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新課標的出現,聽說讀寫已然成為重要的學習內容,但是在初中英語課堂中普遍存在重視讀寫教學而忽視聽說教學的情況,導致學生的語言學習能力得不到實質性的提高。聽說能力對于學生的英語素養有著極為重要的影響。本文就基于“教—學—評”一體化的初中英語聽說教學設計與思考進行闡述,希望能夠對廣大教師有所幫助。
關鍵詞:“教—學—評”一體化;初中英語;聽說教學設計與思考
作者簡介:許語珊,廈門市檳榔中學。
新課改的持續推行要求英語教學要淡化對學生卷面成績的關注,轉而將精力傾注在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上來,尤其是聽說這兩個方面的能力。教師是教學活動的組織者和執行者,只有教師對聽說教學形成科學合理的認識,才能在教學中對學生進行科學指導與合理訓練,促進學生聽說能力水平的提高。
一、初中英語聽說教學的重要性
聽說教學占據了英語教學總體的70%左右。因此,教師在授課的過程中應重視聽說教學的傳導。在教學事業改革的過程中,對初中英語教學也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加強聽說教學的講授,培養學生在英語方面的全方位發展。英語聽說是口語交流很重要的一部分,伴隨著英語的國際化,英語的口語表達能力和語言的交流能力應該提上日程。因此,教師在授課的過程中應該重點培養學生聽說方面的能力。在課堂上,教師也應該多給同學們一些口語交流的機會,基于聽力文本、目標語言創設適當情境,給予學生開口操練的機會,并關注學生思維表達,鼓勵學生發表感想,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提升他們的綜合水平。
二、初中英語聽說教學的關鍵要點
聽說教學即進行聽和說的教學,聽便是聽力,而說是口語交際。在初中英語教學中,聽力作為必考項目之一,常常讓學生頭疼。這是因為學生從小生活在中文環境下,對于英語聽力接觸甚少。加之在學習中由于英語知識積累的差異,也使得學生聽力水平表現出了很大區別。而口語交際在初中英語中并非考試重要環節,導致教師對這部分教學不夠重視,不論是在課堂上還是在課外,都缺乏對學生口語能力的關注,導致學生只會讀、寫,卻不會說,從而形成了“啞巴英語”。因此,聽說教學的關鍵要點就在于聽力教學和口語教學在課堂教學中的落實。只有在課堂教學中將聽力教學和口語教學融入進來,才能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
三、當前初中英語聽說教學存在的問題
(一)缺乏聽說教學認知
許多教師在初中英語聽說教學中缺乏理論且怯于嘗試,導致聽說教學一直得不到很好的發展。特別是在當前,在初中英語教學實踐中教師往往關注學生的筆試能力,將教學重點放在了如何提升學生的應試能力上,對于學生的英語實踐應用能力培養上存在很大的缺失。教師的這種英語教學方向直接決定了學生的學習方向,都希望能夠通過應試能力提升在中考中獲得更好的成績,考上自己理想的高中。實際上,英語聽說教學對于學生的筆試能力提升有很大的益處。英語畢竟是一門語言,如果學生僅僅通過用筆的方式進行英語知識的學習,學生很容易就會遇到英語學習瓶頸,從而影響學生的英語筆試成績。學生對英語聽說教學和筆試學習的融合上沒有充分的認識,學生在英語聽說教學上有所欠缺,這也是導致我國英語教育中“啞巴英語”現象的主要原因。
(二)教師教學理念與時代不符
目前,大部分教師依舊采用傳統的教學模式進行聽說教學,這樣的錯誤觀念只會加深教師對課本的過度依賴,照本宣科地將課本中的內容都傳達出來,將多樣性的知識模式化,使得學生對英語學習的了解固定化,認為英語只需死記硬背就可以,就會缺乏對英語內容的思考,更不會去鍛煉自己的聽說能力。學生們通過死記硬背學來的英語知識只會一遍遍地疊加,不能長久性記憶,更不能融會貫通。這就需要教師能夠加強主導能力,樹立正確的教學理念,加強學生對英語學習的思考,并在課堂上不斷創造英語聽說的學習機會,培養學生聽說英語的能力,提高學生的主體地位。
(三)教學方法單一
雖然多媒體技術在英語教學實踐中已經應用了很長時間,但是傳統的英語聽說教學方式依然占據主流。部分初中英語教師依然采用“點名回答”的方式來進行英語聽說教學,這就使得學生在英語聽說教學中始終處于被動的狀態,學生在緊張的狀態下只會關注教師提問自己的這個知識點是否能夠正確地回答,而忽視了其他英語知識點的訓練,直接影響英語聽說教學效果。這種缺乏英語聽說教學的模式,學生與教師在英語聽說教學中缺乏互動,學生在英語聽說教學中感覺非常的枯燥和乏味,學生的積極性不高,直接導致學生在英語聽說教學中缺乏興趣,導致英語聽說教學效果不理想。
