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首先介紹了檔案文化產品的含義和檔案文化產品的具體分類,之后闡述了開發檔案文化產品的意義,最后有針對性地提出對檔案文化產品的開發策略。
關鍵詞:檔案;文化產品;開發策略
一、檔案文化產品的含義以及類型
1.檔案文化產品的含義
檔案文化產品是一種精神消費品,是檔案文化的表現形式,也是檔案文化與文化產品的結合。從狹義的角度看,檔案編研的成果轉化就是檔案文化產品,但是,其表現形式以及其所蘊含的內容要遠遠比檔案本身豐富,檔案文化產品的服務范圍與實際效益,都是對檔案文化進一步地衍生與拓寬;從廣義的角度看,檔案文化產品就是公眾對于檔案文化的消費。
2.檔案文化產品的類型
隨著時代的發展,各種檔案文化產品層出不窮,主要有以下幾種分類方式,可以按照功能依據、載體形式和表現形式來區分,現階段按照表現形式,我國對于檔案文化產品的開發可以分為以下幾類:
(1)傳統意義上的檔案編研成果
作為我國檔案館文化產品開發最傳統、最基礎和最普遍的形式,圖書圖集等出版物成為主要的傳統意義上的檔案編研成果。如今,館藏檔案主要包括紙質檔案和照片檔案,而檔案館的編研成果主要有專著、圖集、匯編等。以山西省檔案館的編研成果為例,有創辦于1984年的《山西革命根據地》期刊,其公布了160余篇重要檔案文獻,采訪了很多老一輩革命者,在國內較早地進行了“口述歷史”的搶救工作,還有之后出版的《太行黨史資料匯編》《二戰后侵華日軍“山西殘留”》等重要檔案編研成果。
(2)依托大眾傳媒開發的文化產品
依托大眾傳媒開發的文化產品主要有檔案文獻紀錄片、檔案電影等,如云南省檔案館與中央電視臺合作拍攝的《典藏檔案》,以及上海市檔案館接連推出的《上海記憶·金融的變遷》《上海記憶·他們在這里改變中國》紀錄片。其中,《他們在這里改變中國》運用了Walking History的方式,由敘述人代入敘述,運用城市地理學概念,生動形象地再現了中國共產黨從誕生至抗日戰爭全面爆發16年跌宕起伏的歷史;而《金融的變遷》在第一部的基礎上通過金融變遷的方式,生動展現出中華民族波瀾壯闊的歷史,其中所蘊含的民族智慧和決心讓人印象深刻。
(3)利用檔案元素開發的檔案藝術品、工藝品和工業品
成都檔案館在2022年推出了檀木鎮紙、多功能閱讀架、街道圖鼠標墊、老字號商標拼圖,還有以6份館藏檔案作為精美彩頁的筆記本等文創產品。其中,檀木鎮紙運用了革命烈士車耀先當年使用過的部分注音符號,多功能閱讀架的印刷圖案采用了王右木在成都創辦的,以宣傳馬克思主義為首要任務的革命刊物——《人聲》報,街道圖鼠標墊將珍藏于成都市檔案館的1911年成都街道圖融入其中,展現了成都自古以來作為商貿旅游文化城市的魅力。
(4)檔案文化活動
檔案文化活動包括展覽、博物館等活動,以山西省檔案館為例,山西是具有光榮傳統的革命老區,省檔案館保存了大量紅色檔案。近年來,省檔案館利用豐富的檔案資料宣傳黨的歷史、普及黨史知識,為黨史研究提供重要支持,成果豐碩,彰顯檔案在講好黨的故事、傳承紅色基因方面的獨特價值。山西省檔案館“百件檔案利用成果展”開展。該展覽是山西省檔案館為慶祝黨的百年華誕而推出的6個“一百”系列檔案項目之一,精選近年來利用省檔案館館藏紅色檔案資料形成的100件,具有較高學術價值及社會影響力的成果,包括《太行抗日根據地檔案匯編》《陶魯笳文集》《晉察冀抗日根據地鄉村社會建設研究》等學術著作。較為典型的還有2022年的上海市國際檔案日宣傳活動,推出的“上海青年永遠跟黨走,與城市發展共成長”的主題文獻展覽格外引人關注,這項展覽直觀展示各地青年在五四運動以來積極投身革命的珍貴資料,包括《共產黨宣言》首個中文全譯本、社會主義青年團中央機關刊物《中國青年》創刊號,以及五卅運動期間,描繪顧正紅烈士犧牲和五卅慘案現場的漫畫等珍貴檔案。
