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文杰 呂紫寧 張慧怡 胡心如
摘 要:自科研經費管理改革以來,盤活了大量的可用科技項目資金,激發了企業財務的活力。新的預算方法更加科學,本文從新規帶來的改變和挑戰作為切入口,對政策進行梳理解讀,通過分析企業科技項目預算管理現狀,指出國家科研經費管理改革對預算管理策略優化的引導作用,提出建議并總結展望。
關鍵詞:科技項目;預算管理;經費管理改革
一、引言
隨著科研經費管理改革的逐步展開,出臺了大量為預算管理“松綁”的政策。對現代企業而言,科研經費是技術創新和科學研究的重要因素,在科技創新過程中也起著決定性作用。本文著重研究新的科研經費管理改革政策對企業科技項目預算管理的影響,并提出優化建議,使得企業從立項經費開始就能進行有效的經費管控,合理利用資源、改善科研經費的使用效益、提高經費審查效率、降低項目研究成本,提高集團的科技創新能力,增強企業競爭力,從而達到集團精細化管理的要求。
二、國家科研經費管理改革政策梳理
1.科研項目預算編制政策
近年的政策重點突出了“合理性”和“精簡”兩個詞。2014年國務院提出充分征求各方意見編制更加合理的預算,之后的文件也總體延續了這一要求,并提出將屬性相近的明細科目合并成大類,進一步精簡預算編制過程。在2021年發布的《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預算表編制說明》中,更是針對一些細節問題制定了標準,讓預算工作有法可依,有理可據(見表1)。
2.科研項目預算審批政策
財政部發文規定了預算審批的流程,需要市財政局先審核后批復才能進行資金撥付,并指出中央財經資金總概算一般不予調整,特別規定了對于重點任務變化致中央財政資金總概算需要調整的審批流程。要求被審計項目負責部門需跟蹤預算審批結果,并要求預算需要調劑時應按相關規定執行調劑程序對預算進行批復,并披露審批結果(見表2)。
3.科研項目預算執行與監管政策
國務院提出進一步落實具體改革的要求,規范現有的預算執行流程。財政部發文表明,針對不同科研項目,應結合其特點形成各自的預算執行標準。黨的十九大提出預算管理要更加科學、透明,加強監管是預算透明化的必由之路。新的政策著重強調了要落實責任,工信部要求對資金評議結果分數較低的項目重點關注,加強監管(見表3)。
4.科研項目預算考評政策
《項目支出績效評價管理辦法》對預算考評的方式進行了分類,并規定了評價標準范圍和評價結果后續流程。后續文件指出預算考評要和項目評審同步進行,定義了預算相關考評規則(見表4)。
三、企業科技項目預算管理現狀分析
1.戰略目標設定并進行項目預算編制
預算編制按照“上下結合、分級編制、逐級匯總”的原則,由項目經理通過研究科技項目科研報告,初步確定立項的計劃額度,給出具體的預算編制依據和測算步驟,形成單個建設項目計劃,匯報至計劃負責機關。之后,由各部門預算經理會同專業人員對各項目經理所上報的擬建立項目資料進行匯總整理,并按項目的重要程度進行優先排序。
2.項目預算審批并下達
管理層對上報的預算項目書進行審核,精確把握預算投入方向,最大程度利用資源配置,同時對于能夠保證有一定效益或對企業發展有利的項目給予相應的資源支持,另外也要減少低效資源的投入。
3.項目預算執行
為了項目能夠有序進行,預算責任部門應按相關條例要求制作項目管理流程圖表,并制定相關的操作規范。在項目預算執行過程中,相關工作人員應熟知并遵守操作規范,按照項目計劃有序安排相關工作。
4.項目預算監管和調整
責任單位和主管部門跟進項目進度,定期展開巡查,從而達到預算監管的目的。在實際運行過程中發現預算偏差事項,及時開展項目檢查,找出異常關鍵點進行糾正。此外若市場競爭條件發生較大變動或政策法規改變等因素,造成計劃的實際運行狀況與申報計劃預期發生很大不同時,項目承擔單位可以提出申請對項目計劃做出變更,或由預算管理部門依據企業規定對變更申請進行審批。
5.項目預算考評
預算考評是對項目預算完成情況的考核,來判斷項目預算的合理性和預算執行的合規性,并針對考評結果建立相應的獎懲制度。考評標準主要遵循戰略導向、目標管理和成本效益三大原則。
四、國家科研經費管理改革對企業科技項目預算管理策略優化的引導作用分析
1.簡化預算科目,減輕預算管理負擔
政策改革要求精簡合并預算編制科目,以期減輕預算管理負擔,便于高級管理層從決策支持的角度對預算信息進行整合,進而節省分析和戰略決策時間,使得接下來一系列的流程更加高效。
