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閱讀是英語學習中十分重要的組成部分,也是學生獲取信息的重要途徑。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傳統的閱讀教學方式逐漸被淘汰,各種新的教學手段開始走進初中英語課堂,而思維導圖就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教學模式。教師應用思維導圖能夠幫助學生發散思維,構建英語知識框架,可在降低學生閱讀學習難度的同時,提升學生英語學習的效率,有利于英語閱讀教學工作獲得實質性突破。鑒于此,文章從英語閱讀教學中思維導圖的應用意義入手,從閱讀前、閱讀中、閱讀后三個環節對思維導圖的應用方法展開分析,供大家參考。
關鍵詞:初中英語;英語閱讀;思維導圖
中圖分類號:G427?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 ? ? ? ? ? ? ?文章編號:2097-1737(2023)02-0076-03
引? 言
思維導圖又名心智圖,是一種以圖形、線條、色彩方式對思維發散過程進行有效表達的教學工具。該教學工具主次分明,中心突出,能夠直觀地將知識間的關聯呈現出來,同時還可以在線條、色彩等的影響下,幫助學習者建立知識框架,加深對知識的記憶。教師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應用思維導圖,也可為高效英語閱讀課堂的建立創造條件,幫助學生高效學習英語。
一、思維導圖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應用的必要性和意義
初中階段是學生英語學習的關鍵時期,其既是小學英語的延伸,也為高中英語學習奠基,承擔著承上啟下的重要職責。相對于小學英語而言,初中英語的難度及學習量均明顯增加,尤其是英語閱讀內容篇幅增大,詞匯量增多,閱讀文本的結構也相應變得更復雜,這就增加了學生的學習難度。而思維導圖的應用能夠通過簡單記憶、知識串聯、思維發散來降低學生的學習難度,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1]。
第一,思維導圖的應用符合學生的發展特點。初中生正處于思維活躍階段,在閱讀英語文本的過程中容易出現思維轉移的問題,影響閱讀效果。而思維導圖遵循學生思維活躍的特點,能對閱讀文本內容進行精煉,并通過圖形、線條、關鍵詞的方式呈現出來,將英語閱讀文本以可視化的方式呈現。這既滿足了學生思維發散的特點,又能讓學生更好地理解閱讀文本的主題及知識點,降低了學生的學習難度,有利于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及記憶。
第二,思維導圖的應用符合英語知識結構。相對于小學英語而言,初中英語閱讀文本的篇幅更長、閱讀量更大,這也導致學生的閱讀難度增加。而思維導圖的應用能夠通過精練方式呈現閱讀文本內容,符合英語知識結構,便于學生高質、高效完成英語閱讀學習。
第三,思維導圖的應用有利于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傳統的英語教學多以灌輸式為主,學生往往是通過死記硬背的方式記憶知識,這樣的學習模式必然會增加學生的學習難度,不利于學生思維能力的發展。而思維導圖能夠幫助學生梳理閱讀文本的知識脈絡,使學生在繪制、應用思維導圖的過程中形成正確的學習思維,幫助學生準確掌握知識學習及記憶方法,使學生養成良好的英語閱讀習慣、學習習慣。
總之,思維導圖是一種科學、高效的學習工具,將其應用到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符合學生的發展特點,有利于學生養成正確的學習習慣,能切實提升初中英語閱讀的教學質量。
二、思維導圖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應用
(一)思維導圖在閱讀教學前的應用
1.利用思維導圖,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讓學生對閱讀文本內容產生足夠的興趣和好奇心,是激發學生閱讀熱情的關鍵,也是提升閱讀教學質量的重要環節。因此,在開展初中英語閱讀教學前,教師要靈活應用思維導圖,吸引學生,激發學生的閱讀熱情,帶領學生主動走入閱讀學習中。以仁愛版八年級(下冊)Unit 7 Food Festival為例,此文本內容的整體性較強,需要學生通過閱讀獲取的信息量較多,學生的閱讀難度較大。對此,在教學前,教師可以先通過思維導圖對文章框架進行分析,將“food”作為思維導圖的中心詞,并以“practice”“Place of production”“type”等為子分支,根據思維導圖提出問題:“What kind of food do you like best? What food can you cook?”通過貼合學生實際的問題,教師可以激發學生的回答欲望,提高學生的表達積極性,使學生主動進入學習中。
