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新時期,教育改革工作快速推進,要求教師可以創新教學手段和方法,能夠在提高學生成績的基礎上,強化學生的綜合能力。在小學英語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根據教學內容和課程安排,制作不同類型的教具,降低學習難度,讓學生全身心投入課堂教學。故本文圍繞英語教學展開深入分析,重點闡述了自制教具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實際運用方法,并簡單論述了自制教具的分類和應遵循的原則等內容,希望對英語教學工作有所幫助,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關鍵詞:小學;自制教具;英語教學
作者簡介:楊慧琴,甘肅省靈臺縣城南小學。
為了大幅度提高小學英語教學質量,需要借助多元化的輔助教學工具,針對性自制教具,幫助學生充分掌握重點和難點知識,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端正學習態度,積極與教師互動。同時,靈活運用自制教具,可以解決傳統教學方法存在的問題,提高學生的專注度,找到最佳學習方法,實現靈活運用所學英語知識。
一、自制教具應遵循的原則
通過科學利用自制教具,可以實現嚴格落實課程標準,充實教學內容,各個教學環節緊密連接,為學生創造良好的學習情境。并且自制教具的實際運用效果,還能充分體現教師的綜合能力,督促教師利用閑暇時間學習,改變自身教學理念和模式,培養更多現代化人才。在利用自制英語教具進行課堂教學期間,為了進一步提高整節課的教學質量,需要遵守相應的原則,突出其特點和優勢。現階段,各個學校教學條件得到有效改善,具有更多的教學資源,通過發揮教師的想象力和創新能力,制作多種多樣的教學工具,可以滿足實際教學的需求。并且自制教具構造簡單、制作難度較低、原材料豐富,為實際教學提供了很大便利,能夠滿足素質教育的要求。
在運用自制教具過程中,需要遵守以下原則:其一,科學性。對于小學英語教學來說,自制教具屬于一項輔助性工具,教具的科學性不僅影響教學進度,還關系到學生對知識的吸收情況,對此要求教師能夠掌握小學生的心理特征和認知能力,根據教學安排和實際教學目的,靈活調整教具功能。其二,趣味性。小學生具有較高的好奇心,喜歡研究一些新奇事物,而通過引入新鮮事物可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求知欲望,因此應提高教具的趣味性,以培養學習興趣為核心,將各項教學資源有效融合,創造獨一無二的教具。其三,有效性,發揮自制教具的運用價值,帶給學生耳目一新的感覺。
二、自制教具的分類
自制教具屬于一種成品教學工具,具有針對性和規范性的特點,形式和樣式多種多樣,隨著教學內容的改變而改變,其中可以將自制教具分成以下幾個類型,具體為:其一,原型自制教具。需要根據教學內容和需求,針對性查找和收集教具的原型,不需要教師進行設計和制作,節省大量時間,保留教具的原始狀態。譬如,在講解顏色的英語知識點,可以直接使用畫筆或自然顏色。此種自制教具能夠減少資金的投入,原材料比較容易收集,多數來源于日常生活,但運用范圍有限,難以實現大規模運用。其二,仿制型自制工具。由于教學條件有限,無法購買一些現代化的自制教具,只能由其他人員制作簡易版,但實際運用效果一般。或者參考其他教具的功能,制作具有類似功能的教具。其三,原創性自制教具。屬于一種全新的教具,根據教學內容針對性地制作,提高教具的可操作性和趣味性的特點。每種自制教具都具有相應的優勢和缺點,教師需要根據實際教學的需求,圍繞各個單元教學目標,靈活運用不同類型的教具。
三、自制教具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實際運用方法
(一)發現運用中存在的問題,合理完善英語教學
現階段,自制教具的教育方法逐漸被大規模推廣,英語教師能夠積極落實相關要求,充分利用現有資源,根據英語教學的特點,制作不同類型的教學工具,為實際教學提供很多便利,學生英語成績得到提高,緩解了學生的學習壓力。但相關調查結果顯示,運用自制教具過程中,仍然存在相應的問題,無法做到合理化運用,影響具體教學質量。具體而言,其一,自制教具比較繁瑣、花里胡哨,常常適得其反的現象,學生只想了解每種教具的使用方法,無法達到預期教學目的。其二,教師難以掌握自制教具的使用方法,經常出現教具與教學內容關系不大等現象,不僅影響教學進度,還極大降低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其三,教具應用價值無法得到充分發揮。多數教師往往只使用一次自制教具,之后將其放在一邊或者直接丟棄,使教具失去利用價值。
