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箱 王鎮

摘?要:內部控制課程以規避業務風險導向,規范著財務行為,鏈接著業務與財務,會計與審計,因此該課程符合企業規避風險需要、提升企業業績需要。但是該課程教材多為內控法律法規的講述,從傳統授課角度難以引起學生興趣。因此,將思政元素融入專業課程,既能提升學生興趣,又能實現課堂教學實現文化傳遞的知識性、價值性的統一,也符合當前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鑄魂育人的理念。因此就課程思政在內部控制課程改革中的應用進行研究,立足當前教學改革背景,構建新教學目標、新教學設計、新教學設計、新教學方法、新考核方式的“五新”教學改革體系。
關鍵詞:內部控制;課程思政;教學改革
中圖分類號:G4?????文獻標識碼: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3.14.068
1?內部控制融入課程思政的改革背景
1.1?實踐背景
隨著我國生產力的極速發展,企業經營方式和制度的巨大變化,企業的舞弊行為、偷稅漏稅行為也引起了國家的高度重視,2008年,財政部、證監會、審計署、銀監會、保監會五部委聯合發布了《企業內部控制基本規范》,至此,我國企業內部控制規范體系建構形成。規范中指出自2009年7月1日起先在上市公司范圍內施行,鼓勵非上市的其他大中型企業執行。于是,國企、上市公司紛紛根據內部控制的五要素,構建自身的內部控制實施體系,再對外披露企業內部控制評價報告,以此對外傳遞企業內部控制有效性的相關信息。《中國上市公司2022年內部控制白皮書》顯示,2021年度,4467家上市公司披露了年度內部控制評價報告,占披露年度報告的A股上市公司數量的93.9%;500家上市公司披露其存在內部控制缺陷,占披露了內部控制評價報告公司數量的11.19%,對比2007-2021年內部控制缺陷披露情況發現,披露重大、重要缺陷呈先升后降的趨勢,披露一般缺陷的公司呈下降趨勢。這種“批評與自我批評式”的自律政策,助推企業和行業的創新與發展。
1.2?理論背景
為滿足黨和國家的需要,社會經濟發展的需要、個人成長成才的需要,高等教育應堅持課程思政引領,課程定位應體現學科前沿,課程設計應適應行業發展,課程教學上要借助現代教學技術,以及新的教育方法,讓大學課堂不僅成為傳播靜態知識的場所,更成為傳遞動態正能量、塑造價值觀的場所,以形成文化傳遞的知識性、價值性的統一。內部控制課程作為會計學與審計學的橋梁課程,規范著企業的業務行為,規避著企業的財務風險。
2?內部控制融入課程思政的新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內部控制利用案例教學法、內容驅動法、啟發誘導法、情景教學法等教學方法,幫助學生掌握內部控制的基本理論知識,建立起內部控制的理論體系框架。并且通過各個實訓實踐項目模塊,將內部控制的主要核心內容融入到實踐操作中,幫助學生操作設計內部控制整體制度體系、內部控制系統、組織架構,掌握具體核心業務的流程和關鍵風險控制點,掌握設計具體業務活動的內部控制制度,學會對企業內部控制進行自我評價并出具評價報告,掌握內部監督的程序及方法。掌握信息系統的建立步驟以及溝通的技巧,在采購、銷售、資金活動、資產管理等企業各個運營環節學會有效的信息傳遞與溝通。
情感目標:將內部控制的教學內容融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突出法制、自律與他律的理念,幫助學生樹立良好的職業道德操守,使其具備一定的風險意識和風險化解能力。通過內部控制課程中每一章節典型案例的學習,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并對企業文化、國家文化產生正向的認同感。讓學生自我體悟內部控制課程教會的不僅是靜態的控制制度與流程,更要明白作為未來的會計從業者,保持職業道德操守,時刻記住用制度的武器去規范企業行為,規避企業業務風險。學習完成后根植于心的兩個字是“制度”。
3?內部控制融入課程思政的新教學設計
育人的目標須在教學設計中體現和實現。在教學設計環節要讓學生有所思、有所感、有所悟,就需要充分挖掘和整合思政元素,然后有機恰當的融入專業知識點中。以形成文化傳遞的知識性、價值性的統一。須在教學設計中體現和實現老師和學生之間對問題作出雙向反饋,而不僅僅是老師的單向教授。學生與學生之間也要形成問題反饋,形成良好的學習鏈條。老師在這兩條教學主線中營造適宜的環境、方法,以恰當的方式使兩條主線能相互促進影響,全方位地提高教學質量和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內部控制的起源與發展可以融入規范的優與舞弊的劣,通過學習經典的財務造假案例以及薩班斯-奧克斯利法案的來龍去脈了解內部控制的形成過程。內部環境章節,將組織架構、發展戰略、人力資源、企業文化、社會責任與培養責任承擔意識想結合,通過將內部環境的各個維度融入班集體建設中,感受內部環境的構建。風險識別章節融入風險承受能力的建立,引入不同企業面對風險的態度與行為及結果,使學生具備風險識別及風險應對能力。控制活動章節,引入跨越制度、紅線的案例,引導學生思考如何充分利用制度的武器。信息與溝通章節,通過課堂采購、銷售等業務的情景編演,使學生掌握人際交往、溝通的重要性。具體如表1所示。
