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西亞 周建英 朱亭亭
【摘要】本文論述墨子思想的基本內涵,分析墨子思想與現代職業教育的關系,根據墨子思想的啟示提出“借鑒墨子的‘兼愛思想構建平等的現代教育體系”“以‘尚賢思想為指引培養優良的師生”“傳承工匠精神培育優秀專業人才”等促進職業教育現代化發展的舉措。
【關鍵詞】墨子思想 職業教育 教育啟示
【中圖分類號】G6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23)11-0011-05
當前,我國社會經濟進入新的發展階段,職業教育也迎來了黃金發展期,在這樣的背景下推動職業教育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就顯得任重而道遠。新時代的職業教育應從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汲取養分,為社會經濟高質量發展培養專業技能人才。墨子是先秦時期的重要思想家,提出了許多重要思想。在新的歷史時期,如何汲取墨子思想的精髓促進現代職業教育的高質量發展,是職業教育人應思考并進行實踐的課題。
一、墨子思想的內涵及與現代職業教育的關系
春秋戰國是中國歷史上一個思想十分活躍、文化十分繁榮的時期,各大思想流派紛紛涌現,形成了百家爭鳴的局面。墨子就是其中具有較大影響力的代表人物之一。墨子,名翟,墨家學派創始人,著名思想家,也是中國教育史上的著名教育家,更是一個實踐家,主張在實踐過程中開展教學。
墨子提出“兼相愛,交相利”的觀點,這是墨子的核心思想之一。墨子所主張的“兼愛”是一種人間大愛,是一種普遍的愛、平等的愛、沒有差別的愛,這種愛無關血緣關系、無關身份地位。他推崇的“兼愛”式教育便是全民教育,在他看來教育應該是公平。在封建社會,農業、手工業從業者的社會地位都比較低,處于社會底層,但墨子主張人人都享有受教育的機會。他認為,只要營造一個平等的社會環境,人人就都可成為教育的對象,成為“為義”之士,成為對社會有用的可造之才,并非王公貴族才有受教育的權利。在兩千多年前,墨子便能秉持愛無差等的理念,始終為“農與工肆之人”說話,致力為社會培養“為義”之士,服務社會發展。墨子的這種思想對推動職業教育現代化發展具有積極意義。
(一)墨子提倡的教育內容
1.道德教育
儒學是春秋戰國時期的顯學,墨子因受儒家部分思想的影響,也十分注重道德教育,期待自己能教人向上向善。在墨子看來,雖然人的天性中有不好的成分,但是可以通過教育使人變得更好,突出了教育的教化作用,這一主張與儒家的教育主張極其相似。墨子的核心思想是“兼愛”,這是一種不分親疏遠近的愛、無差別的愛。這樣的愛對學生的道德水平提出了極高的要求,他們必須克服人性中“惡”的一面,才有可能成為墨子所提倡的“兼士”,擁有“兼愛”之心。《墨子·尚賢上》中說道:“故又有賢良之士,厚乎德行,辯乎言談,博乎道術者乎?!薄昂窈醯滦小敝付睾竦牡滦校庠谡f明墨子所認為的“兼士”必須具備良好的品德,因此他特別注重培養學生的品性道德。
2.技能教育
墨子主張為社會培養有用之人,尤其是指為社會生產生活培養有用的匠人?!赌印肥悄蛹捌涞茏訉δ铀枷胗^點和言論的記錄,該書囊括了“兼愛”“非攻”“尚賢”“尚同”“節葬”“節用”等十大主題,從政治學、經濟學、軍事學、邏輯學、自然科學技術等方面闡述了墨子的觀點,是當時一本涵蓋社會各領域知識的百科全書。
《墨子》中記錄了大量墨子關于科學技術的觀點和看法,由于這些觀點是從社會生產實踐中歸納總結的,因而帶有科學性質。但是墨子是一個實踐家,他不僅主張學生要掌握這些規律,更要在生活中實踐這些規律,從而掌握某項技能,成為對社會有用的“為義”者。如在《墨子·耕柱》中有這樣的記錄,子碩問墨子:“為義孰為大務?”墨子答:“能談辯者談辯,能說書者說書,能從事者從事,然后義事成也?!睆哪拥幕卮鹬?,可知他主張培養技能型實用人才,注重技能的傳授與學習。
3.生活教育
