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社會經濟的發展帶動了媒體環境、技術的變革,隨著融媒體時代的到來,行業內對媒體人員提出了更高的從業要求、職業素質,原有的播音主持人才培養難以與行業現代化發展要求、方向相一致。目前行業內雖加大了對播音主持的人才培養力度,但受限于傳統的發展路徑與思想,在人才培養方面還存在諸多不足,這是未來行業內需重點關注的部分。基于此,本文主要分析了融媒體時代下播音主持的人才培養策略,研究成果對實踐工作具有指導價值。
【關鍵詞】融媒體時代;播音主持;人才培養
中圖分類號:J9?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DOI:10.12246/j.issn.1673-0348.2023.07.061
互聯網時代到來后,新媒體如雨后春筍般出現,豐富了媒體形式與渠道,為人們帶來了全新的信息傳播路徑與方式。科學技術日漸發展的今天,媒體融合的趨勢越發明顯,這一大環境對媒體從業人員帶來了巨大的挑戰,如播音主持既要持續提高自身的專業知識,也需要不斷學習新媒體的相關理論、方法,以適應行業發展。融媒體對播音主持人才培養造成了一定的沖擊,未來的發展中,媒體行業需根據目前對播音主持的人才數量、專業等需求,逐步構建全新的人才培養模式。
1. 融媒體時代對播音主持的專業要求
1.1 準確定位自身在傳媒中的角色
原先的媒體環境相對特殊,主要以廣播電視為主,在此媒體條件下的傳播方式為信息的線性流動,播音員或主持人必須有極強的語言表達能力,其聲音也要有藝術性,能引起人的情感共鳴和思考。隨著新媒體的陸續出現,再加上產生了很多全新的媒體技術,媒體行業內傳播的信息內容更為多元,播音員、主持人在信息傳播中有一定作用,融媒體環境下這些播音主持必須找準自身的定位,不斷增強專業素質與能力,利用自身的專業知識全面分析傳播信息,產生有傳播價值的看法與意見,保障傳播效果。當前的媒體環境下,傳播的信息數量龐大、內容繁雜,播音主持必須具有良好的極高的媒介素養、責任意識、政治覺悟。此外,由于新媒體層出不窮,播音主持也需要熟悉新媒體技術的相關操作,掌握各種媒體的操作技巧,使他們從內容轉述者成為內容加工、制作者。
1.2 掌握全媒體觀念及技術能力
現階段的媒體行業內陸續出現了各種媒體手段與技術,不同類型媒體之間的融合趨勢越發明顯,為更好地促進信息傳播,創造穩定和諧的媒體環境,媒體相關人員要不斷學習各種媒體的相關知識。為此,融媒體時代下的播音主持必須要徹底突破原先的思想限制,消除不同媒體之間的邊界,轉變思想,采用全新的媒體工作理念與態度,掌握先進的媒體技術,熟練應用各種媒體工具與公眾互動,向公眾傳播信息。
2. 融媒體時代播音主持人才培養面臨的困境
2.1 媒體環境發生變化
計算機信息技術等為媒體行業帶來了發展契機,出現了各種各樣的媒體平臺,這些新平臺為信息傳輸帶來了新的方向。傳統的媒體環境下,播音主持只需要將精力集中在錄音方面,因為播音主持在信息傳輸中承擔著轉述者的角色,他們需要聲音規范且優美,掌握更多關于播音主持方面的技巧。現階段的媒體融合環境下,行業內播音主持有了更高的專業能力要求,他們不僅僅要關注聲音,更需要熟知各種媒體的特點,作為內容的加工者、創作者,逐步提高自身的審美能力、創作能力。
2.2 播音主持形式發生變化
媒體環境持續變化的過程中,為適應融媒體時代下的要求,很多電視節目持續改革,節目形式、內容更符合現代人的追求。但受到傳統媒體發展理念的影響,當前播音主持方面還依舊有規范播報、說新聞、播說結合的方式。
融媒體時代下人們對信息時效性、準確性等提出了全新的要求,為達到這些要求,提高信息傳輸效率,播音主持在工作中需關注時效性,但也不僅僅要關注這一方面,還需要保障內容的豐富性、碎片化、語言的詼諧性、親和化。傳統媒體要求播音主持在播報中要按照字正腔圓、語勢穩健、語言規整、莊正嚴肅的要求開展工作,但顯然在當前的條件下這一要求無法滿足人們的需求。新媒體環境下播音主持更傾向于采用“說新聞”的方式,這一形式與傳統播音主持模式有顯著區別,要求在“說”的過程中應按照語言通俗化、生活化與平民化的要求,拉近與受眾的距離。融媒體時代下播音主持的“說”也需具有親和力,只有如此,才能吸引更多受眾,以目前比較流行的網絡直播為例,這類型活動中的語言特點就不同于傳統電視媒體,主播應該用更為輕松、愉悅、詼諧的語言,來營造更為舒適的語言環境,從而拉近主持人與受眾之間的距離。網絡直播節目中,主持人能邊主持邊解說并同時與受眾交流,對受眾相對感興趣的話題,主持人可給予一定的反饋并與受眾進行必要的交流。
