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小學是學生學習英語的奠基時期。在教育新形勢下,教師不僅要對英語課內教學策略進行優化與創新,還要認識到復習的重要性,以單元為整體進行復習課設計,基于對單元主題意義的探究,調動學生復習鞏固、實踐訓練的積極性,幫助他們提升英語綜合能力。文章聚焦于譯林版小學英語教材,探析主題意義下以導學、串聯、活動設計、拓展延伸、創新遷移為主的單元整體復習策略,以為廣大教育同仁提供參考。
關鍵詞:主題意義;單元整體復習;小學英語;復習課堂
作者簡介:夏蓉蓉(1993—),女,江蘇省海安高新區孫莊小學。
教育新形勢下,小學英語教育仍存在復習計劃單一、學生認知不到位的問題,教師需要不斷做好教學反思工作,分析復習教學的現狀并進行教學調整和優化。以譯林版英語教材為例,教師應明確單元整體復習對學生學習效果的影響,以打造高質量的復習課為目標,設計多元化活動,重點突出主題意義,激發學生深度探究的興趣,鼓勵他們自主表達、實踐檢驗,從而提升綜合語用能力,實現深度學習目標,使學生得到更好的成長。
一、小學英語單元復習教學的現狀
雖然在新課改背景下,大部分小學英語教師能夠積極轉換教學策略,但是仍有部分英語教師忽視了單元復習的重要作用,在復習課堂上,往往使用知識梳理、整合訓練的方式引導學生復習,導致學生只能記憶知識而無法靈活地運用知識。部分教師教學模式單一,導致學生的學習熱情逐漸降低,在復習課內只對所學知識進行機械記憶,整體英語水平難以提升。此外,有的學生沒有把握好復習的重難點,整體效率不高。在此情況下,小學英語教師應該及時轉換思想,以單元為整體,突出主題意義,組織豐富的實踐探究類活動,提升教學趣味性,促進學生綜合應用能力的提升,彰顯復習教學的價值[1]。
二、基于主題意義探究的小學英語單元整體復習的價值
首先我們需要明確主題意義的概念,其通常是指教師在明確單元核心思想的前提下,圍繞一定的主題來對教學目標、教學計劃進行有針對性的設計,旨在打破教材局限,利用豐富的拓展材料,促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活動,從而提高教學效率?;谥黝}意義的小學英語單元整體復習教學具有系統化、自主化、針對性、連貫性的特點,其具體的價值則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一)查漏補缺
明確單元主題意義后,教師能通過知識整理、素材分類的方式開展模塊化復習教學,將單元內零散的知識高效融合,在教學中了解學生的優勢與不足,并在第一時間幫助學生查漏補缺,構建出主題意義下完整的知識網絡體系,促進學生復習效率、實踐應用能力的提高,使學生感受到英語語言的魅力,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其得到綜合能力的發展。
(二)深化認知
基于對主題意義的探究,教師可以細化講解重難點問題,充分發揮現代化信息技術的優勢,通過多元化情境創設、文化背景拓展分析等方式,使學生能夠有序、高效地復習教材內的知識點,加深學生對已學知識的認知,激活他們的實踐應用意識,使他們在充分理解所學內容的基礎上,將其應用到實際的學習、生活之中,在多元的思考中創新發展,在實踐中得到英語綜合素養的提升[2]。
三、基于主題意義探究的小學英語單元整體復習策略的探索
在基于主題探究的小學英語單元整體復習教學中,教師需要在明確主題意義的前提下,創設相關的語言環境,設計關聯問題,在交際互動中,引導學生逐層深挖主題意義,幫助學生復習、鞏固已學知識,發展他們的思維,增強他們的實踐交流能力,發展學生的英語核心素養。本文以譯林版小學英語教材為例,談基于主題意義探究的小學英語單元整體復習的具體實踐策略。
(一)已學導入,明確主題,開啟復習
在傳統的復習課中,教師往往將習題訓練視為核心任務,這存在兩點不足之處:一是容易讓學生的思維僵化,導致學生在應用所學知識時不懂得變通,阻礙了他們應用能力的發展;二是容易降低學生的英語學習積極性,使他們覺得復習枯燥,難以體會到英語語言的魅力并對其內涵進行深度探索。因此,教師必須改變傳統思維,構建高效的復習課堂[3]。
教師可以在明確單元主題意義的前提下,借助學生已學的知識創設情境,幫助他們在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進一步理解單元主題的內涵,從而為后續的探索打下良好的基礎。