4?內部控制融入課程思政的新教學方法
如何讓教學設計得以實現,重要的環節就是教學方法的利用,本文引入豐富的教學方法進內部控制課堂中。
4.1?“備受關注”四部教學法
備即是課前備課預習。受即是課堂授課,關即課堂闖關練習,注即是重點關注累計得分較低者。創新性的課改為核心,著力打造“理論教學”“案例分析”“情景編演”“在線課堂”四位一體的智慧生態課堂。以“超星學習通”這一智慧平臺為載體,通過將“理論教學”“案例分析”“情景編演”“在線課堂”四位融于“備受關注”四步教學法中。具體而言,“備”即課前通過“超星學習通”發布備課作業,實現教師和學生雙備課;“受”即課中通過超星學習通進行“在線課堂、將理論情景劇化”等方式吸引學生成為課堂主體、玩轉課堂;“關”即課中課后闖關練習,鞏固所學;“注”即課后教師重點關注超星學習通累計積分零分或得分低者,以此改進教學。
聲臨其境法:例如在企業內部環境章節,引導學生將理論聯系實際,身臨其境感受企業內部環境。通過對目標企業文化的參觀體驗,外部感知企業文化建設、承擔社會責任的重要性,進而對企業文化建設產生共鳴
情景模擬法:比如控制活動、信息與溝通章節,可引導學生自主編排企業采購、銷售、投資籌資活動劇情,將預習知識充分融入情景劇中,通過情景劇的編演,思考控制活動的重要性,以及實際應用問題。
5?內部控制融入課程思政的新考核方式
為達到內部控制課程文化傳遞的知識性、價值性的統一,本文進行了內部控制課程融入課程思政的教學設計,為考核教學目標的完成度,教學設計的實現度,本文認為在考核環節應增加可量化的思政考核內容。
(1)經濟思想與企業內部控制相聯系,使學生在能夠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思想為范本,明確企業開展內部控制管理的意義,可在第一章加入課程論文:該思想在內控管理中的意義。
(2)通過企業管理中成功與失敗的案例教學,引導樹立長遠、全局的戰略眼光,幫助學生學會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要求提交大學生學業規劃及職業規劃一份。
(3)通過班級管理建言獻策活動,讓同學至少提3條班級管理的建議,以幫助學生充分理解內部環境的建立及內部控制制度的作用。
(4)鼓勵學生參加大學生創新創業比賽,企業管理大賽等促進學生對于創新創業的認知,將所學的風險管理理論充分應用于實際。
6?結語
高校“課程思政”建設是服從和服務于學科的發展和專業人才培養目標的,專業課的課程思政建設顯得尤為重要。在教學設計方面,把握好思政教育與專業教學的內在邏輯關系和方法論,善于運用教育方法融合思政元素;在教學方法方面將“備受關注”“身臨其境”“情景編演”等教學方法融入智慧生態課堂中;在教學考核方面將課程思政知識融入專業知識,再量化考核,以實現專業知識和思政理論的深度融合、建設會計學示范課程提供思路。
參考文獻
[1]李燕,胡琦琪.新文科背景下內部控制課程教學改革策略研究[J].商業會計,2022,(24):112115.
[2]王放,劉曉東.高校會計專業課程思政元素融入方案探索——以《內部控制與風險管理》為例[J].商業會計,2022,(21):119121.
[3]陳信汛.內部控制課程師生共建模式教學改革探索[J].新會計,2022,(07):3032.
[4]柳燕奇.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改革路徑探索——以“風險管理與內部控制”課程為例[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22,(08):8186.
[5]李歆寧.大數據背景下高職院校企業內部控制課程教學管理研究[J].經營管理者,2022,(03):9899.
[6]李秀敏,孔春苗.論內部控制課程教學改革[J].會計師,2021,(23):6970.
[7]關戀.雙創背景下高職院校內部控制課程教學改革與探索[J].現代職業教育,2021,(49):7273.
[8]莫磊.內部控制課程的三維教學改革探索[J].商業會計,2021,(16):108111.
[9]鄭文康.基于翻轉課堂模式的高職高專內部控制類課程案例教學改革探討[J].營銷界,2021,(25):8889.
[10]張亞朋.基于情境體驗的“內部控制”課程模塊化教學改革[J].陜西教育(高教),2021,(05):2829.
[11]舒偉,李富坤,曹健,等.內部控制學課程建設的實踐探索和完善[J].商業會計,2021,(07):118120+76.