候麗
摘要: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媒介產業發生了巨大的變革,新媒介的產生使傳統的新聞工作模式受到了極大沖擊,記者必須改進工作方法,新媒體的編輯也要加強素質提升,以適應新媒體矩陣的構建。本文著重從全媒體時代對新媒體編輯的綜合素質進行分析,并提出了一些問題,對如何在全媒體環境下提高素質進行了初步探索。
關鍵詞:全媒體矩陣;新媒體;編輯素養能力;新聞報道
全媒體矩陣可以分成兩類: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水平方向包括媒體屬性的 APP、新聞站點和各類信息平臺。類似今日頭條,移動微媒體,新浪,網易,大魚;垂直方向的有,企業通過新聞平臺進行新聞登記和發布,通過APP、訂閱號、個人賬號等多種渠道,可以增強垂直矩陣媒介和個人用戶的溝通。在全媒體傳播的大背景下,傳統的廣播、電視、報紙等傳統媒介的發展受到了空前的影響。例如,新媒體作為“霸屏”的主要媒介,其傳播的優越性同樣不可忽略。在新媒體時代,必須充分運用新媒介傳播的優勢,通過搭建“全媒體矩陣”,達到“1+1>2”的傳播效應,讓內容多元化,加強權威信息發布,多屏整合矩陣。提升新媒體編輯“融媒”的能力與素質,是促進傳媒產業發展的第一步,同時也是推進新媒體大環境下新媒體發展的必然選擇。在全媒介時代,隨著網絡技術的發展,人們在傳播信息和接收信息的方式上發生了巨大的改變。要適應網絡時代的新形勢,新聞從業人員要注重自身的素質,不斷提升自己的編輯素質,以適應新媒體的發展趨勢。在繼承和發揚傳統媒體編輯所具備的優秀素質的同時,還應注重培養 IT素養、創新意識、增強信息處理能力、適應時代發展的眼光。
與傳統媒介相比,新媒介在信息傳遞上有著更大的優勢,其能夠迅速地處理大量的信息,并通過數字的信息渠道實現信息的交流,突破了傳統的信息傳播途徑的限制。在新媒體時代,我們需要不斷提高新媒體編輯的素質,以適應新媒體時代的需要,推動傳媒產業的可持續發展。
為順應時代發展需要,必須提升新媒體編輯的素質
與傳統媒體時代相比,記者必須具有基本的新聞策劃和編輯技能,同時也要具有新聞組織和策劃的能力,還要能與觀眾進行積極的互動和溝通。如微信、微博等平臺的編輯要加強與讀者的溝通,以提高用戶的黏性,同時還要設置多種交互環節,以達到更好的傳播效果。
提升新媒體編輯素質,推動傳媒產業可持續發展
在新媒體時代,有一些新媒體編輯還比較稚嫩,缺乏經驗,對新媒介的理解也比較單一。還有些記者因自身的知識局限,導致傳媒在發展過程中也會遇到各種障礙。與此同時,由于受眾對信息質量的要求越來越高,很多人都在積極地參與到新聞報道中,這也給傳媒的發展帶來了一些挑戰。由于受眾的介入,使信息質量參差不齊,這就需要記者具有分辨真假的能力,能從大量的信息中發現有用的信息,以保證其真實性。
新聞報道模式比較陳舊
伴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和進步,新聞業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時期,同時也出現了一系列的問題。新聞編輯的素質不高,工作模式相對滯后,直接制約著新聞業的發展,也很難適應新時期的需要。受傳統新聞采編思維的制約,許多記者反感新型的采編方法,甚至很難將其運用到實踐中去,這對新聞業的發展是不利的。
缺乏深度的新聞挖掘
新聞報道在追求時效性的同時,也要重視挖掘新聞的深層價值,而目前的新聞采編卻缺乏對新聞的深度發掘。許多新聞報道沒有引起觀眾的思考,報道的片面性,缺乏思考的價值,無法真正引導輿論的發展。要想深入地進行新聞報道,新媒體編輯首先要保證新聞傳播的真實性和精確性。
新聞工作者與基層聯系不多
