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婷婷
摘要:小學低年級是學生學習語文的關鍵期,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和閱讀能力,對其未來的學習發展具有重要作用。在小學低年級的語文教學中,學生對于生詞和語法掌握不牢固,導致其在閱讀和寫作時出現各種問題。情境化閱讀方法可以有效解決這些問題,它以與生活相關的情境為背景,引導學生進行閱讀學習,以此讓學生能夠更好地理解文章內容,更好地進行語文表達。
關鍵詞:情境化閱讀;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
語文教學是學生全面發展的基礎,如何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是每個語文教師需要思考的問題。而小學低年級階段的學生正處于個性發展、認知觀念初步構建時期,他們對于新鮮事物有著強烈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因此,語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需要遵循學生的心理特點和行為模式,采用更加有效的教學方法。情境化閱讀就是一種非常好的教學方法,它可以在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中發揮重要的作用。
1? ? 情境化閱讀概述
情境化閱讀是一種能夠引領學生走向閱讀新境界的閱讀教學方法。在這種教學模式中,教師可以通過有創意和實用性的活動引導學生更好地理解課文,將課文與實際生活相聯系。情境化閱讀通過創設情境、引導情感體驗、注重行動參與、強化認知等方式,將課文與生活聯系起來,學生在閱讀過程中感知和理解閱讀材料所處的情境。它強調的是通過情境元素的設置,讓學生在閱讀過程中感知和理解閱讀材料的情境,并從情境中進行認知和體驗,這是一種基于學生學習興趣和認知需求的教學方法,旨在提升小學低年級學生的閱讀能力和閱讀興趣。在情境化閱讀中,教師可以通過各種方式創造情境,如角色扮演、手工制作、實地觀察、情景演繹等形式,引導學生參與進來。同時,教師可以注重讓學生進行參與,讓他們自己動手制作,親自去感知和體驗,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他們的實踐能力和創造性思維能力。
在教授《楓樹上的喜鵲》這篇課文時,教師可以運用情境化閱讀的教學方法,通過豐富多彩的活動來引導學生感知和理解閱讀材料所處的情境,同時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和閱讀興趣。教師可以通過情景演繹的方式來講述故事情節,帶領學生進入《楓樹和喜鵲》文本的情境中。打造一個小型的舞臺,邀請學生扮演故事中的角色(喜鵲、樹、人物等),演繹故事情節,讓學生充分感受故事中楓樹的美麗和喜鵲的可愛。或者讓學生動手制作楓葉、喜鵲等相關的手工制品,以加強他們對知識的理解和記憶。例如,學生可以用紙張和顏料等材料制作喜鵲和楓葉的模型,從而更好地把想象中的場景復刻到現實情境中。也可以帶領學生在自然環境中進行實地觀察和感性體驗,如到校園中欣賞樹木、花草等,學生可以感受到各種不同的自然氣息,從而進一步了解課文的內容和主題。通過這些方式,學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應用所學知識,同時可以提升他們的實踐能力和創造性思維能力,并且享受活動的樂趣,幫助學生更好地閱讀理解,提高閱讀能力和閱讀品位,培養他們對生活的熱愛和欣賞能力。
可以說,情境化閱讀通過多種方式,能夠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和閱讀興趣,讓學生在愉悅的情境中掌握知識,增加學習的樂趣。因此,在小學低年級的語文教學中,情境化閱讀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通過情境化閱讀,學生可以在真實的情境中感受到閱讀的樂趣,同時能提升語文閱讀能力,培養語文素養。
2? ? 情境化閱讀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運用的意義
情境化閱讀教學法可以讓學生身臨其境地體驗文本內容。運用情境化閱讀教學法,可以達到以下效果:激發學習興趣,提升閱讀能力,培養語文素養,促進全面發展,塑造正確的價值觀。情境化閱讀教學法能夠讓學生融入文章情境當中,全身心地投入閱讀活動中,從而幫助學生深入理解文章的內容和意義,開發智力,提升閱讀素養。同時,情境化閱讀教學法能夠增加閱讀的樂趣,引導學生積極參與,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從而更好地實現教育目標。