2.利用思維導圖,幫助學生清掃詞匯障礙
詞匯是學生閱讀的基礎。沒有足夠的詞匯作為支撐,學生的閱讀難度必然會大大增加。從實際情況來看,很多學生對閱讀學習產生畏難情緒的主要原因就在于詞匯量不足。因此,為了提升英語閱讀教學質量及效率,在開展閱讀教學前,教師需要幫助學生清掃詞匯障礙,使學生順利完成閱讀活動。分析英語閱讀文本可以發現,詞匯和閱讀理解是緊密關聯的。為此,在閱讀教學前,教師可以利用思維導圖幫助學生理解詞匯,清除閱讀中的詞匯障礙,為學生順利完成閱讀奠定基礎[2]。
以仁愛版七年級英語(下冊)Unit 6 Our local area為例,由于本單元的閱讀文本中涉及的詞匯較多,不僅有關于家庭區域的詞匯,同時還有城市設施的詞匯,學生的閱讀難度增加,而學生按照死記硬背的方式去記憶單詞,任務量也相對較大。對此,在開展閱讀教學前,教師可以先利用思維導圖方式,幫助學生掃清單詞障礙,同時還可以通過問題引導,幫助學生串聯詞匯,如
“What can you think of when it comes to cities?”,引導學生思考和城市相關的詞匯,如“supermarket、station、community、bank”等,并將詞匯補充到思維導圖中。
同時,教師可以繼續提問,引導學生思考和家庭區域、學習相關的詞匯,如“bathroom、bedroom、kitchen”
“desk、chair、computer”等,同樣在思維導圖的相應分支下補充。這既拓展了學生思維,又在無形中對相關單詞進行了整合,使原本零散的單詞整合、串聯起來。對于重點單詞、新單詞,教師可以通過注釋方式解釋強化,清除學生的單詞障礙,減輕學生的閱讀
負擔。
(二)思維導圖在閱讀教學中的應用
閱讀教學是初中英語教學的重點,也是英語教學的難點。傳統的英語閱讀教學多是以單詞講解、語法講解為重點,這種零散的教學方式,容易導致學生只能簡單地理解文本含義,但無法充分把握文章的整體思想,無法掌握正確的閱讀方法,也不利于學生閱讀思維能力的提升。為提升初中英語閱讀的教學質量,教師可以靈活應用思維導圖,幫助學生掌握正確的閱讀方法與思路,使學生的閱讀能力得到提升[3]。筆者認為,在具體教學中,教師可以從略讀與細讀兩個方面著手。
1.利用思維導圖展開略讀,梳理文章脈絡
略讀是一種有很強實用性的閱讀方式,主要是引導學生通過快速閱讀文本的方式對文本內容形成大致了解。在略讀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忽略細節,尋找文章的脈絡梗概。而思維導圖的應用,可以幫助學生在略讀過程中快速梳理文章結構及內容主題,然后通過一級、二級、三級分支歸納文章內容,掌握文章的脈絡。這樣不僅能夠提升學生的略讀效率和質量,還可以幫助學生在潛移默化中掌握閱讀方法,培養學生對文本內容的提煉歸納能力,使學生的閱讀能力得到提升。
以仁愛版九年級(上冊)Unit 1 The Changing World
為例,在閱讀“Our country has developed rapidly”這部分對話內容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通過思維導圖快速閱讀明確閱讀的主題,并以“Did you have a good summer holiday”為中心繪制思維導圖,引導學生在閱讀中明確文本中的人物,即Kangkang、Rita、Maria、Jane,并以這些人物為子分支,進行思維導圖擴充。然后,教師再讓學生通過閱讀歸納不同人物在假期所做的事情,清晰呈現文章的梗概主旨。
以仁愛版八年級(上冊)Unit 2 Keeping healthy 這單元內容為例,針對“Topic 3 Must we exercise to prevent the flu? Section C”這部分內容的閱讀教學,教師同樣可以引導學生先展開略讀,通過略讀了解文章的大致內容,歸納文章的寫作方向。同時,教師可以帶領學生以“Keeping healthy”為中心,對文章的大致內容進行總結(如圖1)。教師可以提出問題讓學生回答,在學生回答之后,對學生的回答進行適當調整改進,然后將“have healthy eating habits”“stay away from smoking and drinking”“play sports”“be happy”四點作為分支充填到思維導圖中,讓學生通過略讀對文章的寫作方向、主要內容產生初步了解,為細讀指明方向。
2.利用思維導圖展開細讀,提升閱讀效率
