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婷婷
摘? 要:在各科教學過程中教師都應該將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作為課堂教學的主要任務與目標之一,這樣才能夠滿足學科教學的要求。本文立足高中思政課程,分析培養學生政治認同素養的價值、現存問題。提出了四條培育策略:強化教師政治認同,以身作則做好榜樣;創新思政學習方法,加深學生政治認同;結合生活時事案例,促進學生認知轉化;組織多樣化的活動,有效提升培育效果。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學中,在給學生傳授一些課本中的知識點的同時,也讓他們能正確認識到國家當前在制度與政策方面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以及根本原因。這樣使得學生對國家與社會的發展形成高度的政治認同,對塑造和建立正確的價值觀念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關鍵詞:高中;思想政治課;核心素養;政治認同;培養策略
在當前的高中思想政治課堂上,教師需要充分認識到課堂的主要目標不僅在于讓學生能夠認識和理解思政教學過程中所涵蓋的知識點,還需要讓學生從這些知識內容出發,培養他們的思政素養。這就要求教師在日常教學實踐過程中將思政學科核心素養的培育作為課堂的主要任務,其中不僅要加強學生對重點知識的理解和應用,還需要更加關心國家大事,對新時期國家所采取的一系列政策方針具有高度的政治認同意識。在政治、經濟和文化等方面國家所實施的一系列策略,應當認識到其背后的深刻內涵以及對國家發展所帶來的積極意義。這樣才能夠讓學生對當前背景下國家的繁榮發展產生濃厚的認同和自豪之情。因此,對教師而言應當針對性地調節當前在高中思政課堂上的教學方法,在其中滲透一些與國家發展政策以及社會熱點相關的知識,并將其與課本上的內容銜接起來,共同強化學生的思政素養。學生則需要做到在課堂上更加專注地聽講,從中認識到以往所沒有學習到的知識,并通過自己的努力為國家和社會的未來發展不斷努力和奮斗。
一、當前高中階段思政課堂上培養學生政治認同素養的重要價值
(一)有利于明確教學任務,實現思政課堂目標
之所以要在當前的高中思想政治課堂上滲透核心素養的培育要求,主要是因為在當前的教學過程中不僅要讓學生了解思政課本上的核心知識,更要在實際生活中學會如何理解和應用。因此,思政課堂對學生來說并不僅僅是日常學習以及考試中所需要考查的科目,而是對學生個人成長以及價值觀塑造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當前的思政教學過程中加強學生個人政治認同意識,有利于真正明確課程的教學任務,讓學生具備終身學習依據高度的政治敏感意識。這樣有利于實現思政課堂的教學目標,讓學生在知識理解和運用等方面都能夠具備良好的素養與能力。
(二)有利于突出教學重點,加強學生思政素養
在以往的思想政治教學過程中,課堂之所以沒有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主要是一些思政教師自身的教學素養不強,沒有重點突出課本中的一些核心知識,這導致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也容易偏離學習的重點,造成課堂教學的效率下降。這樣一來,學生不僅不能夠正確地掌握本節課的核心內容,還會在學習的過程中受到一些不利的影響,讓他們沒有將自己的精力全部投入對思政知識的學習過程中。為了解決這種問題,教師應該將政治認同素養作為課堂教學的重點,由此,教師需要在學生在各個方面的加強學科素養的培育。
(三)有利于轉變教學觀念,養成終身學習意識
在傳統的思政教學過程中,由于學生當前所處的階段是高中階段,也就是學習的關鍵時期,因此,一些教師更加注重學生在思想政治課程中的學習表現以及考試中的分數。忽略了對學生學科素養的培育,這種教學理念思維并不適用于新時期思政課堂的創新發展。因此,在努力落實思想政治課的教學效果的同時,融入對學生政治認同理念的培育,有利于讓教師轉變自己傳統的教學觀念,重新認識到思政課堂的教學目標究竟是什么。從政治認同為主的學科素養教學出發,優化當前的教學策略,讓學生在政治課堂上真正形成終身學習的意識和能力。這樣才能夠保障他們在之后的學習中有更好的表現,也能夠確保他們獲得一個滿意的政治考試成績。