(四)聽說教學缺乏針對性
初中學生具備一定的英語基礎,但英語知識掌握不平衡,導致學生在英語聽說教學過程中進度參差不齊。在這種背景下,初中英語教師更沒有將英語聽說教學的“針對性”作為重點,他們依然采用統一的英語聽說教學模式進行教學,導致部分學生跟不上訓練節奏,而有的學生早已掌握,重復的學習更是浪費時間。另外,學生在英語聽說能力上存在差異,有的學生口語強,但是聽的能力差;而有的同學恰恰相反。在英語聽說能力存在巨大差異的情況下,初中英語教師若無法透徹地分析學生,因材施教,學生在英語聽說教學過程中則無法適用自己的學習訓練方式,導致差強人意的教學效果,甚至會影響學生在英語聽說方面的自信心,嚴重阻礙了學生英語綜合素養的提升。
四、基于“教—學—評”一體化的初中英語聽說教學設計策略
(一)提升聽說教學的趣味性
大部分學生學習動力的形成以及學習效率的提升需要以濃厚的興趣為支撐。為了更好地實現學生課堂學習興趣的建立和發展,教師需要采用特殊、有效的方式開展課堂教學,讓學生在興趣和好奇心的驅使下不斷提升自身參與課堂的主動性。而信息技術本身具有的豐富視頻、音頻等資源能夠給學生打造生動、豐富的課堂學習情境,讓學生在良好環境和氛圍的感染下更好地進行聽說教學。為此,初中英語教師應巧妙運用信息技術手段實現良好情境的設置,以此來豐富學生聽力和口語表達的內容和形式,促進學生聽說水平的提升。例如,以“Good manners”這部分內容為例,本課以“良好的行為習慣”為主題,介紹了人們在公共場合應該怎樣做以及不應該怎樣做等相關知識。因此教師可以運用本課所學知識點,針對人們在公共場合應當如何正確表現自我進行交流和探討,并在交流的過程中出示相關的圖片信息,使學生對具體所闡述的內容以及正確的行為方式有深刻的認識,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進行口語表達訓練能夠起到很好的效果。如此便使學生的聽力和口語學習情境得到了優化,使學生能夠始終保持進行聽說教學的熱情,對提升學生的聽說水平產生了積極的促進意義。
(二)積極打造聽說教學的氛圍
教師如果想真正提升聽說教學質量,需要創造一個聽說英語的教學氛圍。因此,初中教師在進行英語教學的過程中,應該為學生打造一個輕松且有效的氣氛,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教師可以通過英語視頻、音頻等方式進行課堂導入,讓學生對英語內容有所認知,激發學習興趣,提前了解課堂內容。課堂期間,教師也應該時刻鼓勵學生跟著讀,一起讀,分角色讀,多讀多說,不斷加深對英語知識的印象。此外,教師可以設計開放性問題供學生各抒己見。教師還可以在課后給同學們播放一些和本單元課文相關的電影或者音樂等,營造一個輕松的學習氣氛,還可以增強學生的語感,從而提高初中學生英語核心素養。同樣以“Good manners”為例,教師可以以“Good manners in different countries”為導入,邀請學生觀看動畫或視頻,競猜各國富有趣味的行為禮儀,吸引學生注意,為接下來的課堂內容奠定知識基礎,同時培養跨文化意識。
(三)利用信息化技術提高聽說教學的質量
由于如今信息化的發展為教育事業帶來了很多便利,對核心素養下初中英語聽說教學的發展也有很大幫助。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采用多媒體的方式,在精心設計的課件中注意字體、排版,避免版面過于單一或混亂;適當插入動畫效果,保證課件重點突出;同時,也可以播放一些英語電影和電視劇等,還可以通過多媒體給學生播放一些國外的生活、美食或者是節日等的一些視頻,讓學生對外國有所了解,從而更好地培養學生聽說英語能力。伴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英語在國際交流中占有著不可或缺的地位。因此教師要不斷創新自己的教學設計,針對學生的學習情況,設計出不同的教學方案,提高學生的主導地位,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四)激發學生對聽說教學的興趣