二、開發檔案文化產品的意義
1.推廣檔案文化
現階段,我國檔案文化的影響力主要局限于專家、學者等,對檔案文化的宣傳工作還有待加強,而開發檔案文化產品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擴大檔案文化的影響力,通過豐富檔案文化的傳播形式,吸引公眾尤其是年輕受眾的關注,有利于更好地傳承和宣揚檔案文化,提升文化認同感。在分析不同受眾特點的基礎上,有針對性地開發檔案文化產品,更有利于受眾接受,也是對檔案文化資源的重新發掘,從而進一步推動檔案事業的建設和發展。
2.提升社會服務能力
檔案館作為公共文化事業單位,以服務公眾為職責,滿足公眾的文化需求是其主要職能。現如今,檔案館的開放程度越來越大,檔案對公眾開放更為及時,因此,公眾對檔案信息服務品質的認知評價,對檔案館提升社會服務能力有著重要的促進作用。開發檔案文化產品可以拓展檔案館的服務功能,將檔案送到群眾身邊,更好地分享檔案文化內涵,讓公眾深入了解檔案館的特色館藏資源,進一步擴大檔案用戶群體,提升公眾檔案文化意識,營造濃厚的檔案文化氛圍。
3.促進對檔案館藏資源的挖掘
檔案館有著豐富的信息資源,這些檔案反映了不同歷史時期我國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生活的情況,具有高度的典藏價值。檔案文化產品的開發是在對檔案文化有著深刻理解的基礎上,提取館藏檔案資源的色彩、文字、內容等元素,并融入藝術加工,創作出具有時代感和設計感的檔案文化產品。依托檔案文化產品,不僅可以實現檔案的文化傳播、宣傳教育功能,還有助于實現檔案館藏資源的文化價值。檔案部門必須發揮好自身的社會和文化屬性,充分挖掘館藏資源,讓那些塵封的檔案重新煥發光彩,才能使檔案文化產品更有魅力和價值,真正成為一種文化精神產品。
三、開發策略
1.提升內容品質
(1)立足館藏資源
館藏資源是檔案館開展一系列活動的基礎,然而,有相當一部分的檔案館對于收集與整理檔案的重視程度不夠,還有些檔案館存在理解深度不足、缺乏深度挖掘重點館藏檔案內涵等問題。雖然部分檔案文化產品也具有商品屬性,但不同于普通的商品,檔案文化產品的精神內涵和館藏特色是其區別于其他商品的獨特標志。檔案文化產品比一般意義上的文化產品含義更加豐富,其需要在原始檔案的提煉和加工的基礎上進一步拓展。檔案文化產品還起到檔案文化傳播、社會教育的延伸和補充的作用,其和檔案一樣肩負著記憶歷史、傳承文化的使命。
如何開發檔案文化產品,開發的路徑、手段固然重要,但產品的內涵更為關鍵,如產品蘊含著的信息、知識、文化。因此,想要塑造出成功的檔案文化產品,檔案館必須要深度挖掘館藏資源,在尊重歷史、尊重文化基礎上,進一步深挖檔案背后的獨特內涵。
在開發一些基礎檔案文化產品時,可以從館藏中尋找素材來源。這方面可以學習國外的先進經驗,美國國家檔案館的紀念品商店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美國國家檔案館館藏檔案特點鮮明,紀念品商店多以特點鮮明的珍貴檔案為設計元素,能夠完全反映出美國檔案館的館藏特色,宣傳內容簡潔明了,如《獨立宣言》《權利法案》等一些對于美國有著劃時代含義的復制件,吸引很多參觀者購買留念。此外,還有一些不是純粹的檔案文化產品,如實用的冰箱貼、咖啡杯、外套、首飾、牙刷等,或者書籍、光盤、工藝品擺件、簽名版圖書等文化氣息濃厚的較為昂貴的高端藝術品。