內容內化為學生不斷學習和進步的動力,促進學生的學習效益得到提升。為此,教師可以將高中生職業生涯規劃指導教育的教育任務確定為三個主要的方向。
首先,教師需要通過高中生職業生涯規劃指導課程的開展讓學生對自身的能力和自身的優勢缺陷不足有更加清醒而全面的認知,根據自身的能力特點、性格特點以及自身的優勢和不足合理的選擇自己可以做什么、想要做什么、適合做什么。
其次,教師需要通過課程的開展讓學生更加全面綜合的了解各個職業的特征,包括職業的主要工作內容、職業承擔的社會責任、職業在日常工作開展的過程中所面臨的主要工作困境以及不同職業在日常交流過程中所面向的主要對象,讓學生對自身喜歡的職業有更加全面、清醒且客觀的認知,在對職業有充分的了解和認知之后,再讓學生選擇自己未來從業的方向,確定職業目標,根據職業目標選擇未來所要考取的大學,然后再根據大學選擇自己要學習的科目,準確定位,讓學生明白自己該學什么,該做什么。
最后,教師需要通過高中生職業生涯規劃指導教育的開展讓學生逐漸認識學業和職業之間的底層邏輯,新高考制度下學生的未來從業方向從高中就可以體現出來,學生需要根據自身的職業目標和職業規劃明確該職業對相關工作人員的能力結構要求,包括知識、能力、素養、品質、興趣愛好等,然后結合新高考制度,選擇自己所要學習的科目,將職業規劃以高中學習有效地連接起來,提高學生的學習重視,同時也讓學生確定具體的學習計劃,實現自己的夢想。
二、精選內容,保證教學的科學性和系統性
事實上高中教育的教育特色是十分明顯的,因為學生即將面臨升學考試,學生的時間和精力是嚴重不足的。同時學生的學習壓力也相對較大,之所以將高中生職業生涯規劃設定為選修課的一個主要原因就在于高中生的學習壓力是相對較大的,為了盡可能地避免高中生職業生涯規劃教育占用學生過多的時間和精力,同時也為了保證高中生職業生涯規劃教育切實發揮效益,對學生產生影響,高中學校就應當建設出科學且系統的教育內容,合理的選擇教育內容,才可以保證教育效益和教育質量。
高中學校應當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調整和建設相應的課程體系。一般而言,可以將課程內容分為四個主要的方向。第一版是學科認知方向,讓學生了解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的影響和意義。第二版塊則為自我認知方向,需要讓學生通過高中生職業生涯規劃教育對自身有更加全面且客觀的認知,盡可能地避免眼高手低的情況出現,讓學生在充分認識自我之后根據自身的能力和素養決定自己未來的從業方向。第三版塊就是探索和決策這個版塊,高中學校需要通過教育的展開讓學生更加全面地了解職業的相關信息,有條件的情況下學校可以讓學生通過實際的崗位體驗對職業有更加全面綜合的了解,進而做出科學的決策和判斷。第四版塊則是讓學生在明確目標之后,確定具體的學習規劃,讓學生有效地調整自己高中階段的學習內容、學習方法和學習目標,一步一步地實現自身的職業目標,考進理想的大學,選擇自己喜歡的專業,進而從事自己喜歡的職業,通過教育內容的合理選擇,讓高中生職業規劃教育更加科學,更加合理,形成系統的課程教育,切實地發揮高中生職業規劃教育的實際效益。同時將教育內容集中于四點也可以盡可能地縮短教育的時間,提高教育的效益,精準發力,提高教育的實效性和科學性。
三、建立體制,制定科學的教育計劃
為了使該課程體系得到優化,依照新課改的要求和標準,高中學校應制定科學的教學計劃,對其中的各方面因素加以考慮,解決學生遇到的問題,為學生的未來發展和就業做好充足的準備。因此,高中學校應構建完善的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系統,考慮到邊遠地區學生的特點,并以學校資源為基礎使教育計劃盡善盡美,及時解決學生即將面臨的學校、專業選擇等問題,輔助學生提升自身的職業生涯規劃能力。而作為高中學校的管理層,除了要處理好該課程與其他課程之間的關系,做好必要的課程準備以外,還應當構建相關的教育指導部門,使對應的責任機制得到優化。在具體實施過程中,學校要聯系和考慮到各個層面,使各類教育資源得到優化和整合,建立起具有開放性的職業生涯規劃教育體制,時刻關注學生的成長。與此同時,也要注重和其他領域間的協同合作,如加大和當地人才市場聯系的力度,牢牢把握人才市場的動向,展開多元化的職業生涯實踐活動,以加深學生對職業生涯的認知。或者聘請專家、學者等打造學術團隊,發揮出各領域的合力。更要發動家長的力量,可引導家長在活動中分享自身經歷,培養學生樹立正確的職業生涯規劃意識,使其自身的職業道德觀念更正確,保證職業生涯規劃教學目標的最終達成。
四、優化方法,提高教學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在教育展開的過程中教學方法的選擇是一個老生常談的話題,想要更好地提高教育的實際效益,優化教學方式,提高教學方法的科學性和針對性是十分必要的。基于此,相關教師可以從以下幾點展開教育。
