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鮮麗
摘要:小學作文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內容之一,小學作文教學中想象力的培養非常重要。面對小學生閱讀量不夠、寫作興趣不濃、教學模式不靈活等問題,教師必須提升學生閱讀功底、通過生活實踐肯定學生的想象力,將學生的課外生活實踐作為教學重點之一,保障學生想象能力得到有效培養。
關鍵詞:小學語文;作文教學;想象能力培養
如果文章枯燥乏味,就不會吸引讀者的眼球,如果文章具有創新性,就會使讀者在閱讀過程中感到舒適。文章的創新來源于作者強烈的想象力和靈感,因此小學作文教學對學生想象力的培養非常重要。想象力經過適當的科學方式的引導就可以轉化成靈感和創新思維,從而讓學生在生活中真正領略美好的風景,不斷記錄和書寫自身的經歷和感受,從而真正提升學生的寫作水平和創新水平。
一、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學生想象能力培養的重要性
小學作文是小學生學習語文知識的重要內容對鍛煉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思維想象能力有著重要作用。小學生創作一篇優秀作文離不開其豐富的想象力,但是目前小學作文教學中存在著一定的刻板化、生硬化、枯燥化、應試化的教學方式,不利于小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激發以及思維想象力的提高因此,教師在教學中要重視提高學生的想象力,這樣不僅可以激發學生的寫作熱情,讓學生在想象中培養創作靈感,而且可以讓學生真正體會到生活的樂趣,真正感受屬于自己的思維空間,通過靈感的閃現及時創作優秀作品。語文教師必須充分認識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培養學生想象力的重要性,不斷創新教學方法,改進教學思維。這樣才能更好地培養學生的想象力,使學生在想象中表達自身的真實情感,從而創造出更加優秀的作品
二、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學生想象能力培養的問題
(一)小學生閱讀量有限、寫作興趣不濃,不利于想象力發揮
優秀的作文離不開好的構思和豐富的素材,而閱讀量又決定了文章的構思理念和素材沉淀。小學生普遍存在閱讀少的問題。小學生日常的生活經歷較為簡單,積累的寫作素材還不夠豐富多樣,導致他們在寫作時面對一個作文題目感到茫然,無法快速下手。此外,小學生的寫作興趣在不同的階段也有所不同。對于一、二年級的小學生來說,他們更樂意在課堂上發揮自己的想象力,比如問到長大后自己的理想是什么,他們都會爭先恐后地說自己要當警察、醫生、作家等,向別人展現著自己無限的美好想象。但是隨著三年級學習寫作開始,學生的學習任務量猛增,壓力大增,他們對世間萬物有了重新的認識,不再是基于天馬行空的想象,這就導致學生出現寫作困難的現象,甚至出現湊字數、抄襲了事的行為。如此,學生的寫作興趣自然無法提高,久而久之便會束縛學生想象力的發揮。如果教師不加以很好的引導,學生的學習力、創新力就會受到不良影響。
(二)教學模式不靈活影響學生想象力的培養
小學生活潑好動,對萬物充滿好奇,教師如果想通過教學激發其無限的想象力,就需要主動引導他們積極發現身邊美好的事物,通過對事物的分析和認知去提升創作思維能力和創新能力。但目前很多小學作文教學模式較為傳統主要以記憶好詞佳句為教學基本點,教師沒有真正將寫作目的、寫作思路、寫作要點展示給學生。這種灌輸式教學方法限制了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不利于培養學生良好的寫作習慣,最終影響作文質量。
三、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學生想象能力培養的策略
(一)提升學生閱讀功底,促進學生想象力培養
閱讀和寫作沒有區別。優秀作品的創作需要扎實的文學基礎和更多的創作素材的積累。閱讀功底的提升需要教師對學生進行指引和幫助,不斷指導學生如何去閱讀,讓學生明確閱讀的重要性和面臨的基本問題等,讓學生充分認識到提升閱讀功底的重要性。另外,學生自身需要對閱讀和寫作充滿無限熱愛打鐵還需自身硬,學生主動認識到閱讀的重要性,才能讓閱讀真正發揮作文素材積累的效果。尤其是節選和美句的運用,可以讓學生在無限的遐想中創造出更多的優秀作品。當然,教師的教學指導是促進學生想象能力培養和提高的有效途徑。比如,在開展閱讀課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借助教學內容引導學生對所學內容進行合理想象,甚至預測故事結局,通過閱讀促進學生想象力的培養,
(二)通過實踐活動,拓展培養學生想象能力
首先,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小學生的想象能力需要在實踐中被激發出來。因為實踐可以啟發學生的思維,能夠不斷為學生想象力的發揮提供適合的環境,所以小學生的寫作能力提升離不開日常生活的點滴積累。小學生的思維模式還沒有定型,對于各種事物的認識各不相同,由此來看,貼近生活的實際經驗對于學生想象力的培養比較有利。
第二,作為教師和家長,應該形成一股合力,擅于挖掘學生日常生活中存在的現實價值,著重培養學生的寫作想象能力。想象力是每個人共有的思維,這種思維是慣性思維,每個人對稀奇的、古怪的、少見的、好玩的、喜歡的事物都會充滿興趣。這種好奇心一般需要外部環境激發,然后經過科學合理恰當的方式予以引導轉變成想象力。對于小學生而言也一樣,這種最初的好奇心經過正確引導是可以轉化成寫作素材的。因此,每位家長和教師都要重視學生課外生活實踐活動、讓學生充分感受大自然給予生活的點滴能量。這樣才能讓學生真切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在生活中汲取到學校沒有的營養。
此外,由于小學生閱歷尚淺,對外界事物的認知和辨別不客觀家長和教師需要積極給子幫助和引導,鼓勵學生走出校門、家門,多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多帶領學生去參加社會實踐活動,培養其觀察力和想象力。教師應引導學生主動寫作,隨時隨地記錄生活的點點滴滴,不斷在課外活動中實踐感受生活的美好。只有這樣,學生的想象力才能得到多元化科學化的培養,為寫作提供多樣化素材,進而促進其自身寫作能力的提高。
四、結語
總之,小學生的想象能力直接決定了寫作水平。作為小學語文教師,在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方面,我們任重而道遠,除了要把握學生的興趣之外,還要善于引導學生的寫作。同時,小學教師在作文課教學過程中要引導學生閱讀課外書籍,不斷積累更多的寫作素材,激發學生的創造力和想象力,進而真正提升學生的寫作水平和綜合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