針對以上情況,教師應做好前期調研工作,積極與學生展開交流,了解其當前興趣愛好,之后結合工作經驗,查閱大量資料,不斷提高自制教具的實踐價值,確保教學工具與實踐教學內容相符合,可以反復多次使用。同時,還要融入現代化技術和設備,促使自制工具具有多元化的特點,功能多種多樣,活躍課堂氛圍,教師與學生共同展開學習,讓學生發現英語學習的魅力。
(二)運用直觀教具,創設語言情境
建立與實際生活相符合的知識情境,可以大幅度提高學生參與課堂活動的熱情,學會主動表達自身的觀點,從多個角度理解英語知識。基于此,教師應制作直觀教學工具,創設語言情境,打造生活化的教學情境,實現生活化教學,推動小學英語教學有序開展。同時,小學生對外界事物保持較高的好奇心,比較喜歡研究一些直觀事物,因此需要教師制作不同形式的直觀教具,向學生直觀展示知識點,使其在日常生活中靈活運用英語知識,掌握英語學習的重難點,強化英語課堂的實效性。例如,教師在講解“family”這一單詞時,教師可利用多媒體技術的優勢,下載并引用family tree這一概念,為學生創設貼近其實際生活的語言情境。在課堂教學結束后,教師可讓學生仿照教學內容,對自己的家庭進行了解,在家長的幫助下制作出屬于自己的family tree,在后續的課堂教學中,向全體師生展示自己的作業成果,介紹自己的家庭構成,從而有效提升課堂教學效率。再如,在學習情緒類單詞sad、afraid、happy、angry時,教師可以參考國粹臉譜,引導學生按照不同的單詞繪制出相應的臉譜教具,將抽象的知識具象化,使得學生在掌握英語單詞大意的同時也學習到了中國傳統藝術,實現繪畫、語言、設計等多方面能力的共同提升。
(三)自制轉盤和故事板,增強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英語是一門語言類學科,主要學習目的是能夠進行日常交流和對話,但現階段由于人才競爭日漸激烈,教師一味地關注學生英語考試成績,忽視對學生英語素養的培養,學生英語口語能力普遍較差,無法靈活運用,存在啞巴英語現象,只能將所學英語知識運用于課后練習或考試等環節,無法做到學生聽、說、讀、寫能力同步提高。
針對這一特點,教師制作教學工具過程中,需要重點制作轉盤和故事板,以增強學生表達能力為目標,為學生提供練習口語的機會,制作不同類型的故事板,讓學生扮演相應的角色,與其他同學展開英語交流,并能復述故事內容。或者利用圖片冊,正確引導學生展開系統化的練習,促使學生語言運用能力大幅度提高。譬如,學習“Colours”這一單元時,教師可以在課前準備階段,利用現有資源制作方盒,每面寫上不同的單詞,用各種顏色畫筆標注出來,之后以小組為單位,通過擲骰子的游戲,每個小組委派一名學生擲骰子,扔到哪面則練習相對應的情境內容。通過此種教學方法,不僅能夠增強英語課堂的趣味性,還能培養學生主動進行英語交流的意識,達到學以致用的效果。
同時,還可以利用書本圖片,設置相應的情境,讓學生扮演不同的角色進行練習,也可以適當地創新其他內容,鍛煉英語思維,但實際教學過程中由于課堂時間有限,難以讓每個學生進行英語對話練習。因此,教師可以設置隨堂練筆或口語練習等活動,比如利用多媒體設備向學生展示一組圖片或視頻,之后學生在空白紙描述圖片的場景,使其在鍛煉口語表達能力的基礎上,提高英語寫作能力。不僅如此,制作時間轉盤或天氣轉盤,學生根據每天的天氣情況調整轉盤,加強學生對時間、天氣等英語單詞的了解和記憶,在日常生活中學會用英語單詞表達天氣、時間等,潛移默化地提高口語表達能力。
(四)利用自制卡片,增強學生的記憶力
小學英語教學過程中,記憶單詞和掌握詞匯的運用方法,是提高學生成績的關鍵,但也是學習的難點,由于單詞比較抽象,學生往往缺少良好的記憶方法,極易出現隔幾天就忘記的現象,影響學習質量。同時,單詞學習是提高英語學習質量的關鍵,也是提高英語素養的根本,要求教師加強對單詞教學的重視程度,采用多元化的教學手段,培養學生學習單詞的興趣,進一步鞏固單詞,為學生未來學習提供幫助。其中自制教具使用便利,形式多種多樣,通過制作不同形式的卡片內容,能夠強化學生的記憶能力,讓英語單詞與實物良好結合,讓學生學會利用聯想記憶的方法,真正記住英語單詞。
