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賢娜
班主任是學校德育工作的主力軍,新入職班主任成長是班主任隊伍建設的關鍵。結合學校的實際情況,探索提升新入職班主任的家庭教育指導能力的有效策略,設計專題校本培訓課程,以項目化的方式開始系統性校本培訓的實踐研究。
一、基于實際的調查
對現實的審視和對校情的把握,是校本培訓研究的基礎。我們進行了為期半年的調查研究。
為了進一步詳細地了解新入職班主任在家長工作方面所面臨的具體困難,我校進行了廣泛的問卷調查,分別發放四次作業類問卷,一次專題性問卷,收到教師問卷反饋表共160余份。從結果來看,雖然班主任對家庭教育指導的重要性認同度高,但開展指導工作有壓力;針對新入職班主任工作熱情高,教育經驗缺乏等狀況。
同時,為了解家庭教育現狀,我校共發放3300份調查表,回收樣本數3168份,調查樣本的有效率為88.9%。對家長的學歷情況、家庭文化氛圍、家庭教育規范等方面進行全面調查。
二、構建專題培訓課程
在深入分析學校家庭教育工作現狀和開展家庭教育指導能力需求的基礎上,學校成立家庭教育指導項目組,召開專題研討會,確立了新入職班主任的專業發展方向、建立專業自信、提升家庭教育指導工作實踐能力為核心的研究目標。
基于以上核心目標和教師需求而設計的培訓課程,以新入職班主任在家庭教育指導過程中的案例為契機,主要以“理論課程+實操課程”相結合的模式開展培訓。一方面,能切實幫助新入職班主任解決實際問題,滿足其工作需求,激發其內在學習動力,同時確保其學習投入和培訓質量;另一方面,成立“家庭教育指導訓練營”專業成長共同體,通過“理論講解+討論演練+作業反思”相結合的方式進行專業、系統的培訓,形成極具針對性和實用性的培訓課程框架。
三、多種形式實施課程
項目組從學校的工作實際出發,將培訓課程的實施與學校班主任研修活動相結合,圍繞研究目標細化培訓要求。每兩周1次、每次1.5個小時,確保參訓班主任能夠有充分的時間完成每次的學習任務,找到培訓課程與實操完美的結合。
1.專家引領
新入職班主任應始終關注自身的專業化成長,以終身學習作為自己的進步理念。項目組分為了理論研修組、理論研讀組、專家指導組,對新入職班主任進行理論培訓。一是學習在我國的相關法律和國家政策中對“家庭教育指導”關規定和家庭教育指導的發展階段,重點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家庭教育的重要論述、中小學班主任工作規定等;二是以《中華人共和國家庭教育促進法》和《家庭教育指導手冊》為藍本,學習家庭教育促進法開展家庭教育指導工作的主要原則、組織形式和策略與方法;三是根據專題培訓內容,利用線上指導和線下個性化的問診和解答。
2.協進互動
為了提高培訓的實效性,項目組還采用“同伴互助”“師徒結對”等形式定期進行研究、反思和交流。首先,項目組通過經驗豐富的骨干班主任帶教新入職班主任,如加入骨干部主任的班級群和家委群,入情入境地開展跟班學習,以此更有效地促進新入職班主任的成長。其次,結合學校的特色家教主題活動“家長周末大講堂”,創造條件讓新入職班主任在相應年級的家長面前亮相,如組織策劃、主持編撰、家教互動等,不僅增加了實踐機會,同時葉提高了他們的自信心。
3.創新途徑
在新入職班主任的學習和實踐中,以靈活、新穎、符合青年教師喜好的活動形式,促進他們的成長,更加符合內需。例如指導新入職班主任開辟欄目“家長匯”共同研討;“資源鏈接”欄目的好經驗、好文章,搭建“家長沙龍”“溝通無距離”等特色平臺,有針對性地做好家長工作,幫助不同類型的家長掌握正確的教育方法,同時也提高他們進行家庭教育的自信心。通過競賽,激活潛能,讓有潛質、有能力的教師在競賽中充分展示他們的成長與進步。
提高新入職班主任的家庭教育指導能力是一項非常重要的工作,我們將不斷探索職初班主任家教指導專業化的發展和研訓相結合的一體化培養模式,創新教師發展的創新路徑。
責任編輯 韋英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