墨子思想中有“節用”“節葬”的觀點,從中可以看出,墨子反對奢靡浪費的殯葬制度,以及驕奢淫逸的生活方式。如在《墨子·辭過》中說:“儉節則昌,淫佚則忘?!蹦诱J為,節約事關國運,從儉棄奢,才是人間大道。此外,他還主張在生產時也不應耗材過多,應該處處、時時提倡節儉。這些思想在墨子教育學生時隨處可見。墨子期望自己的學生能夠在生產生活中做一個從儉節儉的人,做到物盡其用,這樣天下才能大興。
4.處世教育
墨子曾言:“染于蒼則蒼,染于黃則黃。”墨子認為環境對人的影響是極大的,人在好的環境中會成為一個品行良好、對社會有用的人,在不好的環境中就容易變成一個品行低下的人。因此,在教育學生時,墨子希望自己的學生結交的是益友而非損友。同時,墨子也強調“與朋友交”要有“兼愛”之心,如《墨子·兼愛中》提到:“夫愛人者,人亦從而愛之;利人者,人亦從而利之?!边@些言論觀點,都體現了墨子重視處世教育的思想。
(二)墨子提倡的教育方式
1.注重實踐,學以致用
墨子及其弟子大多是平民出身,具備一定的生產經驗,但要掌握某項生產技能還需經過系統訓練。墨子認為,教育學生既要讓他們知道“為什么”,更要讓他們知道“怎么做”,使他們成為既懂理論又能進行實踐操作的技能型人才。墨子深知經驗傳授必須在勞動實踐中落實,才能使學生掌握這些經驗,并經過反復練習才能掌握這些技能。如《墨子·節用中》中提道:“凡天下群百工,輪車、鞼匏、陶冶、梓匠,使各從事其所能。”
2.因材施教,尊重人才
“能談辯者談辯,能說書者說書,能從事者從事,然后義事成也?!薄胺蔡煜氯喊俟?,輪車、鞼匏、陶冶、梓匠,使各從事其所能。”這些言論觀點體現了墨子主張發揮每個人的長處,強調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在墨子看來,職業沒有高低貴賤之分,只要每個人都能找到自己的長處并以此為職,那便是最好的職業。因此,在教育中,他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性,根據學生的特點施以合適的教學內容,因人設事,而不是強迫學生做不擅長的事,讓學生能各司其職、盡其所長,成為能為“義”者。
(三)墨子思想與現代職業教育發展理念的共同點
從上述分析可知,雖然相隔兩千多年,但是墨子的部分思想對現代職業教育發展仍有積極的意義。具體而言,墨子思想與現代職業教育發展理念有如下四個共同點。
一是從教育功能來看,墨子提倡讓學生在實踐中識字、學技、修身,這與現代職業教育提倡將理論教學與實訓教學有機融合,在實訓過程中促進學生知識與技能全面發展的理念不謀而合。另外,墨子致力為社會培養“為義”之士,即為原始農業社會的經濟發展培養技能型人才,而當前國家大力促進職業教育現代化發展,培養“大國工匠”,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撐,二者的最終目標是一致的。
二是從教學環境營造來看,墨子認為營造優良的學習環境對促進學習極其重要,因此他曾言“染于蒼則蒼,染于黃則黃”,且終身致力為學生創設良好的學習環境,讓學生更好地學習。而現代職業教育也大力加強校風學風、師德師風建設,著力為學生提供良好的學習環境,保證教育教學的有序開展和質量。
三是從教學內容來看,墨子極其注重道德教育和技能教育,墨家弟子不僅要通過學習克服人性之“惡”,還要學習適合自己的技能,不斷鉆研,努力成為時代的能工巧匠?,F代職業教育要求堅持立德樹人、德技并修的方針與理念,學生不僅要學習專業知識技能,還要提升自身品性修養。由此可見,二者都注重學生品性德行的教育和專業知識技能的教育,目的在于培養德技雙修的人才。
四是從教學方式來看,墨子本身就是“雙師型”教師,他注重實踐教學,善于言傳身教,要求學生將理論和實踐結合起來,真正做到學懂弄通,而現代職業教育也主張加強“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采取理論教學與實訓教學有機融合的教學方式,全面提升學生的理論水平和技能操作水平。
二、墨子思想對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啟示
(一)借鑒墨子的“兼愛”思想構建平等的現代教育體系