二、高中思想政治教學中加強學生政治認同所存在的問題
在當下的高中思想政治課堂上要想加強學生的政治認同意識,就需要從實際所采取的教學手段出發,認識到當前在教學中所存在的一系列問題,根據問題背后的原因進行針對性地完善和修改。其中,在培養學生政治認同素養的過程中很多教師都受到自身固有教學思維的制約,認為在高中階段重點提高學生的思想政治學科成績才是課堂教學的主要目標,在此過程中容易忽視和弱化對學生核心素養方面意識和能力的培育。其次,很多學生在思政課堂上也表現出學習積極性和熱情不足的狀態,這讓他們對一些國家政策與方針以及生活時政案例的自主探究能力較弱,不利于通過自身的學習和努力真正深化政治認同意識。最后,對一部分的學生來說在學習政治知識的過程中首先需要理解其中的理論化概念,這些概念若缺乏案例的支持,則對學生而言顯得抽象而空洞,不利于他們形成理解和認知轉化,將這些知識遷移到自身的思維理念中,自然無法有效提升他們的政治認同素養。
三、高中思政課堂提高學生政治認同核心素養的教學策略
(一)強化教師政治認同,以身作則做好榜樣
要想在高中思想政治課堂上重點培育學生的政治認同意識,教師首先需要在日常的備課與教學實踐過程中不斷加強自身的政治認同,這樣才能夠為學生提供更加真實和科學的教學手段。在教學的過程中以身作則引導學生掌握政治認同所必備的要素和能力。在此過程中應當對高中政治教師展開定期的教學培訓,從而讓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也能夠不斷優化自己的思維理念,將教學的過程變得更加先進和嚴謹,由此提升自己專業教學素養??梢哉嬲蔀閷W生的榜樣作用,在課堂教學實踐中帶領學生一同深入了解課本上的知識,從學生現有的思政學習水平出發,不斷加強他們的政治認同意識以及其他方面的核心素養。例如,在學習部編版高一思想政治必修一“偉大的改革開放”一課時,教師在備課過程中就應當充分了解我國在改革開放背景下所采取的一系列治國政策和措施,在課堂教學課件中不僅融合教材中的相關知識,也能夠為學生選取一些與改革開放相關的歷史背景素材進行知識的拓展。在此過程中,可以更好地打開學生的思政學習視野,讓他們看到更多與改革開放有關的歷史信息,然后從中認識到改革開放政策對我國在政治、經濟和文化等各方面的重要影響以及對推動我國社會發展所做出的重要貢獻。
(二)創新思政學習方法,加深學生政治認同
在以往的思政教學過程中,教師所采取的教學方法是比較傳統而落后的,在這樣的教學背景下不利于真正展現出科學的教學思維。因此,為了實現培養學生政治認同核心素養的課堂目標,教師就需要在當前的思政課堂上引導和輔助學生創新課程知識學習方法,讓學生從簡單的課本知識出發,通過一系列的問題引導讓學生對這些知識產生主動探究意識,并且能夠在不斷的問題探究過程中進行深入學習,由此進一步加深他們的政治認同,提高對國家和民族的忠誠度。例如,在學習“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一課時,學生應該首先認識的“中國夢”所包含的內容與實質,加強對“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边@幾個關鍵詞的理解。并在此過程中深切地認識到中國夢實際上就是中華兒女共同的夢想,因此“中國夢”的實現也需要依靠著更多人的力量,在自己的生活和專業領域內不斷地奮斗,為國家發展做出應有的貢獻。這樣才能夠不斷促進國家繁榮富強,實現廣大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學生在學習這些事思政知識的過程中,應該將課本上的知識與課外拓展內容進行銜接,由此擴大學科認知與眼界,對加強他們的政治認同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和影響。
(三)結合生活時事案例,促進學生認知轉化