首先,教師應當保證教學方法的多樣化。盡可能地將理論和實踐相結合,強化學生對職業的認知和理解,在課堂教學展開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引入心理測試、案例分析、行為訓練、情景設置、角色扮演等多種活動,一方面可以有效地調動課堂氛圍,緩解學生的學習壓力,另外一方面多種方式的教學方法結合,可以讓學生對職業的認知更加全面且客觀,提高學生的認知效率和知識接收效率。
其次,教師在教學展開的過程中應當強化生活實踐體驗,讓學生在實踐的過程中學會反思,直面矛盾,并且不斷調整自己的想法和觀念,高中階段的學生雖然基本的思維能力、觀察能力和理解能力已經達到了成人的標準,但是因為高中階段的學生缺乏社會閱歷和生活經驗導致學生在實踐過程中,常常會出現理念過于片面或者是考慮嚴重不足等情況,這就導致了學生在制定職業目標以及選擇職業方向和確定學習規劃的過程中欠缺科學性和合理性,為了保障學生更好地確定職業規劃,也為了把握好教育的有效性,需要引入實踐、體驗、反思等多種環節展開教育,讓學生在實踐中對職業有更加清醒全面的認知,對自身的能力情況也有更加深刻的理解,而在反思和交流的過程中學生的思想和理念會逐漸發生碰撞,在碰撞和交流的過程中,學生會提出自己的困惑和不足,并且在交流看法和觀點的過程中學生對自身未來的職業規劃有更加全面的認知,逐漸地發現以前所忽略的一些內容。當學生所接收到的信息和數據足夠全面時,學生制定的規劃也會更加合理,更加科學,進而有效地調整自己未來的職業目標和自己在高中階段的學習規劃。
為了保證學生的學習體驗,也為了保證學生在交流和溝通的過程中有更深的感悟和理解,促進學生的情感發展和人格發展,教師在教學展開的過程中可以引入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發揮群體的作用,幫助學生更好地確定職業規劃,同時也通過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讓小組內部的學生都朝著目標努力,建立良好的學習氛圍,這樣一方面可以改善學生的人際交流能力,另外一方面可以形成良好的學習伙伴關系,讓學生間相互促進,一起達成目標,按照計劃不斷地進步和發展。
五、優化教師團隊的綜合素養
教師是制約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的一個重要的因素,教師的素養和能力將會直接影響教育所能達成的實際效益,在高中生職業生涯規劃教育展開的過程中教師團隊的綜合素養往往是現階段邊遠地區必須要直面的一個問題,因為現階段邊遠地區的高中生職業規劃教育大多是由班主任以班會的形式展開,無論是從教學內容、教學方法還是從教學效益上講都存在著極大的欠缺和不足,無法為學生學習態度的轉變、學習目標的確定、學習計劃的踐行提供保障和借鑒,在這樣的情況下,高中學校就需要進一步優化教師隊伍,提升教師的整體素養。基于此,高中學校可以從兩個角度著手展開,首先對已有的工作人員應當強化培訓和教育,在培訓的過程中引入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的相關內容,提升相關教師的專業能力和專業素養,同時也需要引入教學方法、教學目標等相關的培訓,提高教育的針對性和科學性;其次,高中院校應當招收更多具備專業素養和專業能力的專業型人才,通過已有的教師和新納入的教師兩個角度,共同著手打造出專業性相對較強的師資隊伍,以此來提高高中生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的實際效益。
六、結語
新高考改革背景下展開高中生職業生涯規劃教育是十分必要的,但是就現階段而言,高中生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的教育效益與預期目標仍舊有一定的差距和不足,高中學校尤其是邊遠地區的高中學校應當根據實際情況進一步做出優化和改良,探尋切合當地實際且收效好的生涯規劃教育內容和教育引導方式方法。
參考文獻:
[1]唐蕾. 新高考背景下高中生職業生涯規劃課程的實踐與探析[J]. 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2021(16):70-74.
[2]張菁郁. 論高中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能性[J]. 基礎教育研究,2021(07):23-25+29.
[3]何娟. 高中生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現狀研究及策略[J]. 中學政史地(教學指導),2021(03):93-94.
[4]吳平. 關于開設“高中生職業生涯規劃”選修課的實踐與思考[J]. 中小學教材教學,2019(04):29-31.
[5]陸虹杏. 普通高中開展職業生涯規劃課程教學的問題及對策建議[D]. 成都:四川師范大學,2018.
[6]王震,于嬌燕. 新課改背景下普通高中生職業生涯規劃課程研究[J]. 西北成人教育學報,2013(05):29-30.
(責任編輯:向志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