2.完善科研項目經費撥付機制,加快預算審批進度
政策文件提出要合理確定經費撥付計劃,加快經費撥付進度,并明確了要規范預算審批制度。這些改動使得項目主要負責單位可根據項目負責人的意見,及時將經費撥付至項目參與單位,大大減輕了預算審批的壓力,加快了預算審批的進度。
3.嚴格規范執行制度,提高預算執行效率
政策文件中指出要嚴格制度執行,嚴禁一些在執行方面不規范、不合理的現象對項目造成不良的影響,并提出在項目執行期間,如存在一些問題,要及時詳細披露執行細節。這些舉措嚴格地規范了預算執行制度,提高了預算執行的效率。
4.強化科研經費監督檢查,提高預算監管能力
政策要求建立健全的科技活動全流程的監管機制和審查質量控制、監督評價機制,并指出要針對不同科研項目管理特點組織開展巡視檢查或抽查,對項目實施不力的要加強督導。這一系列舉措加強了監督合力,提高了預算監管的效率,增強了預算監管的權威性,使得企業科研項目在預算管理方面更公平。
5.規范預算考評程序,保證公平公正性
政策文件指出,項目管理專業機構在項目評審時應同步開展預算評審。項目主管部門組織項目論證評審的同時,組織項目預算及績效目標評審,與項目評審合并進行。預算評審應當按照規范的程序和要求,堅持獨立、客觀、公正、科學的原則。這些舉措更好地完善了預算績效考評措施,保證了預算考評的科學性、公正性、公開性。
五、企業科技項目預算管理優化策略
1.精簡預算編制,切實調整編制結構
依照政策要求對預算中的大類科目進行合并,對一些金額較小的費用免去測算說明,根據企業實際情況決定資金分配,為接下來的預算管理節省更多時間和精力。同時也要精準對接基層需求,切合實際,調整預算編制結構,加強預算編制精細化、規范化、標準化。
2.審批過程透明化,完善預算審批制度
對預算審批進行規范化,使預算審批過程暴露在群眾的視野范圍之中,并加強對預算審批負責人的重視及監督,從審批結構、內容及程序對審批制度進行嚴格的概念界定。同時按照《國家重點研發計劃資金管理辦法》所提出的要求對經費撥付制度進行完善,進而提高預算審批速度,減輕企業科研經費預算管理壓力。
3.各部門積極相互溝通配合,提高執行能力
信息的雙向傳遞對于預算執行來說是至關重要的。企業各部門之間要加強溝通,確保信息傳遞的及時可靠,從而及時對各種問題作出調整處理,提高預算執行的效率與準確性。
4.實行“四個結合”監管方法,提高預算監管的權威性
加強預算的約束力更有利于預算的有效執行,提高監督人員的能力,加強監管人員的思想道德素質建設。參考《國務院關于進一步深化預算管理制度改革的意見》中提出要將資金監管做到“一竿子插到底”,實行“四個結合”的財務預算監管方法,專業監管和群眾監管相結合,定期檢查和不定期檢查相結合,提高企業科研經費預算管理的可靠性。
5.堅持公開、公正原則,設計科學合理預算考評制度
要全面優化預算管理信息化考核體系,完善預算績效考評機制。不同的部門應當執行不同的預算管理考核指標,參考《中國科學院院級科研項目經費管理辦法》明確指出要保證業績考核的科學性和公正性,堅持公正、公開、透明的原則,切實做到獎懲分明,提高預算考評的科學性、嚴謹性。
六、結論及展望
科研項目預算編制應得到高度重視,并與各部門協同,以避免科研與財務、預算與核算相互脫節。不同于傳統的制造項目預算,科研項目沒有實際的產成品作為考核依據,可操作空間大,所以應當更加注重預算的編制與監管。項目主管部門要提前聽取多方意見編制項目指南,讓預算編制更貼合實際,并在之后實行貫穿到底的動態監管。精簡與合理是科研預算改革的指導方向,通過合并科目,減少陳列內容,優化流程,來提高預算編制申請的效率,加快經費下放。
參考文獻:
[1]馮艷蘭.新時期深化預算編制執行監督管理改革的相關思考[J].財會學習,2020(23):84-85.
[2]黃曉.企業實施全面預算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中國集體經濟,2021(17):23-24.
[3]許慧.企業實施全面預算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商場現代化,2022(22):59-61.
作者簡介:石文杰(2002.06- ),男,漢族,安徽鳳陽人,中國礦業大學,研究方向:財務會計、管理會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