在高中政治課堂上,教師還可以在知識點教學中加入相關的時事案例進行融合教學,這對學生來說不僅將思政學習的過程充分滲透到生活中,更好地理解一些國家層面上所采取的政策,還能夠讓學生在課堂上對這些政策進行積極的討論與互動,由此可以打造生活化的教學情境。對教師來說生活時政案例的融入,可以為學生營造出更加真實的學習氛圍,并且將課本上的理論知識與實際政治生活相連接,在豐富思政課堂教學內容的同時,為學生提供更多的話題進行彼此之間的交流與分享。而對學生來說,時事政治案例的融合將原本理論化的知識轉化為一個個具體的案例進行深入地探討,更加容易讓學生形成自我理解。在此過程中,有利于學生進一步加強自身各方面的政治認同意識,促進學生的認知轉化,從中認識到思政學習的重要價值。例如,在學習高一思想政治必修二“第三課 我國的經濟發展”一課時,就需要讓學生在學習現代化經濟體系過程中結合一些當前國家層面所采取的經濟政策,深入地理解這些政策對各領域經濟發展所帶來的重要影響。比如“一帶一路”倡議,就能夠通過絲綢之路的歷史線索,高度促進新時代和平發展的偉大旗幟,讓絲綢之路沿線國家形成更加緊密的經濟合作關系,不僅從經濟領域得到合作與發展,在政治和文化等方面也能夠促進國家之間的交流與包容。在這樣的政治生活案例的教學和思考過程中,可以讓學生集中建立起“人類命運共同體”的認知,認識到這一理念的提出對國家發展以及民族振興等方面發揮的積極意義,從而將學生政治認同思想提升到一個全新的高度。此外,教師還可以在課堂上通過理論和生活案例的融合,給學生開放課堂議題式學習討論環節,鼓勵學生在此過程中進行雙向的互動交流,表達自己對不同國家政策方針的看法。在這樣的議題探究與討論過程中,可以讓學生充分梳理自己的思維,從而表達出更為深刻的政治認同意識與具有創新性的見解。
(四)組織多樣化的活動,有效提升培育效果
在高中政治教學中,欲培養學生的政治認同素養,切不可一味地使用呆板的方法,比如將這種培養活動局限在課堂上,這就會阻礙培育效果。而且,這一部分內容對高中學生來說,有一些抽象。雖然學生能夠充分明白,應該具備這種素養,但是其究竟是什么,體現在哪些方面,自己又應該如何做,卻是一知半解。加之這一部分內容理論性較強,若只局限在課堂上講解,學生會覺得枯燥。不過,若能組織多樣化的活動,情況就會大不一樣。一方面,在多樣化的活動中學生能夠感受到樂趣;另一方面,在活動中感悟政治認同素養,效果會更好?;顒拥念愋涂梢杂卸喾N,比如討論會、課外實踐調研、辯論賽、時事評論。
以《只有特色社會主義才能發展中國》這一節課為例,可組織學生開展討論會,讓他們先搜集一些資料來說明這個論斷。明確特色社會主義到底有什么優勢,體現在哪些方面,它對發展中國起到了什么樣的作用。你自己的感受如何。還可以據此組織課外實踐調研,讓學生設計問卷,調查不同年齡層次、職業的人對這一問題的看法。在這一活動中,學生會對特色社會主義有越來越清晰的了解,越來越深的感悟,政治認同素養也就得到了培養。
四、結語
綜上所述,在高中政治課堂上教師要想加強學生的學科自主認知與學習能力,就需要從核心素養各個要素入手進行教學和引導,讓學生正確認識到如何才能夠具備科學學習思政課程的觀念,并在此過程中逐漸形成強烈的國家和政治認同意識。這樣不僅對學生思政學習能力的提升具有很大的幫助,還可以讓他們在以后學習的過程中將思政與其他學科的知識結合在一起,不斷提升自己的政治覺悟和思想高度,從而成為一名全面發展的人才。
參考文獻:
[1]王平超. 高中思想政治課如何培養學生的政治認同[J]. 精品,2020(03):1.
[2]楊洪. 核心素養視角下新時代高中思政課學生政治認同培養研究[J]. 教學管理與教育研究,2020,5(03):3.
[3]馬瑾. 關于思想政治學科政治認同核心素養的培育[J]. 真情,2021(04):1.
[4]韋星濤. 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學中培育學生的政治認同核心素養的探究——以高中政治生活課程為例[J]. 課程教育研究:學法教法研究,2020(06):1.
[5]沈從舉. 思想政治課教學中培育學生政治認同核心素養的有效路徑[J]. 教學考試,2020(07):3.
[6]李慧. 淺談高中政治課政治認同核心素養的落實——以《堅持國家利益至上》為例[J]. 新絲路:上旬,2020(07):1.
(責任編輯:胡甜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