發展職業教育應當堅持教育為人人的原則,保障學生的受教育權利,實現教育公平,這充分體現了墨子所提倡的“兼愛”思想。職業教育的目的是培養對社會各行各業有用的高素質技術技能型人才,這也與墨子提出的人才培養目標不謀而合。
1.堅持教育為人人的教育公平觀
當前,高職學校的生源主要來自普通高中,以及包含職業高中、技工學校在內的中職學校。相比高中生而言,中職生由于學習基礎普遍薄弱,所以在升學方面存在較大難度,這些問題可納入整個職業教育體系內部協調貫通的范疇。因此,教育主管部門要積極應對,推進職業教育垂直升學系統的貫通,保障每一名中職生平等地繼續接受高等教育的權利。一方面,教育主管部門應牽頭做好中高職專業的連貫性、發展性、持續性工作,統籌落實中高職課程內容的融通,避免學習內容的重復或錯位,確保中職學校專業與高職學校專業的科學對接,暢通中高職對口招生渠道。另一方面,教育主管部門要引導中職學校積極主動對接高職學校,明確招生要求開展共同招生,并從專業設置、課程內容、素質能力培養等方面,調整中職學校的教學計劃及內容,幫助中職生做好升學準備。
教育主管部門還應持續加大對邊遠山區職業教育的資金投入,實行教育“一對一”“多對一”的對口幫扶政策,扶持革命老區、民族地區、邊遠山區、欠發達地區的職業教育發展。優質中職學??梢源蜷_招生渠道,面向全國招生,并且招生名額更多向邊遠山區傾斜,保障每一名適齡學生都能公平享有接受教育的機會。同時,中職學校也應及時做好經濟暫時困難學生檔案的記錄和更新,加大對這些學生的幫扶和關懷,做好學生的后勤保障工作,避免學生因困失學。堅持教育為人人的原則,保障人人都能接受教育,解決學生后顧之憂,才能為社會培養更多的“為義”之士。
2.營造公平就業的社會環境
與普通基礎教育相比,職業教育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不被社會大眾所看好,導致社會各行各業也不看好接受過職業教育的學生,尤其是中職生在就業時的劣勢更為明顯,因此,解決中職生就業問題已經刻不容緩。墨子主張選賢任能,只要是賢能之人就應該任用,有賢舉之,不問出身,無論他是農民還是手工業者。如墨子曾言:“列德而尚賢,雖在農與工肆之人,有能則舉之。”這就告訴我們,政府要積極營造公平就業的社會環境,同時促進社會經濟發展、產業改革,為就業人員提供更多的工作崗位,這樣才能有效解決中職生就業難題。
一方面,中職學校要積極解決畢業生就業難題。中職學??梢愿鶕I特色為學生提供職業規劃、職業體驗、求職指導等就業創業服務,增強學生求職就業、自主創業的能力。除了提供就業創業服務和提高教學質量,中職學校還應積極提高學校辦學的社會認可度,改變大眾對職業教育的看法。如可適當利用社交媒體正面宣傳職業教育,尤其是宣傳有職業教育背景的成功人士的事跡,或是邀請杰出校友回校交流,分享自己的學習經驗和職業成長之路,讓學生明白讀職校也可讓人生出彩。同時,中職學校要完善企業導師入校任教的聘任制度,充實師資隊伍,實現學校教學與企業實踐大體同步,提升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增強學生的就業能力。此外,中職學校可以利用職業教育活動周做好宣傳,可以邀請普通教育的學生和家長進入中職學校,感受職業教育氛圍,并利用職業教育活動周的技能比賽、專業技能展示、職業生涯體驗等活動,向普通教育的學生進行職業啟蒙教育,讓他們對職業教育有一個全新的認知。
另一方面,政府要搭建企業與中職學校之間的溝通橋梁,鼓勵企事業單位加強與中職學校合作。政府部門可通過鼓勵和支持校企合作培養現代學徒,讓學生實習與就業都在同一單位,緩解部分中職生的就業壓力。同時,政府部門應該對支持職業學校辦學、為中職生提供就業機會的企業給予一些優惠政策,提高企業主動參與職業教育的積極性。通過上述舉措營造一種公平就業的社會環境,同時堅持公平的選賢任能用人制度,適當摒棄“唯學歷”論、“唯文憑”論,才能保障中職生公平就業的權利。
(二)以“尚賢”思想為指引培養優良的師生
與普通教育不同,職業教育既注重理論知識教育,又注重技術技能教育,而作為教育的組織者、實施者,教師隊伍是否賢能,決定了職業教育能否取得實效。
1.堅持立德樹人,為社會培育新人