實際教學中,教師根據本單元學習內容,將重點單詞或詞匯以卡片形式裝訂成冊,方便學生理解單詞含義。具體而言,在卡片正面內容繪制實物,背面為相對應的單詞,向學生講解每個單詞的基本含義,再通過領讀、默寫等方法,促使學生初步了解單詞,之后引入實物展開教學。譬如,學習“At the zoo”這一內容時,教師應在卡片上繪制各種各樣的動物并涂抹顏色,背面標注動物類英語單詞,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確保每個學生都能掌握單詞的讀法和構成,保證教學質量。
(五)自制動畫片,攻克教學難點
采用傳統用方法和理念進行英語教學時,由于英語知識比較抽象,存在較多的重難點知識,增加了教學的難度,極易讓學生產生抵觸心理,并且在應試教育的影響下,教師每天布置較多的課后任務,導致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大幅度降低,不具備靈活運用英語知識的能力。基于此,教師需要制作不同類型的教學工具,解決目前英語教學中存在的問題,緩解重難點知識的教學壓力,確保學生能夠有效吸收所學英語知識點,找到最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實際工作過程中,教師可以利用信息技術,制作趣味性較強的動畫片,融入英語知識點,合理轉變英語知識點的展現方式,降低學生的學習壓力。信息技術屬于時代進步的結果,短時間內被大規模運用于各個領域,加快信息傳遞效率,為各行各業提供新的發展機遇,具有多元化的特點。通過合理利用信息技術,可以優化教具的制作流程,化繁為簡,教具操作更加便利,并能融入更多趣味性的內容,真正克服教學難點內容,有助于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譬如,掌握“on”“in”等詞匯使用方法時,由于小學生理解能力有限,且英語知識比較抽象,若教師仍然采用“填鴨式”教學方法,讓學生死記硬背,將顯著增加學習難度。因此,需要借助信息技術制作動畫片,并搭配文字說明,降低單詞用法的理解難度,還能在動畫片的引導下,促使學生主動參與課堂學習,及時向教師闡述不理解的知識點。例如,可以播放小狗圍繞桌子跑的動畫,之后教師借助鼠標或鍵盤操作小狗前進方向,此時應引導學生回答小狗的位置,使其了解詞匯的運用方法。
四、自制教具設計和使用建議
進行自制教具設計工作時,教師扮演著多重角色,不僅僅是教具的制作者和設計者,還是靈活使用教具的指導者,直接關系到具體的運用效果。因此,教師應了解教具的重要性,從內心深處接受自制教具,通過問卷調查發現,多數教師認同自制教具的教學模式,但在實際教學階段,由于受到時間、資源等多方面因素的影響,導致教師普遍不喜歡消耗大量時間進行教具的制作,認為不值得。針對這一特點,應以教學目標為核心,確保教具設計的合理性和科學性,并重點考慮學生的接受能力,學會利用身邊資源制作教具。同時,由于小學英語教師往往需要對多個班級的學生展開授課,對此為了節省時間,提高資源利用率,需要合理豐富教具的功能,做到一物多用,不僅節省設計時間和資源,還能促進教學有序推進。另外,重點考慮教具的直觀性,避免設計過于復雜的教具不利于學生理解,需要做到簡單易懂,并遵循適量、適度的原則,防止出現舍本逐末等不良現象。
總而言之,在國家大力提倡素質教育背景下,各個學校應重點培養學生的道德素質和綜合能力,這符合社會發展需求。基于此,在小學英語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結合教學目標和內容,在了解學生認知能力基礎上,針對性地制作教學工具,采取合理的運用方法,提高學生的記憶能力和實踐能力,促進教學質量更上一層樓。
參考文獻:
[1]陸文彬.巧用自制教具培養高中物理解題能力:以拋體運動為例[J].數理化解題研究,2022(30):77-79.
[2]李湛榮,段云波.蒙氏環境幼兒英語自制教具“CCTM”本土化策略建構研究[J].哈爾濱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21(5):92-96.
[3]夏凡.自制教具在英語故事教學中的案例研究[J].進展:科學視界,2021(12):225-226.
[4]盧敏儀.巧用自制教具,打造英語核心素養課堂:基于《新標準英語》的小學一二年級英語教學經驗分享[J].讀與寫:上旬,2020(10):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