以譯林版四年級上冊Unit 1 I like dogs一課的復習為例,在導入環節,教師可以為學生播放歌曲“Old MacDonald Had a Farm”,利用歌詞中提到的“Old MacDonald had a farm,and on the farm he had a cat/dog/duck/cow.”等學生已學過的基礎知識導入課堂,借助歡快、童趣的歌曲營造輕松、舒適的課堂氛圍。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思考:What animals are on the farm?What other animals are on the farm?這可以讓他們在主題語境中回憶所學,通過回答問題轉變學習狀態,順利復習。
歌曲導入不僅能起到激活舊知的作用,還能加深學生的單元復習興趣,讓他們能在free talk的過程中發現自身的不足之處。例如:有的學生無法對部分名詞的復數形式進行靈活變化;有的學生發現自己對于代表動物的詞匯,如elephant、lion、tiger、horse等,在理解方面存在偏差。這樣一來,學生就可以在求知欲的驅動下積極參與后續的復習活動[4]。
(二)內容串聯,感知核心,釋放熱情
單元復習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將碎片化的知識進行有機串聯,這一方面方便教學、節省時間,另一方面能夠幫助學生構建完整的知識體系,提升他們的實踐應用能力[5]。因此,教師需做好內容串聯工作,在突出核心思想的前提下設計主線,通過層次化問題對單元知識進行有效重組,做到以生為本,以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為他們提供思想表達、口語交際的機會,讓學生能釋放學習熱情,得到綜合語用能力的發展。
以譯林版四年級下冊Unit 5 Seasons的單元復習為例,教師可展示關于四季的代表性掛畫,以明麗的色彩、形象的情境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并找準時機對他們提出問題。首先,教師可針對掛畫本文提問:“What can you find among these pictures?”。學生能夠陸續給出season、spring、winter等答案,對此,教師要及時給予他們肯定:“Good job! theyre all about seasons.”。然后,教師繼續引出問題:“Do you know how many seasons in a year?”。學生基于已學的知識可以回答這個問題。最后,教師提問:“How do you guess the season? What are the reasons?”。這樣一來,學生就能調動自己已學的知識來描繪季節,從而對warm、hot、cold、cool等詞進行復習,使用fly kites、make a snowman、go boating、go camping等短語進行交流,深化對四季氣候特征的認識,并結合自己的生活描述不同季節的代表性活動,在主題復習下實現綜合素質的發展。
(三)活動設計,強調實踐,多元應用
實踐是檢驗學生語言學習成果的高效方法,故而,在小學英語復習課堂上,教師應秉承“教學做合一”的思想開展多元化的主題活動,突出實踐、交際的重要性,充分利用現代化信息技術創設情境,在調動學生的復習和交流積極性的前提下,組織玩具制作、歌曲演唱、小品表演、主題辯論、猜謎游戲等活動,突出單元整體的主題意義,讓學生在實踐中思考,在歡快的氛圍中理解知識[6]。
以譯林版四年級上冊Unit 7 How much?的復習課為例,教師可以采取如下方案,以組織多元活動的方式完成課堂教學:
【方案一】I can sing:教師為學生播放歌曲“The clothes shop”,調動學生的復習熱情,讓他們可以在歌曲模唱中梳理課內所學的知識,如skirt、T-shirt、cheap等詞匯,明確“You can try it”的生活化用法。教師還可以鼓勵學生基于“The? ? ? ?shop”主題,完成歌謠創編任務,使他們在展示、互動的過程中發展思維,得到綜合能力的提升。
【方案二】教師在課內組織看圖說話活動,要求學生以兩人為一組,完成pair work活動,即學生從教師提供的多幅圖片中任選其一,以“談論價格”為主題進行對話創編,并完成生動的合作表演,從而復習數字的使用方法,在情境交際中內化所學。
【方案三】Make a Revision Poster:學生兩人為一組共同研討、整合本單元關于詢問價格、購物買賣的重難點知識,梳理各類型知識之間的邏輯關系,以句型“Can I help you?”為主線嘗試總結,并結合生動的圖畫、有趣的對話制作高質量小報。在成果展示環節,教師要激勵學生,讓他們體會到語言的多樣性,實現預期的復習目標。
