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小學教育中,英語是重要的語言類課程之一,對提升小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培養小學生的跨文化交際意識以及塑造小學生的健全人格有著積極的促進作用。然而,受到諸多因素的影響,新時期農村小學英語教育面臨一些發展問題。文章在深入分析這些問題的基礎上,根據農村小學的實際情況提出解決對策,以期為農村小學英語教育質量的提升提供助力。
關鍵詞:新時期;農村小學;英語教育;困境;出路
作者簡介:陳紅艷(1987—),女,甘肅省莊浪縣南坪中心小學。
目前,各行各業對英語人才的需求逐漸增加。隨著國內英語人才培養模式的不斷優化,作為英語人才重要培養路徑的英語課程教學也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長期以來,農村小學由于各種主客觀因素的限制,在實現小學英語的預期教學效果方面舉步維艱[1]。對此,廣大教育工作者需要正視困局,并積極尋找有針對性、實效性的出路。
一、新時期農村小學英語教育的困境
近年來,英語已經成為一種信息傳遞、文化交流、資源置換、思想傳達以及情感表達的重要工具。英語應用能力,是學生應具備的關鍵能力之一。然而,在新時期背景下,農村小學在英語教育方面仍存在以下幾方面的困境。
(一)學校教育方面
1.硬件設施不完善
相關調查指出,多媒體教育技術、信息化教學設備在農村小學還未完全普及,部分農村小學還是一張黑板、一盒粉筆,一個老師從上課講到下課,全班同學都參照黑板上老師的板書做筆記。以這樣的方式培養出來的學生雖然考試成績還不錯,但會出現“啞巴”英語問題,缺乏用英語表達個人觀點、見解和思想的能力[2]。信息化教學設備的缺乏,也導致教師在教學形式和方法方面缺乏創新。對此,有關部門應充分意識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為農村小學完善硬件設備。
2.師資力量匱乏
師資力量匱乏也是農村小學教育發展的一大困境。部分農村小學為了填補英語教師這一缺口,只能讓非科班出身的教師兼任,而由于教學負擔重、任務緊,多數農村小學還未對這些非科班出身的英語教師進行統一的培訓,就讓他們上崗,教師們只能一邊給學生上課一邊惡補英語知識。這部分教師沒有足夠的知識儲備,教學效果可想而知。在教師專業不對口、知識儲備不足、教學能力欠缺、英語素養不足的情況下,英語教學無論是對教師還是對學生而言都會變成一種沉重的負擔,這不利于農村小學生英語核心素養的培養。
3.教學模式單一,教學效果不佳
同漢語一樣,英語是一種語言,英語教學的根本目的在于提高學生語言表達、書面表達、閱讀理解等方面的能力。新課標也提出,讀與寫是小學階段英語教學的主要內容。然而,關于農村小學英語教學現狀的調查指出,部分農村小學仍沿用傳統教學模式,教學環節由三部分組成:一是教師帶領學生閱讀單詞,二是教師講解課文,三是學生自主完成課后練習。這種教學模式忽視了口語練習和寫作練習,較為機械、單一,使得一些學生學習英語知識僅靠死記硬背。新時期,英語教育更強調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上述的教學模式顯然難以達成這一教育目的。
(二)家庭教育方面
1.家庭教育缺失
部分農村小學生的父母文化程度低,沒有英語知識基礎,無法輔導小學生學習英語,加之部分農村小學生的父母外出到城市打拼,孩子一般由祖輩撫養,家庭教育能為農村小學英語教育提供的助力可以說是非常有限的。
2.缺乏英語環境
英語學習是無法脫離語言環境的。盡管在校期間,英語教師可以通過課堂或互聯網技術為學生創設一定的語言環境,但這對于小學生學好英語是遠遠不夠的。在農村地區,具備一定英語能力的人少之又少,小學生在課堂上學到的詞匯和語法知識,難以在生活中有效應用。同時,小學生缺乏一定的家庭英語學習環境,英語能力的發展止步不前。
(三)學生方面
1.英語學習觀念存在問題
由于小學英語教育內容的難度是隨著年級的增長而提高的,加上不少英語教師受到應試教育的影響,會增加一些教材之外的語法內容,因此一些小學生會對學習英語產生負面情緒,認為其比較枯燥乏味,缺乏學習英語的熱情。
2.英語基礎不牢
農村小學生的英語學習基礎普遍比較薄弱,一些學生因為性格的原因羞于開口表達,在課堂上被教師點名提問時,會表現得十分緊張,說不出話來。要知道,對于一門語言類學科,光會拼寫單詞和做題是遠遠不夠的,不會“說”是語言學習的大忌。再加上一些學生缺乏英語自主學習意識,平常極少聽英文廣播、看英文相關影視作品等,導致其口語和聽力能力不足。
二、新時期農村小學英語教育發展的具體出路
小學階段的英語教學能為小學生了解世界和認識世界提供一個窗口,也能促進小學生的個性化發展,同時為小學生學習其他語言提供參考性的學習方法。面對新時期農村小學英語教育存在的來自學校、家庭以及學生自身的多種困境,本文提出以下幾個解決對策,以供參考。
(一)改善農村小學的教學硬件設施
多媒體教學設備在教學方面發揮著重要的作用。一方面,多媒體設備可優化教學資源,豐富和拓展小學英語教學內容,幫助學生掌握正確的拼寫和準確的發音,提升其英語聽寫能力;另一方面,多媒體設備可隨時播放音視頻,將英語文本化抽象為形象,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因此,想要使小學英語教育達到預期效果,農村小學應盡力將完善多媒體教學設備提上辦學工作的日程,并將多媒體教學技術納入教師培訓體系。