3. 融媒體時代播音主持人才培養策略
3.1 樹立正確的思想觀念
融媒體環境下的播音主持人才培養難度較大,因為需通過專業化培養來提高人才的各方面素質與能力。為提高人才培養水平,相關單位在培養播音主持人才時需轉變觀念,只有從思想上保持先進性,才能使后續的各項人才培養工作更具針對性。融媒體時代下播音主持專業人才要對各類信息進行二次創作,其創作的過程也就是二次表達信息的過程,在他們的二次創作下,播音主持形式有所創新。如抖音APP上的“河南廣播電視臺小莉幫忙”賬號,從內容制作的角度,改變了播音主持陣地,將事件報道的陣地轉移到了事件發生的地點,主持人“小莉”并非傳統意義上簡單陳述事情經過,還要充當調解員角色,她在調解的過程中按照公平公正的原則,不會偏袒任何一方,切實履行了一名媒體人的職責,在生動播報與科學調解下,節目吸引了大批受眾。此外,“小莉”在播報的過程中不會歪曲事實,通過真實還原事情的經過,使節目更接地氣,公眾在觀看視頻內容時可了解事件的起因、過程與結果。因此,有關單位在播音主持人才培養時,需培養人才的思想,只有使每一個播音主持都堅持正確的思想,并在后續的工作中始終堅持理想信念,才能創作出符合受眾需求的內容,使播音主持的信息內容中體現其思想,讓觀眾通過接受其播報或者制作的內容體會其思想。
3.2 開展政治理論培訓
播音主持屬于媒體人,要成為一名合格的媒體人,不僅要掌握豐富的媒體專業知識,更需要有極高的思想政治意識,有較高的政治敏銳度。目前的媒體環境中有很多自媒體,為博流量、博眼球,常常會向大眾傳授一些不健康思想或者違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容,為避免這一方面的問題,有關單位在培養播音主持時必須要重視政治理論內容的培訓,引導播音主持掌握最新的政治方針、理論路線,使他們在播音和主持的過程中可以向公眾傳授正向價值觀。①播音主持的人才培養中,需將思政內容作為重點,使播音主持工作可在潛移默化中具有較高的思想政治覺悟,并在日常的工作與生活中自覺學習政治知識、思想內容,在崗位上發揮專業優勢,貫徹愛國情、強國志,將播音主持各項工作與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相結合。②定期組織播音主持人員參加思想政治分享會,使每個播音主持根據自己在一段時間內的思想政治學習、實踐情況,分享自己的切身感受,真正從理論學習、社會實踐中體會到思想政治理論學習、貫徹的重要性,在播音主持的各項工作中滲透全新的思想政治理論與方法,使每個播音主持工作人員都有極高的政治素養。
3.3 側重復合型人才的培養
目前的媒體環境內對媒體工作人員提出了更高的素質要求,有關單位在播音主持人才培養方面必須要緊跟行業內的人才需求,構建完善的人才培養體系。傳統的媒體行業內,對播音主持人員的要求就是要讓他們具有吐字歸音、新聞播報、朗讀、語言表達等方面的能力,融媒體時代下播音主持人員不再單純是轉述內容的,也可以參與到內容制作中,為此,在人才培養的過程中就需要側重培養復合型人才,并同步建立對應的評價機制。融媒體時代下,原先的播音主持工作人員需求量逐步減少,“讀稿式”播音主持的競爭優勢顯著降低,結合新媒體發展趨勢,市場上所需要的播音主持應該是臺前能采訪、能直播、能主持,幕后會編輯、能加工、熟練采用視頻剪輯軟件或者先進設備的復合型人才。為此,相關單位在播音主持人才培養階段必須要準確把握行業動向、人才需求。當前人們更多接觸的是網絡資訊,其傳播方式、速度都有其特殊性,受眾對播音主持的技能要求從單一化向多維度轉變,因此,播音主持人才培養方面應側重培養綜合素質,使播音主持能掌握各方面的技能,可從事“采編播寫”各方面的工作。