自古以來,德行兼備的人才總是備受重視。儒家提倡的“仁義禮智信”是做人最基本的道德準則,墨子也非常重視道德教育,如從道德層面上說墨子所提倡的“兼愛”是一種道德的大愛,需要極高的道德水平。墨子以身作則,不因高官俸祿而放棄自己的道德信念,始終將“義”放在利之前,為門下弟子樹立了良好的榜樣。
中職教師應堅持以“兼士”的道德標準培養學生,對施行德育,將思政教育融入日常教學,注重培養學生的良好道德修養和文明言行舉止。中職教師可利用主題班會、主題團日活動及各項文體活動等“第二課堂”陣地,做好思政教育工作,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在日常教學中,中職教師要注重融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將傳統美德、職業道德與專業知識學習相結合,精心設計教學案例,在傳授專業知識過程中引導學生以“兼愛”之心看待社會及他人。這不僅有利于學生修身養性,還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家國情懷,使學生成為對社會有用、心懷天下和德行兼備的有用之才。
中職教師還應該堅持墨子的“兼愛”思想,公平公正地對待每一名學生。如中職教師在進行班級管理時首先要建立班規,教會學生規則意識;其次要做到賞罰分明、不偏不倚,在學生中樹立威信;最后如果教師違反了班級相關規定,應以身作則,主動自罰,用行動告訴學生“國有國法、班有班規”。通過這樣的方式才能更好地培育學生的優良品德和行為習慣。
2.堅持教研并重,提高教學質量
墨子是一個集理論知識和實踐技能于一身的“雙師型”教師。與普通教育教師所承擔的教學工作不同,中職教師既有理論知識教學任務,又有技術技能教學任務,因此中職教師除了應具備基本的教學技能,還需要掌握專業知識和實操技能。
中職教師應該主動提高自身的科研能力,積極參與科研項目的研究,主動學習當前職業教育的新理念、新方法,主動適應當前行業發展的新模式、新變化,主動運用教育教學新方法,如項目式教學、情境教學、模塊化教學等教學方法,因材施教,努力提升課程教學質量。
中職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堅持“做中學、學中做”理念,以發展學生職業能力為目標設計教學內容和目標,找到教學目標與職業能力的契合點,然后創設生動的教學情境,在真實的情境中講解知識和技能,做到“理實一體化”。
此外,中職教師還應該抽出固定的時間參與企業實踐,提升實踐技能,增強與行業的“黏性”,及時更新補充行業中典型工作任務案例,將行業中的新標準、新規定、新方法及時融入教學,使教學內容能夠與時俱進,從而提高學生的就業能力,培養出社會所需的專業人才,滿足社會的發展需求。
(三)傳承工匠精神,培育優秀專業人才
學生始終是教育的主體,學生應當勤學努力,積極向上,學真知、懂本領,自信自強,才能真正實現人生價值。在學習過程中,學生要主動傳承工匠精神,時刻心懷家國,主動服務社會發展。
1.堅持勤學多思多實踐,傳承工匠精神
《莊子·天下》中有墨子“好學而博”的記載,由此可見墨子愛好學習、讀書,因而博學多才。墨子學問廣博并非因為他天資聰慧,而是他飽讀詩書,善于觀察,勤于實踐,最后才能成為一名博學之士。墨子擅長把學與做有機結合,不斷思考,獲得了眾多的科學成就??梢?,想要獲得成功,學、思、做一個也不能少,尤其是技術技能類學科,缺少了實踐環節,學生無法檢驗自己的學習成果,也就無法針對自己的不足提升相關技能。
中職生應該做到勤學多思,博覽群書,進而了解更多學科門類的知識,這樣才有可能成為博學的人。中職生應該專精于自己所學的專業,掌握一門實實在在的本領,但這不意味著只能學習一門技藝,不能學習其他知識。比如學習餐飲服務這門課程,學生除了要掌握托盤、餐巾折花、斟酒服務等基本的服務技能,還可以通過互聯網資源、書籍、紀錄片等渠道學習更多有關餐飲服務的知識,如世界各地的飲食文化、營養學、食品衛生學等,豐富自己的知識體系。墨子認為,勤奮努力、精益求精是成為匠人的第一步,而長久以往的堅持與努力是每個匠人必備的素質。
2.培育家國情懷,服務社會大眾