在傳統的初中英語聽說練習過程中,教師往往采用讓學生聽、說、讀、寫、背等傳統的學習方式,使得學生在進行應用聽說練習的過程中學習壓力很大,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也感覺乏味,直接影響了學生對英語聽說教學學習的興趣。對此,初中英語教師要充分結合學生的興趣點創設情境,為學生創設出豐富、多彩、生動、有趣的英語聽說教學課堂,從而激發學生對英語聽說教學學習的興趣,提升初中英語聽說教學課堂的效果。例如,在學習“My hometown and my country”這篇課文時,其課程教學目標是為了“通過對單詞、句型的學習和對課文的有效處理,通過學習英國學生的家鄉,來應用特定的句式描述自己的家鄉,并培養學生對家鄉的熱愛之情。”結合教學目標,教師可以讓學生通過閱讀繪畫出自己認為的畫面,評選出最佳畫作后,邀請同學們一起用課文的目標語言來學習描繪圖畫。在學習且初步應用目標語言后,教師可引導學生思考自己家鄉,為自己的家鄉寫一篇文章發表于公眾號,圖文結合。如此,學生不僅會用目標語言復述英國學生的家鄉,還會描述介紹自己的家鄉這樣在教學中,學習難度層層遞進,學生能夠一步一步往上走,減輕學生一上課就要學習大篇文章的難度,減輕學生的學習負擔。總之,讓學生充滿聽說教學學習興趣的同時,還能減輕學生的學習負擔,反而能夠讓學生在聽說教學過程中更好地完成本課程教學目標,可謂“一舉多得”。
(五)合理運用微課教學,提高聽說能力
微課,是一種新型的教學方式,是現代信息技術在課堂運用中的具體體現,主要是以短視頻來作為授課形式,具有“短小精悍、內容豐富、時間自由、復習方便”等優勢特點,其優勢作用可謂是“大有作為、至關重要”。而對于初中英語聽說教學,如果教師可以將微課這一新型的教學方式應用于實際教學當中,不但能夠營造出一種輕松、愉悅的學習氛圍,而且能夠有效培養和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與習慣,最為重要的是,也能夠從真正意義上不斷強化學生的英語聽說能力。因此,作為初中英語教師,在實際教學中,應善于采用微課這一新穎的教學方式來展開教學。例如,在教學“Do you like bananas”這一課時,為了能夠有效強化學生的英語聽說能力,除了正常授課,課后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并借助互聯網的優秀案例來精心設計有關本節內容的微課短視頻。對于學困生來說,他們增加了一個與教師互動的機會,及一個可以不斷復習操練的機會。而對于其他學生,他們可以自由安排復習內容,若遺忘知識點,隨時可以重播觀看。
(六)做好課后訓練
中式思維跟西式思維存在的差異,導致初中生在英語聽說學習上會出現些問題,進而對英語的聽說學習缺少信心,時間久了會失去學習興趣,影響學生英語水平的提升。教師需要重視課后聽力訓練,幫助學生打下牢固基礎。教師需要先了解學生的學習能力和聽說水平,為學生提供針對性的課后練習資料,并引導學生在課后進行自主練習。學生通過課后訓練可以查漏補缺,對自己的聽說能力有一定的了解,并且在一段時間的訓練之后學生可以養成自主學習習慣。比如說在教學“I'm going to study computer science”的內容時,本節課重在讓學生在學習當中對自己未來的職業進行規劃。因此,在本節課之后教師可以用多媒體做一個職業規劃口語資料,讓學生在課后選擇自己喜歡的職業,并運用自己學習過的知識進行演講,在課堂上匯報自己的職業規劃。
五、結語
總而言之,初中英語教師應充分認識聽說教學的重要性,結合自身的聽說教學現狀,巧妙地將之運用到自身的聽說教學環節中,讓學生在這一工具的輔助下更好地進行聽說方面的練習,從而自如、流暢地運用英語進行交際和交流。
參考文獻:
[1]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2017年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2]王薔,李亮.推動核心素養背景下英語課堂教—學—評一體化:意義、理論與方法[J].課程·教材·教法,2019(5):114-120.
[3]徐浩,蔣京麗,曹愛平.基于聽力文本信息組織模式的教學策略[J].中小學外語教學(中學篇),2018(2):6-11.
[4]程曉堂.基于主題意義探究的英語教學理念與實踐[J].中小學外語教學(中學篇),2018(10):1-7.
[5]檀偉琴.基于教、學、評一體化的初中英語聽說教學思考[J].進展:教學與科研,2022(10):129-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