略讀及細讀均為英語閱讀教學中常用的閱讀方式。相對于略讀而言,細讀更強調學生對文本內容細節及事實的充分理解和掌握,是對略讀的延伸和拓展,對學生進一步理解、掌握文本內容,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有積極作用[4]。因此,在帶領學生通過略讀方式對文本內容、主旨大意形成初步掌握后,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進一步對閱讀文本展開細讀,并對思維導圖進一步填充。這可以使學生在進行內容概括總結中提升閱讀、概括總結能力[5]。
例如,在完成“Topic 3 Must we exercise to prevent the flu? Section C”這部分內容的略讀后,教師可以引導學生以總結的四個方向為引導,對文本內容進行深入閱讀,對思維導圖進行延伸填充。如在“play sports”這部分內容下,學生可以通過閱讀歸納出“stay safe”“learn about first aid”兩個細化分支;在“have healthy eating habits”這部分內容下,可以通過閱讀歸納出“breakfast”“fruit and vegetables”兩個分支(如圖2)。這樣通過從整體到局部、從略讀到細讀的方式,也在無形中為學生今后閱讀其他文本內容指明了方向,有利于學生形成正確的閱讀思路和方法,從而提升閱讀效率,提高閱讀能力。
(三)思維導圖在閱讀教學后的應用
多數初中生的閱讀習慣尚未形成,加之初中英語閱讀文本篇幅長、內容多,且知識點零碎,這也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學生的閱讀難度。因此,在開展閱讀教學時,教師不僅要注重閱讀前詞匯障礙的清掃、閱讀期間閱讀方法的指導,同時還需要加強對閱讀后復述、討論環節的重視,加深學生對文章內容的理解記憶,幫助學生掌握文章的寫作思路、布局結構,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將閱讀方法及技巧內化于心。對學生來說,復述文章內容是有困難的。教師單純讓學生根據閱讀本文復述內容,勢必會給學生帶來壓力,甚至會增加學生的抵觸情緒。為此,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可以將思維導圖作為輔助手段,讓學生根據思維導圖的內容,有條理地復述內容,鞏固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同時鍛煉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例如,在完成“Keeping healthy”的教學后,教師就可以帶領學生結合思維導圖,從四大分支入手進行內容復述。在完成復述后,教師還可以組織學生就“What do you think we should do to keep healthy in our daily life?”這一問題展開討論,讓學生在討論中碰撞思維,加深對文章內容的理解,使閱讀教學得以升華。
結? 語
總而言之,思維導圖是一種科學、有效的學習工具,將其應用到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能取得理想的教學效果,對清掃學生的詞匯障礙、幫助學生掌握閱讀方法與技巧、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有積極作用。在今后的閱讀教學中,教師要繼續挖掘思維導圖的應用方法,使思維導圖的價值得到最大限度地發揮,不斷提升英語閱讀教學的質量。
[參考文獻]
陳海妍.核心素養視角下思維導圖在農村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應用[J].文學少年,2021(01):182.
陳璐.基于思維導圖的閱讀學案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應用[D].武漢:華中師范大學,2015.
張鑫.思維導圖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應用與研究:以黑布林英語閱讀為例[J].江西電力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20(08):35-37.
宗玉鳳.思維導圖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應用分析[J].考試周刊,2018(61):192.
段紅英.基于思維導圖的閱讀學案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應用[J].中學生英語,2021(02):6.
作者簡介:劉槿霞(1982.1-),女,福建莆田人,
任教于莆田哲理中學,一級教師,本科學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