新聞材料來源于基層,但目前許多記者還未真正走進基層,往往是通過網絡收集各種資料。然而,網絡平臺的信息真偽難分,記者若不深入基層,難以獲得第一手的資訊,極易產生報道偏差,影響受眾對新聞事件的正確判斷。另一方面,基層的信息挖掘不足,使新聞報道表層化,很難真正反映出新聞思維的深度,造成了新聞報道的低劣。
對輿論的控制和收集、整合的能力
隨著全媒體矩陣的發展,傳統的主流媒體也在不斷地受到挑戰。這必然會對新媒體的工作提出新的要求。在全媒體矩陣中,新媒體編輯要站在時代的高度,正確地掌握大眾的意見,從社會發展的全局出發,適應時代的發展趨勢。要從道德、新聞價值來進行正確的輿論引導,發揮鼓舞人心,服務大眾的作用。
在競爭日益激烈、輿論生態日趨復雜的今天,新媒體編輯必須重視媒體生態的變遷,如微信、如微博等軟文的編輯與審核,以及對業界資訊的分類與搜尋、運用與掌握社交角色議題,都需要新的品質。加強媒體整合,提高新媒體經營管理的能力,必須建立全方位媒體矩陣。構建廣播、電視、報刊、新聞網站的全媒體網絡矩陣,有利于電視、廣播、報刊實現從單一的網絡媒介到多層次的協作,對維護網絡秩序、凈化網絡傳播環境具有重要意義。同時,全媒體矩陣式的新聞媒介傳播,可以為新聞媒體發展提供更廣闊的平臺,形成橫向到邊、縱向到底、整體協同。并且可以及時增強全媒體矩陣的力量,做好黨和群眾的喉舌。例如,由新華網發起的“新華號”,即為新華網的一個完整的新聞報道平臺。為廣大受眾實現圖文、視頻、音頻等全媒體的新聞發布和全媒體的信息處理,提高媒體的傳播力和輿論導向的作用。“新華號”利用編輯、閱讀、互動等功能,廣泛聽取和搜集了全國網友的意見,在新媒體業務中開展了互動交流。“新華號”全面展現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價值觀與使命感。現在“新華號”上有國家部委、各級媒體,擁有數百萬的用戶使用者。
在新媒體時代,新聞資源日益豐富,新媒體編輯要認真地分析各類新聞資訊,并從中選擇合適的信息進行收集和整理。新媒體編輯必須具備良好的搜集與整理新聞的能力,并根據社會的需要和發展,不斷地擴大自己的知識面,以適應整個媒介的發展。在搜集資訊資料時,應采用資料參考、實地采訪等方法,再運用自己的編輯能力,將資料整理、編輯,以文字形式真實、立體地呈現于受眾面前。在新媒體編輯工作中,文本信息的整合是最重要的環節,它是新聞報道的核心。因此,在寫作過程中要注意文法修辭的運用,即使是一個標點符號也不能馬虎,必須一絲不茍。新媒體編輯可以借鑒其他的編輯方式,了解信息的整合,從受眾的角度對信息進行編輯、修改,提高信息的趣味性、可讀性,提高其傳播價值。嚴肅處理每一條新聞,為讀者負起責任,為新媒體傳媒平臺承擔責任,以保證新媒體編輯的專業價值。
有很強的是非觀念和創造力
在這個數字時代,新技術的出現,改變了人們的工作和生活方式。新媒體和因特網的發展,使得資訊變得越來越龐大,越來越難以分辨。新媒體編輯在這種情況下,就必須不斷地學習,增強自己的判斷力,讓自己在紛繁復雜的新聞中,挑選出積極、公正、客觀的新聞,還要與時俱進,自覺地提高自己的能力和認識。例如,在新媒體的重要專題報道中,新媒體的編輯要充分把握國家的方針和發展趨勢,并能準確地把握各類新聞的內容,要使內容得到廣泛的認可,并能反映出它的權威性、客觀與真實。這就需要新媒體編輯具備扎實的專業技術,并在一定程度上適應新時代的發展,不斷提升自身的能力,還要有科學性的邏輯性,要對新聞事實進行嚴密的審查。同時,在新媒體發展的新業態下,傳統的主流傳媒要保證自己的輿論導向能力,以應對瞬息萬變的市場競爭。新媒體編輯只有通過創新來提高自己的經營能力,才能在新媒體中立足并取得發展。在全媒體矩陣的背景下,編輯不僅要進行內容創新,而且要在表達方法和方式上進行創新。還應根據自身編輯的特點,對資訊進行深入的剖析,并在此基礎上建立起一種創新意識,提高自身的專業素質,促使新媒體編輯向專家型、全媒型記者轉變。新媒體編輯要更好地理解受眾,加強與讀者的互動,把握受眾的需要,適時地進行調整。同時,新媒體編輯應重視增加自身的知識儲備,全面掌握各方面的知識,把握新時代的發展趨勢。比如通過對社會生活的實際情況進行分析,加上對知識結構分析、梳理,高效地篩選出有價值的新聞資訊,從而使之成為推動新媒體編輯內容不斷發展、不斷創新的重要力量。