在教授《葡萄溝》這篇文章時,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一些與葡萄相關的活動,以情境化教學為主。教師需要引導學生了解葡萄成長的過程和需求,如光照、水分、土壤和氣溫等。讓學生參觀葡萄種植園,通過實地觀察和體驗,讓他們更好地了解葡萄的特點和價值,如葡萄酒等。組織學生動手制作與葡萄有關的小飾品,如葡萄串、小葡萄人等,以提升他們的實踐能力和創造性思維能力。在制作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幫助學生了解一些關于葡萄的知識,如葡萄的品種、生長的環境、種植的技巧等。制作完成后,讓學生進行一些有趣的游戲和活動,如品嘗葡萄、摘葡萄比賽、制作葡萄酒等,以加深學生對葡萄的印象和認識。通過這些情境化的活動,學生能夠更加深入地了解葡萄的特點和價值。通過親身體驗和實踐來了解相關知識,不僅可以增加學生的生活經驗,提升其文化素養,還可以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提升他們的創造性思維能力和表達能力。
情境化閱讀可以更好地幫助小學生從生活中找到相對應的場景和情境,方便其更快、更好地吸收相關知識;也可以為學生展示真實的情境,使其與之產生的共鳴,還可以更好地幫助學生深入理解文章主題及閱讀材料所蘊含的內涵。
3? ? 實施情境化閱讀的策略
為了更好地實施情境化閱讀,教師可以采用一些具體的方法和策略。一方面,教師可以通過課前導入和問答等方式引導學生創設與文章有關的情境;另一方面,教師可以讓學生根據文章內容進行角色扮演或者互動游戲等活動,以提高學生的興趣和參與度;最后,教師可以讓學生進行創意寫作,讓他們把自己想象的情境融入作文中,從而培養他們的創造性思維能力。
例如,在學習小學語文課文《雷雨》時,教師可以通過課前導入讓學生了解雷雨產生的自然原因和一些常見的現象,引導他們進入文章所描繪的場景。或者讓學生在網絡上搜索一些與自然災害相關的新聞或照片,以幫助他們更好地理解雷雨在人們生活中發揮的作用。教師可以讓學生分組讀取階段性內容,并進行討論,幫助學生了解更多關于雷雨的故事和知識。同時,教師可以讓學生觀察和記錄發生雷雨時的具體現象,讓他們從中發現規律和變化。通過制作手工、搞小發明等形式的創意表現,讓學生思考并表達自己對雷雨的理解和感受,提升學生的思維能力和表達能力。除此之外,教師可以讓學生進行創意寫作,寫一篇有關雷雨的短文。
通過這樣的綜合學習活動,學生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欣賞“雷雨”這一自然現象,提升他們的科學素養、文學素養和表達能力。情境化閱讀是通過創設情境、引導情感體驗、注重行動參與、強化認知等方式,將語文課文與生活聯系起來,提升小學低年級學生的閱讀能力和閱讀興趣的教學方法。實施情境化閱讀可以采取多種方式,包括以實物為主、活用多媒體設備、帶有情感體驗的角色扮演和利用貼圖等。這些方法有助于學生更好地理解、記憶和應用所學內容,從而提升他們的閱讀能力和表達能力。
4? ? 情境化閱讀的效果展示
情境化閱讀是一種很好的教學方法,在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實踐中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不過,在實踐中還存在一些不足和需要改進的地方,如活動安排不夠合理,缺乏明確指導和合理安排的時間;缺乏足夠的師生互動,僅僅是簡單地傳達信息和指導,缺少學生主動性的發揮和思維能力的運用;活動內容設置過于簡單,缺乏挑戰性,難以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創造性思維能力;活動缺乏綜合性,停留在閱讀理解的層面,缺少其他學科內容的融合和拓展,不能真正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和能力。因此,在實施情境化閱讀教學時,需要更加合理地安排活動,注重師生互動,提高活動內容的挑戰性和綜合性,以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和提高。為了改進這些不足,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教師要注重活動的設計和組織,讓學生更加主動地參與和構建,在活動過程中不斷引導學生進入情境和思考問題。同時,教師要注重與學生的互動和交流,引導學生在交流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讓教學更加精彩和有效。此外,活動內容應該更具挑戰性和綜合性,使學生在情境化閱讀之外,拓展相關的學科知識,提升他們的綜合素養和能力。