墨子的思想主要圍繞“兼愛”“非攻”“尚賢”“尚同”等主題展開論述,從中可以感受到墨子及其門下弟子有著濃厚的家國情懷。如《墨子》中有這樣的記載:在國家面臨外敵入侵時,墨家弟子修筑防御工事,制作防御器械,墨子則周游多國,游說君主,使天下百姓少受戰亂之苦。墨子所提倡的“兼愛”、教育公平、“有能舉之”等無一不顯示出他心系天下,同情平民。墨子所展現出的這種心懷天下、關注民生的精神,正是當今社會主義建設者所應具備的精神品質。
中職生應該有心系國家前途命運的情懷,在關鍵時刻能擔大任,用技術改變生活,用所學反饋社會,實現自我的社會價值。中職生還應該具備墨子的“節用”“節葬”意識,將人力、財力、物力發揮該有的實用價值,做到不浪費一分一毫。職業教育更多指向制造、服務等行業,也應做到綠色生產,節約資源。比如烹飪專業學生在實踐操作中時刻保持節約意識,不浪費食材,就是做到了綠色生產,做到了以“兼愛”之心善待糧食。學生還應該以“兼愛”之心對待他人,在學習和工作中與朋友同事交好,團結互助,共同進步。一個大國工匠的誕生需要多年的磨煉,禁得起誘惑,耐得住寂寞,耐住性子慢慢前行,成功指日可待。
總而言之,墨子是春秋戰國時期的一顆耀眼明星,其思想是中華民族的寶貴財富。從上述分析來看,墨子的很多思想觀點都體現了職業教育的理念,值得我們不斷學習,不斷研究,不斷借鑒?,F代職業教育的發展需要多主體貢獻自身力量:需要“兼愛”型政府,保障教育公平、促進就業;需要更多“墨子”式的“雙師型”教師,善鉆研、懂理論、會操作;需要“墨子”式的學生勤學苦讀、刻苦鉆研、勤于反思。
參考文獻
[1]孫中原.墨學與現代文化(修訂版)[M].北京: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2007.
[2]邵長婕,李守信.墨子公開課[M].北京:商務印書館,2018.
[3]李祖民.先秦諸子教育經濟思想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7.
[4]徐盛雷,袁羽.墨家教育思想對當代職業教育的現實意義[J].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2019(2).
[5]徐峰,石偉平.墨子的工匠觀及其當代教育意義[J].職業技術教育,2020(7).
[6]王繼平.墨子的職業教育思想及當代意義[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7(30).
[7]楊永年.論墨子思想與現代職業教育發展的融合[J].職教通訊,2020(11).
[8]陸啟光.墨子職業教育思想的時代轉換與大國工匠的培養[J].高等職業教育探索,2019(2).
[9]王羽菲.墨子職業教育思想中工匠精神因子微探[J].高等職業教育探索,2018(2).
[10]劉曉,李甘菊.推進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 服務技能型社會建設:基于《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教育法》修訂工作的思考[J].高等職業教育探索,2022(3).
[11]李俊,歐陽忠明,田志磊.新職業教育法新在何處,路在何方:《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教育法》貫徹若干思路[J].高等職業教育探索,2022(3).
作者簡介:王西亞(1997— ),貴州遵義人,在讀碩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為職業技術教育、酒店管理;周建英(1998— ),湖南岳陽人,在讀碩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為職業技術教育、酒店管理;朱亭亭(1996— ),通訊作者,廣西桂林人,碩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為職業技術教育、新聞傳播。
(責編 蒙秀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