以開放的心態接納受眾,迎合受眾的個性化需要
在傳統媒介時代,記者和受眾的溝通很少。然而,隨著新媒介時代的到來,受眾的角色日益重要,編輯必須傾聽受眾的聲音,從中找出問題所在。有些編輯還要借助受眾獲得更多信息,從而改善報道方法,縮短與受眾的距離,增加用戶黏性。在目前的平臺建設中,受眾的個性化滿意度也是評估媒體內容的一個重要方面。
在當今社會中,受眾的地位日益提高,媒體必須對受眾進行準確的定位,以迎合受眾的需要,這樣才能更好地發揮自己作為傳媒平臺的影響力。新聞編輯在制作新聞時,要充分考慮到受眾的個性化需要,并按受眾的需要制作新聞。不同的平臺,如微信、微博、抖音等平臺,都要求編輯采用靈活的編輯方法,不能一成不變,要適應平臺的特點,更好地滿足用戶的需求。現在的人們已經不能像以前一樣被動地接收信息,他們可以自由地選擇自己需要的信息。要更好地理解受眾的需求,就必須善于運用大數據的分析技術,將受眾的瀏覽記錄和訂閱信息等進行描述,以實現對用戶的個性化推薦,從而提高受眾的信息利用率。總體而言,新聞編輯應根據受眾需要優化溝通策略,創新溝通方式,這樣才能更好地滿足用戶對信息的需要。
強調新聞的客觀真實性
受眾是從新聞中得知事件的始末,所以記者在進行新聞采訪時,要保證新聞的真實性和對客觀事實的尊重,這樣才能讓公眾更好地理解社交資訊。目前,很多新媒體平臺都在大肆渲染新聞報道以獲取更多的流量,甚至產生了“標題黨”等一些不良現象。強調新聞的客觀真實性,才能吸引讀者,才能確保新聞的傳播效果。
新媒介技術的學習和革新
在傳統媒介時代,新聞編輯的工作能力主要體現在采編、寫作等方面。在新媒介時代,記者必須要有更多的綜合能力,以適應傳媒產業的發展。在“全媒體矩陣”的大環境下,記者要不斷地拓寬自己的知識面,積極掌握新媒介技術,比如 PS軟件的操作、微信公眾號的編輯、H5的制作。同時,新媒體編輯要重視多種學科的融合,注重對各類知識的靈活應用,使得新媒體技術能夠持續地進行革新。在新媒體發展的今天,新媒體編輯的工作方法需要突破創新,新聞編輯必須不斷地學習,以適應新的工作環境,準確地識別信息的真實性,不斷提升自己的邏輯思維能力。
新媒體編輯的角色定位和對輿論的有效引導
新媒體編輯能夠為受眾提供大量的信息,滿足讀者的信息需求。所以,新聞編輯必須清楚平臺的定位與發展方向,合理地選擇正確的發展方向,以達到深入研究的目的。還要全面掌握業界資訊,持續提升自己的編輯能力。同時,要主動擔負起輿論導向的職責,以新聞為載體,以傳播正確的價值觀,不斷提升自己的道德素質。要能做到實事求是,讓受眾對整個事件的經過有一個完整的認識。在進行新聞編輯時,應注意不要摻雜個人觀點,做到客觀、公正,關注民意動向,正確反映民意。
提高信息加工與集成的能力
在網絡環境下,新媒體編輯既要具有收集信息的能力,又要善于對信息進行綜合分析處理,以便將信息的價值最大化。新媒體編輯必須具備良好的信息處理能力和洞察力,對信息有高度的敏感性,對信息材料進行合理使用,并善于對信息的表現方法進行深入的研究,才能更好地抓住受眾的注意力。
參考文獻:
[1]段智民.新媒體時代新聞編輯的媒介素養研究[J].新媒體研究,2021(10):66-67.
[2]姜瑞娟.網絡新聞編輯的媒介素養分析[J].重慶科技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20(18):131-133.
[3]郭興筌.淺談新媒體時代新聞編輯的媒介素養[J].新聞研究導刊,2019(12):258-259.
[4]何力揚.新媒體編輯素養的要求與提升[J].戲劇之家,2021(19):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