當前媒體事業的發展中,每個媒體人都應該具有較強的網絡傳播能力。多年以來,我國的計算機信息技術發展迅速,年輕人大多伴隨著網絡發展而成長,他們熟悉網絡,善于利用網絡,也非常清楚網絡生態,為提高播音主持的專業素質、綜合能力,在有關的人才培養活動中必須要給他們提供網絡直播練習機會,在這些練習活動中培養播音主持的播音節奏、語言表達、應對突發事件等能力。考慮到每個播音主持的能力、興趣等各有不同,人才培養中也需考慮這些特殊性,采取措施激發人才的潛能,如對于熱愛運動的播音主持人員來說,可給他們提供解說體育賽事的機會;對喜歡美妝的人員,可模擬美容訪談類節目;對聲音有特點的播音主持人員,應鼓勵他們開設配音賬號,通過這些方式,使播音主持人員可在從事有關工作時發揮自身的優勢,激發其潛能,不斷提高其能力。
3.4 培養人才的思維辨析能力
優秀的播音主持人員也需要具備極強的思維辨析能力,只有具備這一能力,其在工作與生活中才能有較高的問題敏銳度,可以在遇到問題時從多個角度、不同深度剖析,產生獨到的見解。實際上,思維辨析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反映著播音主持人員的綜合素質,如播音主持人員能具備這一能力,就能更好地適應新媒體時代下的工作要求,高質量完成每一次的播音與主持任務。為此,由于思辨能力的重要性,融媒體時代下的播音主持人才培養要注重培養人才的思辨能力,通過各種有針對性的培養活動,使這些播音主持人員能敢于突破傳統、形成創新思維、善于思考與辨別。目前的媒體環境中,新一代播音主持人的專業素質逐步提高,也積累了更多的播音與主持經驗,但他們在實際的工作中,對信息的思考還停留在淺層,未從更深層次挖掘內容,因此,人才培養中應培養這些人員的自主思維,使他們在接觸信息時能有深度挖掘、推敲細節的精神,保持新聞敏銳度,用自己獨到的見解與受眾交流。
3.5 注重“一專多能”的培養模式
現階段的經濟社會發展中,在很多專業人才的培養方面,都采用了“一專多能”的方式,隨著國家對人才培養的越發重視,國家的很多人才培養任務中都開始嘗試“一專多能”模式。融媒體時代下的播音主持人才培養中,為最大程度上提高培養效果,實現培養目標,也需要采用這一模式,就是要在培養過程中將專業理論與技能放在首位,與此同時再給人員提供實踐機會,使人員能在這些實踐活動中應用專業知識,進而保持理論與實踐的高度結合,提高人才的專業能力。播音主持人員可將自身的工作成果等上傳到喜馬拉雅、荔枝等專業平臺,在這些平臺上與公眾交流,傾聽大眾的意見,發現自己的不足,在未來的學習和工作中彌補這些不足,使播音主持人員能逐步掌握更多技能。
3.6 強化自主學習能力,提高競爭力
融媒體時代的播音主持人員要提高自身能力,僅依賴有關單位所組織的人才培養并不可行,還需要重視自主學習、自我提升。因此,每個播音主持人員在日常的工作與生活中都需要不斷拓展自己的知識面,掌握更多的專業知識或者其他領域的知識,用豐富的知識儲備為自己充電,如在目前的網絡環境中包含了很多播音主持類課件,播音主持人員可在閑暇時間學習這些課件,不斷掌握更多的專業知識,及時發現自己在播音主持方面的不足并彌補這些不足。其次,播音主持人員也需持續把握媒體行業動向,了解新媒體工具、技術等,在實際的工作中熟練應用這些技術。第三,及時參與行業內、單位內的交流會議,與同行交流,并向有關專家請教,堅持終身學習。
4. 結束語
隨著技術的日漸發展,媒體融合趨勢越發明顯,但這一條件下對播音主持的素質與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有關單位需根據行業標準,創新播音主持人才培養理念與方法,提高播音主持人員的政治素養、專業能力。
參考文獻:
[1]宋瑾.融媒體時代傳統媒體播音主持的創新發展[J].傳播力研究,2022,6(6):106-108.
[2]張楓琳.融媒體時代廣電播音主持的困境與發展[J].中國新通信,2021,24(15):3.
[3]蘆穎,田佳俊.新媒體時代高校播音主持人才培養模式分析[J].教育研究,2021,4(9):118-120.
[4]宋安琪,劉慧楠.融媒體時代播音主持人才培養策略研究[J].西部廣播電視,2021,042(021):73-75.
[5]楊錫.高校播音主持專業人才培養2.0模式研究[J].新聞研究導刊,2021,12(22):3.
作者簡介:程則先,上海人,中級職稱,研究方向:播音與主持、廣播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