例如,在教材中,課文《太空生活趣事多》就是一個很好的情境化閱讀的例子。這篇課文引導學生感受科技的力量和未來的美好。在閱讀這篇課文時,教師可以先讓學生看看圖片,引導他們從畫面中獲取信息,了解太空中的航天器、宇航員和科技設備,比如,宇宙飛船、太空服、太陽能電池等。然后,教師再有針對性地教授一些相關的專業詞語,如太空、宇宙飛船、太空漫步、核心艙等。隨后,可以讓學生朗讀整篇課文,重點培養他們的語音和語調,同時可以幫助他們理解生詞和專業詞匯的正確發音。最后,教師可以提供一些思考題目,比如,你夢想成為一名宇航員嗎?你想去探索哪些星球?你希望發明哪些科技設備來改變人類的生活?這些問題可以啟發學生進一步思考和表達,提升他們的口語表達能力。通過這些活動,學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賞《太空生活趣事多》這篇課文,同時可以提升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和情感認知能力。這樣的情境化閱讀不僅能夠提升學生的閱讀興趣和閱讀能力,而且能讓他們在感性認識的過程中潛移默化地學習一些語言知識。通過這種方式,學生能夠在輕松愉快的閱讀氛圍中逐漸建立對于科技和未來的興趣和愛好,同時為今后的語文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情境化閱讀是一種很好的閱讀教學方法,能夠有效地提升學生的閱讀興趣和閱讀能力,幫助學生從中獲得認知成就感,打下良好的閱讀基礎,也為未來語文知識的學習做好鋪墊。開展情境化閱讀,可以讓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文學作品,提高對小說、散文、詩歌等文學形式的認知,提升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和書寫能力。情境化閱讀讓學生通過身臨其境、體驗式的閱讀,融入文學作品中,更加深入地感受和理解作品中所蘊含的情感和文化元素。同時,縱深學習使得學生對于文字有一種更為深入的理解,將感性認識轉變為理性認識。他們會開始主動思考、分析、推斷、歸納,不僅僅會讓他們的語文閱讀能力得到提升,也激發了他們對于閱讀的興趣及熱情,培養了他們持續閱讀、自覺閱讀的習慣。情境化閱讀還能幫助學生更好地鍛煉語言表達和書寫能力,讓他們在閱讀中領會語言的魅力,從而產生對于語文學科的濃厚興趣。同時,在情境化閱讀中,學生能夠豐富和積累詞匯,提升自己的語文能力和素養。
5? ? 結語
小學低年級的學生通常年齡較小,身心發育才剛剛開始成熟。他們學習能力較弱,注意力不易集中,同時,他們充滿好奇心,喜歡探索和嘗試新事物,對于外部環境和人際關系的認知還不夠成熟。部分學生在幼兒園時就接觸了繪本等閱讀材料,因此對于語文閱讀有著濃厚的興趣。這些學生通常熱愛閱讀,能夠自發地選擇書籍并進行閱讀。部分學生可能沒有接觸過豐富的閱讀材料,或者閱讀方式不正確,導致閱讀沒有成為他們的習慣或愛好。這些學生可能覺得閱讀枯燥乏味,缺乏吸引力。所以教師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運用情境化閱讀教學法,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語文知識,還能夠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激發其閱讀興趣。通過情境化閱讀教學法,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閱讀能力和語文素養、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和正確價值觀的塑造,同時提高教學效果和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龐娟娟.情境教學法融入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策略探討[J].考試周刊,2022(51):31-35.
[2]趙雪平.情境教學法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應用的調查研究[D].揚州:揚州大學,2022.
[3]王英冬.情境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策略研究[D].重慶:西南大學,2021.
[4]王媛.小學語文情境化課堂識字教學方法的策略研究[J].發明與創新(教育信息化),2021(7):86-87.
[5]楊婷.小學語文中段口語交際教學中運用情境教學法的行動研究[D].包頭:內蒙古科技大學包頭師范學院,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