通過精巧的構思與設計,檔案的內涵變得立體生動,通過一些免稅政策和各種組合優惠,讓檔案文化產品的價格更加親民,人們購買檔案文化創意產品的意愿也會更強,增強參觀者對于美國文化的感受。為讓文化輸出能夠遍布全球各地,美國國家檔案館已經與相關機構合作,建設可以輻射全球的獨立國家檔案館網上商城,讓全世界各地的人們都可以足不出戶領略美國檔案的歷史文化,實現對檔案館文化創意衍生品的在線購買。美國檔案網上商城不論是開發思路,還是在產品展示上都較為清晰,顧客可以快速找到自己想要的主題,并且,針對不同用戶的購買有不同的分類推薦,如面向兒童的就有兒童服飾、兒童配飾、少兒圖書、游戲和玩具等;面對主題收藏類顧客則有權利法案、首都地標、軍隊記憶、政黨收藏等系列。價格跨度也非常大,既有售價不到3美元的餐具,也有售價高達370美元的高端工藝品。
(2)創新
如今,我國檔案文化產品主要還是以書籍影像類產品為主,內容和主題具有明顯的政治特色,產品種類較為單一,創新開發力度不足。許多檔案館工作者由于年齡、教育背景等原因,對接納新興檔案文化產品開發方式、新技術和新型人才等持有抵觸和懷疑情緒,不愿意轉變原有的工作方式。創新是市場的要求,類型單一、樣式陳舊、缺乏藝術氣息和文化底蘊的檔案文化產品不會得到公眾的青睞,結果也必將被市場淘汰。
檔案文化產品的開發需要運用創意設計、藝術設計等來改變檔案在人們心中的刻板印象,檔案文化產品的創新不僅是對產品種類、形式的創新,更重要的是要提煉出最能代表館藏檔案特色、地域特點的“文化符號”,要結合節慶、習俗、文藝、非物質文化遺產等和人們日常生活相關的文化主題,要適當融入現代社會的文化需求和審美取向進行文化創意。例如,英國國家檔案館數字出版“一戰”士兵日記,獨具匠心地提出采用檔案信息資源開發公眾參與機制,參加的公眾在簡單培訓過后,就可以進行閱讀核對日記、提取關鍵數據、創建詳細索引、日記頁面分類、提交標簽成果等工作。此舉不僅讓公眾零距離參與到檔案館的日常工作,還能降低開發中因人力不足造成的壓力。
(3)明確對象要求
檔案文化產品涉及的內容較為單一,導致產品的受眾多為歷史或政治等方面的專家學者、興趣愛好者、學生等,讓檔案館脫離了普通群眾,公眾的精神文化需求得不到滿足,也讓檔案所蘊含的文化價值難以發揮出來。因此,針對不同受眾群體,應該選擇不同的檔案文化產品形式。按照不同的分類依據,包括性別、年齡、職業、地域、教育水平等,可以將消費者劃分成不同類型的目標群體。以年輕受眾群體為例,可以結合當下年輕人感興趣的時事熱點和話題,開發一些更符合年輕人消費習慣的、更具創意的文化產品,如富含檔案元素的積木、拼圖、精美書簽、香薰蠟燭、盲盒日歷等。針對不同目標群體開發形式多樣的檔案文化產品,不僅可以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文化消費需求,實現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之間的平衡,還能充分發揮檔案館的文化屬性,推動國家文化事業的發展。在這方面故宮博物院所開發的文創產品值得學習,故宮博物院的文創產品商店宣傳廣告語為“來自故宮的禮物”,其在淘寶官方旗艦店已擁有876萬粉絲,該店鋪創立于2008年,十多年來,故宮淘寶不斷引領傳統文化時尚設計,催生了國潮彩妝、國潮盲盒、國潮文具,助力文化自信,助力民族復興。
2.宣傳