多種實踐類活動能鞏固學生的英語學習成果,讓他們在興趣的驅動下復習與應用所學,通過實踐得到綜合素養的發展。
(四)拓展延伸,豐富主題,加深思考
在小學時期,英語教師應該注重培養學生的綜合文化素養,在授課期間滲透簡單的文化背景知識,以幫助學生理解與記憶課程知識。在復習課上,教師更要針對單元主題進行拓展教學,豐富主題內容,讓學生可以通過深度思考、對比分析,發現單元主題的深層含義。這樣一來,學生就會主動聯系生活實際展開思考,在拓展和探索中釋放學習熱情,主動參與問題討論、課堂活動[7]。與以往的復習不同,在拓展延伸復習課堂中,學生更加自由,他們能夠分享所思、所想、所感,還能不斷創新,提升自身的英語文化水平,不斷發展核心素養,為未來的學習、成長打好基礎。
以譯林版五年級下冊Unit 7 Chinese festivals的單元復習為例,教師可在課堂上組織游戲活動,展示一些節日的代表性圖片,要求學生將節日英文名稱與圖片相匹配,使其從中找出“What festivals can you see?”的答案,引出春節、中秋節、端午節等中國傳統節日。在此基礎上,教師還可為學生提供其他的文化素材,如介紹節日的起源、介紹某個節日里人們舉行的活動等,由此深化學生對傳統節日的認識,鼓勵他們討論“What's your favorite festival? Why?”這一話題,使學生在交際中梳理單元知識。
教師可以將英語教學向課外延伸,引導學生搜索更多中國傳統節日的信息。對此,教師可引導學生通過采訪父母或朋友、小組合作探究、節日故事還原表演等方式完成任務。這樣,學生就能結合五年級上冊Unit 8 At Christmas的內容,完成中西方文化對比任務,針對日期、食物、風俗習慣等內容進行多元化探索,從而在聯合、拓展遷移中實現英語綜合素養的發展。
(五)創新遷移,信息輸入,高效復習
小學時期,英語單元教學的內容有限,一般以解讀基礎詞匯、基礎句式為主,這雖然能很好地幫助學生夯實基礎,但也會束縛他們的思想,不利于他們進行后續的學習,因此,在復習階段,教師應該利用學生已經掌握的基礎知識,豐富主題信息,實現復習教學的多元化創新,讓學生可以通過聯系生活實際,從不同的角度思考問題,從而加深對主題內涵的理解,并且基于此完成深度探究,實現高效復習[8]。
以譯林版五年級上冊Unit 3 Our animal friends單元的復習為例,教師不僅僅要引導學生復習動物特征的介紹方法,還要結合四年級上冊中Unit 8 Dolls中涉及的五官、體貌特征知識,帶領學生進行綜合復習,讓學生可以使用“They have no...or...but they have...”“It has...and...”等句式來描述動物。在此基礎上,教師還要鼓勵學生搜集更多與動物相關的信息,從而展開多元化探索與鞏固活動。在此過程中,學生能聽懂并且靈活應用arm、body、foot、wing、tail等詞匯,也能在交流中發展思維,描述動物的多元特征,在交際中生成對動物的喜愛之情,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從而在日常生活中與動物和睦相處,并積極、主動地保護動物。
結語
綜上所述,小學是學生英語學習的關鍵時期,學生只有在小學階段打下堅實的基礎,才能學習更高難度的知識。因此,小學英語教師不僅要重視課堂教學,還要打造高質量的復習課,通過借助已學導入、內容串聯、設計多元活動、知識拓展延伸、創新遷移等方式構建基于主題意義探究的單元整體復習課,以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表達能力以及文化品質,促進小學生英語綜合素養的發展。
[參考文獻]
吳芳.基于單元話題的小學英語復習課教學策略[J].湖州師范學院學報,2021,43(6):111-116.
杭玉潔.主題意義探究下的小學英語單元整體教學[J].教學與管理,2021(26):39-42.
王麗春,雷嬌嬌.“微課+任務單”輔助小學高年段英語語法復習的效果[J].南京曉莊學院學報,2021,37(5):55-62,122.
鐘沁.小學英語復習教學低效現象分析及實踐研究[J].教育觀察,2020,9(23):139-140.
王利娟.小學英語復習教學中思維導圖的類型及運用[J].教學與管理,2019(3):110-112.
魏秋燕.提高小學英語復習課的實效性[J].華夏教師,2019(4):31-32.
黃小燕.基于整體思維的小學英語教材解讀[J].基礎外語教育,2019,21(2):47-53,110.
徐春芳.深化小學英語課程改革 提高學生運用英語的能力[J].中國新通信,2018,20(2):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