具體而言,農村小學一是要增加新媒體教學設備方面的投入,不僅要配備計算機、投影設備,還要建立語音教室,為口語、聽力等教學活動的開展提供一個良好的環境;二是要及時對已有的新媒體教學設備進行更新和維護;三是結合新課標要求進行農村小學基礎設施標準化建設,以保證教師的教學理念、教學方式等保持先進。
(二)加大農村英語教師的培養力度
農村地區經濟普遍欠發達,交通和信息閉塞,為了解決師資力量匱乏的問題,農村小學除了可以向相關教育部門申請調撥英語教師,還要加大對現有教師的培養力度[3]。對小學英語教師的培養具體可從以下幾方面入手。首先,在培養師范定向生的時候,教育部門應合理提升農村地區英語專業的人數比例,從而使一些愿意為農村教育做貢獻的人才能發揮所長;其次,農村小學可以自行組織招聘會,選拔優秀的英語人才入校任教;最后,農村小學應加強對在職英語教師的培訓考核,適時引入良性考核機制,從而提升農村小學英語師資隊伍的整體水平。
(三)運用多元化的教學手段,提升小學英語教學效率
1.使用信息化教學法,活化小學英語課堂
如果小學英語教師能善用多媒體設備和教學技巧,那么定能達到事半功倍之效[4]。農村小學每個班的人數一般都比較多,教師難以將英語練習機會給到每一位學生,對此,教師可借助信息技術來實施翻轉課堂教學。首先,教師可合理運用信息技術,收集與教學主題有關的小故事、兒歌、對話等學生喜聞樂見的英語資料,集合制作教學視頻。視頻制作應遵循針對性、實效性以及探究性等原則。而后教師要將視頻分享給學生,告知學生相應的學習目標及需要完成的預習任務。接著,教師再組織課堂活動,要求學生針對預習任務展開討論。最后,教師要針對一些學生經過小組合作學習后仍未能解決的問題進行集中答疑,并通過一系列的教學活動來鞏固教學成果。
此外,教師可以借助信息技術創設相應的教學情境。例如,在講解英文字母的時候,為了避免學生將英文字母的發音與中文的拼音混淆,教師可利用信息技術制作相應的微課。在視頻動畫中,每一個字母都有著俏皮的形態以及明艷的色彩,學生只要點擊字母,就會聽到相對應的讀音。學生在這樣有趣的情境中,能又快又好地掌握英語知識。又如,學生很容易混淆一些動物的單詞,對此,教師可找來與之對應的圖片和單詞讀音,以超鏈接的形式加入課件中,以多種素材營造良好的學習情境,這樣既能帶給小學生不一樣的聽覺、視覺體驗,還能充分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2.將游戲活動應用于小學英語教學中
游戲活動符合小學生的天真、活潑、爛漫、好奇心強等天性,因此將游戲活動應用于小學英語教學中是提升效率的有效手段。和傳統的教學活動相比,游戲活動具有趣味性、探究性、針對性以及科學性,教師將英語知識與游戲活動相結合,可以大大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更好地掌握英語交流技巧,提升英語語言能力。例如,在講授“Open the door,please”一課時,教師應先找出文本中的重點詞句,如“sit down”“stand up”“close the window”“open the door”等,并引導學生理解其中的意思,然后基于這些知識去設計全班同學都可以參與的游戲活動。如在班長說出“Stand up,please.”后,全體學生起立并說出“Sit down.”,如果有學生說不出,教師可要求其說出一個本課的其他短語,如此學生便能很好地理解和記憶本節課所學的內容。
(四)重視家校英語語言環境建設
課堂是開展小學英語教育的主陣地,也是學生積累英語知識、訓練英語能力的主要場所。在農村小學,為了創設良好的英語語言環境,不少教師付出了很多的心血。除了課堂,一些教師會在走廊、教室等顯眼的位置掛上英文版的名人語錄,或是給教室內的物品貼上英文標簽,在校園的某一個位置設立一個英語角等,以讓小學生真正將英語作為一種交流工具,從而提升其英語核心素養。但教師在英語環境建設方面的力量始終有限,要打好農村小學生的英語學習基礎,學生家長也應積極參與其中,家校合作創設一個和諧、高效的英語語言環境。為此,家長必須與教師建立良好的合作關系。首先,家長必須充分了解英語教師的教學理念、意圖和方法,認可和支持英語教師的教學決定,結合教師的指導為學生提供英語閱讀材料,以培養學生每日閱讀的習慣。其次,家長應主動向英語教師了解自己孩子的聽課表現、英語作業完成情況、語言興趣、語言習慣等,關愛孩子,支持孩子,幫助孩子樹立英語學習自信心。最后,家長應主動將孩子周末、暑期在家的英語學習情況以及學習中遇到的困難告知英語教師,便于英語教師隨時調整教學策略,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
結語
綜上,盡管農村小學為提升英語教學質量付出了艱辛的努力,然而受硬件設施不完善、師資力量匱乏、教學模式單一、父母教育缺失、語言環境缺乏等因素影響,農村小學英語教育還面臨多種困境。要從根本上縮小城鄉小學英語教育水平的差距,促進小學英語的可持續發展,教育部門、學校、教師、家長以及學生需要共同努力。
[參考文獻]
陶偉.成長型思維:農村小學英語教育的改進方向[J].英語教師,2019,19(8):48-52.
王寧寧.12所農村小學英語教育調查報告[J].當代教育論壇(學科教育研究),2007(2):103-104.
笪冬梅.漫談農村小學英語教育現狀及對策[J].散文百家,2018(10):214-215.
李陽陽,吉哲民.就“外語要從小學起”看我國農村小學英語教育現狀[J].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0,23(8):2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