首先,公共文化活動已經成為人們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檔案館可以通過舉辦更具文化性、休閑性的展覽,將各種檔案文化產品直觀展示給大眾,培養公眾的文化休閑觀。其次,近年來,博物館的文創產品得到了廣大群眾的認可,大部分游客會在參觀博物館之余到附近的文創市集和文創商店逛逛,而檔案館對大眾來說還比較神秘和陌生。因此,檔案館在舉辦文化展覽時還可以設立文創市集、商店等,相當于展廳的延伸空間,讓參觀者可以挑選喜歡的檔案文化產品作為紀念品或伴手禮。對于那些有特殊歷史意義或者地域代表性的檔案文化產品,還可以在相關景點、機場、火車站等人流量較大地區進行宣傳銷售。此外,還可以借助“互聯網+”模式,充分運用微信公眾號、抖音等新媒體平臺推動檔案文化的網絡傳播,加大檔案文化產品的宣傳力度。在網絡平臺上搜索可以發現,已有一些檔案館走在了前列。例如,荔浦市檔案館、石家莊市檔案館、衡陽市檔案館等,其中荔浦市檔案館的官方賬號格外引人關注。荔浦市作為一個常住人口只有33.5萬的縣級市,其抖音賬號的粉絲已經有接近1萬人。賬號的主體內容是講述荔浦故事,傳播檔案文化。其用短視頻的方式,以時間為維度,詳細介紹了從抗日戰爭一直到20世紀初荔浦的社會變革,以及荔浦的風土人情、地形地貌等,受到廣大觀眾的好評。
3.合作
檔案文化產品從設計制作到推廣銷售要經歷多個環節,也需要大量資金、人力、物力和專業技術的支持,檔案部門僅憑一己之力很難完成,因此,檔案館要積極轉變思想,聯合多方社會機構、團體,引入更先進的發展理念、技術手段和優秀人才,進行跨領域合作開發,努力提升檔案文化產品的質量,讓各社會組織之間實現互利共贏。檔案館可以聯合文化創意公司等商業機構進行產品設計,開發兼具創新性、實用性和美觀性的產品;聯合電視臺、出版社等文化產業機構推出影視類檔案文化產品,豐富檔案文化產品內涵和形式;聯合微博、微信等公眾媒體進行推廣營銷,提升公眾關注度,獲得更多的“檔案消費群體”;檔案館也可以與第三方簽訂協議,界定權責,外包部分檔案文化產品的開發工作,檔案館還可以與相關企業建立檔企合作基地,聯合開發檔案文化產品,實現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統一。世界各地知名博物館和檔案館利用館藏合作開發文化產品,已經有很多成功的先例。我國的檔案部門在這方面也有一些成功的經驗,但是,地區之間發展不平衡和相當一部分檔案部門不重視的問題還比較突出。我們可以借鑒其他開發經驗與范例,結合本地區、本部門歷史文化和地方特色,進行檔案文化產品的合作開發。例如,加拿大將博物館、檔案館等機構合并,并且,集團化運營,通過接待游客、出售紀念品、租借展廳等方式,使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達到共贏。
參考文獻:
[1]任 越,路 璐.數字創意產業融合視域下檔案文化產品開發路徑研究[J].檔案學研究,2022(01):97-102.
[2]袁曉云.數字人文視角下檔案文化產品開發與服務模型——基于需求觀的研究[J].北京檔案,2020(12):17-20.
[3]宋鑫娜.檔案文化產品開發策略新探[J].北京檔案,2019(12):32-34.
[4]王運彬,王小云.檔案文化產品的市場價值、開發模式與未來展望[J].檔案學通訊,2018(06):98-102.
[5]蘇君華,龍家慶.檔案文化產品傳播影響力研究——以檔案編纂成果為例[J].檔案學通訊,2018(04):35-40.
作者簡介:李慧鋒(1998—),男,漢族,山西朔州人,本科,在讀碩士,研究方向:信息資源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